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銷售員成功的方法

  銷售,它是一種時間的積累,專業知識的積累,實戰經驗的積累,行業人脈的積累。它打破了傳統的生存手段,它打破了固有的工作模式,以一種完全嶄新的面貌,記入經濟發展的史冊中。在它的身上,體現著自尊與自卑,驕傲與低微。它絕對因人而異,不同的銷售人員代表著產品不同的價值。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頂尖銷售員成功的六個方法:

  一、肯定自己

  先無條件接受自己、喜歡自己,因為自己就是商品的一環。若連你都嫌棄自己,卻指望顧客喜歡你,那實在太難為顧客了。如有一女士在30多歲婚姻失敗後首次參加工作,不再年輕也沒有工作經驗,學歷是小學畢業,“那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幸好這種情緒沒在她身上存在太久。她鼓起勇氣,決心一定要自己養活自己。後來她白天做房屋推銷,晚上去補習,現在已是某房產公司的經理。

  二、養成良好習慣

  一件事情被重複執行下去,就會變成習慣。有業務員習慣每天至少打50個業務電話,也有業務員每天打不到3個;有業務員將下班時間定為晚上9時,有的業務員下午5時30分一到就急著往外衝;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安排好明天的日程,也有人永遠不知道今天早上該做些什麼……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造就或阻礙自己,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如果你是業務員或將成為業務員,不妨問問自己有哪些“成功”的習慣。

  三、開朗的個人形象

  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一個擁有整潔外貌的人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好感。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影響力實驗,安排衣著筆挺和穿沾滿油汙的工作服兩個人,分別在紅燈無車時穿越馬路。結果衣著筆挺的明顯有較多的跟隨者,而穿油汙工作服的卻只有少數甚至沒有跟隨者。所以“人要衣裝”是一點也不假的。企業流行以企業識別體系,塑造新形象,而個人未嘗不能匯入個人識別體系,以正確的理念、積極的行動和整齊清新的外貌塑造個人新形象。

  四、計劃性工作

  誰是你的顧客?他住哪裡?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愛好?你如何去接觸他?所謂計劃性動作,不只是最初定做100萬元的業績而已,如果只有目標而沒有行動計劃,就像訂了一個無法執行的計劃一樣,只流於空談而已。

  日本推銷大師尾志忠史在向一位同事屢攻不下的外科醫師推銷百科全書時,他事先對這位醫師做了一番瞭解。醫生母親開澡堂,而醫生對蕨類植物頗有研究。拜訪時,尾志一句“我已到你母親那裡洗得乾乾淨淨才來,應該有資格與你談談吧”,引起了醫生的好感。交談中,尾志介紹百科全書時帶的就是有蕨類植物那本,連翻開哪一頁他都預定好了,如此有計劃的耕耘自然又得到一筆訂單。

  五、深入專業

  從事專業工作一定要具有其商品或服務的各種知識。在你的工作崗位上你夠專業嗎?僅是知道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更深入的瞭解,因為客戶也可能帶著各種情報而來。“有了健康保險為什麼還要這個醫療保險呢?”“為什麼保用期限只有一年,別家都有兩年?”面對諮詢而無法提供完整或即時答覆。你的價值馬上被打折扣。

  六、建立顧客群

  有位保險業的前輩,她每年所繳的稅金高達七位數。有一次一位記者到她辦公室拜訪,正巧有業務員電話進來,只見她立即從身後櫃子裡抽出這位顧客的資料,檔案中完整記錄了顧客的一切以及每次服務的內容,甚至還有紅筆附註“別忘了談孫子”。果然保險談完,就聊起孫子來了。問她為什麼業績會做得那麼好,她順勢拉開檔案給記者看,“有了這600位客戶,我還怕做不好嗎?”

  頂尖銷售員具備的能力:

  一、觀察力

  觀察不是簡單的看看,很多銷售人員的第一堂課就是學會“看”市場,這個看不是隨意的瀏覽,而是用專業的眼光和知識去細心的觀察,通過觀察發現重要的資訊。例如到賣場逛逛一般人可能知道什麼產品在促銷,什麼產品多少錢,而專業的銷售人員可以觀察出更多資訊:

  你有沒注意到別人的賣的好的產品是因為什麼?價格、贈品、包裝……用的什麼贈品?什麼材料?怎麼製作的?包裝做得很好,好在哪?顏色、造型、材質、可以有別的用途***比如食品的包裝,用完了可以當罐子***。競爭品牌又有哪些促銷活動?具體的時間段?活動的具體形式,有哪些參與方式?賣場內的競爭品牌的廠家從28家增加到29家,增加的是哪個廠家,是否對我們有潛在的威脅?它的主要產品和價格定位如何?……太多的資訊需要你仔細的觀察,很多銷售人員在對其培訓了很久以後,要他去“看”市場,仍然不能得到有用的資訊,那我只能說,你不適合銷售這個工作。

  二、學習力

  作為銷售人員所需要接觸的知識甚為廣泛,從營銷知識到財務、管理以及相關行業知識等等,可以說銷售絕對是“綜合素質”的競爭,面對如此多的知識和資訊沒有極強的學習能力是無法參與競爭的。還要學習如何去使用工具對自己的工作帶來幫助,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是懂的去借力從而讓自己達到省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舉個例子,現在做銷售的都普遍用到CRM客戶管理系統,這就是一個進步,工作越久,自己積累的客戶越來越多,再不是通過自己一根筆一張紙就能處理得過來的,只有通過CRM客戶關係管理這樣的工具才能幫助自己管理這些繁雜而又多的客戶和各種資訊記錄。科技是在不斷進步的,想做到優秀,腳步就必須跟上,在自己的職業中比別人最先走在前頭。僅以銷售技巧為例,從引導式銷售到傾聽式銷售,繼而提問式銷售只至顧問式銷售……銷售技巧不斷變化翻新,作為優秀的銷售人員只有要掌握各種銷售技巧才能在競爭中勝出。當然銷售人員需要學習的遠不止銷售技巧,並且還必須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沒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在速度決定勝負、速度決定前途的今天勢必會被淘汰。

  三、溝通力

  溝通是銷售人員的必不可缺的能力,溝通含有兩層含義:一是準確的採集對方資訊,瞭解對方真正意圖,同時將自身資訊也準確傳達給對方,二是通過恰當的交流方式***例如語氣、語調、表情、神態、說話方式等***使得談話雙方容易達成共識。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銷售的關鍵,一次有個銷售主管與某超市老闆談了多次,可對方執意拒絕我們的產品進場,完不成任務這名銷售主管感覺到非常大壓力,看此情形我決定同他一同前往拜會這個“不通情理”的老闆。但是去之前鑑於該主管一向“主動出擊”的作風,我再三叮囑“今天你只當陪客,不要說話,讓我掌握對方情況再講”。見到該超市老闆時,發現對方三十不到,已在該市開設3家中型超市,一臉的春風得意自是可以想象得到。在銷售主管簡短的介紹後,我用比較恭謙的態度表明今天只是來和他“聊聊”,“交個朋友”,“向他學習和了解一下當地的市場情況”,而後長達3小時的談話中,我基本只是在說“對”,“嗯”“了不起”,這位老闆將他的創業發家史統統倒了出來,到最後他說“和你聊的還真不錯”。最後5分鐘我提到關於產品進入他賣場的事情,他滿口應承。

  回過頭再來看銷售主管用的溝通方法,見到對方只奔主題,“我們是知名廠家,知名品牌,你進我們的貨完全可以放心。”這套說白對一般店鋪或許有用,但是對於這個“年輕有為”的老闆來說,他可不認為這些名企、名牌有什麼了不得。由此可以看出溝通能力在銷售過程中舉足輕重。

  四、自控力

  很多時候銷售人員是單兵作戰的,銷售人員每天要去開發客戶,維護客情等,這些都不可能完全在領導的監督下進行,企業唯一的控制方式就是工作日報表,以及每天開會彙報個人的工作狀況,可是如果真想偷懶是非常容易的,比如故意去較遠的客戶那裡,路上可以休息;本來半小時談完,結果謊稱談了三小時等等,這種方式除了損害企業的利益,更重要的也是阻礙自身的發展。

  我的一個朋友是某國際傳媒公司中國區客戶總監,他曾說當年剛投身銷售工作時無論颳風下雨每天早8點出門到晚上10點回家,中午餓了就吃麵包和礦泉水,三個月時間沒有休息,才簽下第一個客戶。正是有了這種自我發展的要求和良好自控能力,我那位朋友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這種成就不是靠“每日拜訪表”“每天的情況彙報”逼出來的,完全靠自控。

  五、忍耐力

  忍耐最不容易做到的,做過銷售的人都知道,剛開始一個客戶沒有的時候你要忍耐。曾看到過很多剛踏入銷售行業的人半途而廢都是不能堅持的結果,可能你需要忍耐一個月、半年甚至一年才開始積累到一些客戶,你的業績和收入才能相應的提高,因此如果你是機會主義者千萬不要去做銷售。

  在銷售過程中仍然需要忍耐。和客戶約好的時間,你準時到達,可是客戶臨時有事或者正在開會,你應該如何?忍耐,不然你必定失去這個客戶。早年前我也做過敲門銷售,一棟二十九層的樓,每層八戶人家,從下“掃”上去,見門就敲,結果是20%的人對你的敲門極端反感,門沒開就要你“滾”;40%的人不是很耐煩,開門告訴你“快走”;30%的人反應平淡,說“我不需要”,只有10%人能夠有耐心聽你介紹完你的產品,而且還不一定購買。沒有忍耐力做的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