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經典閱讀題
在初中學習階段,做好每一個閱讀題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國學和周杰倫,兩者搭界嗎?
②從歌曲《菊花臺》可見一斑,幾百字的歌詞中,處處凝結中國元素,“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我一身的戎裝呼嘯滄桑”。而另一曲《青花瓷》,則是一幅江南潑墨山水畫,“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猶如繡花針落地”。回首周杰倫的成名作,《東風破》《將軍》《本草綱目》《發如雪》,大半與古中國的意象有關。他以“馬錢子、決明子、蒼耳子”做引,以“牡丹、宣紙、宋體字”入畫,追問著“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吐詞不清,又鄭重其事,以最時髦的方式“復原”了舊河山。
③由此引發的潮流,令人驚歎。很多年輕人,之前對國學漠然視之,“所謂中國風,不就是畫著臉譜的戲曲唱腔,孔孟之道,太極八卦,四書五經,或一套剛猛的少林拳嗎?”可因為周杰倫,他們愛上了國學,發現了流行音樂深藏的“五千年的精髓和傳承”。而2009年初在成都舉行的北大、清華獨立招生考題中,乾脆把《青花瓷》的歌詞作為考題:“‘素坯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有什麼語法錯誤?”
④不僅是周董。流行偶像林俊杰的《曹操》,胡彥斌的《訣別詩》,無一走的不是“復古路線”。臺上輕輕唱,臺下高聲和。都是年輕的面孔,眼神稚嫩而投入,叫你動容。
⑤是好是壞?爭論者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媚俗”,把“國學”低俗化了。另一派則認為“剛剛好”,“陽春白雪”早就該和“下里巴人”聯姻,青少年不感冒,國學怎麼可能興旺得起來?對這個問題,方文山***臺灣金牌詞人***這麼看:“自五四運動詞詩徹底分家後,新詩基本上已經成為純文學的一員,極少與旋律產生互動。而歌詞則完全依附於音樂發展,詞意不再講究文學性。這次將歌詞知識化的舉動,應該是流行歌詞首度對國學領域作較為整體的顯著貢獻吧!”
⑥在內地,長期以來國學與流行音樂,被有意無意地分隔。一個居廟堂之高,一個處江湖之遠。其實,如今高高在上的《詩經》也曾是“歌集”。古代的高人雅士,從不諱言“詩”可以“歌”,蘇軾的《水調歌頭》,柳永的《雨霖玲》,都是寫來唱的,傳播得越遠越成功,至於“凡有飲水處,皆能歌柳詞”,簡直就是最高的讚美了。而近現代,1915年李叔同寫下著名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哀而不傷,一時傳唱。但它也是古典“詩歌”的“絕唱”。1920年,劉半農作詞、趙元任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摩登的意象開始替代“長亭”“古道”走上“歌”的殿堂。
⑦在內地,一沉默便近90年。而在香港、臺灣,一直“文脈未絕”。古典詩詞與流行文化的分野,沒那麼大,二者互相嵌入,彼此滋養,煥發勃勃生機。著名華語作家金庸、梁羽生、瓊瑤,很多時候直接以詞牌名標註小說的章回。 ⑧對此,內地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積極思忖如何讓國學與時尚元素相結合。教育部一位分管語言文字的司長曾表示:“現在有些地方誦讀國學經典要求學生穿古裝,甚至手拿戒尺搖頭晃腦,太拘於形式了。我們正考慮把經典國學詩文譜寫成流行歌曲,讓中小學生傳唱,這樣做是考慮到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 ⑨秦時明月漢時關,月光今照菊花臺。古老莊重的國學,要善於借力時尚輕便的方式做好傳播。要知道,年輕人喜歡素坯為胎的青花瓷瓶,也喜歡瓶身上花紋曼妙的牡丹花。***選自《中國青年》,有刪改***
1.聯絡全文,說說《菊花臺》等“中國風”歌曲中包含哪些“中國元素”。
2.結合文章相關內容,說說為什麼當今很多年輕人對國學沒興趣,甚至“漠然視之”。
3.仔細閱讀下列選項,找出符合文意的一項*** ***
A.作者認為,周杰倫之所以受年輕人追捧,完全是他的歌詞吸引人。
B.北大、清華獨立招生考題中,把《青花瓷》的歌詞作為考題,表明在批判周杰倫的歌詞。
C.專家認為,國學沒落主要是因為教育者太拘泥於形式了。
D.流行歌曲對國學領域的顯著貢獻是把音樂旋律與詞意的文學性結合在了一起。
4.聯絡全文,簡述標題“月光今照菊花臺”的含義。
5.讀了本文,請圍繞“國學與時尚”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與作者展開討論。
***二***
⑴也是猛然間發現,在我的故鄉,那個閉塞而貧困的小山村裡,我從來沒有聽見過“謝謝”兩個字。
⑵在兒時的記憶中,鄰里之間相互借東西是很常見的,借勞動工具借針線借柴米油鹽。每次借的時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沒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⑶“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東頭的地犁耙犁耙。”
⑷“他大嬸,我家的黑線用完了,你有沒有?”
⑸“今天來客,油瓶空了,先給我倒點兒。”
⑹被借者絕沒有絲毫的優越感,忙把東西找出來,送到人面前,還要說上幾句體貼的話。
⑺“你真勤快,閒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別耽誤了播種。”
⑻“線夠不夠,不夠,我再給你拿。”
⑼別看東西小或者少,必定要還的。還犁的會高聲問:“他大叔,犁用完了,放這兒好嗎?幸虧犁得及時,不然趕不上春耕了。”犁的主人會讓還犁的坐一會兒,忙著去拿煙,好像借東西的是自己。
⑽還線的主婦會在嘮完一會兒家常後,在要回的時候,把東西掏出來隨處一放。主人會責怪:“你看你,這點兒東西還拿過來,真外氣!”主婦會說:“有了,沒有我也不會還你。”
⑾借油的會打發孩子還東西:“俺媽說,這是俺家剛榨的油,讓大嬸你嚐嚐。”大嬸會攆著孩子給他點兒黃瓜之類的東西吃。
⑿在經常發生的借和還中,鄉人雖然不說謝謝,但都通過默契的方式把內心的感激表達了出來。在鄉人眼裡,“謝謝”這兩個字,有點兒別口、自白、淺顯、誇張,與土地的自然和質樸不相稱,如果說出來,就疏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人也變得更生分了。
⒀記得我讀初二的時候,村西頭的潘家十多歲的孩子突然昏死了過去,當時潘家男人又不在家,聽到潘家女人的喊聲,正在地裡勞作的“黃麻子”飛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鄰村赤腳醫生家跑。七八里的鄉間小道,乾瘦的黃麻子在負重幾十斤的情況下,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狂奔到村醫家,及時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為了感謝黃麻子的救命之恩,專門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裡德高望重的人,拿著炮仗,揹著禮物,到黃麻子的家。在瀰漫著好聞的硝煙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親的命令下,撲通跪在黃麻子面前,嘣嘣磕了三個響頭。黃麻子手足無措地轉著圈子,一個勁兒地反覆埋怨著老潘:“你這是幹啥呢,幹啥呢……”老潘大聲說:“孩子的這條命是你給的,你什麼時候要,他就得什麼時候給!”自始至終,我沒有聽到一個“謝”字。
⒁後來,我到了城市,聽慣了謝謝,也習慣說謝謝。
⒂前段日子,父親身體不好,我回去看他,見鄰居大娘也來探望,還拿了十多個雞蛋。送她出門時,我下意識地說:“謝謝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
***選自《散文》,2008年第4期,作者飲者***
1、 鄉人是怎樣用不同的方式把內心的感激表達出來的?請具體列舉出來。
故鄉的村民在借還過程中,為什麼不言謝?
3、下面一段話是從原文抽出來的:“我也碰過這樣的事,那次晌午頭來客,鹽沒了,我還是到張老太婆那兒拿的。” 這段話的恰當位置在第 _____ 自然段與第 自然段之間。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4、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鄰里之間借東西,借者自然大方,是因為被借者沒有優越感,會主動借出以取悅對方。
B、本文形散而神不散,將鄉村日常生活的一些瑣事串聯起來,有力地表現了主題。
C、結尾處一句:“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表現了大娘對我的責備,由於我的言謝,便疏遠了我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D、本文的寫作意圖是將閉塞而貧困的小山村與城市作對比,暗諷了城市人習慣說謝謝的風氣。
5、本文在處理材料方面詳略得當,略寫了哪幾件事?詳寫了哪事件?為什麼這樣處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