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成績怎麼快速提高

  高三生物學習如何提高成績?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生物成績快速提高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生物成績快速提高的方法

  一、培養學習生物的良好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情緒,是促使人們在某一方面去頑強地追求和探索的動力。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和思維,深入和刻苦的學習。

  二、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

  端正學習態度,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習的重要意義和生物學科的特點。生物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通過對生物的學習,還可以從中汲取多方面的營養,潛移默化之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環境觀。因此,學好生物是現代青年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重視生物,不要只顧眼前,應當為自己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著想。其次,教師還要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科的特點。生物學科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質,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推理性、文理知識的交叉性等特點。所以要想學好它,並不是學生所說的簡單背背、搞突擊就行,主要在於理解和運用,在於平時的積累。只有讓學生端正了思想認識,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學習也就輕鬆。

  三、要掌握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絡。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①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②內膜向內折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於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③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④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如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係、與有絲分裂各期影象區別等一併弄清。後者只能在練習與複習中慢慢掌握。

  四、合理歸納總結

  同學們在這一學期的生物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準備期末複習時,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絡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於理解和記憶,從而有利於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絡,三抓特點。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係將其串聯。如高中生物的“遺傳的物質基礎”,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性狀。抓聯絡就是要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理清點線的縱橫關係,由線到面,擴充套件成知識網路。抓特點就是抓重點、抓主流,進行歸納總結,不能大雜燴,鬍子眉毛一把抓;應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

  高三生物的備考建議

  第一:先把課本複習好

  任何考試都是以課本為基礎的,高考生物備考也不例外,就是老師們經常說的萬變不離其宗,課本是基礎,都是一個個散的知識點,以後我們做的題大部分都是這些一個個散的知識點的綜合考察,一道題可能考幾個知識點,而這些都是從課本上來的,比如生物,如果有的知識點掌握了,有的沒有掌握,在做高考生物題的過程當中,很可能做著做著就做不下去了,因為生物需要記憶的部分比較多。

  而這類的題是對課本知識掌握如何最基本的檢測,如果連這類題的分都拿不住,課本肯定沒有複習好,課本就好像是蓋房子時扎的根基一樣,只有根基紮好了,蓋的房子才會牢固。所以說高考生物備考要以課本為基礎。

  第二:按照生物考綱把考點都複習一遍

  剛剛我們說了高考生物備考課本是基礎,但是課本雖然包含了所有的知識點,但是比較零散,複習起來比較盲目,像無頭的蒼蠅一樣抓不住重點,我們就要按照生物考綱上的要求一個個的複習,就是重點突擊,各個擊破,把所有的考點都掌握了,不管中考題目再變化,都逃不過我們的手掌心,就像是鳥槍法,只有我們手裡的子彈多,打中的鳥才多,加油吧生物。

  第三:調整好考前心態

  高考生物備考,十年磨一劍,成敗在高考,考前心態也很重要,有時候有的學生高考考不好,失敗原因跟學習好壞無關,而是失敗在考試心態上,比如我們曾經聽說過有的學生考試暈場了,平時再好的學習水平也沒機會發揮了。

  我們考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相信自己,我是最好,輕裝上陣,卸掉所有的思想包袱,只要把該複習的高考生物知識點都掌握了,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一定要杜絕考前焦慮症,焦慮與不自信是分不開的,越是考前生物複習得不怎麼樣的學生越是容易焦慮,因為明知道自己沒複習好,心裡面沒底,所以害怕,然後就是焦慮,每一環之間都是分不開的,一旦形成惡性迴圈,高考備考就無從談起。

  高三生物備考注意事項

  1: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① 複習時要突出主幹知識、重點內容

  主幹知識內容不僅包括學習的重點,同時是高考試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考點內容。如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內的物質代謝、動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的基本定律、伴性遺傳、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遺傳育種、生態系統、免疫、克隆技術、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態工程等等。對這些主幹知識內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決新情景的問題。要力求做到知識點、能力點、薄弱點、應用點和考查點心中有數,那種不分主次泛泛複習以及題海戰術,無疑都是有害的。

  ②重視實驗能力培養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其培養目標與學生學習方式、能力、技能和態度有著緊密的聯絡,與研究性學習的培養目標和學習方式是相輔相成、互動作用的。因此,我們在複習時要重視實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重視科學方法的訓練,掌握好與生物實驗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2:針對性的學習永遠比盲目的刷題要有效率。

  生物考察的知識點很有限,將自己錯過的習題重新做一遍,將知識點弄懂弄透。另外尋找歸類的習題冊,針對自己的錯誤題目,尋找相關題目強化練習。

  重新梳理一遍核心概念、核心過程,掌握專業術語

  以考綱出發,結合課本,對每一個核心的概念和過程進行深入理解,必要時可以自己默寫一遍,然後對比輔導資料,那些自己不熟練的或者遺漏的,就一定是自己薄弱的。

  3:重視課本,夯實雙基、突出主幹知識,抓好學科內綜合

  夯實“雙基”,立足點首先放在課本上,課本是生物知識的載體,是學生學習生物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的“藍本”,應該重視課本的基礎作用和示範作用。如課本中生物術語、概念、定律都具有規範性、權威性,抓住課本的知識點,把握好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對相關知識進行橫向拓寬、縱向加深。

  縱向著重在“理解”,應有層次、有序,橫向著重的是“滲透”,應有意識、有機。對課本中的知識點要進行提煉、梳理、歸類、對比,將隱藏在紛繁內容中的最重要的要領、規律、原理、知識間的聯絡整理出來,使知識系統化,構建知識網路體系;同時對以往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或未掌握的知識進行補缺強化。

  立足課本,可以用專題形式進行復習,抓好學科內綜合,構建知識網路體系,特別是那些反映生物學科主幹知識內容、反映學科思想的內容和能夠與高等教育相銜接的內容,要穩紮穩打、腳踏實地。要理清知識的發生和本原,在教師幫助及自己的努力下通過分類、整理、綜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有了牢固的基礎,就可以從容應對高考,以不變應萬變。

  4:注重答題規範

  重視答案書寫的規範性,提高精確表達能力,減少由於表達不清、要點不突出或規範性不夠而造成的丟分。考試中的答題規範和語言表達能力來自於平時的規範訓練。我們不能單純依賴評分標準的寬泛或嚴格來靠閱卷老師施捨分數,而是保證做到會則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