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檢修技術論文

  變電檢修技術主要對變電系統中的故障進行檢測並且及時排除相關故障。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變電檢修技術與管理

  摘 要

  變電裝置的檢修與管理對於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執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直接影響供電質量。本文簡述了檢修模式的發展歷史,對變電檢修技術及其實際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探討了當前變電檢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分別從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改善與優化傳統變電檢修管理模式、加強檢修人員的培訓給出相應管理策略,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變電裝置 電力系統 變電檢修

  作為電網的經營企業,電力企業多年來為社會供應著源源不斷的電力,對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起著重要推動作用。基於變電裝置在電力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對於變電檢修技術與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廣大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必須重視電力專案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積極運用科學有效的變電檢修技術,建立適當合理的變電檢修管理模式,確保電力裝置的安全、可靠、高效運轉,最終推動電力企業的穩定、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1 檢修模式的發展歷史

  檢修模式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分別為故障檢修與預防性檢修。

  ***1***故障檢修。故障檢修又稱為事後檢修,是一種以裝置發生功能性故障為主要依據的較為原始的檢修方式。由於故障檢修是在裝置發生故障進而無法運轉工作之後,工作人員才進行檢修,不僅會嚴重影響生產的正常執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加劇裝置的損耗,增加維修成本,且維修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2***預防性檢修。新技術與新裝置被廣泛應用與變電系統中,顯著提高了電力系統執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預防性檢修逐漸成為電力系統的主要檢修模式,根據其檢修目標及技術條件的不同,可將預防性檢修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檢修型別,如表一所示。

  2 變電檢修技術分析及實際應用

  2.1 變電檢修技術分析

  在變電檢修的實際工作過程中,故障診斷與狀態監測是最為常用的兩種檢修技術。檢修人員主要通過綜合診斷法和比較分析法來進行故障診斷,以線上監測、定期解體檢測以及離線監測等方法進行狀態監測,從而高效達成變電檢修的各項工作目標。

  2.1.1 故障診斷

  ***1***綜合診斷法:該方法是一種以大量資料為診斷基礎的系統性診斷方法,要求檢修人員在進行實際診斷前,應首先收集、彙總和整合相關資料資訊資料,並積極藉助故障樹、專家系統等方法,認真分析資料,從而得出正確的故障診斷結果。***2***對比分析法:該方法首先檢測裝置在噪音、振動、射線、汙染等方面的狀況,將所得的檢驗結果與歷年或次年檢驗結果進行比較,將比較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2.1.2 狀態檢測

  ***1***線上監測:該方法以實時線上監控系統與相關裝置為主要工作基礎,變電檢修人員將變電企業所提供的各類資料與線上監控系統、裝置等結合在一起,認真分析變電裝置的執行狀況,根據所得的狀態引數,動態持續監控裝置,從而使變電檢修人員能夠全程、有序控制裝置的執行狀況。***2***定期解體檢測:依據實際工作要求,變電檢修人員選擇恰當的檢修標準和合理的檢修工藝,解題變電裝置,定期開展大修、小修、停運以及低谷期檢驗,詳細瞭解和掌握裝置具體的的使用狀況及變化情況,從而對受損的裝置進行及時維修或更壞。***3***離線監測:藉助超聲波檢漏儀、振動監測儀或油液分析儀等先進檢測儀器,變電檢修人員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裝置檢驗,確保裝置的正常執行狀況的維持,有效把握裝置的變化狀況。

  2.2 變電檢修技術的實際應用

  ***1***繼電保護裝置的檢修。

  ***2***高壓開關裝置的檢修,在檢修高壓開關裝置前,變電檢修人員應掌握其故障出現的主要規律,提高檢修質量與效率。

  3 變電檢修管理現存不足

  當前,我國變電檢修管理中存在諸多不足,一定程度阻礙了電力系統的發展,工作人員必須重視這些不足,並積極尋求有效措施來改善現狀。

  3.1 兩級管理協調不當,檢修效率較低

  在實際變電檢修過程中,常常會採取變電檢修公司與多經公司共同負責的工作模式,表面看上去能夠更好地維護電力裝置,實際情況卻不甚理想。在實際檢修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雙方步調不一、配合不當以及協調失和的局面,容易導致電力裝置檢修滯後、出現重複停電的不良現象。一旦出現問題,雙方常常會相互推卸責任,不僅容易使責任不明確化,更容易導致檢修與維護問題的嚴重化。此外,在檢修過程中,雙方由於沒有及時溝通與協調,常常會出現功能重疊覆蓋的現象,使得一部分資源被白白浪費掉。

  3.2 支援資金不充足,檢修隊伍素質較低

  作為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企業,電力企業在組織架構電力時,往往更注重於專案的尋找與開發,這樣企業就能獲得更高利潤。由於裝置的檢修與人員的配備需要花費很大成本,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許多企業會盡量壓縮在裝置管理與人員培訓上的花銷,這就會造成資金支援度不高,使得電力檢修人員無法通過專業培訓來方面提升自身的檢修水平,使得檢修人員的檢修水平提高速度無法跟上檢修裝置的更新速度,從而減低整個檢修隊伍的素質。

  3.3 過於注重立項與建設,忽視質量與維修

  在電力的整個執行過程中,企業往往過於注重電力專案的立項與建設,卻忽視了電力質量的控制和裝置的及時維護。這樣容易造成專案立項、工程施工、質量監督以及工程驗收等方面工作的不一致,常常出現後期工程質量監管不力、驗收過於輕率等不良現象,使得後期變電檢修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浪費資源的同時減低工作效率。

  3.4 輕裝置,重工程

  電力企業的領導們日常除了經營管理和抓安全生產外,更多的精力在於如何創造更高的盈利,而多經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務為建安,大部分心思都用在工程建設上。這樣就容易出現輕裝置、重工程的現象,領導們對於電力裝置的執行狀況瞭解不明,對裝置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重視度不高,極易發生電力裝置故障。   4 變電檢修工作管理策略

  ***1***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電力企業首先應科學重組和高效管理變電檢修部門,建立行之有效的協調機制,從源頭上消除檢修重複、責任推諉的弊端。其次,科學、合理地劃分本企業內部以及包攬檢修任務的多經公司的檢修範圍,做到職責明確、各司其職,顯著提高變電檢修工作的效率。再次,電力企業還應積極建立高效、和諧的管理體制,對裝置檢修範圍進行科學劃分和合理調整,改進和優化企業檢修管理模式。最後,明確檢修主題,將所有的檢修力量集中起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專業檢修隊伍,從而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有效避免人員的重複調動,使變電維修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2***改善與優化傳統變電檢修管理模式。要想摒除傳統變電檢修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使其進一步改善與優化,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科學調整檢修範圍。傳統變電檢修管理模式是根據電壓等級來分配檢修任務,現代電力企業必須改變這種不科學的分配模式,自覺、主動的對所屬供電區域內部的變電裝置進行自行檢修和管理。對於變電裝置檢修所消耗的成本費用,應一改傳統的由網省公司專門管理檢修費用的陳舊模式,由網省公司直接分撥至電力企業。第二、合理調整電力企業業務職能。在變電裝置的正常執行過程中,電力企業應明確自身的業務職能,將工作重心放在各項工作的管理與協調上來,努力提升企業的服務管理質量,確保電力系統的正常執行,切實提高供電效率,逐步提升經濟效益,強力保障電力企業的穩定執行與財產安全。第三、明確安全職責。確保電網的安全執行,是電力企業最主要的安全職責所在。電力企業必須堅決杜絕電網的瓦解,儘量避免發生大範圍停電事故;確保電力裝置工作執行的高效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樹立安全意識,認真做好事故防範準備,確保電力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

  ***3***加強檢修人員的培訓。現代電力企業不僅要重視專案工程的立項與施工,更應重視專案工程的質量監督與工程驗收。在提升公司利潤的同時,既要注重加強對於後期裝置維修、管理及服務等工作,還要注重加強對於檢修人員的管理工作。通過開展技能培訓、技能競賽、專家講壇等多種活動,夯實檢修人員的專業基礎,拓寬他們的技能視野,切實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組建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化檢修隊伍,有效實現電力企業變電檢修的高效率、高質量和低成本。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電力企業還應努力做到以下兩方面:在追求企業內部高利益的同時,強化變電檢修的協調和管理工作;電力企業檢修人員應努力將檢修任務完成得盡善盡美,最大程度做到準確、無誤、高質和高效。這就要求檢修人員在檢修過程中必須嚴格遵照相關檢修規範和標準,運用科學的檢修方法來高質、高效完成檢修任務。同時,電力企業應制定嚴格的管理條例和政策,定期開展技術培訓,逐步提升檢修人員的檢修能力與水平。此外,還應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對檢修人員和管理人員定期進行考核,有錯則罰、有功則獎,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保證良好的、持久的工作效果。

  5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運用科學有效的變電檢修技術,建立適當合理的變電檢修管理模式,切實提高檢修人員的技能水平,不僅能夠有力保障電力企業的裝置可用率及供電可靠性,還能夠有效減低檢修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確保電力裝置的安全、可靠、高效運轉,推動電力企業的穩定、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柳強.當前電力企業進行變電檢修的管理方式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21***.

  [1]範國巨集.淺談變電檢修技術與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4***.

  作者單位

  潮州供電局 廣東省潮州市 521000

  篇二

  變電檢修中的狀態檢修技術解析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增長,我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正在不斷提高,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電力系統執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對變電狀態檢修的理論知識進行了概括,並分析介紹了當前變電裝置狀態檢修的開展情況以及變電裝置檢修中常採用的檢修技術。

  【關鍵詞】變電裝置;檢修;狀態檢修技術;解析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1. 變電狀態檢修理論

  對變電狀態檢修主要是對已經收集到的電氣裝置的狀態資訊進行分析,以確定變電裝置的執行狀態,對生命週期內的變電裝置的執行狀態進行檢測,並對變電裝置執行期間可能出現的故障和問題進行預測,以便於制定出較為有效的檢修計劃和檢修方案,對變電裝置進行狀態檢修,能夠有效的減少因定期檢修而造成變電裝置過修或者是失修現象出現的機率,從而提高變電裝置正常執行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多次的對變電裝置狀態檢測的過程中,逐漸確定變電裝置的檢測資料、模型引數以及歷史檢修記錄等。一般情況下,在變電裝置的狀態檢修過程中,都是使用非齊次泊松隨機模型,可以大大節約變電裝置狀態檢修時所需的資金成本投入,還可以提高對變電裝置檢修的最佳時間的準確度。在變電裝置中的狀態檢測中的資料資料的變化進行細緻的觀察,並對線上檢測資料進行分析,以對變電裝置的執行狀態進行診斷,從而推算中變電裝置中是否存在著故障,並將變電裝置中存在的那個隱患和資料資料輸入到預先設定好的模型中進行計算。

  2. 當前變電裝置狀態檢修的開展情況

  2.1 變壓器

  變壓器是電力系統中最為常見的變電裝置,對電壓器進行狀態檢測主要包括:對變電器中油中所含的氣體量進行測量,對變電器中出現的區域性放電現象進行測量和分析,以及開關觸頭中出現的磨損程度進行檢測等。當變電裝置的內部零部件中出現故障時,不同的故障會產生不同型別的氣體,因此要加強對變壓器中油中氣體含量的檢測力度,從而提高變壓器的絕緣功能;在對變壓器中的區域性放電現象進行檢測時,可以通過與聲學、光學、電氣測量和化學等多種放電檢測方法,如果變壓器中的區域性放電現象極為嚴重,那麼極有可能是變壓器中的絕緣系統老化程度較為嚴重;如果想要對變壓器中的繞組形變程度進行檢測就需要對繞組發生位移時所產生的電容變化和電感進行測量,以及時瞭解到變壓器繞組的工作狀態。

  2.2 斷路器

  拒動、過熱、著火、爆炸等問題一直是斷路器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如果斷路器中的直流電壓出現過高或者是過低、合閘保險和迴路元器件中存在著接觸不良、遠動迴路不能正常執行的現象的話,都會引起斷路器發生據動的故障。另外,如果合閘接觸器或者是開關出現卡滯故障、大軸竄動、操動機構不能正常執行的話,斷路器也會發生據動故障。根據以往斷路器中出現故障的統計資料可知斷路器出現的故障約為 80%左右,因此要作為變電裝置狀態檢修過程中的重點對待。

  2.3 隔夜開關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發現隔離開關中出現的額故障主要是隔離開關在使用的過程中觸頭接觸面出現過熱現象和接觸不良。前者是由於自身的設計上存在著不足和問題而導致的,載流面積相對來說較小,但是需要活動的環節又非常多,就容易引起隔夜開關出現接觸不良的問題;後者主要是由於製造工藝和安裝除錯上存在的問題引起的,製造工藝和安裝除錯上存在著不足,就導致隔離開關不能有效地進行合閘操作,從而導致接線座的溫度過高,出現過熱的現象。在進行刀閘的大修時,觸指臂和接線座的連線處會出現螺母鬆動或者是螺母脫落的現象,這主要是由隔離開關的生產質量不達標或者是隔離開關安裝完成後,沒有進行仔細的檢查導致的。

  2.4 GIS

  GIS 中沒有露在外面的帶電部分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在對其進行檢修和維護的過程中,應該儘量減少裝置的拆卸次數,最好是生產一些可以免拆卸的裝置,並能夠使用較為簡單的方法確定裝置內部的執行狀態。在進行 SF6 氣體的監測時,需要對 SF6 氣體的氣壓、色譜、洩露和溼度進行分析,特別是在 SF6 遇到區域性放電現象時,會發生分解反應,產生一些新的物質出來通過觀察 SF6 氣體中參考頻譜發生的變化,可以得出 SF6 氣體所具備的特性。對開關進行開合閘時,對形成的電流波形進行線上檢測,並與正常執行時的電流波形指標進行對比,就可以得出斷路器中是否有故障的存在。在應對區域性放電現象時,可以使用化學法、光電機械法、脈衝電流法等多種方法進行解決。

  3. 變電裝置檢修中常採用的狀態檢修技術

  目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高新科技被應用到變電裝置的檢修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狀態檢修技術,例如紅外測溫、線上濾油、紫外線檢測、超聲波檢測、套管帶電取油等監測技術,大大提高了變電裝置狀態檢修的正確率和精確度。

  3.1 紅外測溫技術在變電檢修中的應用

  紅外測溫技術是變電檢測手段的一種,具有多個優點,例如,可以對變電裝置進行遠距離的檢測,且檢測結果快速、直觀,能夠準確有效地找出變電裝置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變電裝置在執行的過程中,內部的零件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接觸不良等現象,這些不良現象都會導致變電裝置出現發熱或者是溫度分佈不均等,紅外測溫技術可以通過變電裝置表面的溫度判斷法、溫差判斷法、同類比較法、熱譜圖分析法等方式,及時的檢測出變電裝置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根據溫差對變電裝置的狀態進行檢修時,可以根據下列的公式進行:

  δ=***t2-t1***/***t2-t0***×100%

  在公式中,δ 表示的是相對溫差;t2表示的是變電裝置發熱點的溫度,℃;t1表示的是變電裝置正常執行時的溫度,℃;t0表示的是環境溫度,℃。

  3.2 線上濾油技術在變電檢修中的應用

  變壓器中的油主要是為了提高變壓器的絕緣效能和散熱效能的,但是當變壓器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時,變壓器的內部就會有很多種類的氣體誕生,並有溶於油的氣體出現,因而會影響到變電器的絕緣和散熱,從而影響變電器的正常執行。線上濾油技術在變電檢修中的應用,可以對變壓器內部油內氣體含量的變化進行實時檢測,通過油中氣體的含量、種類、變化等方面,對變電器的執行狀態進行分析,以及時瞭解變壓器的執行狀態。

  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推動了狀態檢修技術的推廣應用。各種高新狀態檢修技術在我國變電裝置檢修過程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電力系統供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而且還節約了變電裝置檢修時的資金成本投入,增加了電力系統的經濟效益,還大大降低了檢修工作開展過程中對變電裝置造成的損壞程度。

  參考文獻:

  [1] 羅應偉.電力系統變電狀態檢修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0***.

  [2] 金正華.淺談電力電氣裝置狀態檢修技術研究進展[J].建材與裝飾,2013***01***.

  [3] 鄭凱.輸電線路的狀態檢修技術的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