史記上的一些小故事

  《史記》除了作為歷史著作之外,還兼具學術史專著的性質,對後世的學案、學述、學史,具有開創性的意義。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襄公之死

  齊襄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曾與公孫無知爭鬥。襄公即位之後便開始報復公孫無知,降低了他的俸祿和車馬、服飾的等級,無知對此十分怨恨,發誓將來一定要報仇。這也為以後齊國的內亂埋下了禍根。

  有一次,齊襄公讓連稱和管至父戍守葵丘***今河南蘭考縣東***,約定第二年瓜熟的時候派人去替換他們。但到了第二年瓜熟時節已過的時候,襄公仍沒有派人去替換。他們認為期限已經到了,便派人要求襄公旅行以前的諾言。而襄公卻不答應。兩人很生氣,就想和公孫無知聯合策劃叛亂。公元前686年,襄公在沛丘打獵時遇見一頭豬,侍從說是彭生變的。襄公大怒,就用箭射它,沒想到那豬竟然像人一樣站立起來喊叫。襄公受到驚嚇,從車上摔下來,摔傷了腳,鞋子也掉了。襄公回去後把管鞋的名叫茀的人鞭打了三百下,並把他趕出了宮殿。無知、連稱、管至父等人聽說襄公受傷,認為機會來了,就帶兵來攻襲襄公。正遇到茀,茀雖然剛受了襄公的鞭笞,但他對襄公依然十分忠心,所以他見到無知等人發動叛亂,就欺騙他們說:“你們不要慌,先不要進去以免驚動宮中,那樣就不容易再攻進去了。”無知求勝心切,不相信茀的話,直到茀讓他驗自己的創傷後,他才相信。然後經過籌劃,無知等人決定在宮外等候,讓茀先進去探聽訊息。茀入宮之後,就把無知等人發動叛亂的事告訴了襄公,襄公情急之下就藏在了屋門後。無知等人在外面等了很久,見沒有訊息,就衝進宮去。茀和宮中的侍衛以及襄公的親信反攻無知等人,結果全部被殺死了。無知跑進宮裡,四處尋找襄公,但是一直找不到。正在納悶的時候,忽然有人見屋門下露著人腳,便懷疑襄公就藏在裡面,無知開啟門一看,果然是襄公,二話沒說。就一刀把他給捅死了。襄公死後,公孫無知自立為齊國的國君。

  :齊國崛起

  公元前681年,齊國攻打魯國。魯軍眼看就要失敗了,魯莊公請求進獻遂邑來與齊國談判媾合,桓公就答應了,與魯國在柯地會盟。將要盟誓的時候,魯國的曹沫在祭壇上用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說:“你趕緊歸還魯國被侵佔的土地,否則我對你不客氣!”桓公無奈,被迫答應了他的要求。曹沫於是放下匕首,回到面向北方的臣子之位。桓公這時心裡又後悔了,並想殺死曹沫。管仲說:“如果被劫持時答應了人家的要求,然後又背棄諾言殺死人家,雖然可以圖一時之快,但這樣做會在諸侯中失去信義,也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援,因此不能這樣做。”桓公於是就把曹沫三次戰敗所丟的全部領土歸還給魯國。各個諸侯聽說這件事後,都認為齊國守信義,於是都紛紛地歸附了它。公元前679年,諸侯與齊桓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的霸業開始建立。隨後,齊國先後幫助燕國打敗了山戎,幫助魯國平定了內亂,並攻打狄人復立了衛國國君,進一步樹立了齊國的大國威信。

  :齊晉爭霸

  公元前5***,齊國征伐魯國、衛國。魯、衛兩國大夫到晉國請兵救援。晉國派郤克率領八百輛戰車,做中軍之將,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來救魯、衛,攻打齊國。晉軍與齊軍在靡笄山下交兵。逄醜父做齊頃公的車右武士。頃公鼓舞士氣說:“各位將士,希望你們奮勇殺敵,等擊破晉軍後我們句大吃一頓。”齊軍聽後,士氣倍增,奮力作戰,並且用箭射傷了郤克。郤克疼痛難忍,想退回營壘,他的車伕說:“我從進入戰鬥後,已兩次負傷,我不敢說疼痛,就是因為害怕使士卒恐懼,而您作為,更應該堅持作戰,請您忍痛繼續戰鬥吧。”郤克聽到車伕的話受到鼓舞,信心大增,於是又重新投入戰鬥。戰鬥中,晉軍越戰越勇,齊軍形勢危急,逄醜父怕齊頃公被捉住,就和他交換了位置,頃公成為車右的武士。他們的戰車在作戰中被樹絆住,被晉軍追了上來。晉國的小將韓厥找到齊頃公,拜伏在他的戰車之前,對他說:“我們晉君派我來救援魯、衛。”故意以此嘲笑頃公。逄醜父讓裝成車右武士的頃公下車取水,頃公藉此得以逃脫,跑回到了齊軍陣中。晉國的郤克於是把醜父捉住了,聽說是他把頃公給救跑的,十分生氣,想要殺掉醜父。逄醜父臨危不懼,說:“我是替我們國君而死的,我要是死了,以後為人臣子的就不會有忠於君主的人了。”郤克被他的話感動了,就把他放了,逄醜父因此得以逃回到齊軍中。晉軍追趕齊軍一直到馬陵。齊頃公請求用寶器謝罪,郤克不答應,一定要得到曾經恥笑郤克的蕭桐叔的女兒。還命令齊國把田壠一律改成東西方向。齊人回答說:“蕭桐叔的女兒,那是我們齊國國君的母親。齊君的母親就猶如晉君的母親一樣,您怎麼可以處置她呢?而且您是以正義之師伐齊,卻以暴虐無禮來結束,這怎麼可以呢?”郤克覺得他們的話有道理,就答應了他們請求,只讓齊國歸還了侵佔魯、衛二國的領土,就撤軍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