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整體閱讀專題複習試題

  對於文言文的複習,究竟要怎樣有針對性的做好練習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套2017年,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年

  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李抱玉,武德功臣安興貴之裔。代居河西,善養名馬,為時所稱。群從兄弟,或徙居京華,習文儒,與士人通婚者,稍染士風。抱玉少長西州,好騎射,常從軍幕,沉毅有謀,小心忠謹。

  乾元初,太尉李光弼引為偏裨,屢建勳績,由是知名。二年,自特進、右羽林軍大將軍,遷持節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時史思明陷洛陽,光弼守河陽,賊兵鋒方盛,光弼謂抱玉曰:“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過期若何?”光弼曰:“過期而救不至,任棄城也。”賊帥周摯領安太清、徐黃玉等先次南城,將陷之,抱玉乃紿之曰:“吾糧盡,明日當降。”賊眾大喜,斂軍以俟之。抱玉因得繕完裝置,明日,堅壁請戰。賊怒欺紿,急攻之。抱玉出奇兵,表裡夾攻,殺傷甚眾,摯軍退。固河陽,復懷州,皆功居第一,遷澤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代宗即位,擢為澤潞節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加領陳、鄭二州,遷兵部尚書。抱玉數上言:“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姓李氏,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許之,因是舉宗並賜國姓。

  廣德元年冬,吐蕃寇京師,乘輿幸陝,諸軍潰卒及村閭亡命相聚為盜,京城南面子午等五穀群盜頗害居人,朝廷遣薛景仙領兵為五穀使招討,連月不捷,乃詔抱玉兼鳳翔節度使討之。抱玉探知賊帥行止之處,先分屯諸谷,乃設奇潛使輕銳數百南自洋州入攻之。賊帥高玉方與諸偷會,遽為銳卒數十人掩擒之,因大搜獲偷黨,悉斬之,餘黨不討自潰,旬日內五穀平。以功遷司空,餘並如故。

  時吐蕃每歲犯境,上以岐陽國之西門,寄在抱玉,恩寵無比,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連統三道節制,兼領鳳翔、潞、樑三大府,秩處三公。抱玉以任位崇重,抗疏懇讓司空及山南西道節度、判梁州事,乞退授兵部尚書。上嘉其謙讓,許之。大曆十二年卒,上甚悼之,輟朝三日,贈太保。

  ***節選自《舊唐書》列傳第八十二***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武德功臣安興貴之裔      裔:後代。

  B.抱玉乃紿之曰紿:欺騙。

  C.吐蕃寇京師寇:進犯。

  D.諸軍潰卒及村閭亡命相聚為盜亡命:逃命,逃亡。

  【小題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李抱玉沉毅有謀的一組是***  ***

  ①屢建勳績,由是知名  ②吾糧盡,明日當降 ③出奇兵,表裡夾攻,殺傷甚眾  ④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 ⑤探知賊帥行止之處,先分屯諸谷  ⑥寄在抱玉,恩寵無比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抱玉是功臣之後,愛好騎射,常常跟隨軍隊幕府,具有較高的軍事才能。而他的堂兄弟們,有的學習禮樂儒術,感染的是士人的風習。

  B.乾元初年,李抱玉被李光弼引薦為偏將,在固守河陽、收復懷州的戰鬥中,他均功居第一,升任澤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C.在薛景仙率兵為五穀防禦使,一連幾個月都不能戰勝群盜的情況下,李抱玉被委以重任,十天之內五穀就被平定,李抱玉也因功升任司空。

  D.李抱玉職高位重,秩同三公,但十分謙讓,受到了皇帝的稱讚。去世後,皇上深深哀悼他,停止朝政三天以表達哀思。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抱玉因得繕完裝置,明日,堅壁請戰。賊怒欺紿,急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伯顏,蒙古八鄰部人,長於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見其貌偉,聽其言厲,曰:“非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與謀國事,恆出廷臣右,世祖益賢之,敕以中書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為伯顏婦,不慚爾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祿大夫、中書左丞相。諸曹白事,有難決者,徐以一二語決之。眾服曰:“真宰輔也。”

  甲戌,會師於襄陽,分軍為三道並進。丙戌,伯顏與平章阿術由中道循漢江趨郢州。萬戶武秀為前鋒,遇水泊,霖雨水溢,無舟不能涉。伯顏曰:“吾且飛渡大江,而憚此潢潦耶!”乃召一壯士,負甲仗,騎而前導,麾諸軍畢濟。癸巳,次鹽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漢水北,以石為城,宋人又於漢水橫鐵繩,鎖戰艦,密樹樁木水中。伯顏盪舟由藤湖入漢江。諸將請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為後患。”伯顏曰:“用兵緩急,我則知之。攻城,下策也,大軍之出,豈為此一城哉!”遂舍郢,順流下。伯顏殿後,不滿百騎。十月戊午,行大澤中,郢將趙文義、範興以騎二千來襲,伯顏未及介冑,亟還軍迎擊之。伯顏手殺文義,擒範興殺之。

  丙戌,次復州,知州翟貴以城降。諸將請點視其倉庫軍籍,遣官鎮撫,伯顏不聽,諭諸將不得入城,違者以軍法論。阿術使右丞阿里海牙來言渡江之期,伯顏不答。明日又來,又不答。阿術乃自來,伯顏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餘人知吾實乎?”潛刻期而去。乙未,軍次蔡店。丁酉,往觀漢口形勢。宋淮西制置使夏貴等,以戰艦萬艘,分據要害,兵不得進。乃圍漢陽軍,聲言由漢陽渡江,貴果移兵援漢陽。伯顏乘虛兵進漢口,大捷。

  丙子,希賢與嚴忠範等奉命使宋,請兵自衛。伯顏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為累使事。”希賢固請,與之。世祖崩,伯顏總百官以聽。適有盜內府銀者,宰執以其幸赦而盜,欲誅之。伯顏曰:“何時無盜,今以誰命而誅之?”人皆服其有識。

  伯顏深略善斷,將二十萬眾伐宋,若將一人,諸帥仰之若神明。畢事還朝,歸裝惟衣被而已,未嘗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諡忠武。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祖見其貌偉,聽其言厲    厲:洪亮、激昂

  B.伯顏未及介冑,亟還軍迎擊之亟:危急

  C.麾諸軍畢濟麾:指揮

  D.潛刻期而去期:約定日期

  【小題2】下列選項中能體現伯顏深略善斷的一組是***  ***

  ①非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諸曹白事,有難決者,徐以一二語決之 ③大軍之出,豈為此一城哉!遂舍郢,順流下 ④伯顏手殺文義,擒範興殺之 ⑤諭諸將不得入城,違者以軍法論 ⑥伯顏不答。明日又來,又不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伯顏長相魁梧,英勇善戰,深略善斷,因而世祖很欣賞他,並下令將右丞相的妹妹許配給他。

  B.伯顏身先士卒,當軍隊渡河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充滿豪情地勉勵大家,然後穿好盔甲,自己作為前導,帶領軍隊渡過了河。

  C.伯顏能嚴格約束部下。當知州翟貴把城池獻給伯顏來投降,諸將請求派人接管時,伯顏沒有同意,並且貼出告示:眾將領不得進城,違反者按照軍法論處。

  D.選文在文字安排上詳略得當。詳寫傳主的軍功武略,略寫他謙恭廉潔忠誠的人品,人物的形象顯得比較豐滿。

  【小題4】將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丙戌,次復州,知州翟貴以城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適有盜內府銀者,宰執以其幸赦而盜,欲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趙炳,字彥明,惠州灤陽人。炳幼失怙恃,鞠於從兄。歲飢,往平州就食,遇盜,欲殺之,兄解衣就縛。炳年十二,泣請代兄,盜驚異,舍之而去。

  甫弱冠,以勳閥之子,侍世祖於潛邸,恪勤不怠,遂蒙眷遇。世祖次桓、撫間,以炳為撫州長,城邑規制,為之一新。己未,王師伐宋。未幾,北方有警,括兵斂財,燕薊騷動。王師北還,炳遠迓中途,具以事聞,追所括兵及橫斂財物,悉歸於民,世祖嘉其忠。

  中統元年,李璮叛,據濟南,炳請討之。國兵圍城,炳將千人獨當北面,有所俘獲,即縱遣去,曰:“脅從之徒,不足治也。”濟南平,入為刑部侍郎。後濟南妖民作亂,賜金虎符,加濟南路總管。炳至,止罪首惡,餘黨解散。歲凶,發廩賑民,而後以聞,朝廷不之罪也。

  至元九年,帝念關中重地,思得剛鯁舊臣以臨之,授炳京兆路總管。皇子安西王開府於秦,詔治宮室,悉聽炳裁製。王府吏卒橫暴擾民者,即建白,繩以法。王命之曰:“後有犯者,勿復啟,請若自處之。”自是豪猾斂戢,秦民以安。有旨以解州鹽賦給王府經費,歲久,積逋二十餘萬緡,有司追理,僅獲三之一,民已不堪。炳密啟王曰:“十年之逋,責償一日,其孰能堪!與其裒斂病民,孰若惠澤加於民乎!”王善其言,遽命免徵。十五年十一月,王薨。

  十六年秋,被旨入見便殿,帝勞之曰:“卿去數載,衰白若此,關中事煩可知已。”詢及民間利病,炳悉陳之,因言王薨之後,運使郭琮、郎中郭叔雲竊弄威柄,恣為不法。帝臥聽,遽起曰:“聞卿斯言,使老者增健。”飲以上尊馬潼。改安西王相,餘職如故,即令乘傳偕敕使數人往按琮等。至則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炳子仁榮訴於上,即詔近侍二人馳驛而西,脫炳,且械琮黨偕來。琮等留使者,醉以酒,先遣人毒炳於平涼獄中。其夜星隕,有聲如雷,年五十九,實十七年三月也。帝聞之,撫髀嘆曰:“失我良臣!”俄械琮等百餘人至,帝親鞫問,盡得其情,既各伏辜。六月,詔雪炳冤,特贈中書左丞,諡忠愍。

  ***節選自《元史》***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祖次桓、撫間   次:駐紮

  B.十年之逋,責償一日責:責令

  C.被旨入見便殿被:遭受

  D.詢及民間利病病:疾苦

  【小題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能表現趙炳“關愛百姓”的一組是***  ***

  ①城邑規制,為之一新 ②追所括兵及橫斂財物,悉歸於民 ③脅從之徒,不足治也 ④歲凶,發廩賑民 ⑤孰若惠澤加於民乎 ⑥詢及民間利病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趙炳重情重義。因鬧饑荒,他與堂兄前往平州去謀生,路遇強盜,強盜要殺其兄長,他挺身而出,哭著請求代替兄長***。

  B.趙炳處事尚寬。平定李璮叛亂時,對俘獲的脅從者,他當即放走;濟南妖民作亂時,他也只是處置元凶,其餘都釋放解散。

  C.趙炳深得皇帝器重。皇帝任命他做京兆路總管,去管理關中重地,並特許他如果有觸犯法律的人不必上奏,可以自行處置。

  D.趙炳對不法者嚴懲。當發現皇子安西王府中的吏卒強橫凶暴,騷擾百姓後,他及時向安西王彙報情況,對違法者加以懲處。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歲凶,發廩賑民,而後以聞,朝廷不之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械琮等百餘人至,帝親鞫問,盡得其情,既各伏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頁更多有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