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

  考生如何取得江西公務員面試高分呢?相關試題練習是第一步,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江西公務員面試題幫助你提分。

  江西公務員面試題***一***

  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講述5名中國教師用中國式教學法在英執教,引發老師和學生之間互不適應,一場關於中西方文化衝突和教育方式孰優孰劣的爭論在英國展開。對此,你如何看待?

  【參考解析】

  BBC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引起了中英兩國民眾對教育的廣泛討論,相互之間各有所得。主席也專門談論起這奇妙的“化學反應”:英國民眾認識到嚴師出高徒的積極效果,中國民眾認識到張弛有度在子女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這也讓我們思考未來孩子的教育思路問題,中國孩子需要多一些玩的時間。

  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對於當下的孩子而言,“玩”卻成了大問題。主觀上來講,正是我們所有人營造的整個社會氛圍,把孩子變成了家裡最忙碌的人。孩子一放學,各上各的車,各回各的家,一頭扎進房間開始學習,或者去上各種特長班,跟家長也說不上多少話,甚至睡前能見到忙碌的爸爸已經不錯了。而客觀來說,第一,城市和大自然的疏遠使得“玩”的地方缺失。城中空地幾乎消失了,緊閉的單元樓到處林立,要去親近山野,得全家人下定決心才能成行;第二,滿足社會需要而不敢玩。面對差異巨大的教育資源,面對簡歷只看“985”“211”畢業生的用人單位,孩子們也不敢玩太久。因此,“玩”對於一些孩子已然成為奢侈品。

  但是,玩能夠讓孩子學會如何解決爭端,明白制定和打破規則,瞭解到危險往往與新奇同在。因此,需要我們的社會、家長、孩子等各方面共同努力,讓孩子玩有所獲,玩有所樂。首先,樹立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在接觸現實生活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樣才能把“玩”和興趣結合起來;其次,社會在考量一個人的時候,尤其是用人單位,需多方考量,尤其是思維方式的考察,而不是僅僅一紙證書,這樣才不會從小就樹立非常強的競爭意識,忽略玩的意義。

  江西公務員面試題***二***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製度改革的意見》,明確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這讓社會呼籲多年的駕照“自學直考”成為現實。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綜合分析中關於國家政策理解型別的題目,主要考察考生對於國家出臺政策的關注與理解,考查考生能否透過現象看清問題背後的本質,能否看清這個政策有助於一舉打破傳統駕校中一家獨大的社會現狀,從中找到利弊之處,讓此政策真正完善,對於我們事業單位的考生而言,難度確實不小。

  為此,公務員考試網從以下來教你如何作答:

  一是點明本質即這個問題究竟說的是什麼,它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的態度該如何,是支援反對還是理性看待又或是值得我們借鑑,上面熱點問題我們就可以這樣表達:

  駕考改革,是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推出的一項重大社會法制改革,是對國家簡政放權的積極響應,更是便民利民很好體現;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讓其可以儘快落實到位。

  二是分析現狀背景,找出利弊之處,之所以出臺的原因,對於社會的影響:

  傳統的駕考一直採取的是駕校包辦培訓考試模式,這種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作用,為社會培訓出了大量合格的駕駛員;但隨著社會可以購買汽車的人群日趨增加,汽車的使用越來越加普及,駕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基本技能之一,社會人群對於駕考的需求越來越多,如果再繼續使用傳統的駕校模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當前時代的要求,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權力尋租和腐敗的問題。例如:駕校亂收費、學員排隊等車難、教練態度粗暴、考官作風差,以及形形色色的送禮問題越發突出,甚至幾乎已經成為常態。駕校的壟斷式的作風讓我們消費者越來越加不滿,改革也就提上了議程!

  三是分析原因何在。這樣的現狀是好還是壞,這是一目瞭然的事情。一方面是駕校、教練及交警部門的人員相互勾結,結成一條利益鏈,嚴重侵犯了民眾的合法權益;另外一面通過收受禮金而拿到駕照也衍生出來越來越多的“馬路殺手”,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四是問題的存在我們得進行解決。是以駕考改革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絕對是勢在必行的,也是一項深得民心的改革。我們為了能夠讓這個舉措可以更好的落實,我們還得做好幾個方面:

  第一、提升預約服務平臺的技術支援,讓自學直考、自主預約,考試程式等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的監督;

  第二、加強資格的稽核,制定完善的對於教練資質的考核,車輛的準備,練車場所的設定,讓這個舉措可以真正落到實處。

  當然這個舉措不是朝夕就可以完善的,我們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做好後續的督查工作,不斷改變完善,讓自學直考這一政策儘快在全國普及。

  江西公務員面試題***三***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人的錢包越來越鼓,出境旅遊的人數大幅提升,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遊客在境外旅遊時不文明行為的屢屢曝光,為中國形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在旅遊越來越普及的社會大背景下,社會各方對文明旅遊的高度重視,對於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傳遞社會價值觀念,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參考分析】

  文明旅遊是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形成文明出行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舉措。社會是無數個體公民的匯聚,遊客的一言一行,表面體現的是公民個人素養,實質卻反映著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當越來越多的公民在假期走出家門、走出國門時,他的個人形象就隨之展示給社會,展示給世界。正因為如此,國際旅遊界對於旅遊有這樣的解釋:“旅行是發現,是文明,是博愛,是超越。”遵循這樣的解釋,公民在旅遊時就不能只強調自己的個人休閒和自我享受,還必須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和適當照顧社會公共空間,在這其中,公民的行為舉止、環保意識、文化素養等對於旅遊就顯得尤為重要。文明,也許肇始於他律,但最終要靠自律。

  文明旅遊是展示社會傳播力量,對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國民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取向,每一個出境遊者都應該認識到,人人也都有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義務和責任。上世紀早期,英國人對美國人也有一種“暴發戶”的印象。工業化中後期的日本遊客等,也被人家皺過眉頭、翻過白眼。當然,我們不是要向後看齊,但在全球化的視角看觀之,出境遊中的文明舉止,不僅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能力。一者,出境遊是海外消費力向文化影響力轉化的過程;二者,出境遊中公民的旅遊素養直接表達著國家的秩序與規範。修養的形成需要氛圍,需要互相提醒,互相感染,讓不注重修養的人在這樣的良好氛圍裡自慚形穢,促成蛻變。

  文明旅遊是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一些中國公民在旅遊活動中存在的“不講衛生、不守秩序、不愛護公共設施和環境、吵鬧喧譁”等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管仲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文明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國家的臉面。國人踏出國門外出旅遊,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更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途徑。這就是為何說“礦泉水瓶別亂扔”,因為這一扔,顯然是扔掉了國人的修養。正因如此,集中治理出國旅遊的行為和舉止陋習,倡導和踐行文明旅遊,自然將激發公民的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繼承和維護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進一步增強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樑曉聲先生曾用四句話表達他對“文化”的理解:“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體悟當下可知,這不單是一種內斂的“文化”,更是人們日常應遵循的“文明”。內化於心的是文化,外化於行的是文明。即將出發之時,別忘了帶上這四句箴言。詩人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讓“中國遊客”成為世界舞臺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就要從權利義務的角度、從能力素養的層面,重新定義並解讀好出境遊中的公共行為。學會主動維護公共秩序,尊重旅遊地的文化習俗,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相信我們的旅遊不再是隻為經濟總量做著貢獻,更是以高素質來展現“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