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太極產生副作用的原因

  太極拳已經被譽為最有效的養生運動之一,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公園或者廣場上有老人跟著太極拳教程練習的身影。太極拳的好處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有部分練習者會出現副作用呢?出現副作用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有些人練太極拳不僅沒有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還出現了一些副作用,如最常見的膝關節疼痛,甚至未到老年就比常人顯出了步履蹣跚等姿態。

  這除了與個人的體質與遺傳因素有關外,根據教學實踐,大體由四方面的原因。

  練太極產生副作用的原因一、傷氣

  傷氣主要有兩種現象

  一是心態不寧,運動量過大、過猛、過急,練完後氣喘不止,氣色不佳;二是用意太過,過分注重呼吸,式式要與呼吸配合,甚至要讓“氣”將動作“催”起來,結果導致呼吸不暢,發生氣滯、胸悶、頭暈等現象。

  這些都是在學習過程中的誤區,學習方式或者動作不標準,就會容易引發傷害和疾病。

  太極拳的演練要求,完全是鬆靈自然,快與慢之間也隨勁勢氣息而動,其功夫也是建立在柔韌的、日積月累的慢功夫上,不是趕出來的;呼吸更是一任自然,以意領勢,以勢導氣,氣勢相隨,互為有益。

  我以為,氣之所用,存於鬆,鬆至僅存於筋,似以一線牽連,此線即為氣。將用氣之意換至如何去放鬆,從肌筋血脈如何暢通的角度去理解,方可受益。

  練太極產生副作用的原因二、傷力

  所謂傷力,是指運動過量、過猛,或不均衡等狀態所產生的傷害或引起的疾病。

  另外,運動量的大小和強度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可勉強。運動量的大小,要視年齡和體質的狀態而定。

  年輕體質好時,以長功夫體悟為主;年長時,運動量適當減少,以心悟為主。

  這實際上也是太極拳由初級階段到高階階段修煉的發展過程,不可逆其所為。

  練太極產生副作用的原因三、傷骨

  傷骨是因為姿勢不正確或動作不慎帶來的損傷。比較突出的現象是腿部受傷,特別是膝關節。一方面,因腿部力量和運動機能本來就是人體較早退化的部分。

  另一方面,加上長期半蹲式的運動負荷,或過份追求姿勢高低變化的難度和強度,以達到“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來提高成績。

  如競技太極拳旋體後單腿落地等,都會對運動員腿部帶來極大的損傷,甚至不得不打封閉針參加比賽,這樣就更容易造成腿部機能較早的退化、骨傷或後遺症疾病。

  對太極拳要領掌握不準,在運動中如膝過腳尖、左右轉腳膝部用力、進退步實腿膝部過低***或跪腿***等等現象,也都容易形成明顯或慢性的骨骼損傷。

  這些都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對太極拳運動的性質和內涵應給予深刻的思考、研究,並回歸和賦予太極拳本來的真實面貌,使之朝著健康的道路承傳、創新和發展。

  練太極產生副作用的原因四、對太極拳運動的本質認識不足

  人的長壽健康祕訣,是因時循序,合乎自然的四季生息勞作;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應符合人性和倫理的生髮和平息,既不是放縱,也不是壓抑。

  其身體的鍛鍊,也應與人的生長規律相適應,超負荷的鍛鍊,逆勢而為強求奇效,雖能一時得到體能極限的閃光點,但同時也將給身體帶來重創和戕害生命。

  還要不斷完善個人心態修養,不以功成而懈怠、不以名就而驕奢,保持生活鍛鍊之常規,則疾病可遠離,衰老可延緩。

  太極拳的運動機理,正是因循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大自然規律,融匯了太極陰陽動靜互養的生機,成為內外兼修,養生與技擊融為一體的科學運動方式。

  事實上,只要我們真正按照太極拳的運動原理去體悟、去實踐,掌握太極拳的基本要領,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有規律地修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就不難走出誤區,從而避免因運動不當所帶來的損傷和疾病。

  這樣,我們鍛鍊的初衷——技擊、鍛鍊、養生、健康、益壽,最終方可兼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