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當頭練太極

  推手是太極拳體用結合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不光是在推手訓練中,就是在打拳時,也要用字當頭,以用為綱。太極拳既然是拳,就是可以實戰的,太極拳之所以能在眾多的武術中脫穎而出,大放異彩,決不是靠空口說白話,而是一招一式地打出來的。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只是在近世,才淡化了它的實用價值,而張揚了鍛鍊健身價值。這本無可非議,因為文明社會,法制時代,不需要用拳頭來說話了。但是如果因此而遺失了太極拳最本質的東西,那將是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極大損失。這就好象動物園裡的獅子老虎,失去了捕食撕咬的本領,還能算是猛獸嗎?

  太極拳的三重功能:養身,祛病,技擊,後者是龍頭,是導向,是目標,是最高層次的體和用,因為它不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僅要求自己可以把動作做得完滿無暇,而且要求在對方移動和防守的情況下也能把動作做出來;不僅要求能按套路中的動作做出來,而且要能在不規範且身體動作變形的情況下也做出來;不僅要求能把動作做出來,而且要求做的效果好,用在對方的身上能達到預期目的。總之,以用為綱,綱舉目張,我們在練習套路時就會有一個高標準、嚴要求,就不會滿足於僅僅把動作完成。

  具體到打拳訓練中,就是要打出意境,知道每一個動作到底是幹什麼用的,該打成什麼樣才算是到位,從外形到內勁都應該是什麼感覺,有的放矢,或曰“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急用先學,立竿見影”,雖然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但卻是實話。如果一開始就提倡“恬淡虛無”,提倡“無為”,那麼初學者會怎麼樣呢?會無所措其手足。這裡存在一個誤區,即“無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能做但不做,雖不做但隨時可做。



 

  老子講“無為”的目的不是為了“無”,而是為了“無不為”,也就是為了“有”,所謂“常無慾以觀其徼,常有欲以觀其妙”。“無為”是一種狀態,是具有高度自組織能力的蓄勢待發狀態,它不是穩定的平衡態,而是非穩態,一觸即發。這種“無”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包含多種“有”但又不專一於某一種“有”的狀態,這種狀態是長期鍛鍊的結果,只能出現在修煉之後而不會自動出現在開始。

  所以,在練拳之初還是應從“有”入手,等到“有”積累多了,通過消化昇華,把一個個“有”融會為大“有”,原來具體的“有”消失了,成為了“無”,去掉了形式而留下了內涵,達到了高層次的“無”,這時的“無”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照前面的說法,只要把拳一趟趟練下去,就自然會有技擊的能力,這無異於天方夜談。

  技擊的能力是嚴格訓練出來的,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所以,在一開始傳習時,不宜太強調“無為”,而是要“有為”,一招一式都從實際應用出發有目的地練習,也就是要“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舍此,則不啻緣木求魚。

  從初學者的角度看,要想達到結果,還得要從頭把過程一一走完,不可跨越階段。不會走者,當然不會跑,但是若連跑都沒有見過的人,走也走不好。所以,練拳要講打,要講用,這是天經地義的,非如此則不足為拳也。關鍵是怎麼講,如果一味濁氣拙力,死纏爛撞,就像現許多人推手全用蠻力,全無招式,更無感覺,只好算作羊抵架,這樣打一輩子也與太極拳無緣。

  太極拳講打講用,是全從道理出發,一招一式全從規矩而來,“九要”不可少,“三害”不可有,然後去體會“中和”之妙,虛實剛柔變換之趣。不講用的拳,不會打的拳,只好算作柔軟體操,皮毛而已,又何言哉。

  具體到訓練中,要做到“練拳如有人,打手如無人”。前者是指無論站樁、練單式、練套路,都要有如與人相對抗的意念,這樣手腳便不會輕飄飄,便會有內力產生。而到了真與人交手時,又要如入無人之境,“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不可有畏懼之心,這樣平時所學才能發揮。

  誠然,太極拳的招式也仍然只是模擬的實戰動作,並不能直接套用在實戰中,但它是規矩,練的時候要合乎規矩,而用時再脫去規矩,隨機應變。所以在練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拳路的設計,一招一式,認真地打,拳拳到位。到位不到位,有沒有意念,有沒有內涵***內勁***,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而且還有許多輔助的檢驗方法。

  :舉幾個孫式太極拳的例子。

  太極拳的起式,決不是簡單的把兩手抬起來,而是用全身的整勁如舉重物般托起來來的,看是否用的是一手之力還是全身之力,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試驗,那就是讓別人用手按住你的雙手腕,看是不是還能夠抬起來?勁用對了,用整了,自然抬起來。打拳時當然不會有人按住你,但在意念中要有。

  進步搬攔錘。有人頂住前手而仍然能夠進身進後手,說明渾身的勁整了。

  懶扎衣,後捋之式,人抓住你的手仍然可以把人帶回來;前擠之式人按住你雙手,仍然能夠把手擠出去,都說明勁整了。

  肘下看錘,對方拿住你的前臂,既不能動也不能彎,而你仍然能夠在前手不丟不頂的狀態下把後手打到對方身上,將其打動。

  等等。無法一一詳說,實際上太極拳的每個動作,從起式開始一直到收式,都是可以實際檢驗的,檢驗你練得是否到位,是否練到家,是否能用。你可以不去用,但不能不懂用,不懂用,就只是簡單地重複套路,充其量也就是熟練的太極操而已,不是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