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蝴蝶谷反思範文

  《臺灣的蝴蝶谷》是國標版第4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在讀中感知、感悟臺灣蝴蝶谷的美景是學習的重點。如何使學生能夠入情入境的去感知、去感悟呢?

  低年級小朋友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這一特點我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優勢,不斷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融入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加深學生們對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從而使學生髮現美、感悟美、表現美。寓美育於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如教學“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裡來聚會。”辨析“飛過”、“穿過”、“越過”等動詞時,以動畫將學生帶入文字所描繪的情景,形象地來驗證這一組動詞用詞的準確和豐富,突破了學生理解上的難點。

  篇2

  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絡到語言文字上去。”《臺灣的蝴蝶谷》 一文語句生動形象,富有詩情畫意,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品嚐。引導學生根據一群色彩斑斕的蝴蝶在山谷中飛舞的多媒體畫面齊讀“每年春季,一群色彩斑 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裡來聚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境,細細品味文章的語言美。讓學生畫出句子中表示蝴蝶動作的詞,再辨 析“飛過”、“穿過”、“越過”有什麼不同。學生藉助畫面及師生的互動表現,感悟語言的美,學生品味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受到了美的薰陶。

  ***1***如果你就是臺灣蝴蝶谷的導遊,你會怎樣介紹臺灣的蝴蝶谷呢?出示:“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臺灣蝴蝶谷。 ……”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目的:熟讀課文,內化書面語言;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使學生自然受到情感的薰陶和環保教育。

  ***2***“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你把自己當成小蝴蝶,想想如果你是當時的一隻小蝴蝶,你會對遊客說些什麼呢?”這種設計不光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小蝴蝶,去感受小蝴蝶的想法,而且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3

  《臺灣的蝴蝶谷》是國標版第4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文章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臺灣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麗而壯觀的奇異景象。全文有4個自然段,先說 祖國的寶島臺灣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再介紹蝴蝶谷名稱的由來,接著具體描寫蝴蝶谷奇異迷人的景象,最後講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對教學作如下反思:

  ***1*** 比較中體味美。第二小節中的關鍵句“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教學時我把它刪改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 蝶飛過花叢,飛過樹林,飛過小溪,一起飛到山谷裡來” 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說說兩個句子的不同,強調“飛過、穿過、越過”的使用,既能使學生彷彿看到蝴蝶們飛越千山萬水來到蝴蝶谷時的景象,又能使學生初步 感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聚會”一詞體現出小蝴蝶趕往蝴蝶谷時著急、快樂的心情,怎樣才能幫助學生體會呢?我通過欣賞動畫,採用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生活中 參加聚會前著急盼望的心情,去體會小蝴蝶們也是這樣,進而指導學生讀出小蝴蝶的心情。

  ***2*** 想象中感悟美。第三節介紹了蝴蝶谷裡迷人的景象:一是隻有一種黃蝴蝶的山谷,“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十分壯觀”;二是“有好多種蝴蝶,五彩繽紛的蝴 蝶上下飛舞,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教學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與誦讀結合,感受蝴蝶谷的迷人與神奇。學生回答後出 示多媒體畫面,再次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理解與想象結合,有感情地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