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備考應試策略

  公務員備考考生在申論科目的複習中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在答題中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因此需要好的備考應試策略,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抓準核心詞

  1、考生存在的問題

  考生在閱讀材料時會發現,材料中除了直接闡述主題之外,還會有案例型材料和資料型材料,那麼要求考生可以通過對案例和資料的把握,挖掘出其背後隱藏的資訊,這也是考生在參加申論考試中必備的能力之一,而恰恰對於考生來講這項能力不具備。

  2、技巧詳解——抓準核心詞

  此技巧中的“核心詞”是指考生在材料中所找到的原始的沒有加工過的符合題目要求的關鍵資訊中的關鍵詞。那麼考生只需要抓準關鍵詞就可以準確的把握要點從而得分。

  首先,考生需要知道在歸納概括題目中,常考的無非是歸納問題、主要問題的具體表現、原因、影響、現狀等,那麼歸納概括這些資訊時,考生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是:要點的核心詞彙的詞性。核心詞一定是實詞,不會是虛詞,如上個示例中“我國公共文化設施總體發展成都較低”,在這個要點中,關鍵詞是“公共文化設施”“低”,這些都是屬於實詞,“公共文化設施”是指描述物件,即題幹要求;“低”是對問題的具體闡述,本應該與發達國家一樣程度很高,但卻是低。

  其次,考生需要具備的能力是如何從案例和資料中提煉關鍵詞。

  示例:根據給定資料,概括我國目前公益性質文化場館面臨的困難。***20分***

  要求:概括全面,條理清楚;語言簡潔,書寫工整;不超過200字。

  【材料引用】儘管我國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總數不斷增加,但相對於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公共文化設施總體發展程度仍然較低,據瞭解,英國倫敦市擁有400多個大小劇院、音樂廳及現場音樂表演場地,每10萬人擁有1、4個劇場,每10平方公里擁有1、3個劇場,每年大型劇場的入場人次達1240萬;擁有近600個圖書館,395家公共圖書館,平均每10萬人擁有5家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5本;擁有22座國家級博物館,200餘座非國家級別的博物館,每10平方公里有1、1座博物館,即每個社群附近都會有博物館,而我國平均每40萬人才擁有1座博物館。

  【解析】

  要點點撥:此段材料的最後一句話是“而我國平均每40萬人才擁有1座博物館”,“而”錶轉折,根據標誌性詞彙法可以判斷從轉折詞後面是闡述的重點,因此這句話中也要我們要找的資訊。

  技巧點撥:在歸納概括題目中考生不能直接寫資料,要用準確的文字表述出資料所反映的資訊。“而我國平均每40萬人才擁有1座博物館”,這句話中談到的是“平均每40萬才擁有1座”,那麼這句不僅在講博物館量少,考生更應該看到“平均美40萬人才擁有1座”,說明是在講“人均擁有量”。

  因此這個要點更準確的表述是:博物館等公益性質的文化場館人均擁有量少。

  ***二***

  申論作文結構

  作為考生一定要清楚,申論考試僅僅是一次考試,而且閱卷過程中的主觀因素是很大的。一篇結構清晰、完整的文章才有可能在這樣的規則下取得高分。申論文章一般可以分為政論文章和策論文章。不管是政論文章還是策論文章都應該遵循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在邏輯結構。

  策論文章就是以對策為主的文章,其分論點必須是對策的表述。策論文章範例:

  進一步做好農村工作

  歷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快速的經濟發展中,農村卻留下了很多問題:鄰里關係冷漠,留守老人兒童增多,幹群關係緊張,傳統文化流失,充滿希望的農村田野汙水橫流,生態環境遭受嚴峻考驗,一系列的鄉村問題拷問著農村承受的極限。

  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農村問題不斷闖入公眾的視野,引起世人的關注。究其原因:一是農村基層政治體制不健全,管理落後;二是農村文化產業缺乏創新,技術人才匱乏;三是經濟開發忽視生態保護;四是公共設施建設缺乏資金保障等。

  做好農村工作,應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角度入手,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具體對策:

  第一,完善基層民主體制,創新基層管理,加強監管。首先,完善村幹部選拔機制,建立“群眾事務黨員代理制度”,構建三級代理網路,實行一站式服務;其次,建立一整套黨員幹部考核監督機制;再次,創新社群管理模式。

  第二,壯大集體經濟,發展民營手藝工業。其一,推行土地入股分紅,加強村民、組織與經濟紐帶關係。其二,發展規模企業,形成產業鏈,帶動農民就業,增加收入;其三,鼓勵傳統民間手工藝品牌開拓海外市場。

  第三,戰略上重視農村特色文化產業,強化人才培養保障和激勵機制。一方面,鼓勵青年傳承傳統技藝,培養懂市場,會經營的人才;另一方面,找準市場定位,政府加大支援力度;最後,完善專家和行業評估體系,破解人才難題。

  第四,改善民生,保護耕地。一要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發展公益事業;二要完善農村子女上學、老人養老保險機制;三要打擊工業擴充套件、城市發展濫用、濫佔耕地行為。

  第五,保護農村生態環境。首先,資源開發要注重保護農村空氣質量,露天垃圾及時掩埋;其次,治理農村垃圾,要及時清理河流,嚴懲汙水任意排放行為;最後,禁止高密度畜牧業養殖,提高糞渣回收利用率。

  進一步做好農村工作,要促進農村全面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做好農村工作意義重大而深遠:是建設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和具體體現。

  ***三***

  申論材料閱讀技巧

  一、對申論閱讀理解材料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在公務員考試中,申論佔有重要的地位,是對應試人員進行綜合能力檢測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閱讀材料作為申論的主要載體,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閱讀理解材料是申論中的最基礎環節,一般是對社會的熱點、難點和焦點的考查,並且涉及的範圍較廣,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各個方面,做到了全面的鋪開。

  ***一***申論中閱讀理解材料重要性

  對應試人員的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過對閱讀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在申論的考試中,提供給應試者一定的材料,一般是多個材料,然後設計問題,對應試者的能力進行綜合的考查,一方面考查了應試者的分析和處理材料的能力,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和理解,並對其加工和提煉,獲取內在是知識點,並對其進行組織,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另一方面閱讀材料是對社會實際問題的討論,能夠做到鍼砭時弊,很大程度的考查了應試者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社會的態度問題,是對應試人員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考查的有效手段,便於選拔優秀的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掌握有效方法和技巧對提高閱讀效果的相關性

  鑑於閱讀材料理解在申論考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實現對閱讀材料的透徹理解和正確分析。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能夠提高閱讀效果。

  在閱讀材料中,多個材料是圍繞一箇中心點展開的,雖然材料的形式不同,表達方式不同,但是側重點都是相同的,因此需要對材料深度挖掘,發現其本質的東西,進行提煉和加工。只有掌握方法和技巧,才能夠認清各個材料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從整體上把握材料和深層次的把握。在閱讀材料的編寫中,主要是通過兩種形式加強材料之間的聯絡的:第一種是按材料反映的事件的性質進行組合。各個材料緊密圍繞一個社會熱點,摘錄具體的事件,形成並列關係;第二種是,按時間發生的順序,做到材料之間的環環相扣,因此技巧和方法的培養要加強對材料結構的分析,掌握重點。

  在實際的申論考試中,很多應試者缺乏閱讀材料理解的技巧和方法,一方面對材料的把握不準確,缺乏全面的認識,另一方面對解決問題的思路不開闊,即解決問題的能力低。這就引起了對閱讀材料理解的方法和技巧的高度重視。可見,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是做好申論題目的前提和基礎,必須加強對方法和技巧的強化訓練。

  二、申論中閱讀理解材料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鑑於申論閱讀理解材料對應試人員能力的考查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技巧和方法對有效提煉材料的積極的促進作用,需要加強對閱讀理解材料方法的訓練,提高閱讀理解的效果。

  ***一***領會出題者的意圖

  根據歷年的申論題目來看,閱讀理解材料的選擇都是緊跟時事的熱點,例如2011年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問題,2010年的非物質遺產保護,可見這些都是國家、社會和個人面臨的現實問題,因此會受到出題者的重視。出題者是站在這個社會的角度,關注與國家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從“熱”與“實”的角度入手,主要是查應試者對實際問題的認識以及對問題解決能力。在出題時,出題者更多的是關注命題與未來職位的關係,可見在出題時出題者都是本著求實務實的精神。以2011年的申論題為例,考查的是對失根問題的討論,這就需要讀透題目。領會出題者的意圖,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在這一個題目中,考查的不僅僅是表面的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深層次的目的是對農村文化的落寞問題,這才是出題者的最終意圖,提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上面,將思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對申論閱讀材料的理解時,需要忖度出題者的意圖,積極的對其分析和領會,明確閱讀材料的總的方向,進而設計答題的思路。

  ***二***把握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

  對於閱讀材料的理解,要從對其邏輯關係的方面著手,在申論中,通常是設計多個材料,這就需要理清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做到全面熟悉材料的內容,做到層次分明,層層遞進。對於縱式材料之間關係可按照時間順序對材料進行整理,可以快速的理清思路,而對於橫式組合材料需要用分類劃分的方法,根據材料的性質進行整合,實現對資料的全面把握。

  ***三***利用思辨思維尋找突破口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申論的命題深度也逐漸增加,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利用思辨思維,即透過材料的現象去挖掘事件的本質。例如2011年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問題,僅僅提煉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是不夠的,需要提高保護非物質遺產,提出相應的對策,即還需要對深層次的東西進行挖掘和提煉,看到事件背後的問題,在思辨思維的幫助下,找出材料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以2012年某省的申論題目為例,是寫一篇關於“人與動物的關係”的文章,部分考生就以保護動物為切入點,大談如何保護動物,但是文章的理論沒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特別是沒有選好切入點。在本題中,要提升高度,運用思辨思維對題目進行分析,提煉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觀點,進而上升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上。同時對問題的敘述要全面,從當前人與動物關係處理中的問題著手,探討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途徑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要堅持看待問題的全面性,既要發現問題,又要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才是程序申論考查的最終目的,即對社會難題進行探討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