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皮的中藥屬性

  冬瓜皮,中藥名。食用冬瓜時,洗淨,削取外層果皮,晒乾。下面小編要介紹的是。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外層果皮。

  性 味

  味甘,性涼。

  歸 經

  歸脾、小腸經。

  功 效

  利尿消腫。

  主 治

  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暑熱口渴,小便短赤。

  相關配伍

  1、治腫脹:用半斤,同冬瓜皮半斤,紫蘇根葉半斤,生薑皮三兩。煎湯薰洗,暖臥取汗。洗三次,小便清長,自然脹退。***《摘玄方》***

  2、跌撲傷損:用幹冬瓜皮一兩,真牛皮膠一兩,銼入鍋內炒存性,研末。***《本草綱目》***

  用法用量

  9~30g。

  禁 忌

  《四川中藥志》:因營養不良而致之虛腫慎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切塊或寬絲,乾燥。

  生理特性

  本品為不規則的碎片,常向內捲曲,大小不一。外表麵灰綠色或黃白色,被有白霜,有的較光滑不被白霜;內表面較粗糙,有的可見筋脈狀維管束。體輕,質脆。氣微,味淡。

  產 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冬瓜皮***折傷,燒研、酒服***治血滯腰痠痛。

  2、《本草再新》:走面板,去溼追風,補脾瀉火。

  冬瓜皮的臨床應用

  1.水腫;該品味甘,藥性平和,善於利水消腫。用於治水腫,如《湖南藥物志》以該品配五加皮、姜皮,煎服;若治體虛浮腫,如***《浙江藥用植物志》***用冬瓜皮、赤小豆、紅糖適量,煮爛,食豆服湯。

  2.暑熱證;該品性涼,有清熱解暑的作用。用於治夏日暑熱口渴,小便短赤,如***《四川中藥志》***冬瓜皮、西瓜皮等量,煎水代茶飲;若治暑溼證,可與生薏苡仁、滑石、扁豆花等同用。

  冬瓜皮的常用選方

  1.治腎臟炎,小便不利,全身浮腫:冬瓜皮六錢,西瓜皮六錢,白茅根六錢,玉蜀黍蕊四錢,赤豆三兩。水煎,一日三回分服。***《現代實用中藥》***

  2.治損傷腰痛:冬瓜皮燒研,酒服一錢。***《生生編》***

  3.治跌撲傷損:幹冬瓜皮一兩,真牛皮膠一兩***銼***。入鍋內炒存性,研末。每服五錢,好酒熱服,仍飲酒一甌,厚蓋取微汗。***《摘元方》***

  4.治咳嗽:冬瓜皮五錢***要經霜者***,蜂蜜少許。水煎服。***《滇南本草》***

  5.治巨大蕁麻疹:冬瓜皮水煎,當茶喝。***江西贛州《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