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血壓什麼原因

  高血壓病人很容易由於環境、季節、情緒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增加血壓從而引發很多危險的併發症,夏季就會出現高血壓的情況。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夏季高血壓的原因吧!

  

  1氣溫升高 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夏季氣溫升高後,血管擴張,血管璧變得柔軟,血壓就會比平時低一點。焦教授提醒說,只有少數輕度高血壓患者,會出現夏季血壓相對比較低的情況,但也不能因此而任意減少降壓藥的劑量,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必要時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根據具體情況來酌情減藥,否則,盲目減藥血壓反而會升高。

  2情緒煩躁 夏天氣候炎熱,尤其是接下來江南地區就要進入“黃梅”雨季了,天氣悶熱不適,會令人心情煩躁、緊張焦慮,致使交感神經功能亢進,使腎上腺類激素分泌增加,血管痙攣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容易造成心梗、腦卒中的發生。焦教授提醒這一型別的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自我調節好情緒,遇到高溫悶熱的氣候時,儘量尋找涼爽的地方避暑。

  3攝鹽增加 一到夏天,出汗就會增加,體內的鹽分也會隨汗液大量流失,所以夏天通常會比平時多攝入一些鹽分,以滿足機體的需要;此外,夏季人們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再加上暑熱難熬,食慾下降,總喜歡吃味重而濃的東西來增強食慾,無意中攝入了較多的鈉鹽,而鈉鹽攝入過多會使血壓升高。這類人群一定要注意多監測血壓,一旦有明顯的升高要及時就醫,注意在補充鹽分時也要多補充一些水分,以避免由於血液濃縮而造成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發生,如心梗、腦梗等。

  4休息不足 夏季普遍存在睡眠質量差的問題,很多高血壓患者因氣候原因,沒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不足,導致血壓升高。

  夏季高血壓應該如何保健

  1保證正常睡眠時間

  人們只有在睡眠中才會出現血壓下降,所以,應保持血壓的晝夜規律。高血壓病人夏天夜間睡眠質量下降時,會出現夜間血壓升高,加重對心腦血管的損害。因此,病人一定保證正常睡眠。

  2堅持合理飲食原則

  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減退,食慾下降,水分丟失較多,高血壓病人尤其需要注意。一方面飲食宜清淡,同時要富有營養。夏天出汗多,血液易濃縮,在人們睡眠或安靜等血流緩慢的條件下,容易發生血栓。所以,高血壓病人在夏季要經常補充水分,即使感覺不太熱時也要常喝水,以防止血液黏度升高,預防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3避免忽涼忽熱的“刺激”

  高血壓病人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生活環境,居室內的室溫較好能保持在攝氏22度至26度之間,並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有不少高血壓患者平時一直把血壓控制得很好,可是一到夏天,血壓就不穩定,這與使用空調不當有關。尤其是剛從炎熱的外部環境回家的時候,空調溫度過低,一熱一冷,血管會從本來的舒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這就為血壓升高埋下了伏筆。

  4適當減低運動強度

  由於夏季人體的消耗比其他季節大,高血壓病人的行為方式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以靜養為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夏季可以躺下休息,用不著鍛鍊了。在這個季節裡,確實應該調整鍛鍊的時間,減少鍛鍊的強度。早上活動鍛鍊的時間應該比平時適當地提前一點,傍晚的鍛鍊時間可選擇太陽落山以後,千萬不要在烈日下進行體力活動。老年病人應該使自己的鍛鍊達到有舒暢的感覺,中年病人則可以讓自己體會到出小汗,有小勞的效果。活動的持續時間應該控制在30分鐘至60分鐘之內,活動的強度應該比平時降低。適合高血壓病人在夏季裡進行的體力活動專案有打拳,練醫療氣功,行走,慢跑,游泳。這些活動有利於放鬆精神,調節神經,擴張血管,增進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