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有道感悟隨筆
相處之道,道在平凡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相處,是架在兩個人感情上的橋樑。相處的“道”不同,所收穫的感情也就會不同。相處有它本身的真理所在,而相處之道,是收穫真摯美麗感情的關鍵。在成長這條漫漫長路上,我逐漸學會了相處之道。
就說說親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吧。親情是父母無限的關懷;是父母不厭的嘮叨;是執著的教誨。親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燈光,給你無可替代的家的感覺與溫馨。是的,世間最美的感情便是親情。
想要一個溫暖和諧的家,首先就要就要學會互相理解,寬容。我的爸爸是個不善於表達情感的人,有時脾氣還有點暴躁,像火藥一樣,而我就恰好是那一點火星,稍不留神,雙方就會發生“化學反應”。
比如前幾天,我因為手機和我爸吵了一架,雙方爭執不休,我爸一氣之下把手機像甩***一樣仍在了地板上,手機自然“一命嗚呼”。我的氣也大,我爸又開始說我成績,我當然也不服氣的用刻薄的語言頂了回去,完全沒了一個女兒在父親面前該有的孝順和乖巧,那天下午,我說了太多我不該說的話,父女倆不歡而散。那天下午,我坐在書桌前哭了很久,也想了很多:一是覺得委屈,可在深一點思考,二是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些過分。於是,我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主動去找我爸道歉,我爸爸甚為感動,起先還憋著,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遞了一扇橘子在我面前,我連忙接住,生怕爸爸又收回去了。不管是甜甜的蜜橘還是酸酸的檸檬,我都會接下去。後來我們父女倆進行了一場深切的談話,總結了各自的不足,爸爸還說重新給我買一個手機,最後握手言和。我們家又和從前一樣和諧。沒想到互相寬容,道一個謙竟也有如此大的魅力。
其次,學會對家人有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耐心就像是相處的橋的加固劑,使其永不倒塌。我外婆從檢查出來有癌症到病重去世有五年之久。為了延續脆弱的生命必須化療,而化療一次就會用掉我父母一個月收入的一半。我記得那五年裡,我們一家人能怎麼省就怎麼省,雖然很艱苦,但在艱苦的生活中,我卻覺得,為了外婆的生命是值得的。那五年裡,我的爸媽沒有一刻停止掙錢,爭分奪秒,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的就是外婆的病。外婆得的本是癌症,能活五年也算是一個奇蹟了。付出最多的就是我的媽媽,她不是努力掙錢,還一有空便回到老家去看望照顧外婆。不只是我,連那些親戚朋友也被我媽媽如海深的孝心所打動。足見耐心在親人相處中的重要性。
當然,相處之道遠遠不止這些,這需要我們用情融入生活,用愛體會生命,用心去面對每一份真摯的感情。只要我們在成長這條漫長的路上,去努力品味美妙的相處的“道”,我們就將擁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篇二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在世俗的交往當中,若有人慷慨借貸,而償還時我們卻百般拖沓,這就叫做忘恩負義。”的確,在與我們密切相關的人際交往中,相處,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首先要把別人當自己。就是說在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要誠懇待人,忠厚待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實實在在,沒有虛情假意。只有以誠相待,別人才會信任你,才願意和你交往,也才能建立真摯的友情,才能使友誼之花綻放。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不一定能對任何人做到把別人當成自己,但你認為值得交往的朋友,你希望建立的真正友誼,真需要把別人當成自己,拿出你的赤誠,拿出你的真心,拿出你的熱情去對待朋友,這樣的交往才一定是真摯的、恆久的、經得起考驗的。就比如說,我們都不希望有滿口謊言的朋友。說到底,把別人當成自己,講的是真情實意。
其次就是把自己當別人。這是指與人相處中要換位思考,體諒他人,在相互理解中善待別人。人與人相處中會出現很多矛盾、問題、誤會。一方面,在別人做了一些你不高興、不理解、不希望的事後,不能只會埋怨、指責、怪罪、生氣,還要設身處地想想發生問題的原因、情境等多種因素,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換位思考一下,假設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會怎麼樣。另一方面,在別人與你做事不同步、不合拍、不一致時,不要以為自己都是正確的,如果你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處理事情,又會是如何?就比如說,我們自己希望別人可以多體諒體諒我們。由此看,把自己當別人,講的是相互理解。
再者就是把自己當自己。就是指與人相處中要自我認識,不誇大,不縮小,不隱藏,不虛偽。每個人的學識、能力、稟性、位置,在一定的交往圈中都是客觀的、現實的、相對穩定的。因而能否正確地看待自己,估價自己,往往成為人際交往中的一個支撐點,偏左有可能失去右面的朋友,偏右有可能失去左面的朋友,只有恰恰好地擺正位置,便能擁有多數朋友。實際上,把自己當自己,就是要客觀地看待自己,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
最後就是把別人當別人。就是指與人相處中要尊重他人的獨立性,不強求、不為難、不替代、不包辦別人的事務。別人就是別人,與你的生長環境、生的條件、所受教育、接觸世界、遭遇事件等絕不相同,由此長期以來所形成的脾氣、性格、思維方式、辦事手段也不相同,這些不同集中表現為人的自我和自尊。與他人相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別人的這些個性和獨立性,否則是難以相伴相成的。把別人當別人。就比如說,我們不希望別人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說白了,就是不要以為別人也是你。
最後,所有的所有可以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概括: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當以同懷視之。
篇三
“你就不會好好說話,我就見不得你這樣。”這麼爸爸媽媽因為一言不合又吵了起來!真的是一言可以把人說笑,一言也可以把人說跳!與人相處難乎!易乎!為什麼有的人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磕磕絆絆,到處碰壁。可見與人相處,一定要有一定的技巧與方法!
尚記得《論語》中子禽向子貢問道:“孔子到了這些諸侯國,一定會聽到國君們來問政事,是孔子向他們提出了請求呢?還是他們向孔子提出了請求呢?”子貢回答說:“夫子溫、良、恭、讓以得之。”可見人的品行非常重要!
在中國傳統禮儀中,儒家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具有中和之美!與人過分親密,則有諂媚之嫌,關係過於親密,就更能發現對方的缺點!古人云“人至察則無朋”,大約就是如此。與人過分疏離,又會讓人覺得清高,難以接近!這就讓人很難拿捏尺度。子曰“過猶不及。”可見從古至今,中庸之道與人人相處的至高境界,吾輩所不能及也!
深得中庸之道的,當推《紅樓夢》中的薜寶釵,她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和各方面的人保持著一種親切自然、合宜得體的關係;“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她待人溫和有禮,府中上下人都愛她敬她。那日賈寶玉在賈母面前引話兒,本想讓她誇林黛玉,然而賈母卻兀地誇起薜寶釵來。再看,她勸黛玉莫看《西廂》那類雜書,情真意切,宛若溫和而威儀的長者,從小缺乏親情的黛玉自此感激涕零,視她若親人!她處世溫和,禮讓,讓人如沐春風,素日裡與姐妹玩笑無妨,若當真訓人,卻又不怒自威,情真意切,讓人不敢不從,且心服口服。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是此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其意曰,君子合群而不結黨,小人結黨而不合群。現在的人總以為“相處有道”即是與人打得火熱。然而不然。嵇康為何受歡迎?約是因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吧。君子的“合群”也就在於,有高尚的人格,因此人多喜歡與之相處,而小人以利益為紐帶的“結黨”,看似抱成一團,堅不可摧,也不過是蜂蜜黏出來的,太陽一晒,就化了。可見擁有蘭蕙的高尚人格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點。
東方人的相處之道有水的柔性之美,上善若水,處變不驚。又云:“水利萬物而不爭”,“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