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警察心理現狀分析大全
警察職業是一個高風險、高壓力的職業,因而較好的心理素質無疑是一名警務人員必備的素質之一,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對公民、對國家都將意味著潛在的災難。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造成警察心理缺陷的原因不外乎期望心理失衡、矛盾心理失調和逆反心理失控,面對如此問題,我們有必要加強警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指導、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以及工作要求上加以改革,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警察,心理不再是問題。
一、對現存警察心理壓力大的問題的描述
隨著我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行各業都有了飛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中的各種矛盾也日益顯現出來。生活中充滿矛盾和壓力,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精神心理的危機,如極度的緊張、焦慮、抑鬱、恐懼、孤獨都有可能使人陷入窘境、困境和絕境。而個人生活的失意,會形成各種各樣潛在的威脅社會安定的危機,作為職司維護社會治安的警察們,由於其職業的特殊性,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心理壓力與危機,一旦心理壓力得不到及時緩解、心理疾病未得到及時治療,就有可能引發悲劇的發生。
前不久看過一個影片,描述的是一個警察在開槍擊弊匪徒時誤傷一兒童,從此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一握槍手就不停的抖動,當然,警察最後還是找回了自信,但警察的心理問題卻引起了我的關注。在百度中敲入“警察心理”四個字眼,馬上浮現出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案例,值得深思。
2002年1月7中午,陝西韓城礦物局公安處治案科科長向衛國,***在公安處辦公大樓和家屬樓將公安處處長李輝、公安處刑偵科科長韓念成及韓8歲的女兒槍殺後潛逃。8日早8點20分,向衛國面對公安武警設下的天羅地網,他絕望地自殺了。據稱,向衛國由於職務方面的原因與處長和刑偵科長存在個人恩怨,故釀成這場慘劇,驚天大案發生後,人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無情的事實:向衛國可能有嚴重的精神疾患!1999年初春,某市的兩名民警在執行完任務後已是華燈初上,他倆步入一家小飯館,要了幾樣小菜下酒。他們談起了工作,談起了因突發事件失約而惹惱了女友,談起了鬱積在心頭的不快和苦悶時,兩人越說越覺得心灰意冷,於是相互約定同時開槍打死對方。“砰!”一聲槍響過後,一名民警應聲倒下,另一名民警在槍響的同時突然驚醒。看見倒在血泊中的戰友,他猛然意識到自己闖下了大禍,於是趕緊撥通了急救電話。可在把戰友送往醫院的途中,他也開槍自殺。兩名民警中一位的女友——一位不滿20歲的青春少女得知這一變故後,從7層樓上跳下,造成終身殘疾。1997年發生在四川瀘定的“趙林事件”也是公安民警的心理壓力未能及時緩解而導致的一場悲劇。民警趙林在調解一起群眾糾紛時,遭到其中一方家人及親戚朋友的野蠻糾纏、無理謾罵和圍攻毆打時,未能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釀成開槍打死10人的惡性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還有陝西某派出所教導員的自殺事件。面對這一幕幕幕悲劇的發生,我們在扼腕嘆息與痛惜的同時,更引發了我們的進一步思考。
二、對現如今警察心理特點的分析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是,警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巨大的壓力考驗著每一個警察。我們知道,自殺往往與壓力過大存在著直接的關係,壓力就是一個能量的積累過程,到了一定的強度必須進行釋放。從新聞媒體的相關報道來看,過高的壓力已經成為危及警察生命安全的殺手。壓力一旦產生,就會使警察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繼續發展就會演變為抑鬱,如果無法驅除抑鬱,就有可能出現自殺現象。警察的心理壓力鬱積到一定程度而釀成悲劇,已經不是孤立的個案。正如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由心理活動來支配和管理的一樣。巨大的壓力固然有我們體制和工作性質方面的問題,也與警察的心理素質分不開。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運動員,影響他們出成績的原因有三個方面,即體能、運動技能和心理品質,前兩項達到以後,主要就是一個心理問題,決定一個運動員能否成為冠軍就看他的心理素質如何。同理,我們的警察能否勝任除了體能和基本的技能以外,關鍵還要看心理素質,如果心理素質不過關,再好的技能也會發揮失常。
面對當前警察心理壓力太的局面,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期望心理。期望心理是希望通過實現特定的目標來滿足自身需要的心理。這種心理具有雙重屬性。從積極意義上說,期望心理是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礎,是努力實現自己目標的一種動力,沒有期望就談不上進取;從消極意義上講,違背客觀實際的期望心理又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一旦期望的目標不能得到實現,人們就會由期望變成失望。由於人都是有追求的,所以期望心理在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個層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個層次。警察是滿足公眾安全需要的最佳載體,公眾對警察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眾心目中,警察應該是正義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詞。而一旦警察的某些行為不符合公眾的心理需求,甚至個別警察做出違法違紀行為,就極易出現心理學所說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應。因此,我們一再看到,只要警察群體中出現一個反面典型,就如同一個重磅,立即在公眾中掀起軒然大波。這種情況無形中對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除了工作上的壓力,警察還必須處於聚光燈下,面對社會、公眾的“審視”。張曉容①說,相較於其他行業,公眾對警察有著更高的期望,這種期望源於深層的社會心理需求。
***二***矛盾心理。矛盾心理是指對於事物的取捨難以抉擇的心理狀態。在現實中,矛盾心理之所以能成為幹警中較普遍的社會心理,是因為在這一期間,舊的弊端已經暴露出來。而新的體制的成效還沒有充分顯示出來。警察們要面臨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的矛盾,工作與休息的衝突,壓力大,繁忙而無人理解,“就警察而言,他首先是一個公民,其次才是一名警察。” 在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中國警察學會公安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副祕書長許新源如是說。許新源教授說,警察最易受損的幾種權利是:生命權、人格權、名譽權、休息權、合法取得報酬的權利。其中以休息權被侵害最為普遍。另一方面,雖然警察工作量很大,但實際的收入卻和其他公務員相差無幾,甚至還要低一些。按照經濟學的“高付出、高回報”的規律,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要讓警察保持良好心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按照管理心理學的“公平理論”,人們總是通過橫向比較來判斷是否公平。因此,如果不能隨工作量的提升而提高實際收入,則心態失衡的壓力會始終存在。在這過程中,成就與問題相伴,正效應和負效應相隨。再加上主觀的某些原因,使不少幹警的心理處於一種矛盾狀態。
***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以對社會正常執行狀態發生懷疑為基礎的一種心理狀態。逆反心理之所以產生,從客觀原因上講,同社會風氣不正常、利益分配不合理有關。從主觀上講,同人的偏激情緒有關。主要表現:一是好奇。二是埋怨。怨天憂人,牢騷滿腹。三是反感,對許多事情不熱心,不參與。美國著名社會學家亨延頓在其研究現代化的專著《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2中有一句名言:“現代性產生穩定,但現代化都會引起不穩定”。這同樣適用於社會心理。現代化的目標必然趨向於穩定,而通過實現現代化的程序也必然會引起某些不穩定。除了戀愛、婚姻、消費等常人都可能遇到的生活困擾,以及工作調動、內部關係等工作壓力外,警察因工作需要大量接觸社會“異類”和陰暗面,長此以往必將對其心理造成影響,從而使其思維、性格和情緒等出現不正常的波動,作為工作時間不定的職業之一,警察工作時間長,與家人總是聚少離多;生活無規律,與家人無法步調一致;顧及家庭少,與家人感情難以完全融合;時刻處於危險地帶,留給家人無限的擔心。有調查顯示,中國一線警察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個小時,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
三、針對上述心理心理問題,應採取有效的措施
國家法律賦予警察較大的執法權力與執法空間,但同時對警察這個職業的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其中“較好的心理素質”即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在執行公務中,心理長期處於一種不健康或亞健康的狀態,會出現嚴重的問題。一個平時也許很內向、較穩重的警察會突然變得狂躁而具有攻擊性。個別警察在制止犯罪活動或在訊問那些頑固不化、充滿敵意和挑釁的犯罪嫌疑人時,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採取一些極端的措施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如開槍傷人、刑訊逼供致人死亡等等,都將嚴重地影響公安機關的整體形象。因此,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當前警察心理壓力的問題。
***一***在工作指導上,要把正確把握和指導警察心理放在重要位置。重視不重視警察心理決不上一個簡單的工作方法問題,它首先是一個群眾觀點問題,是一個工作的指導思想問題。長期以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什麼,怎樣教育的時候,並沒有把心理作為一個重要決策依據。為此,必須把研究和把握警察心理放在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級公安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收集了解和分析警察心理的專門力量和工作機制,對幹警在各個時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數,把其作為工作的重要依據。只要這樣做,就一定會促進幹警隊伍的建設,同時也一定會建立建全警察心理體制。
***二***在工作的內容上,要切實加強針對幹警心理的工作內容。在實踐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引導期望心理。即要宣傳警察工作的必要性和前景,要教育廣大幹警職工對警務工作的艱難和代價有一定的心理準備。***2***調適矛盾心理。要加強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幫助克服困惑感。***3***化解逆反心理。採用科學的先進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育幹警學會看代問題。只有這樣,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提高其效應。
***三***在工作方式上,要改進工作方法。個體的差異性、層次性,決定了接受思想工作的選擇性、層次性。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對症下藥,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真實可信。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各種心理問題。其次要以理服人。幫助幹警職工正確認識自己的利益,把握自己的生活軌跡。第三要以情動人,處理好理解與引導,關心與幫助的關係。第四要講究時效,增強人們的心理承受力。
***四***在工作要求上,要發揮在個層次的調適功能。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接受外界的情況分為依從、認同、內化三種情況。依從是迫於壓力的接受行為,認同是仿效的行為,內化則是自覺的接受。為此,政治工作也應進行三級調適。一級調適,解決依從問題,解決過激的心理衝突;二級調適,重在認同,增強心理承愛能力;三級調適,重在內化,使幹警職工自覺地以實際行動迎接改革,面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