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滑動摩擦力相關知識點歸納

  在高一物理學習階段,滑動摩擦力是極為重要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物理滑動摩擦力相關知識點

  ***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並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正壓力成正比。用表示正壓力的大小,則有,其中是比例常數***沒有單位***,叫做動摩擦因數。

  ***4***對滑動摩擦力公式的進一步理解

  1.叫動摩擦因數,它與接觸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無單位。

  2.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與接觸面的大小也無關。

  3.公式中的是兩個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稱為正壓力***垂直於接觸面的力***,性質上屬於彈力,它不是物體的重力,大小也不一定等於物體的重力,許多情況下需結合物體的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

  一、要善於觀察,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

  物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大多是勤於觀察,善於觀察的。因而,他們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例如,在緒言課中,我們演示了小鐵球的碰撞現象,有的同學不僅單純地觀察到了一個球碰撞另一個球的現象,而且提出如果兩個球碰撞兩個球會出現什麼現象?三個球碰撞兩個球又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勤於觀察,善於提出問題必將使自己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推動自己去看書,去研究,去探索。這樣才能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

  當我們學習了摩擦力之後,就應在平時觀察生活中接觸物體接觸面的情況***物質的材料、粗糙程度等***,以及賽車與平常汽車的輪子與地面間的摩擦有什麼不同,使平時生活中的現象與摩擦力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學習了慣性後,當看到汽車啟動或剎車時,車上的人向後或向前傾倒,或者汽車轉彎時,車上的人向彎外傾斜,看到這一現象就應當與慣性聯絡起來,這樣觀察具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大腦中必然儲存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以及與之有關的物理知識。

  二、要勤于思考,培養物理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和邏輯性,聯絡實際多,靈活性強,學好物理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做物理題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過程,建立起正確的物理情景,分析它滿足的條件,從而正確地選用物理規律,不能把物理題簡單當作數學題去解。

  在高一剛開始的階段,我們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較多,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弄清楚:這個概念是如何得來的?如何定義的?物理意義是什麼?和其他物理量之間有什麼關係……每學過一個公式,要力圖搞清:這個公式是如何得來的?適用條件和範圍是什麼?和其他公式之間有什麼關係……每做一道習題,首先審題要清晰,研究物件是誰?物理情景是什麼?選取哪個物理過程進行研究?該選用哪個公式去解題?將物理規律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絡,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就一定會不斷提高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象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

  三、要重視實驗,提高動手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都是從自然現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課標中,有不少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對於高一新生,注重把這兩種實驗做好,對於演示實驗,在老師演示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老師的引導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瞭解一些儀器的效能與使用。對於學生實驗一定要強調人人動手,不能做“聽眾”;做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明確實驗步驟,認真做實驗,仔細記錄資料,通過正確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課後學生可以根據教材上的小實驗***如“懸掛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測定反應時間”主動積極地去動手實驗,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