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練習步驟與方法

  太極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老年人經常鍛鍊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身功效。那麼是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太極拳的練習步驟

  先掌握手上的八法和四正四隅方位。五行勢,通過五行勢來掌握套路中的五種主要步法進退顧盼定。經過一段日子的練習和鞏固,基本上掌握了太極拳的基礎技能後。

  學習套路階段,最好是把一套拳架分為三段來學習,每個動作招式分成四個環節來練習,這樣便於既便於牢記乂層層鞏固。牢記學會一段要鞏固一段,然後再學下一段。直到整個套路學完。

  套路學會後除了自己苦練還要跟著教練反覆的多練套路,以便教練隨時校正拳架。進一步便於從有意識的運動,進人熟練的無意識運動。這時會感覺日練日新,每一天都在進步。

  動作熟練後在教練的指導下去領悟一個招式於一個招式巧妙銜接,細心體會勢斷意不斷,藕斷絲相連、環環相扣的感覺。慢慢從形體和思想上進入著熟階段。

  在教練的嚴格指導下,在練習套路中逐步的進行手、肘、肩、腳、膝、跨各關節的放鬆,認真去體會稍節領,中節隨,根節催的整體連貫關係。

  2、太極拳的練習方法

  2.1、掌握自身重心位置

  之所以稱太極拳變換無窮的原因是因為,太極通過步法,架勢的轉變會使自身重心點發生偏移。打拳時,人體重心始終偏於一隻腳,否則就會犯“雙重”錯誤。如陳式太極拳的重心偏移還可以四六開、三七開、二八開。根據來力和發力的變化,及時調整兩腳虛實及其輕沉比重,以保持自身的穩定。

  2.2、提腳高度要適中

  原則是進步宜低,退步宜高。低是貼近地面,高為不超過腳踝。這就應特別注意步法轉換時腳的高度要適中,行拳過程中身形高度整體上要保持一致,不能過高過低,忽高忽低。同時還應注意“上步腳跟鏟地,退步腳尖先行”的原則。

  2.3、步幅大小要恰當

  移動的步幅大小因人而異,人的身高矮胖腿長各有不一,邁步的大小也不一樣。步幅的大小可影響行拳過程中的虛實轉換與穩定。步幅太小沒辦法做到對拉,從而使不上力。步幅太寬重心容易不穩,可能會向後或向前傾。步幅大小以舒適,重心穩固為最佳。

  3、太極拳的練習技巧

  首先進行放鬆的誘導,由自然呼吸逐漸過渡到逆腹式呼吸,按練功的說法就是先做好“三調”,即調身、調息、調心,做到身正、息穩、心平;然後做身體放鬆的除錯,由頭開始逐漸下鬆,一直鬆到腳下,再由腳下依次上鬆,直至鬆到頭頂,反覆除錯愈鬆愈好,以全身通透為佳。自感全身鬆暢後即可進行開合拉氣的訓練。

  以太極抱球樁亦稱太極樁、混元樁或渾圓樁,熟練後可產生多種自然形變。操演時先自然站立,雙臂鬆垂,引頸、拔背、拉腰、長身,先行“三調”放鬆,然後兩腳開立,略寬於肩,屈膝下蹲,同時兩手從腹前提肘沉肩,雙臂環抱圓撐,上提至胸前止,掌心向內,掌指相對,距七寸許,拇手指齊鼻,沉肘略低肩,雙臂撐圓如抱球,雙臂外撐內合,頭正項豎,脊直身端,目視掌指間,要做到骨撐、筋伸、肉鬆、勁縮,手勁縮於肩而達腰,腳勁縮至胯而合於腰,保持要領和要求。

  內外相合的上下相隨: 在練習拳架時,即懂得了內功與外形相結合的關係,就應用‘以意導氣,以氣運身“的方法去鍛鍊。由於運用內氣是無形的,內氣運用的舒適暢通與否,外形上是看不出來的,而運動拳架姿勢則見於外形,每個姿勢在運動中與內氣相結合的程度和關係如何,是否合於理論要求,應當能細心體會,要運用內氣將其貫穿到外形姿勢上去。

  練習太極拳要注意什麼

  太極拳動作姿勢的基本要求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鬆腰斂臀、沉肩墜肘、舒指坐腕、尾閻中正。

  在練習的時候如果動作不規範,就不僅會影響你的發揮,還會影響你的體悟內在感覺。

  規範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氣沉丹田、圓襠活髖、內鼓外安、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各種基本技術動作要做到起點準確,執行路線清楚,止點到位,動作連貫,上下相隨,手眼配合,從而使身法自如。

  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人士指導學拳,包括極為重要的幫調樁,糾正動作,指導體悟內在感覺。

  練太極拳有什麼禁忌

  1、忌串門走戶:太極拳是內家拳,重點要內外雙修,如參雜外家拳的招式修煉就很難登堂入室。

  2、忌雜拳同練:練太極拳與其他雜家拳同練,容易造成體內氣血散亂,很難練通周天。

  3、忌過急速成:功不是單靠學能得到的,而是練出來的,只有練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沒有直通車,欲速而不達也。

  4、忌過火求功:練太極拳關鍵是搭好橋,調好息,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滿池,丹藥而養。口腔不鬆,牙關緊閉,搭橋過緊,就會口乾味苦,損精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