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需要根據體質而定
體質是人體的綜合質量。它是人的有機體在遺傳變異和後天獲得性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特徵。
身體的素質特徵是複雜的,但根據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狀態以及邪氣的有無,可以分為正常體質與異常體質兩大類。
人體素質有強弱之異,有偏熱偏寒之殊,因此進補必須結合患者平素體質而治。
廣東省名醫工作室主任、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毛煒博士提醒,進補不只是吃補品這麼簡單,而是應該根據個人的體質,對症下藥地選擇進補方式。
體質是可調可變的
毛煒表示,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補方式,首先就要認清自己屬於哪一種體質。“體質是由一個人的先天因素和後天長期的生活習慣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比方說,一個人感覺疲勞,如果是最近一兩天才感覺到的,就不是體質問題,但如果是從小就這樣,就可能是由體質引起的了。”
一些從北方到廣州生活了一段時間的朋友會發現,原本光滑的臉上冒出了一些小痘痘。毛煒說,這表示他們的體質可能已經發生了改變。“體質是相對穩定,但又是可調、可變的,這就為體質調養打下了基礎。但是我們對偏頗體質的糾正,並不是把大家都變成平和質,而是儘量靠近平和,以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不適為目標。慢性疲勞、心理亞健康、處於疾病前期的人群都需要進行體質調養。”
冬季進補不應一律溫補
也許不少人都有定期進補的意識,但補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所缺的呢?毛煒說:“不同的人,體質的差異可能會非常大。比如有些人怎麼吃辣椒都沒事,但有的人只要吃炒的菜都會上火。所以進補不是單純一個‘補’字,還要看是補氣、補血、補陰還是補陽。最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自己適合調養的。”
她舉例說,很多人都認為冬天一律要用溫補,於是選擇鹿茸、羊肉煲或者狗肉煲進補。“實際上羊肉煲、狗肉煲並不適合所有人。比如陰虛燥熱的人吃了,會進一步加重陰虛,不僅起不到補的作用,反而會上火;虛不受補的人在大量溫補後會覺得肚子脹,也就是積滯現象,在溫補的食物中加入沙仁、陳皮可以適當中和,減少積滯感。”
憑單一症狀無法判斷體質
一名女性網友提問:“我6月份生孩子後經常腰痠背痛,特別是尾骨和盆骨位置,痠痛感很難受,這是什麼原因?本人還手腳冰涼,舌苔比較白,大便都是一粒粒狀的,容易疲勞,該如何調理?”毛煒說,從中醫的角度看,婦女生孩子後手腳冰涼、時常感到疲倦,很有可能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氣血耗傷,“如果這位朋友的臉色偏白或者偏黃,月經量少,就可能是血虛,建議在每個月的月經乾淨之後的五至七天服用黃芪當歸煲竹絲雞湯,堅持下去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狀,但在經期前一週就不要進補了。”
又有網友問:“我的舌頭經常長潰瘍,一般一個月發生1~2次,而且會發燒,這該怎麼調養?”毛煒表示,網友給出的資料過少,很難判斷究竟屬於哪種體質。她提醒,體質的判斷是比較複雜的,“以口渴為例,單說容易口渴並不能作為判斷體質的依據,喜歡喝冷水或者熱水都不一樣。因此,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自己的體質進行合理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