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第三單元教材分析

  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學習用得體的語言表達。下面是小編為使用人教版語文教材的五年級教師們準備第三單元教材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小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老師的朗讀指導十分重要。可採取如下步驟:

  第一,教師首先要範讀課文,提示學生如何斷句、停頓。

  第二,指導學生讀通順。指導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如“孔君平詣其父”“孔君/平/詣其父”“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正確停頓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思”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如六年級下冊《學弈》中的“為是其智弗若與?”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曰:非然也”應該讀出肯定的語氣。

  第三,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最後達到背誦。

  至於在理解方面,大體理解詞句的意思即可。學生要能做到在老師的幫助下,藉助註釋,疏通文意,並且有一點自己的感悟。如,像六年級下冊《兩小兒辯日》中,兩小兒喜歡探索,精神可嘉;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孔子能正確地對待小兒提出的問題,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

  對文中蘊涵道理的討論適可而止;如《兩小兒》中的道理,可以討論,但是不要展開,這個問題太複雜了,即使講得清楚,也不是小學生所能夠理解的。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就楊氏之子來說,似乎存在教養問題,客人到家裡做客,和小孩子開個玩笑是正常的,楊氏之子卻反脣相譏,好像不大好。修訂時考慮重新更換,如果老師們有比較好的文言文,也可以推薦給我們。

  2

  晏子使楚

  課文根據《晏子春秋》而改編,《晏子春秋》是記敘春秋時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書。全部由短篇故事組成。課文講述的內容在原著中是兩個獨立的故事,分別為:“晏子使楚,楚為小門,晏子稱使狗國者入狗門第九”和“楚王欲辱晏子,指盜者為齊人,晏子對以桔第十”。編者將這兩個故事合編在了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課文對話較多。教學可以這樣安排:初讀課文,瞭解寫了什麼事,寫了幾個回合的鬥智,把握主要內容,理順文章思路。再讀課文,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理解,瞭解楚王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應對的,並把晏子的話多讀幾遍,體會其應答的機智、絕妙。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從中體會晏子高超的語言藝術和從語文透出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並結合課文內容,交流“晏子是個怎樣的人”。最後還可以閱讀、思考:課文是怎樣通過語言來描寫人物的,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有什麼聯絡。如學生感興趣,還可以編演課本劇。

  半截蠟燭

  這是一個短小的獨幕劇劇本。讀劇本,一要知道講了一件什麼事;二要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機智、勇敢和愛國情懷;三要了解劇本這種體裁的特點——用角色對話推進情節、塑造人物,以及開始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中間穿插佈景以及人物動作、神情等的提示語。劇本不大適合全文朗讀,更適合在熟悉人物臺詞的基礎上表演。

  打電話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相聲名段,也是小學課文第一次引進相聲這種體裁的課文。編進劇本、相聲,意在豐富課文的樣式,服務於“語言的藝術”的專題。相聲,不適宜朗讀,宜瀏覽。可先瀏覽全文,搞清楚這段相聲講的是什麼事,針貶的是什麼人。而後,兩人一組分角色讀一讀,一來熟悉一下語言,二來體會一下相聲語言諷刺、幽默的特點。接下來,還可以結對練說,並推舉代表在班上說個片斷。

  有條件的,還可以找來經典相聲段子的錄音、錄影,聽一聽,看一看,進一步感受相聲的語文特點。

  3

  單元教學目的要求:

  1.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

  2.通過對不同體裁文章的閱讀,瞭解不同文章不同題材的表達方式。

  3.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本單元會認生字11個,會寫20個。

  2.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表達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劇本的語言特點。

  5.體會相聲的語言的藝術特點。

  解決措施:

  教學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友感情地讀書,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積累書中美好的語言。配合本組專題,“口語交際、習作”安排了交流“勸說”為主題的模擬表演和寫發言稿的內容。“回顧、拓展”的“交流平臺”,安排的也是緊緊圍繞有關語言藝術和形式問題。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收集積累語言。

  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二是通過不同體裁文章的閱讀,瞭解不同體裁文章的表達方式;三是引導積累優美的語言。

  配合本組專題,“口語交際•習作”安排了以“勸說”為主題的模擬表演和寫發言稿,“回顧•拓展”也緊緊圍繞有關語言藝術和形式的問題,安排了“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展示臺”等內容,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積累精妙語言。

  本組教材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內容是發現、蒐集、積累、運用有特色的語言,體會有藝術魅力的語言。本次綜合性學習是本組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把這次綜合性學習和本組其他各項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