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課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生物課上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需要講究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一、設計精彩的導言

  精心設計課堂結構,活躍課堂氣氛,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導言的方法有多種,如複習提問、討論、設疑置問、選講故事等,可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靈活運用。例如,講“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時,我引導說:“我們自己肯定存在肽健,因為我們身體有蛋白質。”於是延伸到氨基酸,把氨基酸擬人化分為:頭、手、腳。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來巧妙地營造課堂氣氛,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又如,在講“物質代謝”時,不妨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形式多樣、發人深省的問題,首先向學生提出三個問題:“人為什麼一日要吃三餐?”“肝病患者為什麼厭吃油膩性食物?”“某同學前幾天吃了一塊狗肉,為什麼身上不長狗肉?”此時,教師引而不發,學生疑問重重,求知慾倍增,再引導學生回憶、聯想,取得立疑激趣之效果。

  二、聯絡現實生活

  在教學中,應將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分析或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在運用知識解釋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時,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生各種思維能力,併產生運用這些知識解釋生命現象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如在講“生物富集”這一內容時,我先將課前準備好的有關日本水俁病和貓叫綜合徵電視新聞報道放給同學看,並結合報紙上的引起原因的報道進行講述。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汙染導致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最終危害人類,並讓學生列舉周圍的一些環境汙染的例子,同時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使學生意識到環境汙染已對人類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的健康、生存和繁衍構成了嚴重威脅,這樣將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不僅喚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如,在學習“甲狀腺激素”部分時,在瞭解了甲狀腺激素作用及其典型症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一些缺典地區曾流傳這樣一種說法‘一代腫,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請用有關生物學知識加以解釋。”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把甲狀腺激素的作用、食物中缺典會導致大脖子病及幼年時期會導致智力低下和生殖器官發育不全等知識聯絡了起來,大部分同學能用所學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經過學生的討論分析,最終解決了這樣聯絡實際的問題,使知識的掌握更容易,同時主動思考的過程還促進了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利用求知心理

  對知識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種探究知識的興趣對於較高年級的學生來講具有普遍性。他們不滿足於對錶象和直接結果的認識和體驗,要求對規律加以理解乃至應用。理解的興趣往往在動手、動腦或手腦共用的活動中得到提高。培養和利用這種興趣要注意兩點:一是給學生創造動手、動腦的條件,二要提出適當的思考問題,即將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教給學生。在講“遺傳資訊”時,我設計了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1.我們把生物的具體性狀用“資訊”來表示,但在生物的遺傳中傳遞下去的是控制性狀的基因,那基因中什麼能代表這種資訊呢?2.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那麼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之間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哪裡?通過一步步的思考,引導學生歸納出遺傳資訊指的是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的結論。學生都很有興趣自己去分析和解答這樣的問題,學生之間討論知識的人多了,主動向教師提問題的學生也多了,學習興趣更能得到持久的保持。

  四、運用幽默語言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許多內容比較抽象、枯燥,如果經過形象化的處理,會使死板的知識變得妙趣橫生。例如,在“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的教學中,講到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最高時,我感嘆道:“難怪《紅樓夢》裡的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我們明白,男人也是水做的。”學生在笑聲中對“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有了更鮮活的理解。又如在講“滲透吸水的原理”時,燒杯裡的水通過半透膜滲透到倒扣的漏斗內,使漏斗內的液麵不斷上升,我驚歎道:“以前我們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今天水居然可以往高處流。”學生在驚訝之餘會立刻思考其中的緣由,從而增加對該知識的印象。總之,課堂幽默是一種教學藝術,它既可以藉助生動、有趣、形象的語言來表達,又可以藉助眼神、手勢、動作來表現。恰當地使用幽默藝術,可以讓課堂充滿笑聲,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我想任何一位學生都喜歡這樣的課堂,都會不由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

  五、進行激勵評價

  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確立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影響,它們之間幾乎成正比關係。中學教師不應該去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應該看到個體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適當鼓勵、表揚學生,從而使學生產生滿足感和對這種鼓勵的渴望,最終使學生為了得到這種鼓勵和表揚的滿足感而產生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學生上課要麼睡覺要麼看小說,當問其原因時,該學生回答自己以後想當作家所以不需要學習生物。該教師並沒有批評學生,而是在課堂上說:“不錯,才上高中對人生就有了長遠打算,值得表揚也值得同學們的學習,但是很多作家和小說傢俱有廣泛的知識範圍,他們不但懂得生物學知識,他們還懂得地理、物理、化學等方面知識,如果你以後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小說家,生物學知識必不可少。”此後該學生上課不再睡覺和看小說了而是認真聽講。所以要想讓學生對對學習產生興趣首先應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

  一、讓學生對生物學科感興趣

  高中學生的學業繁重,面對的學科很多,大多數學生偏重語數外,對生物課的興趣不是很大,所以作為生物老師應該利用各種資源調動學生學好生物課的興趣。對於新生,我們不能著急開新課,要讓學生對生物科學的歷史有所瞭解,讓他們知道生物學在生產、生活等實際應用中的作用。還可以通過科學家的故事激發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比如,介紹“孟德爾的遺傳實驗”、“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等等。處於高中時期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期心理特點極其明顯,求知慾特別旺盛,獨立性增強,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曲直,在這種從被動到主動,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中,他們強烈期盼表達自己的見解,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從而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為學生舉例介紹生物科學理論和技術的實際應用例項就是吸引他們眼球的最好方法。

  二、讓學生對生物課堂感興趣

  最近幾年課程改革的風浪席捲全國,各種教學方式五花八門,推出學案教學方式,我們學校採用的是“五環節教學法”。不管什麼方式,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但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感染和吸引學生,能使自己教得輕鬆,也讓學生學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所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講授,深化記憶,不但能使講授的內容生動有趣,而且能給學生留下一種上生物課既輕鬆又親切的感覺,不僅能教好知識還能為進一步拉近師生關係打下良好基礎。

  三、讓學生對生物測評感興趣

  高中生物屬於高考科目,所以難免要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但不能再用傳統的“題海戰”,我們在設計習題或者檢測題時就要注意精煉有效,做到“事半功倍”,否則學生會對做題產生反感,那就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