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簡介

  “清君側,靖國難”。靖難之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不久爆發的一場***。“靖難之役”是明朝歷史上第一場皇帝和藩王之間的內戰。這場戰爭是建文帝朱允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靖難之役分析

  中文名稱:靖難之役

  參戰部隊:明軍***南軍***、靖難軍***燕軍、北軍***

  戰爭結果:朱棣軍攻下京師南京,登上帝位

  時  間:1399年8月6日-1402年7月13日

  地  點:中國華北、華東地區

  人  物:朱允炆 耿炳文 李景隆 瞿能 盛庸 朱棣

  靖難之役詳情

  燕王起兵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

  燕王朱棣見到幾位藩王先後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無法逃過此劫,遂一邊爭取時間一邊做戰爭準備。為了爭取時間,建文元年,朱棣先裝病,使惠帝放三子回北平;之後由於屬下被朝廷處死,遂裝瘋。但由於王府長史葛誠叛變,密奏朝廷“燕王裝病”。朱棣裝瘋被發覺[10] 。而心中早已對父皇冊立自己的侄子為太孫而繼位有所不滿,便立即誘殺了前來執行監視逮捕任務的將臣,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燕王遣使入京師金陵奏事,使者被齊泰等審訊,被迫供出燕王的異狀,於是朝廷下密旨,令張昺、謝貴逮捕燕王府的官屬,張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張信與其母親討論之後,將此事告知朱棣。於是朱棣和姚廣孝等進行舉兵的謀劃,令張玉、朱能將八百勇士帶入府中潛伏,以待變故。

  張昺、謝貴得到朱允炆密詔後,七月初四帶兵包圍了燕王府。朱棣假意將官屬全部捆縛,請二人進府查驗。二人進府後,朱棣派出府內死士將其擒獲,並連同府內叛變的葛誠、盧振一同處決。當日夜裡,朱棣攻下北平九門,遂控制北平城。

  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因此,歷史上稱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的爭奪戰爭為“靖難之役”。

  燕軍控制北平後,七月初六,通州主動歸附;七月初八,攻破薊州,遵化、密雲歸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關;七月十六,攻破懷來,擒殺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盧龍縣,屬秦皇島市***歸附。七月二十七,為防止大寧軍隊從鬆亭關偷襲北平,用反間計使鬆亭關內訌,守將卜萬下獄。至此,北平周圍全部掃清。燕軍兵力增至數萬。

  燕軍攻破懷來後,由於領地相距太近,七月二十四日,谷王朱橞逃離封地宣府***今屬張家口,距北京約150公里,距懷來約60公里***,奔金陵 。八月,齊泰等顧慮遼王、寧王幫助燕王,建議召還京師;遼王從海路返京,而寧王不從,遂削寧王護衛。

  宋忠失敗後,部將陳質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應朱棣,被陳質所控制,未果。

  擊敗耿炳文、李景隆

  朱棣初起兵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朝廷則在各方面都佔壓倒性優勢。所以戰爭初期,朝廷擬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將燕軍圍殲於北平。朱棣採取內線作戰,以部將郭資戍守北平***今北京***,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平***今河北盧龍***等州縣,掃平了北平的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便於從容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經過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宿將之後,朝廷也無將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倖存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為大,駙馬都尉李堅為左副,都督寧忠為右副,率軍13萬伐燕,數路並進,號稱百萬大軍,同時傳檄山東、河南、山西三省供給軍餉。

  建文元年八月***真定之戰***,師至河北滹沱河地區。燕王在中秋夜乘南軍飲酒作樂之機,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繼而又於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耿炳文逃入真定城中,閉門固守。“靖難”軍攻城三日不克,還師北平。建文帝聽到耿炳文軍敗,根據黃子澄的推薦,任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為大,代替耿炳文對燕軍作戰。又令遼東江陰侯吳高等領兵圍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朱棣留下少量兵將堅守北平,自己親統大軍救援永平。

  李景隆本是紈絝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潰散兵將,並調各路軍馬,共計50萬,進抵河澗駐紮。當朱棣偵知李景隆軍中的部署後,笑著說,兵法有五敗,李氏全犯了,其兵必敗無疑,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離心;兵將不適北平霜雪氣候,糧草不足;不計險易,深入趨利;求勝心切,剛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無;所部盡是烏合之眾,且不團結。為了引誘南軍深入,朱棣決計姚廣孝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親率大軍去援救被遼東軍進攻的永平,並告誡朱高熾說:“李景隆來,只宜堅守,不能出戰。”朱棣還撤去了盧溝橋的守兵。

  朱棣這一招果然靈驗,李景隆聽說朱棣率軍赴援永平,就率師於十月直趨北平城下。經過盧溝橋時見無守兵,禁不住歡喜,說:“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為力了。”這時朱高熾在北平城內嚴密部署,拼死守衛。李景隆則號令不嚴,指揮失當,幾次攻城,皆被擊退。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餘精騎,殺入張掖門,但後援不至,只好停止進攻。又因李景隆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隊一起進攻,錯過了時機。燕軍則因此得到喘息,連夜往城 牆上潑水,天冷結冰,待到次日,南軍也無法攀城進攻了。吳高怯懦,不敢應戰,退保山海關。朱棣解救永平之後,率師直趨大寧***今內蒙古寧城西***。

  聯寧王、戰山東

  大寧為寧王朱權的封藩,所屬朵顏諸衛,多為蒙古騎兵,驍勇善戰。朱棣攻破大寧後,挾持寧王回北平,合併了寧王的部屬及朵顏三衛的軍隊。朱棣帶著這些精兵強將於十一月回師至北平郊外,進逼李景隆軍營。燕軍內外夾攻,南軍不敵,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聽說主帥已逃,“乃棄兵糧,晨夜南奔”。

  建文帝為大臣所矇蔽,反而獎勵打了敗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會同郭英、吳傑等集合兵將60萬眾,號稱百萬,進抵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北***。朱棣命令張玉、朱能、陳亨、丘福等率軍十餘萬迎戰於白溝河。戰鬥打得十分激烈,燕軍一度受挫。但南軍政令不一,不能乘機擴大戰果。燕軍利用有利時機,力挫南軍主將,南軍兵敗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軍跟蹤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從德州逃到濟南。朱棣率燕軍尾追不捨,於濟南打敗李景隆率領的立足未穩的十餘萬眾。濟南在都督盛庸和山東布政使鐵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圍攻濟南三月未下,恐糧道被斷,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復德州。

  李景隆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一敗再敗,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職務,建文帝採黃子澄之謀,遣使議和以求緩攻,又任命盛庸為平燕,代李景隆統兵代之以盛庸。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軍南下。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滄州,為燕軍所敗。十二月,燕軍進至山東臨清、館陶、大名、汶上、濟寧一帶。盛庸率南軍於東昌***今山東聊城***,嚴陣以待。

  燕軍屢勝輕敵,被南軍大敗,朱棣親信將領張玉死於戰陣,朱棣自己也被包圍,借朱能援軍的接應才得以突圍。東昌戰役是雙方交戰以來,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兵敗後,朱棣總結說:東昌之役,接戰即退,前功盡棄,今後不能輕敵,不能退卻,要奮不顧身,不懼生死,打敗敵手。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軍出擊,先後於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軍。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南北交戰主要在河北、山東。燕軍雖屢戰屢勝,但南軍兵多勢盛,攻不勝攻,燕軍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鞏固。能始終據守者,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直取應天、朱棣奪位

  正在朱棣為此而苦惱之際,應天宮廷裡不滿建文帝的太監送來了應天府空虛宜直取的情報。朱棣手下謀士也勸朱棣勿攻城邑,越過山東,以迅速行動直趨京城,京城勢弱無備,必可成功。於是朱棣決定躍過山東,直搗應天。朱棣據此決定舉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向南直進。而燕軍已過徐州,山東之軍才南下追截。四月,燕軍進抵宿州,與跟蹤襲擊的南軍大戰於齊眉山***今安徽靈璧縣境***,燕軍大敗。雙方相持於淝河。在這次決戰的關鍵時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議的影響,把徐輝祖所率領的軍隊調回南京,削弱了前線的軍事力量,南軍糧運又為燕軍所阻截,燕軍抓住時機,大敗南軍於靈璧,僅俘獲南軍將領幾百人。自此,燕軍士氣大振,南軍益弱。朱棣率軍突破淮河防線,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泰州等要地,準備強渡長江。這時,朱棣之子朱高煦引番騎趕到,燕軍軍勢大振。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為條件同燕王議和,被拒絕。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江,鎮江守將降城,朱棣率軍直趨金陵。十三日進抵金陵金川門,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為朱棣開門迎降。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前期作戰南軍連連敗藉。但自濟南保衛戰後,南軍主力屯駐德州,相機出擊,以遏燕軍。德州處在運河線上,南北交通便利,燕軍自河北南下,始終處在德州的監控之下。燕軍南攻時,南軍或自德州橫出斷其歸路,或襲擾其補給線,或乘虛北攻。所以,雖以朱棣之善用兵,南軍再未出現過戰爭初期的那種大的挫敗,燕軍勢力基本上被阻在山東以北。朱棣未克山東,故雖屢戰屢勝,激戰兩年半,卻始終未能開啟局面。等到他越過山東,直趨金陵,半年時間便奪取了政權。

  不過,朱棣撇下山東,徑直南下,實屬鋌而走險。南北朝時,劉宋皇帝劉義隆進攻北朝的魏國,而北魏以它的國力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雄才大略,在擊破劉宋黃河一線之軍後,開始兵分五路,大舉向南反擊,長驅江淮,兵臨瓜步,飲馬長江,當時北魏太武帝達到了震懾南朝的目的,而未敢渡江以爭江南。反觀,朱棣的這種戰術也只能在那時特殊的形勢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殺功臣後,明廷已無堪與朱棣相匹敵的將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無恐。其次,“靖難之役”在那個時代的觀念中,純屬一家一姓內部之爭,所以建文帝雖一再下詔“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歸順燕軍者多。不然,朱棣孤軍南下,建文帝只需堅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師會合,山東方面則截斷燕軍的補給線和退路,那樣的話,朱棣處境勢必極其危險。因此,換上另一人,換上另一種背景,則斷不敢冒險採取這種戰術,置山東於不顧。

  戰爭雖結束,與此相關的歷史卻在發展。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說建文帝於宮中***而死,或雲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髮為僧,雲遊天下,傳說他於正統朝入居宮中,壽年而終;又有一說建文帝逃至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當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殺戮曾為建文帝出謀劃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將。齊泰、黃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殺掉: “命赤其族,籍其鄉,轉相扳染,謂之瓜蔓抄,村裡為墟。”有“讀書種子”之謂的方孝孺,因不肯為朱棣撰寫即位詔書,九族全誅,這還沒完,又將其朋友門生作為一族全部殺掉,十族共誅873人。這次清洗極為殘酷,共有數萬人慘死於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難之役”,給明初剛剛有所恢復的社會經濟以較大的破壞,而直接遭到戰爭踐踏的地區,破壞可為嚴重,上稱“淮以北鞠為茂草”,當為真言。

  靖難之役建文帝失敗的原因

  一、重用齊泰黃子澄激化矛盾

  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將被誅殺殆盡,而不少藩王都擁有重兵,皇太孫朱允炆對此深感憂慮。由於朱元璋的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先後死去,鎮守北平的第四子朱棣勢力最大,便成為朱允炆的心腹大患。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皇帝位。燕王“自北平奔喪”,朱允炆稱太祖有遺詔,令諸王不得來京奔喪。諸王認為哪裡有父死遺令子孫不得奔喪之理,對遺詔的真偽頗有懷疑,一時之間流言四起,朱允炆與眾多叔父之間的關係驟然緊張起來。

  朱允炆起用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卿兼翰林院學士,同參軍國事。齊黃二人堅決主張削藩,於是朱允炆與他們密謀削藩之事。

  對於如何著手削藩,齊泰和黃子澄有不同的看法。齊泰想先削燕王,黃子澄說:“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他認為削藩應先從有不法行為的藩王開始,這樣才能名正言順。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又有不法行為,應先削周王。

  恰逢周王次子告其父謀不軌,並牽連到燕王、齊王、湘王。朱允炆便命曹國公李景隆到開封把朱橚抓回京師。沒過多久,朝廷又逮捕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梗等,對朝廷早有戒心的朱棣更加“疑懼”。

  二、不聽卓敬高巍言引發戰爭

  戶部侍郎卓敬也在思考朝廷應如何解決藩王擁兵自重的問題,他祕密上疏朱允炆:“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所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建議把燕王改封為南昌王,把他調離北平。第二天,朱允炆召見卓敬,說:“燕王,朕骨肉至親,卿何得及此!”卓敬叩頭說:“臣所言天下至計,願陛下察之。”但朱允炆不採納他的意見。

  吏部官員高巍對朝廷削藩持不同意見,他上書朱允炆,稱:“高皇帝分封諸王,比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不法,違犯朝制,不削則朝廷紀綱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蓋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不削之削也。”

  高巍勸朱允炆“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與卓敬的建議有異曲同工之妙,應是解決明初藩王強大難制問題的良策。但朱允炆優柔寡斷,“嘉之而不能用”。他堅決推行削藩,很快就把火燒到燕王朱棣身上。

  三、講仁義重蹈宋襄公覆轍

  朱允炆天性仁孝,他明令諸將不得傷害燕王,相信是真心之言。但他沒想到這句聖旨直接關係到這場戰爭的勝敗。俗語說,擒賊先擒王,只有消滅了敵人的首領,才能徹底戰勝敵人。燕王以逆犯順,全靠他個人的威信,如果他一死,“靖難之師”便失去了靈魂,燕軍便會不戰自潰。朱允炆在將士出征前說出這樣的話,給朱棣提供了保護傘,使將士面對朱棣時不敢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