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氣貼於背與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所蘊含的氣沉丹田、氣貼於背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一句話,就是實現內氣的升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溫故知新,先來溫習一下楊澄甫的《太極拳術十要》,其中有“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說明含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為了“氣沉丹田”,又提到“拔背者,氣貼於背也……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足見“含胸拔背”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呼吸與拳勢

  含胸拔背所蘊含的氣沉丹田、氣貼於背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一句話,就是實現內氣的升降。具體如何練習,筆者通過自身的實踐,有如下體會。

  首先是呼吸與拳勢的結合,開呼合吸,亦即蓄吸發呼。要結合每個拳勢進行練習,先易後難,由個別拳勢逐步推開,以免憋氣。遇到呼吸不順時,可以加一個小呼吸進行調節,靈活運用,久之,自能配合自如。為什麼呼吸要配合拳勢呢?第一,從習慣上來看,凡衝拳必呼氣,甚之發聲助勢,這是很自然的。第二,從主觀感覺來說,呼氣能推動拳勢中內氣的運動,使“氣與力合”。第三,從生理上來看,呼氣時,心跳加快、心收縮力加強等等一系列生理變化,使迴圈血量增加,從而積蓄能量,正合拳勢的蓄勢。可見呼吸與拳勢配合是必然的結果。

  筆者1993年開始站樁,逐漸採用逆腹式呼吸法,在逐漸“得氣”的情況下,由原來“呼氣鼓小腹,吸氣收小腹”的表皮感覺,進入到“呼氣,內氣沉于丹田,小腹有充實感,接著是吸氣,內氣被吸進經會陰上升命門、夾背……”這樣終於在站樁中作小週天運轉,在行拳中形成類似大、小週天的內氣運轉。俗雲:能通周天,百病消散。意念上,也隨著由表及裡,意在內氣而淡化口鼻呼吸。拳論所謂“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後天之氣***,在氣則滯”。呼吸與拳勢配合,合乎生理,循乎自然,這才是真正的“自然呼吸”。

  含胸—氣沉丹田

  在這樣的拳勢與呼吸配合中,如何實現內氣升降?“氣沉丹田”是一個重要環節。氣沉丹田,不是一味地沉氣,也不是偶一為之,而是要始終把“氣沉丹田”貫徹到整個套路的每一個拳勢中去。從一些名家的拳照中,透過沉穩的架勢,都可以揣摩到“氣沉丹田”的意味。氣沉丹田是內氣運轉中的一個過程,它與呼氣並存,呼氣與拳勢的“開”***即蓄髮的“發”***並存,套路是由一個接一個的拳勢的蓄髮***開合***所組成,所以每一次呼氣、發力***開***都要以意領氣入丹田。例如楊式“摟膝拗步”,在摟膝推掌時,要先落胯沉襠氣沉丹田,然後推掌向前。就這樣,在拳勢的演進中有節奏地不斷地使內氣沉入丹田。

  拔背一氣貼於背

  拔背——“氣貼於背”,這是與“氣沉丹田”同樣重要的與內氣升降相關的一個環節。內氣在意會與呼吸***吸氣***的雙重導引下,經會陰上命門、夾脊而佈於肩背,背上好像貼了一層東西,故謂之“氣貼背”。又因為氣是由下而上的,故有“上拔”的感覺,稱為“拔背”,這完全是真實氣感的直白。拔背在拳勢中,隨著功夫的加深,可以說無處不在。

  與氣沉丹田相對應,拔背——氣貼於背與吸氣並存,與拳勢的“合”***即蓄髮的”蓄”***並存,也是在連綿的套路中不斷出現。例如楊式傳統套路自起勢至收勢,凡“得氣”者,皆有氣貼背的感受。其中攬雀尾、單鞭、雲手多次重複,更易捉摸。如雲手在吸氣時,背部可以感受到氣貼背。再如42式拳的“馬步靠”,在吸氣後將向前靠時,背部凝固似”鐵板一塊”,等等。

  達到氣貼於背以後,接著就可以呼氣發力,霎時間勁起腳跟,力從腰背發出,有排山倒海之勢,是一種整體勁,故日: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總之,“含胸拔背”的實踐要分兩步走。第一步,對初學者來說,是要求“形整”,只要沉肩垂肘,不挺胸凸肚,就能臺胸了。而含胸能使背部放鬆,不凸肚能使“命門”鼓起,這樣“形整”了就能為內氣上行提供順暢的通道,拔肯就有指望了。第二步,是培養內氣,按步就班,功到自然成學太極拳套路與站樁,內氣運轉的機理相通,有相輔相成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