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應具備的修養

  班主任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能力、知識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質,就必須加強自己的修養。班主任的修養包括政治修養、學生觀修養、品格修養、治學態度修養、教育方法修養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歡迎閱讀!

  :政治修養

  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觀點和立場兩個方面。政治觀點和立場,一般是指一個人對待階級,政黨、國家的基本觀點和態度。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一個歷史範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實際內容。在當前的歷史階段,主要包括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愛祖國,愛人民、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完成教育目的所要求的。

  教育是培養為統治階級政治、經濟服務的人的事業,教育者總是執行一定階級的教育方針、政策去教育學生的。因為教育本身是受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制約的,教育只能在一定政治經濟制度所允許的範圍內發揮作用。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將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就必須認真領會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就必須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列寧曾經指出:“在任何學校裡,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個方向由誰來決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學人員來決定”。毫無例外,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的思想政治方向是由班主任決定的。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在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中居於特殊的位置,在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班主任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才能站得高,看得遠,真正能起到引路人的作用。也就是說,只有有理想、有覺悟的班主任,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覺悟的接班人。

  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更好地完成學校德育任務的要求。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力量。學校為了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務,就必須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提高班主任的各種素質,包括政治素質。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首先必須解決好自己的政治方向。政治觀點和立場,是一個人思想品德的核心內容,是其政治覺悟高低的主要標誌。只有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的人,才能掌握馬列主義基本觀點,具有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具有無產階級的政治觀點和立場,是德育的首要任務。少年兒童正處在準備走向社會生活的時候,他們對社會、對生活採取怎樣的態度,不能不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尤其是當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對立和鬥爭的情況下,政治觀點和立場是對青少年的培養教育中的最核心的問題。班主任必須懂得:不站穩馬列主義立場,就分不清是非,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只有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才是符合於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

  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堅持改革開放所提出的要求。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生活方式和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也會隨著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一齊滲透進來,侵蝕人們的思想靈魂。國內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的存在,帝國主義和平演變的企圖和顛覆活動的存在,這也是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解決好師生的政治方向問題,就成為極為重要的問題。這次北京發生的***,是一個很沉痛的教訓。

  “政治是靈魂,是統帥”,我們必須把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班主任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我們事業的理論武器。同時還要認真學好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有關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指示,從而提高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自覺 性。離開了教育方針,教育工作就會迷失方向。

  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班主任必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因為一個人的立場、觀點是在他所從事的事業上的態度中表現出來的。一個班主任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是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否全心全意地熱愛學生上。班主任做好本職工作,把學生教育好,把班級管理好,進而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感情,並逐步地樹立起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學生觀素養

  學生是教師進行教育工作的物件。怎樣看待作為教育物件的學生,採取什麼態度,不能不直接涉及到班主任的教育效果。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的作用,是促進學生思想轉化和順利完成教育任務的關鍵。班主任能否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是關係到培養人的質量問題。 尊重學生符合新時期人才培養的方向。

  新時期要求培養具有競爭意識,獨立性強,富於創造精神的開拓型人才。為培養開拓型人才,班主任除了要求學生努力學習、成績優良、品行端莊外,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都需要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信任、激勵和引導。要破除“以班主任為中心”的觀念,扭轉班主任包攬一切的做法,增強班級管理的民主意識,使班級每一個成員都以主人翁姿態參與班級管理,實行班級幹部輪換制,創設學生個性特長充分施展的條件,給學生造成實際鍛鍊的機會等都有助於培養開拓型人才。而這些觀念和做法都以班主任尊重信任學生為前提。 尊重學生,適合於教育物件的心理特點。

  少年兒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理解的心理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交往範圍的擴大和個體意識的增強,自我表現的慾望和自我榮譽感也增強了。他們把自己看做是“小大人”,在他們眼裡,大人做的事情都想做,都能做,獨立性、自主性,逐步在加強。他們思維靈敏,思想活躍,上進心切, 自尊心強。班主任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並加以正確的引導。班主任只有尊重和信任學生,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上進的動力,只有尊重和信任學生,才能使師生關係更加融洽,能及時掌握學生思想脈膊,只有尊重和信任學生才能產生“期望效應”,防止“意義障礙”。 尊重學生有助於樹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的威信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力量。樹立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有威信的班主任一句話,能勝過缺乏威信的班主任十句話。據中小學學生的心理調查表明,受學生歡迎和尊敬的班主任都是尊重和信任學生的。對學生過分管束、不信任和疾言厲色,動輒訓斥的班主任最不受學生的歡迎。班主任要想得到學生的尊敬,就必須先尊重學生。只有用對學生的信任,才能換取學生的信賴。班主任樹立威信,要重視先入為主的原則,要注意幾個第一印象的管理。尊重學生,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學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們具有獨立性和主觀能動性。他們接受教育影響不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而是有選擇的、有條件的。在教育過程中,學生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斷加強。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是班主任尊重信任學生的理論依據。

  班主任必須先熱愛學生,然後才能做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以熱愛學生為前提。班主任尊重學生,是出於關懷學生的健康成長上,出於使學生成為祖國有用之才的寄託上。對學生看不慣,一看學生就生氣,就感到心煩的班主任是不能尊重學生的。對學生不熱心,也就不能有耐心和剋制的態度,也就不能尊重學生。

  班主任必須全面瞭解學生。對學生了解得越透徹,越能有效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能促進師生間的心理交融,能使學生成為班主任的知心人,能開啟心靈的門窗說心裡話。班主任對學生情況瞭如指掌,有助於進行“長善救失”,進而有針對性地尊重學生。

  :品格修養

  班主任工作是照亮學生前途的事業。班主任心裡只有學生,他的全部追求在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他的事業的全部價值都體現在學生的成才上。班主任應具備象“蠟燭”一樣照亮別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應具有甘當人梯的高尚風格。

  班主任工作是扶人“走路、過橋”的職業。對一個人一生的成長來說,中小學階段至關重要,是打基礎的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在中小學階段的成長情況關係到他的一生,決定著他的未來。班主任是學生走向社會生活的引路人。在班主任的教導下,使學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班主任也是學生智慧的啟迪者。在班主任的教誨下,可以使學生的聰明才幹得到增長。班主任還是學生理想的播種者。在班主任的哺育下,使學生展開理想的翅膀。總之,班主任是為每個學生開闢成才之路的,班主任要當好學生成長之路上的鋪路石。

  班主任的生活是清苦的,可是精神上卻是富有者。學生純樸而濃厚的感情使他們感到莫大的慰藉,併為他所培養出來的一批批學生走向各個領域而感到無比歡樂和幸福,從而,從精神上得到了足夠的補償。班主任的全部奮鬥與追求都在於學生的成才和成就上。為什麼班主任在艱苦的事業中能勤勤懇懇地忠於職守,從不見異思遷,默默無聞地工作?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他們把得到學生的愛戴和信賴視為最高的獎賞。學生對班主任的信賴能夠喚起班主任的個人價值感,還能夠激勵自我完善的進取精神,從而使班主任更加努力發揚甘當人梯的高尚風格。班主任如果缺乏為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缺乏對學生的無私的愛,就不會有甘當人梯的高尚風格。

  班主任應當成為酷愛“綠葉事業”的典範。泰戈爾說:“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優美的,但是讓我做綠葉的事業吧I她總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班主任應具有這種只要能培育出紅花,就心甘情願做一片綠葉的自我奉獻精神。班主任工作,既平凡,又辛苦,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要當好班主任,必須對教育事業傾注滿腔的熱情,又必須心甘情願地去幹。這裡,一方面是“平凡”,“辛苦”,一方面又要“滿腔熱情”、 “心甘情願”,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是一種很高的思想境界。這個精神境界是班主任甘當人梯的根源所在。而這一境界是在長期獻身於教育事業的實踐過程中靠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才能得到的。

  班主任好比春蠶吐絲、蠟燭照人,是很崇高、很值得人們敬重的。班主任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使自己事業的“聖潔”和“高尚”不受玷汙。

  :治學態度修養

  班主任是教育人的人,要“傳道、授業、解惑”,要盡“誨人不倦”之職。但是,欲使人昭昭,必先自己昭昭,那就要好學上進。陶行知先生說過: “唯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 ***《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

  知識是班主任個人影響力的能源。知識貧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難以使學生信眼的。學生對學識淵博,工作上精益求精,教學藝術高超的班主任非常敬佩和遵從。這樣的班主任不僅能更好地推動班集體工作,而且有可能與學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語言,促進心理溝通,使影響力得到增強,為順利地教育學生奠定了基礎。班主任治學嚴謹、銳意進取的態度,對班級的學風產生積極的影響,並能使班級的每一個成員終身受益。

  我國正處在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學內容的相對穩定與新知識的急劇增加形成尖銳的矛盾。處於改革開放時期的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資訊面廣,再加上求知慾很強。這些都要求班主任必須象海綿吸水一樣不斷汲取新知識,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班主任的高尚志趣和執著的追求產生於師生間的尊重、依戀、難分難捨的師生情意之中。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麼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人都入了迷,凝神屏息,竟然連做記錄也忘記了。課後,有人問這位教師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課。他回答說: “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的。”這位教師把一節課備一輩子的精神,來源於他的師生情意之中。對學生疏遠,抱冷淡態度的教師,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一點的。

  班主任負擔重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如何使班主任從繁重的班級工作中解脫出來,並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呢?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教師要想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天天不間斷地讀,知識就會象“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班主任平時應多讀書,多思考,對不懂的問題,聰明的辦法就是不恥下問,向周圍的同事求教,包括向自己的學生學習。一個人一生所具有的知識大多是靠自學積累起來的。現在許多教師認為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實“一桶水”也不夠用,應該有“活水源”。而這個“活水源”的獲得,要靠自學能力。

  班主任應重視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班主任工作由“經驗型”逐步發展為“理論型”,已是時代的要求。班主任生活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面臨著教育方面需要解決的眾多問題和矛盾,有助於確定研究和總結的課題。班主任長期跟一個班,便於觀察和追蹤,實驗研究。班主任是學生的知心人,易於發現“閃光點”和掌握學生的內心世界,這點對於德育研究具有特殊的價值。班主任應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及時積累材料,經過分析研究,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對教師們說: “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經驗的總結,沒有對自己經驗尋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學水平就是不可思議的。”蘇霍姆林斯基在中、小學任教時,堅持每天晚上記錄教學情況,書寫工作筆記,認真思考當天做過的工作,總結經驗教訓,30餘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也不敷衍,曾先後對 2700名學生做過詳細的記錄,數十年後,他仍然能說得出“最難教育的”178名學生的艱難曲折的成長過程。從而,使他從一位沒有師範院校畢業文憑的鄉村教師成長為傑出的教育家。

  古人說:“君子自強不息”,班主任應自愛、自重、自強,要以鍥而不捨的頑強毅力勤學苦練,去完成時代賦予的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任。

  :教育方法修養

  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方法論。班主任必須學習和掌握唯物辯證法,並運用這一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不斷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班主任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點,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相互轉化的觀點,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事物的性質的觀點等,並靈活運用這些觀點去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班主任在工作中銳意進取,善於開拓,勇於破除舊事物,創造新事物。這是當前擺在班主任面前的新課題。

  班主任的教育活動具有創造性的特點。這一活動並無確定的規程,模式或方法可以到處套用。這就決定了“教有法而無定法”,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班主任必須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如物件、內容、環境、條件等***,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獲得好的教育效果。北京四中丁榕老師就是一位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的班主任。工作中,她感到傳統的班會不是聽報告,就是討論。久而久之,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教育效果甚差。針對這種情況,她把班會活動大致分為主題性班會、活動性班會、知識性班會、節日性班會、教育性班會、即時性班會、學生自己組織的班會等形式,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班會活動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教育活動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活動是需要創造的。教育藝術包括教育機智。教育的機智就是班主任面對迅速變化的教育情境,能夠作出最合理的決定,採取最恰當的解決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它是深思和果斷相結合的一種教育藝術,也是教育科學理論與教育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產物。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瞭解和正確評價學生。在學校裡,常有這樣的事: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好,班主任認為他一切都好,而有的學生某一方面表現不好***如紀律、禮貌***,班主任則認為他什麼都不行,一無是處。這種現象在社會心理學中稱之為月暈效應。由於月暈效應而使班主任對學生產生認識上的偏見和教育上的偏差情況很多。班主任尤其要注意捕捉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並用來點燃後進生求知和上進的慾望。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善於引導學生的自身的積極因素,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尤其要善於發現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加以扶植和培養,使之發揚光大。

  班主任必須真心實意地關懷學生、熱愛學生,熱心為學生眼務。特別是對後進生更應施於厚愛。這樣才能使後進生樂於接近班主任,能對班主任敞開自己的心扉,從而獲得教育後進生的時機。在對學生的教育中,班主任應善於給予學生以誠摯的期待。對學生身上那怕是不成熟的、微不足道的優點,也應該用讚賞的眼光看待,應給予充分韻鼓勵,要允許學生有改正和克服缺點錯誤的過程。班主任對學生真誠的期待,就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信的效應。

  班主任應善於培養和組織班集體,並通過班集體影響和教育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組織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使後進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集體的關心,信任和尊重會給後進生的轉變以巨大的勇氣和力量。

  班主任辯證的教育方法,表現在對不同學生的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上。表現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上,必須根據教育物件的身心特點重新安排、重新處理,不斷變更和創新上。還表現在根據變化了的新情況,善於隨機應變,當機立斷作出恰當處理的機智上。班主任必須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制宜地靈活運用教育規律。既要不背離教育的一般規律,又要不機械地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