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前的準備工作內容
出國留學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提醒學生留學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才能以免在今後的留學生活中產生眾多不適。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篇一
1. 不是每個城市都是國際大都市
實際上,美國的大都市也就那麼幾個,紐約,波士頓,華盛頓,洛杉磯,芝加哥等等….不是所有大學都坐落在這些繁華都市裡。大部分的美國大學都在比較“村兒”的地方。告訴你個小方法,看看你I-20上面的學費+生活費,就大概能知道你所在的地方城市化的程度。三萬多美金一年的,可能就是個大農村,五萬多的可能就離市區比較近了。當然這不能概括所有學校。
我有碰到來看孩子的家長,口吻中流露出對美國的蔑視,說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居然住在這麼一個“荒蕪”的地方,全村兒最高的樓也就6層…..確實如此,美國不是每個城市都像電影裡的紐約和芝加哥。而且美國因為地廣人稀,所以好多地方都不會修高樓。碩大的超市一層樓就解決,在外面看起來就是一群平房,但是內部裝潢跟大城市的超市並無二致。
那些寧靜的“農村”也有許多好處:小城市的人相對非常樸實友好,在這樣的地方很適合學習、做學術,人也不會很浮躁,另外就是你非常容易享受到美國的自然風光。當然相關專業實習如果高度和城市結合,比如finance之類的,那建議還是在選校時就選好城市吧。
所以在來之前,多瞭解下你要去的城市,對城市的繁華程度,對“高樓大廈”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2. 沒有必要脫離中國圈子
我遇到的80%的中國朋友,不管他們在哪個學校,都告訴我周圍很多中國人。或許許多人跟我一樣,在沒有出國前也聽說到處都是中國人,所以下定決心,為了提高英文、快速融入美國文化,要多去和美國同學打交道。
其實,後來發現,中國人多也有很多好處。與中國同學一起,能知道許多作為國際生所應該知道的東西,而這些是美國同學作為當地人所不熟悉的資訊。比如國際生如何找實習。美國同學是不可能告訴你需要辦CPT國際生在美國實習需要辦理的一張許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CPT。話說回來,中國人多,那當地才會有華人超市,你才能買到自己想吃的家鄉食品,是吧。
所以沒有必要刻意避開中國圈子,但也不要只交中國朋友,畢竟大家到美國來是感受異國文化和制度的。美國年輕人的文化也不是單從課堂上能體驗的。
3. 不同的思考方式——培養批判思考的精神
其實從GMAT/GRE考試就能看出美國的教育想帶給受教育者什麼。它不僅是教給人知識,更多的是教會人學習方式、思維的方式和探索的興趣。到了美國的第一次半期考試,老師讓我們對一本業界的著作進行critical thinking。因為在國內習慣了填鴨式教育,自然地覺得書本上的都是對的,權威的就很難推翻。心想,天哪,那是大牛寫的書,我一個才上半學期課的小羅羅能批判什麼?但為了完成這次作業,我硬著頭皮我認認真真的去推敲了這本書的很多地方,還真找出幾個自己認為不太嚴謹的地方。最後得了95分。
我想說的就是,如果你有幸是個有批判精神的人,美國或許是你大施拳腳的地方。如果你確實被應試教育所殘害,美國也是讓你思想變得自由的地方。一定要打破自己頭腦中無形的枷鎖,時刻告訴自己,老師講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對的,一定要過腦子去想,這樣既幫助你深入去思考課堂上的知識,也幫助你產生更多自己的想法。而美國最鼓勵的就是有創意,有創新的東西。
從現在開始,不管看資料,還是閱讀新聞,開始問自己這是否合理、是否有漏洞,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吧!
4. Keep open minds——對宗教人士多一些理解
美國有許多教徒希望有更多的人信仰上帝,所以會很主動地接近新到的國際生,嘗試說服他們去參加教會活動。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一個美國的女生每週都會到我家來,讓我去參加他們的讀聖經活動。她的一再堅持一度讓我覺得非常反感,心說,這不就跟傳銷似的嗎?
後來因為機緣巧合,偶然去參加了一次他們的活動,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他們只是意願強烈罷了,並無壞心。
我建議大家多去參加一些當地的宗教活動,並沒有任何宗教目的,是覺得這些活動確實能帶來一些好處:
1 相對來說,如果沒有特別的機會,中國同學是較難和美國同學快速成為朋友。但是在宗教組織中,他們會主動親近中國同學,至少對我們這些語言表達還不是很完美的人很耐心,這樣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去與他們交流,建立友誼。
2 去聽聽他們講聖經,或者參加當地教會活動,也是個非常好的理解宗教的機會。美國文化受基督教文化影響很大,理解宗教,也非常有助於理解美國人和美國的文化。
3 教會還會組織一些活動,像復活節活動、走進基督教家庭的活動等。還有一類活動叫retreat,帶大家去風景優美的地方讀經,交流。這也是很好的瞭解當地人文風情、自然風光、認識朋友的好機會。
所以在遇到宗教人士時,首先,要確定他不是利用宗教做壞事的人,第二,你還要確定他的教會、組織是有名可查的。然後嘗試著去參加一次他們的活動。
個人經驗告訴我,這些準備在留學前都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二
現象一:為了父母出國
現象:很多高中生都是靠父母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出國留學不過是為了實現父母的夙願,結果在國外的生活很落魄。
方法:首先要明確自己是否適合出國,不能完全聽任父母的安排,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學習成績不好,又沒有做好出國準備的學生最好不要出國,否則就是一種折磨。
現象二:一時衝動憑興趣出國
現象:一部分學生出國留學沒有明確目標,全憑一時衝動,純粹是憑著愛好和興趣出國,對畢業後的目標缺乏規劃。
方法:興趣愛好應該服從就業的發展!選擇專業需謹慎,專業性太強或過於冷門的專業,都會給就業造成困難。
現象三:自理能力差
現象:有的留學生不會洗衣做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自理能力差。一旦出現狀況,他們首先打越洋電話跟自己的父母抱怨、求助。
方法:家長們應從小讓孩子樹立獨立自主的意識,給孩子創造獨立成長的機會。建議讓孩子自己動腦、自己動手、親自處理留學相關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