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計算機技術作為現代社會技術發展的主要部分,也是我們科學技術逐步發展的標誌,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經濟、科學、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摘要】文章結合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探討了當前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以及課程教學內容體系面臨改革的要求,並提出了構建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是關係到高校人才培養教學質量的大事。本文結合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的人才需求情況的不同,從當前課程制定所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急需改革的現狀,並提出了構建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思路,力求具有現實意義。

  1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成人高等教育在規模上曾經有一段迅猛發展的時期,但隨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中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近幾年成人教育開始面臨生存問題。同時其自身的教育質量一直在下滑,一直沿用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缺乏改進,專業知識滯後嚴重,難以達到現在成人教育學員的實際需求。以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為例,具體表現在:

  1.1科技產業結構的變化導致計算機專業課程設定的調整

  專業泛指培養人才的口徑,一般是依據當前社會分工與人才需求的規格而設定的。而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與科技的飛速發展,國家的社會分工與人才需求的規格也一併發生轉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較大,推動了社會分工與人才需求的大幅變動,各高校對各專業的專業結構都進行了大幅的調整,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具體到成人教育的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計算機專業知識更新換代加快,而現行的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大都是通過全日制教育的教學方案稍作修改並簡化而來,缺乏成人教育的專業特色,也不能突出成人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1.2成人教育的學生主體結構發生了變化

  我國從1999年起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對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之前選擇成人教育的學生大多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處於企業生產、管理和服務的第一線,本身素質較高,選擇成人教育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並懷著對實際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來答疑解惑。因此他們對其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都接受很快,並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但現在,應屆高中畢業生和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等一些年青人,由於畢業後就參加了工作,急需文憑來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正慢慢成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主體。他們很多剛從學校畢業,缺乏實踐和社會經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希望能通過成人高等教育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熟練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從而為自己的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因此,成人教育的計算機專業設定也應該根據這些生源結構的變化,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對成人教育學員各項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教學培養。

  1.3現有成人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各大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定,大部分都是參照普通高校大學計算機專業課程設定的教材化簡而來;也有的學校使用的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指定的課程教材及考試大綱。多數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然而根據對老師的教學效果及對學生的交流結果來看,這種課程設定缺乏靈活性,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成人教育,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課程設定的太難,沒有考慮成人教育學生的基本素質的改變。前文所提到的一個現象說明,成人教育的學生主要來源已經發生改變,趨向低齡化和低素質化,文化基礎差。要求他們在同樣的兩年多時間裡,在自身還參加其它工作的情況下,完成與普通高校大學教學相似難度的教學內容和課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對所學的東西知識似懂非懂,缺乏學習興趣,對開設的課程充滿困惑;二是沒有考慮成人教育學生學習的目的。普通高校培養學生的偏重於理論研究,就是讓學生掌握較重要的基礎課程,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以便繼續深造;而成人教育學生如果選擇計算機專業,則絕大部分是直接面向社會需要,希望畢業以後能從事一些計算機基礎應用工作,他們不需要太多的理論知識。因此為了成人教育學生的實際需求,必須適當地減少一些高難度的理論課程,轉而開設一些社會需求量大,應用性較強的課程,方便學生更容易找到或是適應這方面的工作;三是計算機專業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一些課程的專業知識嚴重滯後,學生學無所用,這就迫使課程裡也應該做出一些改革舉措。

  2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的要求

  2.1滿足國內外成人教育體系發展的要求

  在國外,“終身教育”是各國秉承的一貫方針,同時他們的成人教育也體現出來很強的務實性和多樣性。因為,其教育的目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依據社會和個人發展的實際需要隨時進行調整。他們的繼續教育不僅有可以進修專業課程,還可以進行職業鑑定技能的培訓,不僅如此,對於政治、科技甚至家庭與個人生活的相關問題,都可以得到相關的輔導與培訓。這樣的成人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以美國的成人教育為例,美國的成人教育注重的是直接而且有效地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裡既能提供學位課程和職業培訓的機會,還為處境不利者開設補償課程,同時也為社群所有居民提供就業諮詢與指導、閒暇娛樂、社群發展問題的討論與解決等方面的服務,甚至還要培訓未婚母親等等。這種多樣務實的方式使成人教育成為美國社會與個人生活的有機部分,從而使成人教育在美國始終具有強大的活力[1]。因此,靈活地依據社會需求改變和完善成人教育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應該是國內外教育機構所追求的共同目標。《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成人教育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教育制度”。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的目標任務。希望通過本課題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初步研究,從課程改革入手,提高成人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建設[2]。

  2.2滿足成人教育生源結構變化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的快速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結構由在職人員為主向中職學生、企業工作人員和高中生多種生源並存的多型別群體變化。這種生源結構使得各個學員的起點完全不同,各自學習的目的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難以通過一套培養方案做到兼顧。因此,對構建一個合理的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學員當中,中等職業層次的學員所佔比例明顯加大,他們的顯著特點是工作流動性大,難於集中。同時在公共基礎課與技術基礎課的教學中因為所學內容重複,使得教材難於選定,成為教學管理中的難點和重點;而企業的工作人員均來自於企業生產管理崗位,職業素養比較高,他們進行學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理論水平,拓展專業視野,提升學歷以跟上時代步伐,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學員雖然基礎知識存在較大差異,但實踐經驗與專業知識的積累使得他們對於專業的接受能力比較平均,十分有利於組織教學,對他們的教學重點是構建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從而設計出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最後一種是高中生,大多數是歷屆高考的落榜生或輟學生,他們因家庭經濟條件所限,無法提供高額的再教育學費,大部分都早早地走入了工作崗位。在獲得一定的經濟基礎後。他們又提出了學歷要求,以便能在工作環境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準。這些人往往採取邊打工、邊學習的方式,對於他們的教學目標應該放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兩方面來開展,使他們在畢業後能如願到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需要視成人教育學員的學習背景和基礎知識結構來重構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3]。

  2.3滿足成人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

  首先,現行大多數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都是來源於普通高校全日制對應專業的培養計劃,並依據成人教育的特點,減少了課程,降低了要求。但是普通高校培養計劃秉承的是“教學科研型”的理念,著重於理論探索和學術研究,這樣高標準的培養目標與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實際情況無法對等,更不能培養出適應能力強、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其次,現在大部分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結構不合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找不到重點。教材也選擇不當,要麼內容陳舊,要麼難度太大學員聽不懂,而且所學知識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不大;最後,現在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教學計劃規定的授課學時偏多,使得學生負擔重,不符合函授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多的特性。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成人教育的人力資源開發和人力資本優化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人教育為社會培訓出技能對口的專門人才和培養出技藝性的勞動者,對國家經濟的增長提供了相當大的人力資源。因此,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轉變教育管理模式,制定符合時代特徵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新時期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包含其中,調整勢在必行。新的培養方案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的告訴發展對專業人才知識結構變化的需求,做到課程培養目標定位準確,課程設定突出成人教育特色,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優化。

  3構建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的新型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

  3.1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的定位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是“兩種不同型別、不同人才培養目標的教育類別,不能從簡劃一,掩異求同”[4]。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就是要改變成人教育培養計劃來源於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計劃的弊端,使其具有自身的屬性與特點。其遵循的基本原則應該是:①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原則;②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原則;③堅持理論聯絡實際,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的原則;④堅持整體優化的原則。因此,普通高等教育學校所進行的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實踐,要遵循成人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根據高校自身教育軟硬體資源的實際條件,針對計算機行業技術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成人教育學員的知識背景,科學地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成人計算機專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定位應該是重點培養學員的基本技能、動手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使之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成為計算機資訊管理及軟體開發等多方面的應用型人才。計算機專業課有難度大、內容廣、實用性強、發展快等特點[5]。如何讓成人教育的學員在工作之餘,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儘可能多的掌握更重要的專業知識,存在一定難度。我們應對其專業課程進行調整,充分利用有限的課時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3.2構建成人計算機教育新課程體系

  要構建以素質教育為主,注重培養應用能力的新課程體系,必須堅持探索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做到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體系的深度融合,實現新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目標,那就是增加學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為此,可以依據現有條件,將課程培訓體系細化,初步考慮可分作四大模組:1基礎教育模組:主要培養學員文化基礎方面的素質。開設課程系列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學英語、就業培訓等基礎課程,約佔20%。2專業基礎模組:主要培養學員工程技術基礎方面的素質。開設高等數學、離散數學、工程數學、電路電子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約佔20%。3專業技術教育模組:主要提高學員的專業技術方面的理論知識。開設計算機專業相應的專業課程,如:資料結構、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等課程,約佔課時總量的30%。4專業業務技能教育模組:主要培養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素質。開設課程的課時約佔總課時的30%。根據計算機專業的分類以及就業方向的需求,可將其分為以下幾個專業技術方向:①企業資訊系統方向:主要是指企業資訊管理系統,如:ERP軟體、CRM軟體、SCM軟體、資料倉庫、資料探勘等企業資訊管理系統。這方面對人才的需求是比較大的。②嵌入式系統方向:隨著移動裝置的小型化以及網路技術的發展,嵌入式系統已經成為了“物聯網”的核心,掌握嵌入式系統的開發,對於將來就業非常有利。各大國內IT行業的大公司,以及各大手機生產商、家電生產商都對嵌入式系統的開發人員青睞有加。③遊戲軟體方向:包括遊戲軟體策劃、遊戲軟體美術設計、遊戲軟體程式設計等等方面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體現新體系的多樣性,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學員層次以及學習形式的不同,對以上四個模組所開設的課程系列進行相應的統籌和調整,並同時修改制定相應的課程教學大綱與配套的教學內容體系。對成人教育的學員進行系統的專業業務技能的培訓,存在一定難度,因此要同時利用高等教育成熟的校園網平臺、精品課程教育平臺等多種平臺來彙集資源,構建自己獨立的成人教育教學平臺,為學生接受培訓與自學提供途徑,滿足學員拓展專業面而自我選擇學習的需要。

  3.3構建成人計算機專業教育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在構建好計算機新課程體系後,應依據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業務規格要求,科學地完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體現出提高學員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目標。課程的建設與改革是構建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主要途徑和措施,而課程教學內容開發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應該從課程目標、內容、組織和評價四個方面進行整體改革與建設,按照成人教育學生上課時間分散,自學課時較多的特點,優化課程教學大綱,來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其中,課程內容的選定是重點和難點,對此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對成人教育計算機教材的進行單獨的編制與修訂;二是加強成人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綜上所述,通過對成人教育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新制定,可推動成人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步伐,為成人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監控提供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孜.國外成人教育發展的啟示與思考[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123:49.

  [2]申東輝.國外多樣化成人教育[J].中國職工教育,2008,9:19.

  [3]劉玉森.成人高等教育紡織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時間[J].紡織服裝教育,2012,627:203.

  [4]何光全.從成人高等教育的屬性談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112:13~16.

  [5]史青宣.對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專業課程設定的思考[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98:29

  範文二:服務於專業教育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研究

  摘要:分析了當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年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經驗,提出了適合我校專業和學生特點的面向專業應用的分類分層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並探討了課程體系的實施方案。該課程體系充分體現了計算機基礎教學對專業教育的支撐作用,有利於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充分發揮計算機基礎教育在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過程中的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專業應用;實施方案;教學質量

  1概述

  隨著資訊科技在社會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熟練運用資訊科技和手段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的已成為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的是使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掌握計算機、網路等相關的基本知識、方法和技術,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以達到資訊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素質的要求。因此計算機基礎教學在本科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目前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設定在體現支撐專業應用和社會應用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就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設定如何在先進性和實用性方面為專業學習奠定基礎、如何體現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建立符合不同專業計算機基礎教育要求的分類分層次的課程體系,仍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

  2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基礎教學主要是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提供資訊素質與能力方面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應用計算思維解決專業問題。因此,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在培養符合資訊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涉及的內容廣泛,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另外,各個非計算機專業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知識結構與應用能力要求是有差異的。而目前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我校採用同一標準、同一要求的課程設定《大學計算機基礎》+《程式設計基礎C、VB》,在知識分層與體現專業應用需求方面還缺乏明確的導向,使得計算機基礎課不能與學生專業很好地結合,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另外,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一些新概念和新技術如行動通訊、物聯網、大資料等不斷湧現,但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還沒有引入這些新概念和新技術,造成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內容與社會應用需求脫軌,這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有必要改革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課程體系、知識體系以及實踐體系,探索採用面向專業應用和社會應用的分層次的教學體系,使得課程體系設定以及教學內容符合專業基礎教育的要求,充分發揮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中的作用。

  3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設計原則

  既然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的是培養既熟悉本專業知識又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複合型人才,而現有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存在與專業培養目標脫軌的問題,所以要建立全新的以專業應用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應遵循以下原則[1-3]:

  1不同的非計算機專業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需求不同,課程體系的設定要體現專業需求特點。深入分析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需求,建立服務於各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要提供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計算機課程,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使得學生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得以充分發揮。

  2課程內容要與學生專業以及計算機新技術深入結合,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能力結構和計算機技術本身的發展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部分非計算機專業開課計劃中後續課程的先修課程,教學內容應體現將來在專業課中的應用,使學生利用計算機這個工具為其專業課程服務。所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知識體系和實驗體系要體現與專業融合的特點,要充分考慮不同專業課程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的需求。

  4面向專業應用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設計

  4.1課程體系設計方案

  在我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改革中,根據學生基礎、專業特點等構建了面向物件、分層次的課程體系。首先將專業分為理工科非計算機類和文科類包括經管類兩大專業類別,對不同類別專業分別開設具有專業特色的必修和選修課程;然後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知識領域將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群、專業應用課群。

  1基礎課群。

  包括計算機基礎和程式設計基礎C、VB兩門課,是必修課,其中計算機基礎課程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演算法基礎、作業系統基本知識、網路基礎、辦公軟體操作等方面的內容,重點放在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程式設計基礎課程依據專業不同分別開始C和VB兩個語言課程,重點講授程式設計語言和程式設計方法,引導學生從應用的角度掌握一門適應自己專業學科需要的程式設計工具語言,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2專業基礎課群。

  屬於技術型課程,為計算機技術在專業領域中的應用奠定基礎。根據不同專業對不同計算機技術的需求來開設課程,培養學生應用特定計算機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該層次課程按理工和文科類專業分別開設多個課程供學生選擇。

  3專業應用課群。

  專業應用課群包括一些與專業結合比較密切的課程,從專業需求角度展現計算機應用的技術和方法。有些專業特徵非常明顯的課程,如統計分析軟體Spss的使用、電子商務技術基礎等,一般可以由計算機基礎課教師和相關專業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充分體現計算機技術在專業領域的應用。該層次的課程是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專業進行選修,通過該層次的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解決本專業領域中問題的能力。

  4.2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1選課方案。

  學生在課程的選擇上採用“2+X+Y”方案其中X為專業基礎課程,Y為專業應用課程。2是指基礎課群的必選課程大學計算機基礎和程式設計基礎,是全校各專業的必修課程,程式設計基礎按照專業分別開設C語言和VB語言,所有專業的學生必選其一;X是指限制選擇專業基礎課群中的至少一門課程,其餘的課程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自由選擇;Y是指專業應用課群的任選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所學專業自由選擇多門課程學習。該選課方案兼顧學生的專業要求和興趣愛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課程的知識體系和實驗體系。

  課程的知識體系也應該和相關專業融合,同一門課對不同的專業學生講授時,在內容的組織和選取、講授深度上應該有不同的授課標準,更多的關注相關專業的應用需求,在教學內容上融合相關專業的案例。比如,對於理工專業的學生,資料庫技術及應用課程側重講解資料庫設計的理論知識以及SqlServer資料庫的使用,而對於文科專業的學生,則以Access資料庫為例側重講解資料庫在專業領域的應用。課程的實驗體系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針對面向專業應用的多層次課程體系結構,實驗體系的設計也要體現與專業融合的特徵,建立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可以劃分為“基礎與驗證型實驗”、“設計與開發型實驗”和“研究與創新型實驗”三個層次,其中研究與創新型實驗是最高層次的實驗,重點是鍛鍊學生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

  3課程體系實施過程。

  該課程體系分四個階段實施,第一學期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群的課程,即計算機基礎和程式設計基礎兩門課,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基本理解,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同時培養學生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為後續課群的學習奠定基礎;第二學期開設專業基礎課群中的課程,使得學生在進入專業課程學習之前修完專業應用中的基礎課程,這兩個層次的課程對專業領域課程的學習起到支撐作用;而專業應用課群中的課程則從第三、四學期開始開設,在前兩個層次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逐步在專業課教學當中引入相關的計算機技術和方法,培養學生用計算機技術解決本專業領域中的問題,這個層次的課程教學直接面向專業應用能力培養服務,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根本所在。

  5結論

  建立面向專業應用的分類分層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使得課程體系設定以及教學內容符合專業基礎教育的要求,充分體現計算機技術與專業技術的融合,有利於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另外,能夠加強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利用計算思維解決專業領域中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實現培養學生既具有紮實的資訊科技功底,又懂專業知識的滿足社會需求的複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陳一明.新形勢下普通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目標與課程體系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311:73-77.

  [2]王曉勇,方躍峰,肖四友,等.以專業應用為導向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17:39-42.

  [3]侯家利,唐紅.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體系的研究[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3,205:102-106.

  [4]王建勇,魏中海.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2:39-41.

  [5]王傳安,宋雪壓,趙生豔.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類分級教學體系的構建[J].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3,3211:81-83.

  [6]尚蕾.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群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3:645-646.

  [7]李彥.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體系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21:5072-5074.

  [8]黃雄華,周巍,蔣偉貞,等.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