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的兩次飛躍

  武術***搏擊之術***是人類社會的共有技能,隨著時光的流逝,很多國家或民族的武術湮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而中華武術卻與時俱進,經久不衰,成為世界文明史中特殊的文化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武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哲學底蘊,並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一、武術從單純的搏擊格殺之術昇華到文化的層面,完成了第一次大飛躍。

  武術萌生起源於遠古時代,到奴隸制社會已具雛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全面的大發展,使武術從單純的搏擊格鬥之術,實現了一次大飛躍,昇華到文化的層面,從而使本來屬於“戰鬥的力量、殺伐的手段、暴力的行為”的中華武術具有“思想靈魂”,並做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發展到今天。促成中華武術這次大發展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特別是傳統哲學成熟和完善,為中華武術提供了“世界觀”、“方法論”,使其在理性思維的引導下產生了大飛躍。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公元前221年***歷時550年,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社會生產力有很大的提高,經濟空前發展,而且文化學術思想空前繁榮,諸子並起、百家爭鳴。學術興盛、文化繁榮,奠定了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基礎,成為中華文化的源頭。也就在這個時期,賦予了中華武術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不僅使武術的思想體系得以形成,而且 也成為中華武術二千多年來不斷豐富發展的思想源泉。

  先秦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思想對武術的影響和引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武術的功理功法、技戰術原則、士卒的選拔操練、軍事謀略的實施等武術技能方面;二是:習武者個人或社會集團的武德修為和武術的人文精神方面。前者為習武者的技術***武技***行為,後者為習武者的社會行為。用傳統哲學概括,前者為“器”,後者為“道”。

  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動盪大變革時期,“富國強兵”是當時的主要國策,各諸侯國把軍事武備放在重要位置。“兵者、國之大事也”。各家學派對軍事、武術都有很多論述,形成一整套軍事思想理論體系。在不同時期各國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齊國的技擊,魏國的武卒、秦國的銳士、趙國的胡服騎射等等,使武術軍備高速發展,使中華武術從個人武術技能和軍陣戰列形態得以完善,並一直延續到冷兵器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等主流學派思想的融合和影響,形成了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忠君、報國、愛民、信守承諾、捨生取義、除暴安良、慷慨赴死”等武德規範和武術的人文精神。概括起來說是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愛國主義;以天下蒼生為重的安民護民思想;以報國殺敵、不怕犧牲、慷慨赴死的英雄主義;見義勇為,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敢於同邪惡勢力做鬥爭的俠義精神。兩千多年來的封建社會,儘管朝代更替江山易主,但作為武術道德和踐行武術道德的武術精神,一直延續下了,成為貫穿中國古代的正統的人文精神之一。所以,中國歷史上不乏衛國殺敵、效命沙場、馬革裹屍的英雄人物和為民請命、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的俠義之士。這些思想已經根植於人民大眾心中,溶化在血液裡。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春秋戰國時期五百多年的打磨錘鍊,中華武術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開始大放異彩,使武術具有了“靈魂”,並在理性思維的引導下,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殿堂中的一個瑰寶,熠熠生輝。
 

  二、從軍事手段昇華到健身修身為主的體育運動是武術的第二次飛躍

  隨著的工業和科技的不斷髮展,冷兵器時代結束了,武術退出軍陣、不再是以軍事手段為主要社會存在價值。而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大眾的需求,武術已徹底轉變為以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娛樂身心為主的及藝術表演、體育競技、體育教學,且呈多元化發展的大眾體育。儘管武術的技擊實戰作用是武術運動的靈魂,而且公安、武警、特種兵、保安及一些青少年等仍以實戰為目的習練武術,但這種實戰意義已不是武術的主要社會價值和社會的本質屬性。這次飛躍概括的說,就是“從軍事到體育”“從戰爭到和平”、“從軍旅戰陣到民眾文體生活”,更加突出了武術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生活形態。

  這次飛躍主要是從清朝末到現在,而且還繼續在演變、發展、飛躍之中。武術的第二次飛躍是以中國傳統哲學“知行合一”的指導下,適應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的客觀需要而產生的。正因為武術的社會價值適應了社會需求而發生了轉變,才使它長盛不衰、更加絢麗多彩。國外的武術***武技***為什麼大部分都消亡了或沒落衰敗了,就是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而改變它的社會存在價值。任何事物都是這樣,“適者生存”,要麼發展、要麼就死亡。

  很多人對武術的體育屬性和民族文化屬性不接受,認為武術就是搏擊之術,練武術就是為了防身打人。還有一些人感嘆“中華武術實戰搏擊能力衰落了”。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大可不必,我們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武術的實戰功能越來越弱,而它的健身修身及文化作用越來越強,這是個歷史必然,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霍元甲對中華武術的最大貢獻,就在於他是把武術轉變為體育的第一人。他在上海成立的是“精武體操會”,後又改為“精武體育會”,把現代體育一些專案和中華武術一同列為教學內容,而“精武體育會”就相當於現代的體育專科學校。包括民國初期馬良的“新武術運動”,張之江創辦“中央國術館”,都為武術的第二次飛躍做出了貢獻。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把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髮揚光大,並推向世界,力爭打入“奧運會”。現在“武術”、“功夫”已成為中國的代名詞為全世界所知曉。

  儘管在古代儒、釋、道各家也講究以武修身、禪武兼修、以道演武以武養生,但處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冷兵器時代,就決定了武術的主要社會存在意義就是軍事、戰爭、殺人、暴力。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當代,武術以中國傳統哲學及倫理道德為指導,結合傳統醫學、內丹學、養生學的成果,將武術技擊和健身術融為一體,講究經絡穴道,以煉好堅實內功為根基, 具有剛柔相濟,技巧性強、靈活圓轉等特點。習武者既能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娛樂身心,又能防暴自衛,可兼得技擊和養生之效。所以說,世界上任何一種體育運動都沒有象中華武術這樣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哲學底蘊,它是身心的鍛鍊,是道德、品格、心性的修為,即我們常說的“內外雙修”。在搜狐網上看到一則訊息,目前全世界習練中華武術***中國功夫***的人約有2億多,中國至少有幾千萬人在練武術,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

  對於進行第二次飛躍的中華武術怎樣定義和理解呢。筆者歸納為:“武術是以中國傳統哲學和倫理道德為文化基礎,以身體的和器械的技擊動作為素材和內容,以套路和對抗性格鬥為運動形式,注重外在形體運動與內在生理運動相結合,注重身體與精神、意識、心性相融通,內外雙修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案。

  在冷兵器時代,武術是以戰場撕殺格鬥為目的的軍事手段為主要的社會存在形式,在當代則是以健身修身、藝術表演、競技比賽為主的且呈多元化發展的民族體育運動。

  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巨系統中的子文化體系,它與文、史、哲、理、醫及軍事、科學、宗教、民俗互相滲透和影響,它表現形式是體育,也是人體科學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思想、一種哲學、一重偉大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