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證明事實勞動關係

  事實勞動關係,指用人單位雖然沒有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法規定的權利義務,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哪些證據能夠有效證明存在事實勞動關係

  一法條規定證據:

  1、載明支付單位的工資卡、工資存摺、銀行流水明細;單位蓋章確認的工資條或記錄;單位蓋章的職工花名冊;

  注意:現在有些單位的工資支付方式是由單位財務人員進行支付寶轉賬的方式,如果勞動者提供該項證據的,必須要證明轉賬人的身份,比如轉賬人以證人身份出庭作證,並提供其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

  2、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注意:社保繳納記錄,勞動者可以到社保局網站上,或到社保局列印自己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3、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蓋章的“工作證 ”、“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4、勞動者填寫、用人單位蓋章的招工招聘“ 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5、用人單位蓋章的考勤記錄;

  注意:前述加粗字型必不可少,如果沒有載明支付單位,沒有單位蓋章的,上述證據材料,法院不予採納。

  6、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注意:該證人證言需用人單位無異議或者作為證人的勞動者能夠證明自己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否則其證人證言不能採納。

  二其他能夠確認勞動關係存在的輔助證據

  7、載有勞動者名字的、蓋有單位公章的各類檔案;

  1用人單位下發的各種檔案,類似各種通知、工作任務單、任命通知書、介紹信、簽到表等書面資料;

  2勞動者代表用人單位與其它實體或個人簽訂的合同或者洽談業務方面的證明;

  8、錄音、錄影、照片;

  錄音材料最好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協商談判具體事宜時的錄音,只要錄音能夠清楚反映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承認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過勞動,就可以基本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

  勞動者可拍攝其在工作時間在用人單位內上下班的情況,或者其它關於工作方面的錄影也可作為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的證據。

  9、郵件、手機簡訊、網路聊天記錄等電子資訊;

  這類資訊應是記載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工作安排的往來記錄。但這類電子資訊的客觀真實性及資訊來源方身份證明上有些困難,公證可以在解決證據的客觀真實性問題,但是對方身份主體資訊、其與單位之間的關係證明較難證明。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的。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憑用人單位發放的“工作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就可以作為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的憑證。

  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時可參照下列憑證: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以及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1、請求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最好採用書面形式,提交仲裁請求書,並按照被訴人數提交副本。仲裁請求書應當載明仲裁請求人的姓名、職業、住址、工作單位、郵政編碼以及聯絡電話和被請求人企業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聯絡電話。

  2、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證據材料可以當庭提供,也可以立案的時候提供,有的區仲裁委會在受理案件後指定舉證期限,當事人應該在舉證期限內舉證,逾期將不能舉證,當事人自己承擔不利的後果。這個勞動者應該特別注意。

  3、勞動者自己立案的要攜帶身份證和影印件,委託他人的,委託人應該攜帶身份證和授權書。

  怎麼約定最低工資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第八條的規定: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方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工會、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研究擬訂、並將擬訂的方案報送勞動保障部。方案內容包括最低工資確定和調整的依據、適用範圍、擬訂標準和說明。勞動保障部在收到擬訂方案後,應徵求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的意見。勞動保障部對方案可以提出修訂意見,若在方案收到後14日未提出修訂意見的,視為同意。

  原勞動部《對;關於用人單位要求在職職工繳納抵押性錢款或股金的做法應否制止的請示;的覆函》指出:一些用人單位與職工建立勞動關係後,根據本單位經營管理實際需要,按照職工本人自願原則向職工收取“ 風險抵押金”及要求職工全員入股等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行為,不屬於國家禁止的在建立勞動關係時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的範圍。但是,用人單位不能以解除勞動關係等為由強制職工繳納風險抵押金及要求職工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