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巧妙拒絕下屬的方法

  一般來講,拒絕一個人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不過,如果領導者對部下說“不”,既要保持自己的工作原則,又應保護部下的自尊心,激發部下工作的積極性,充分展現自己作為領導的風度。因此,作為領導拒絕下屬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要顧及下屬的感受

  領導對部下說“不”儘管較為輕鬆容易,但是,如果一點都不顧及部下的感受,大多也不會贏得員工的尊敬,帶來的只有嫉恨和離心背德。因此,領導者對部下說“不”,在保持自己的工作原則時,又應保護部下的自尊心,激發部下工作的積極性。

  同時,也要講究一個“巧”和“善”。“巧”就是靈活多變,抓住對方的心理,順坡下驢,使對方沒覺察時就被你拒絕了。而心懷“善”字,即使部下被你拒絕了,也不會懷恨在心,你那友善的態度消除了他可能產生的敵意。

  二、敢於說“不”,善於說“不”

  作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個領導者,要敢於說“不”,善於說“不”,因為,有的時候,下屬的觀點、行為並不正確,而他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覺察不到,這時領導者就應勇敢地說“不”。如果對方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話,他一定會很感激你的,因為這也是對他的一種激勵,一種對他人格的激勵,你的行為,肯定了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他能夠認識、承認並改正自己的不足,在這一層意義上,可以看出說“不”其實是激勵的孿生兄弟,只是它們表現的方式有所差別,達到的效果卻是一樣的。因此,如果從被激勵者的心理反映上來看,只要使對方達到了一種心理滿足,產生了良好效果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激勵。

  廣傳至今的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之間的故事,可以說是這方面的經典,有一次,“大逆不道”的魏徵竟然指責皇上李世民失信:“陛下曾說:‘朕以誠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無欺詐。’但陛下言而無信,自己就失信過好幾回了。”

  “寡人什麼時候失信於人了?”李世民心中有幾分不悅。

  “且聽微臣細細道來。”魏徵不慌不忙地說,“陛下登基之初,曾下令免去所有百姓欠官家的債務。可如今朝廷仍然追索秦王府的舊債,理由是秦王府的債權不屬朝廷。陛下過去是秦王府的主人,現在雖貴為天子,秦王府的財物也應該屬於官家所有。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追索呢?”

  李世民低頭不語,顯出沉思的神色。

  魏徵見狀,接著說:“剛才只是一例,陛下又曾降旨免除關內外兩年之賦稅,百姓聞之歡欣鼓舞,而今又降旨說今年照常徵收賦稅,朝令夕改,只會失人心於天下,臣以為,若想以誠信御天下,當從陛下始。”

  面對這種觸犯龍顏的行為,李世民非但沒有降罪魏徵,還高興地說:“愛卿說得好,寡人確實言而無信,幸好讓卿家給點了出來,否則失信於天下,那就不妙了。”李世民還心存感激地給予魏徵很高的評價:“貞觀以來,盡心於主,獻納忠讜,安國利人,犯顏正諫,匡朕之違,以惟見魏徵一人。”所以,激勵別人時,當別人的行為有錯誤,說“不”比一味迎合更重要,迎合容易使對方忽視自己的缺點,沉浸於虛幻世界裡,不利於他的進步。在對方出現錯誤時,還一個勁地恭維,這種激勵就有阿諛奉承,甚至居心叵測之嫌。

  三、做到真誠與委婉

  當自己的下屬向你提出某種要求時,他心中通常也會有某些困擾或擔憂,擔心你會不會馬上拒絕,擔心你會不會給他臉色看,因此,在決定拒絕之前,領導者首先要注意傾聽下屬的訴說,這樣既能讓對方有被尊重的感覺,也能在你婉轉地表明自己拒絕的立場時,避免他感到受到了傷害,或避免讓人覺得你只是在應付。同時,領導者傾聽後再拒絕,還可以針對下屬的情況,建議他如何取得適當的解決方法,同樣能贏得下屬的感激。所以,領導者拒絕下屬時一定要真誠。

  除了真誠,領導者拒絕下屬時還要做到儘可能的委婉,以下幾個技巧就可以適當運用。

  一是假託直言

  直言是對人信任的表現,也是與對方關係密切的標誌,但是多數情況下直言因逆耳而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要拒絕、制止或反對對方的某些要求、行為時,可採取假託由於非個人的原因作為藉口從而加以拒絕,這樣對方就容易接受。

  二是反覆申訴

  當集體利益或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時,領導者就要既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不生氣,也不急躁或高聲喊叫,應該學會在一種衝突的情境中有效地反覆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此一來,也大多能夠成功地做到委婉拒絕。

  三是模糊應對

  這種方法很容易理解,即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願意或不便於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給對方,就可以用模糊語言來應對,實際場景中,我們可以經常遇到這類情況。

  四是熱情應對

  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反差性,即明確表示你希望滿足對方的要求,並表示同情,可是實際上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請對方諒解,而不直接拒絕。這樣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是旁溢斜出

  也就是說對對方提出的問題給予迴避性的回答,而不直接否定對方提出的不合己意的問題,如:“今天我們去看話劇好嗎?”而你不願去,就可以說:“去看電影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