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工作的感悟隨筆

  :什麼樣的人更值得去幫助?那些不放棄的人。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大叔》。

  突然發現自己的文章,標題習慣性的短。

  最近在看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其中有一篇文章提到那年作者北上後,開啟電腦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因為他的生活積累用完了。我想,在我現有的生活圈子和工作裡,什麼生活積累,那應該是痴人說夢吧。

  以前,還有一點閒餘的時間和精力,我會寫一些雜文,抨擊一些東西,分享自己的觀點,現在基本沒有了。如果我想要繼續寫作,或許我從身邊的人身上「下手」可能會有點收穫。怎麼聽起來有點「奇怪」。

  記得剛開公眾號那段時間,我還很喜歡攝影。那時公眾號的介紹有一句話是攝影記錄生活。遺憾的是現在的節奏已經不容許我再優哉遊哉地記錄美好畫面,只能在腦海裡留下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現在,我打算寫寫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人。這也許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如果當事人看到後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不過要顧慮那麼多,作者就不是我了。

  我想寫的這個人,至少在我目前的瞭解來看,不算是個有趣的人,但絕對是個經歷了很多風雨,尤其是痛苦的人。為了保護個人的隱私,某些資訊可能要刻意隱藏,這就會導致閱讀上可能會帶來一些彆扭,但是第一次寫,還是將就著看看吧。

  這個人,人稱“大叔”,而這個稱呼是跟他年紀相掛鉤的。大大的眼睛,戴著一副疑似木質鏡框的眼鏡,雙眼有神。也許是因為年近半百,頭髮是黑白參差的,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年紀不小。大叔體型瘦削,有種風吹就倒的感覺,但雙手有力。一旦有所交流,就會發現其中氣十足,即便聲音沙啞,也充滿活力。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外在的明顯特徵,大叔的其他表現絲毫不亞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

  大叔是我的員工。

  我與大叔的認識,是來自我其他員工的介紹。原本大叔是我員工的客戶。因為家庭的原因,他辭去了原有的工作,離開了原來熟悉的城市,回家照料家人。大叔原來的工作已經做到比較高的級別,要是對應在我現在的公司的崗位,那我還差他好多個檔次。大叔跟很多人一樣,在家人和工作之間,選擇了家人。這一點我是理解的,但是無法感同身受。

  在這樣的一個年紀,辭去了一份工作,還需要照料家人,如果沒有收入,壓力可想而知。通過跟大叔多次溝通,我發現原來他的負擔還不止於此,但讓我詫異的是,他絲毫沒有表現過任何的失落,反而是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期待。我不知道是因為我提供了一份工作給他,還是因為在很多問題上我都幫他解決了,讓他重燃生活的信心,我細想一下,應該是家人的支援。

  放下身段,由管理層變為基層,這樣的落差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承受的。值得慶幸的是,他做到了,並且熱愛上了這份工作。如果不是家人的支援,和生活壓力所迫,他很可能就此放棄。我更相信,家人的支援,才是他努力的源泉。

  在那麼多新入職的員工裡面,大叔是讓我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而這並不是因為他的年紀。可以做到一定級別的人,確實有相應的覺悟。儘管在工作的早期,他大錯不出,小錯不斷,但絲毫沒有讓我感到厭煩,即便他還時不時找我聊天,夾雜著一些工作的問題和玩笑。

  看起來很平淡,沒有什麼特別,是不是?是的。想要轟轟烈烈的?那都是在電視劇裡才有的,我們都是凡人,平平凡凡地過生活才應該是常態。我曾經問大叔,要不要考慮更多的職業發展,他第一時間就拒絕了。我沒有追問原因,其實我也無需再問,從他選擇放棄原有的工作開始,他就已經決定好了。

  公眾號:迷失的一代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