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村夏季多霧是什麼原因

  北極村是中國唯一觀測北極光的最佳地點。中國“北方第一哨”北極哨所處於北極村。那造成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北極村夏季多霧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北極村夏季多霧的原因

  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溼,增加水汽含量。這是由輻射冷卻形成的,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氣象上叫輻射霧;另一種是暖而溼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有時兼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可以看出,具備這些條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 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範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汙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霧消散的原因,一是由於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二是風速增大,將霧吹散或抬升成雲;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

  霧的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和當地氣候乾溼有關:一般來說,乾旱地區多短霧,多在1小時以內消散,潮溼地區則以長霧最多見,可持續6小時左右。

  北極村的自然景觀

  黑龍治江

  講述小黑龍每年春天破開厚厚的冰層,保江水一瀉而下,不阻流,不倒流。避免有“倒開江”的出現。讓村子裡的父老鄉親或取水種地或放船捕魚。免遭水淹之苦的傳說故事,展現著小黑龍為解救父老鄉親的一種舍已救人的大無畏精神……

  漠河的老溝盛產上好的金子,對此,民間還有許多傳說。其中有一個關於第一個發現這裡有金子的人的傳說,很耐人尋味……

  飛來鬆

  在大興安嶺莽莽森林的樹種中,大都是樟子鬆或落葉松,從理論上講,紅松是不適於在這苦寒之地生存的。但30多年前,七星山腳下一個叫楊更遠的林業工人在這裡中發現了兩株紅松,引為奇談。後於87年死去了一株。僅有一株存活下來,成為漠河一獨特風景。受到遊人的普遍關注。在這裡也有著一段美麗的傳說。關於它的來歷,沒有人能說得清,有人猜測是小鳥吞食樹種後,排到了這裡,落地生根發芽;還有人說是西伯利亞紅松島狀分佈等等,眾說紛紜,說法不一。但出於人們的喜愛,人們為它起了個美麗的名字叫“飛來鬆”。這裡的恩愛情仇飛來鬆講述著一段關於它動人的故事……

  元寶山

  這裡有一座山被人們稱為“元寶山”。這是一座常有奇怪現象發生的山,從它的外形看,頗似一個巨大的金錁子,聽當地村民講,近幾年這座山在近午夜時半山腰經常有火光現出,就像是人攏起的大堆篝火。有好事的,第二天去那裡,卻什麼痕跡也找不到;再就是夏天從北極村向這裡看,如果於半山腰出現濃霧,那第二天準保下雨;還有就是漠河發現的第一塊金子,就是從這元寶山南溝中發現的。因此,許多北極村老人都認為,這元寶山有上好的風水。關於這座元寶山,還有許多撲朔迷離的傳奇……

  古驛站

  為了與中原達到資訊迅速互通,物資迅速到位的目的,康熙下令呼叫民工,砍樹築路為驛道,伐木建屋為驛站,自嫩江墨爾根起一直到額木爾河口站***今二十五站村***,共計二十五站,同時建設了大量與之相配措施,完全適合當時東北邊防戰爭的需要和特點。開闢水陸交通線和籌集運輸工具,從而保障反擊作戰的勝利,雅克薩反擊戰結束,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此戰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在遼闊的東北邊界為保衛邊防而進行的長期反覆鬥爭的一次勝利,它挫敗了沙俄跨越外興安嶺侵略中國黑龍江流域的企圖,遏制了幾十年來沙俄的侵略,使清東北邊境在以後一個半世紀裡基本上得到安寧,譜寫了一曲反侵略鬥爭的凱歌……

  杯酒定邊患

  也許是天氣特別寒冷的緣故,生活在北方的人大都離不開酒,因此也產生了許多與酒有關的故事、傳說和習俗。在漠河就有這樣一種飲酒習俗,就是不論誰請客或辦事,在開席時,總是要在主人的倡導下先幹三杯,然後才能正式開席。這三杯主人總要說出些名堂來,客人才肯喝。這也是這頓宴席的目的或者說是宗旨,話說明白了,酒喝得也明白,喝得也痛快;說不明白,這酒便喝得就鬱悶,客人會有不明不白的感覺,酒喝在嘴裡也不盡興。那這種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什麼人首開先河的呢?那就請您慢慢品味李金鏞三杯定邊患的故事……

  四不燒

  1987年5月6日那場震驚中外的大興安嶺火災至今讓人心有餘悸,給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心裡落下了深深的疤痕。特別讓人記憶猶新的是當時火災中出現的種種奇特現象,讓人百般猜疑,終難得其解。於是一個個離奇的故事便在尋常百姓口中流傳開來。其中“四不燒”的故事流傳得最廣,版本也最多。說法各不相同,常常成為酒桌上爭論的話題。所謂“四不燒”是指在那場大火中,有四個地方本該玉石俱焚的,卻離奇地留存了下來。這四個地方就是:鬆苑、清真寺、廁所和墳地。這些地方都有十分充足的燃料,且處於大火中心地帶。人們從現場火燒過的痕跡上看到,火燒至這些地方時,突然就停止了。儘管前面存在著許多可燃之物,看上去卻好像是人為將火生生截斷了一樣。有的地方甚至形成基本標準的一條直線,如依然儲存完好的鬆苑,這樣的怪事實在令人所思匪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