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排球理論知識課教案教案

  初中排球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運動專案,課堂教學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合理、科學的訓練方法鞏固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初中排球理論課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初中排球理論課教案

>

  初中排球體育課教案

1、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

2、在體育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行為

3、在體育活動中能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及合作行為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

 

技能學習型

 

  

    

效果預計評價

1、創想“戲球”

 

 

 

 

 

2、學習正面雙手墊球

 

 

 

3、分散自主練習

 

 

 

1、啟發“戲球”的活動方法

2、學生可創意性地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使球向上墊、拋、託等動作的活動。

3、用鼓勵的語言加以肯定,引導學生對排球的初步認識

4、師生共同參與,提高興趣。

 

1、引導學習法

(1)教師模擬示範      講解      對牆自墊的示範動作

(2)學生思維活躍   嘗試感悟    建立初步的動作表象

 

2、分散自主練習法

(1)學習多做練習:初步體會下肢的移動方法(交叉步、跨步)墊球的基本技術也初步嘗試出一插,二夾,三抬,四蹬腿。並能大膽的接球。

學生的動作是千姿百態,參與性強

 

 

 

 

 

少部分學生“怕球”不敢伸臂

 

      

效果預計評價

 

 

 

 

 

4、近距離雙人正面墊球練習

 

 

 

 

 

 

5、學習“企鵝舞”

也初步嘗試出一插,二夾,三抬,四蹬腿。並能大膽的接球。

(2)教師演示錯誤動作    學生認真觀察思維     提出錯誤所在。

 

1、互助合作法

(1)組織複習的方法      教師巡視點撥,激發學生練習興趣

(2)學生大膽創新實踐      嘗試不同練習效果     觀察體會相互交流

(3)學生演示  加深對正面墊球的規範

(4)對部分學生可選擇不同的練習能內容,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1、隊形呈圓形,教師居中,音樂伴奏,活躍課堂氛圍

2、手持排球隨同老師,伴隨音樂的節拍,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企鵝舞”

 

墊球時上下肢的協調性不夠

 

 

熱情高,能互幫互學

 

 

學生能用於展示自我

 

 

 

簡便易學,興趣濃,效果好

 

場地器材   排球場

           排球24只

           錄音機1臺     

    

          

 

課後小結

  排球運動的球員位置

  球員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種技術--發球、一傳***接發球***、二傳***舉球、託球***、扣球、攔網、救球,而是通常根據球隊的戰術,以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專長。最常見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種位置:攻手***分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傳手和自由人***專職防守的球員***。 為了有效阻擋對方的進攻,並在對方有足夠反應時間之前將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彈回對方場地, 一般來說由身材較高且彈跳力好的球員擔當攻手。

  二傳手

  二傳手的職責在於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負責在二傳時將球送至讓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二傳手必須有能力和扣球隊員組合出多種變化以破壞對方的防守。移動快速、傳球精準是一個二傳手的必備素質。一位好的舉球員可串起全隊的攻勢,並且必須相當瞭解隊上各攻擊手的特性與習慣,在比賽中更要保持清楚的頭腦與思維,另外,在某些時候二傳手也必須扮演攻擊手角色,所以除了練習舉球技巧外,二傳手也必須具備些許長球攻擊能力,所以一位優秀的二傳手的訓練與養成也是相當辛苦的,因此一個好的二傳手是整支隊伍的靈魂。

  自由人

  自由人是專職防守的球員,負責接扣球和接發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好的一傳技術。由於自由人不需要在網前進攻或防守***規則不允許***,可以由一傳技術好的矮個子球員勝任。在比賽中被指定為自由人的球員不可以擔任其他位置。自由人的替換次數是不受限制的,但兩次的替換之間必須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換下場者將其替換下場。替換的時間必須在裁判吹哨示意發球前做更換。特別的,自由人同一局比賽中的兩次上場可以替換不同的球員。每一局開始前,自由人不得先進場,必須等第二裁判核對先發球員後才可替換進場。

  副攻手

  副攻手是經常在靠近二傳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員。副攻手專職攔網,因為他們必須阻擋來自對方副攻手的快攻,並且需要從中間向兩邊快速移動以組織雙人攔網。通常副攻手是隊中最高的球員,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術。

  主攻手

  主攻手是在靠近標誌杆的位置進攻的球員。由於大多數傳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採用很長的助跑,有時甚至從邊線外開始助跑。在進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強力扣殺得分,但有時也要求以斜線助跑和快攻來擾亂對方的防守。主攻手還需要掌握一傳技術,因為在對方發球時他們通常作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傳點。慣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4號位***前排左側***進攻,相對的,慣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2號位***前排右側***進攻。

  排球運動的風格打法

  從1949年第1屆世界男排錦標賽,到1972年第20屆奧運會排球賽,其間20多年,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特色不同,身體素質不同,技戰術發展水準不同,認識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風格打法。

  “力量排球”,以前蘇聯、保加利亞、波蘭男排為代表,他們身材高大,彈跳力強,以凶狠扣殺取勝。

  “技巧排球”,以捷克斯洛伐克男排為代表,他們善於用腦,輕打軟吊,以巧取勝。

  從1949年到1962年,由於當時其他球隊無法阻擋強有力的扣殺或有高度技巧和戰術目的的熟練進攻,力量派和技巧派一時在世界大賽中出盡風頭。“高度排球”,以前民主德國男排為代表,二傳球高離地7~8米,扣球手慢起高跳,以高度的保險性將球扣人對方。

  1964年以後,隨著排球規則的修改,使扣球與攔網的空中之爭日趨激烈,單純以力量或技巧的進攻最後都歸於失敗。在1969年和1970年的世界大賽上,高度派以其高舉高打、高攔高扣連獲世界冠軍。

  “配合排球”,以日本、中國男排為代表,他們主要以默契配合,集體智慧,快速善變來達到取勝的目的。

  1972年第20屆奧運會上,日本男排打敗了以高度排球稱王的前民主德國隊,獲得冠軍,亞洲男排第一次在世界性大賽中奪魁。由中國隊創造,經日本隊發展了的配合排球首次登上了世界排球運\動的高峰。

  在世界女排天地,以前蘇聯女排為代表的“進攻型”打法,注重進攻能力和力量,包攬50年代的世界冠軍。以日本女排為代表的“防守型”打法,以頑強的防守,出色的發球,在1962年打破了前蘇聯的壟斷,獲得世界冠軍。這以後,世界女排進人了日蘇對壘的時代,進攻型打法和防守型打法交替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