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學案例

  五年級語文老師要提高教學質量,應該多參考借鑑優秀的教學案例。小編為五年級語文老師帶來了語文人教版五年級教學案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1

  草原·教案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能聯絡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學習難點

  聯絡課文,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課時安排

  2課時

  A案

  課前準備

  1.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語演唱***。

  2.下載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前交流:你去過草原嗎?談談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瞭解的讚美草原的詩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將學生帶入草原高遠遼闊的境界。

  3.出示課題,感情讀題。

  4.教師導言: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去領略那美麗的風光,去感受那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通讀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請教同學。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你能否用一個字,概括出草原給你、給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並板書:

  ┌風光美

  美│

  └人情美

  三、朗讀品析,感受草原風光美

  1.簡介作者:作為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風光展現出來呢?現在,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文字,可謂描繪草原美景的經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範讀。

  3.學生自由練讀。

  4.句子感悟:這段文字非常優美,讀著讀著,讓人彷彿置身於遼闊的大草原之中。說說你覺得哪些語句寫得美?***重點指導***

  “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詞語比較:“空氣是那麼***清鮮、清新***,天空是那麼***明朗、晴朗***。” ①圖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讀,讀出 “清鮮”“明朗”的草原的高遠遼闊的意境。

  ***2***如果此時你就置身於草原之中,你會怎麼做?

  想象:作者會高歌一曲什麼?誰願意上來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1***出示圖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說一些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來?

  ***鬱鬱蔥蔥、蒼翠欲滴„„藉機理解“翠色慾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1***演示“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2***圖片展示,感情朗讀,體會“柔美”的感覺。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請你學著這樣的說法,用上“既„„又„„既„„又”說一句話。

  “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1***句子比較:

  ①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②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通過句子比較,引導學生體會這一句看似寫駿馬和大牛的,實際上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因為作者被草原的美麗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樣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對周圍環境會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5.有感情朗讀:從天到地,從小丘到羊群,到駿馬、大牛,草原的無限樂趣令人愉快,令人驚歎,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仔細品味、用心賞讀吧。

  6.熟讀成誦:多麼優美的景色,多麼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一切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段。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將課文第一自然段背誦下來。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重溫“風光美”

  1.出示課題。

  2.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草原風光***圖片滾動***。

  3.引導在圖片欣賞中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灑脫”之美

  匯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還是草原„„”

  出示:“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指名讀,說說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重點理解“灑脫”:

  ***1***可換成什麼詞?***自由、無拘無束„„***

  ***2***從哪些語句看出“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

  ***3***感受灑脫:沒有紅燈綠燈的障礙,沒有行人車輛的擁堵,卻有一路翠色慾流,盡收眼底,卻有那忽飛忽落的小鳥相伴,這是令多少人嚮往的呀!

  ***4***表現灑脫:你能否讀出這種灑脫的感覺來。

  三、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

  1.匯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車的灑脫,令人嚮往;而草原的民族風情,更是令人難忘。讓我們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會會蒙古同胞。

  2.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的特點,你想用什麼?***熱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據學生回答,提煉板書:迎接 相見 款待 聯歡 話別

  4.咱們試試看,在它們前面加上一些詞,是不是會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滾燙的心呢?

  ***1***課件出示詞語: 激情 盛情 盡情 深情 熱情

  ***2***你能否認真讀讀課文,讀完後,與小組的同學一起想想,把這些詞語加在哪個詞的前面最合適。

  5.交流小結:熱情迎接 激情相見 盛情款待 盡情聯歡 深情話別

  熱情迎接:

  ***1***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這份熱情?

  ***2***出示課件***理解“襟飄帶舞”──師講述:看,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著節日的盛裝,騎著駿馬,從幾十裡外飛奔前來迎接遠方的客人,那五彩繽紛的蒙古族服裝隨風飄動,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3***草原人民撲面而來的熱情令人感動,你能否讀出草原人的熱情?

  ***4***指名讀──齊讀***光是一個或是幾個人的熱情還不足以體現***。

  激情相見:

  ***1***你能否想象當時的相見是怎樣的情形──學生即興表演,教師隨機採訪:剛才你們說了些什麼?你聽得懂蒙古族語嗎,如果你聽不懂,你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嗎?

  ***2***感情朗讀,讀出激動、興奮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們拿出些什麼款待遠方的來客?

  ***2***除了吃的、喝的,還不忘以歌助興,賓主無拘無束,其樂融融。

  ***3***有感情地朗讀。

  盡情聯歡:

  ***1***出示課件:聯歡的專案有些什麼呢?

  ***2***說明: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愛的傳統專案,是能騎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與美的展示。 深情話別:

  出示課件:背景為夕陽西下的草原,難捨難分的離別音樂***蒙語演唱的《蒙古人》***響起。

  師導:夕陽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終有分別的時刻,此時的賓主雙方站在蒙古包外,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草原,耳邊,悠揚的馬頭琴聲、質樸高亢的蒙古民歌還在迴響;嘴裡,噴香的奶茶、鮮美的羊肉,回味無窮;腦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強烈的蒙古舞蹈依然迴旋不已。手握著手,那樣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捨,難捨難分***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捨不得離別的成語***。

  這正是──***課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此時,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說什麼?

  此時,你就是漢族兄弟,你想說什麼?

  6.“熱情迎接、激情相見、盛情款待、盡情聯歡、深情話別”,這一切是那樣美好,是那樣和諧,人們總希望美好的瞬間能永遠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隨行的記者,你最想拍下哪一個精彩的瞬間?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五、配樂朗讀全文。

  2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編寫特點

  a. 《望月》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六年制語文課本第十冊第六組的一篇精讀課文。第六組是由三篇課文一個“練習”和“習作”組成。

  b.

  《望月》是一篇角度獨特,構思新穎的寫月的散文。課文以生動的筆調寫了“我”在甲板賞月時,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現了甥舅二人對於大自然的熱愛。

  2. 教學目標的確定

  a.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b. 聯絡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c. 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感受和反映世界。

  3.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指導學生體會欣賞描寫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分析描寫小外甥對月亮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4.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學習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三段。指導背誦全文。

  5.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投影機、幻燈片。

  二. 教學思路

  1. 教學方法:

  a. 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理解重點句。

  b. 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以及形式多樣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

  2. 學生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三.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1.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播放宋祖英演唱的mtv—《望月》。通過視、聽效果,創設情境,把學生巧妙地引入課文,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2.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a. 帶著問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提出自學要求。

  a. 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

  b. 你能解決剛才提出的哪些問題。

  c. 對不理解的問題做上記號,以便討論。

  b. 檢查預習情況

  a. 交流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這一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並通過自讀,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b. 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c. 學生自由朗讀喜歡的段落。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內容,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c. 理清文章的脈絡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學生主動學習打下基礎。

  3. 情境體驗,學習第一段

  a. 出示一張“月光江景圖”幻燈片

  這是一幅什麼景象?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所看到月光下的美麗江景,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b. 指名讀第一段,劃出描寫月光的句子,圖文對照,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c. 賞析比較:讀了這些描寫月光的句子,你最喜歡的是哪句呢?通過咬文嚼字,體會作者寫月光運用擬人手法,以及按江面—>江兩岸的寫作順序。

  d. 你還能想象出月光下的江景圖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通過想象,豐富學生的情感。

  e. 配樂朗讀,指導背誦。

  4. 作業

  四.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1. 學習課文第二段

  a. 自讀課文,想想這段寫了什麼?

  b. 你的印象中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找一找,劃一劃書中的句子。

  c. 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d. 你是從課文哪些地方讀懂的呢?

  e. 分角色朗讀*5—11,並理解詩句的意思。

  通過配樂朗讀,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體現孩子的天真、好學。

  f. 指導讀詩,並背誦。

  g. 教師口述,引入情境。

  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它們滋潤我們的“心田”,使我們無比舒暢。

  a. 出示句子: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b. 反覆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h. 聯絡生活,積累詩句。

  你還能背出哪些描寫月亮的詩句?山的詩句或水的詩句嗎?

  過渡:小外甥的愛幻想表現在哪?讓我們繼續學課文。

  2. 學習課文第三段

  a. 請人讀*14—20

  b.

  四人學習小組討論:小外甥的愛幻想你是從哪兒讀懂?他的想象怎樣?自由讀、指名讀,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以發展,提高充分體現資源共享的原則。

  c.

  繼續讀課文,作者除了從小外甥的語言中看出他愛幻想,你還從其它地方讀出了什麼?讓學生有感情讀小外甥說話時動作,神情的句子,並細細品味。

  d. 分角色朗讀。

  e. 齊讀第三段。

  過渡: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你們想不想隨作者一起去幻想?閉上眼睛。***

  3. 學習課文第四段

  a. 引導學生想象。

  b. 引導學生把幻想的東西說出來。

↓↓↓ 下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