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經典範文

  優秀的申論經典範文閱讀對備考河南公務員的考生來說至關重要,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強化公共文明 實現和諧共處

  公共場所顧名思義是給社會民眾提供活動的場所,是每個居民共有的環境,更是需要我們共同保護的地域。但是近幾年卻屢次發現種種不文明的現象:醫院、車站大廳座椅當成了自家沙發;餐廳吃飯,家長用飯碗給孩子接尿等等事件卻時常見諸報端。每個人對於“文明”這個詞彙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們要尊重社會的文明,社會的和諧需要每個人的呵護。

  公共文明的強化,從微觀層面,需要個人的約束。文明這個詞本身就區別於法律,它沒有強制的約束性。在道德層面,我們難以通過管理來提升,更多的是通過宣傳的方式來進行強化。在小的時候,我們學過很多關於思想品德的事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內容似乎已經被我們拋在了腦後。不可否認,這樣的情況不僅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的提升,甚至會對年輕一輩產生了極其負面的效應。思想層面的內容就是要加強民眾的自律意識,社會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模範典型,通過正面例子的引導,將公共文明得以提升。

  公共文明的強化,從巨集觀層面,需要社會各界的監管。曾經,發生了一起在地鐵上的不和諧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在上海地鐵二號線,一名女子正在吃鳳爪,邊吃邊把骨頭和殘渣往地上扔,待爆料者制止後,甚至掏出手機與爆料者對拍。在這樣的環節中,在兩個方面的管理有著缺失,首先是市民的管理,在面對這種情況下,很多市民本著“與己無關”的想法,並沒有制止;另一方面就是地鐵方面,雖然有相應的法規,禁止在車廂內吃食物,但很顯然由於缺少管理,這樣的法規已經變成一紙空文。雖然說我們不能強迫群眾參與其中,群眾也沒有管理的義務,但是我們要敢於向不和諧因素說“不”,群眾應該與政府形成合力,鑄就社會的文明和諧。

  社會的文明不是國家層面的事件,更是每個人的事。亂停車、車窗拋物、破壞公物……種種不文明的行為,會讓城市形象蒙塵。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是對社會的傷害,也是對自己的傷害。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社會懂得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強化公共文明,就是要樹立“自律”和“他律”思維,這樣才能共同建設和維護我們美好的生活。

  ***二***

  建築是城市之魂

  建築就像一本開啟的書,從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負。如果說紅牆金瓦的故宮展現了北京的大氣磅礴,那麼十里洋場的風光則是上海外灘發展的寫照。截至2014年,我國位居世界遺產名錄第二,而這些世界遺產則大都是古代建築。縱然歷經千年洗禮,這些建築仍記載著城市的歷史,見證著城市的輝煌,它們是城市真正的靈魂。

  建築記載城市文化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建築則是這座城市文化的載體,二者宛如並蒂蓮,承載著城市形象和文明的傳遞。南京烏衣巷狹小幽靜,最初僅為三國時孫權駐兵之地,只是由於東吳軍隊身著黑衣,故以“烏衣”為名。但是後來居住於此的王導、謝安協助東晉立國,王羲之、謝靈運脫穎而出,使得此地成為文人騷客千百年來競相憑弔、懷念昔日王謝風流的聖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不但是南京建築的代表,更是兩晉歷史的寫照,這座小小的建築記載著城市的歷史文化。

  建築蘊含城市發展魂。當前,我國部分城市建築直接山寨國外經典設計,雖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脫離城市發展的靈魂,這些建築就難以融入城市整體。反觀北京,故宮始建於明,修繕於清,昔日的設計依據《周禮》,形成“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宮殿風格,其中蘊含著兩朝古都中皇權的威嚴氣派。如今,北京的設計別出心裁,國家大劇院居中而立,央視新大樓拔地而起,國家體育場放飛夢想。這些充滿時代氣息與發展期望的建築,是對北京騰飛夢想的最好詮釋,它們寄託著發展創新的戰略思考,其自身寓意蘊含著市民對城市發展的期許。

  建築彰顯城市風向魂。近年來,世界最高、建築最快這類字眼在我國各地的地標建築中頻頻出現,希望以此展現城市的獨特風格。其實,城市是人們生活之所,高大上的地標固然美觀,但與生活關聯不多。多次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對城市建築發展提出了人性要求,而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更是對建築未來的指引。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我國節能環保建築不斷增多,綠色建築漸受關注,而諸多地區更是將昔日恢巨集雄偉的地標規劃改為保障性住房建設,這一切都是在告訴著我們城市建築的轉變彰顯著城市發展的最新風向。

  在文藝座談會上強調:“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一座有特色的建築就是一座豐碑。文學大師果戈理也曾說過,“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的時候,建築還在說話。”城市建築既是物質文化形態,更是精神文化形態。任何一個城市,都需要造就出無愧於時代和民族的建築文化瑰寶為後世所珍惜永存。

  ***三***

  用長征精神匯聚起磅礴中國力量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譜寫的中國革命史的光輝篇章。它不僅是一次震驚世界的軍事戰略大轉移,而且由此走出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走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長征的勝利,不僅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而且它所培育的偉大長征精神成為激勵我們奮勇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長征的勝利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面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長征初期的危局,遵義會議毅然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統治,確立了***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重大問題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長征中,黨中央和紅軍審時度勢、自主決策,走上抗日救國的偉大征程,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既向世人宣告了長征的勝利,也實現了我們黨由國內革命戰爭領導者向抗日民族戰爭領導者的角色轉變。紅軍長征的豐功偉績不僅在於實現了軍事上的戰略轉移、建立了新的根據地,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我們黨在政治上、組織上和思想上的歷史性跨越。長征的勝利,無可置疑地成為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正如***同志所說:“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

  長征培育的偉大長征精神是人類共有的寶貴精神財富。長征不僅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而且培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在長征路上,紅軍將士面對嚴酷環境,始終堅信只要跟黨走就有前途、就會勝利。在同敵人的殊死搏鬥中,紅軍將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各路紅軍相互支援、密切配合,用鮮血和生命凝結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戰鬥集體。面對長時期的飢寒交迫,紅軍始終嚴守紀律、秋毫不犯,心繫百姓、關愛人民,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長征精神不僅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也吸引和打動了無數外國人。美國記者斯諾將長征譽為“震驚世界的行軍”.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裡寫道:“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直到今天,長征精神依然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正如同志所說:“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長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必將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走好新長征路必須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當年的長征是我們黨帶領人民為奪取政權、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長征。今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要走的新長征路。我們這一代人要做好我們這一代人的事情,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路。走好新長征路,要求我們大力弘揚長征精神。一是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思想核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時刻準備“涉險灘”“啃硬骨”.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始終保持忠貞不渝的政治定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二是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長征中,我們黨關心愛護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最終贏得了長征的勝利。新長征路上,我們依然要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始終踐行苦幹實幹的要求。同志在寧夏調研時指出,“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要保持併發揚當年紅軍長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股拼命精神,通過苦幹實幹不斷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起磅礴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