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位論文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著力點,也是當前教學和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於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新的要求也產生了,為了把這些要求貫徹到實踐中,有必要對這些新要求進行探討研究。本文針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特點進行詳細解析,並提出了具體的實踐方案,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新課程改革;特點;要求;參考方案

  作為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化學的發展關係著其他學科,進一步來說,關乎社會的發展。化學的重要作用,從在新課程中對其越來越高,越來越明確的要求便可以看出。在新課程改革中,化學實驗課的目的再次更新,即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高中化學實驗課為學生以後的學習探究打下基礎。筆者在學習了新課程改革要求之後,依據自身教學實踐,總結概括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新特點,還有一些可行性的具體方案,供廣大教師參考。

  一、特點分析

  一注重應用

  研究新課程標準改革下的高中化學實驗,不難發現,它與生活聯絡更加緊密了。如鹽與酸的反應,用酸除水垢的實驗教學,讓學生把實驗和實際生活聯絡了起來,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也因為與生活實際貼切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更加喜愛化學實驗,產生了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正確學習書本知識而不單單是學習理論,更要把理論運用於實踐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能力,而不是唯成績至上。

  二以學生為主

  在我國傳統的高中實驗教學課上,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遇到操作比較複雜,成本比較高的實驗,一般會採取口頭講述的方法。學生只是在聽實驗,而不是在做實驗,即使遇到一些可實施的實驗,也只是走形式的演示實驗,容易出現實驗課堂鬆散的現象。沒有親自動手操作,不能瞭解到精細的實驗過程,一則對學生的興趣提升沒多大意義,二則對學生自主的實驗能力也沒促進。新課程標準要求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演示實驗的做法,在方法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在細節上對學生進行講解,在操作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教師只要做好對學生明確實驗注意事項,試驗後,對學生對實驗的反思進行引導。

  三強調探究

  探究性是化學實驗最重要的特點,而很多教師把這一點在以前的教學中忽略了。為了不落下課程進度,為了刷高考試成績,對於重要的性質與結論,教師會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新課程改革著重強調了實驗的探究性,讓學生先進行實驗,然後在實驗中發現問題,繼而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探究。探究性的新標準有助於學生早日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有助於學生將來更好地解決實際工作研究中的問題。

  四重視能力

  新課程著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通過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的方法,只有先發現了問題才會去解決問題。此外,學生之間對一個實驗進行合作交流,這無疑也提高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學實驗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最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發展。

  二、提出的要求

  把實驗交給學生自己做,並不是說教師都不用管了。高中學生化學知識淺薄,只瞭解自己所學過的內容,尤其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化學實驗更是所知甚少。因此對於實驗操作,教師應做好指導。如對於儀器的使用,教師必須進行使用規範講解;對於實際操作中的問題,教師要提前準備充分,然後告訴學生;對於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如用過的試劑如何處理,都要給學生說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實驗意識。其次,對於實驗成果、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從實驗中學到東西而不是走形式,教師應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監督,通過讓學生回答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來檢查學生的實驗效果。

  三、建議方案

  一採用分組教學

  高中化學實驗雖然不難,但有些實驗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的。通過分組教學能使組內成員能夠進行互補,通過互相合作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二是通過分組教學,使學生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各自想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三是通過分組教學,學生之間互幫互助,鍛鍊學生與人的相處能力。

  二規範實驗教學環節

  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環節來保證實驗教學效果。環節一——實驗準備環節。教師自身要對實驗進行研究,瞭解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實驗進行充分準備。同時,實驗準備過程中要督促學生對實驗進行預習。環節二——講解實驗環節。在這個環節,教師應詳細地把實驗過程、步驟、注意事項耐心講解。環節三——指導實驗環節。對於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教師必須進行指導。環節四——引導探究環節。要引導學生探究實驗預習和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學生的探究過程加以指導和提示。環節五——實驗總結。既要總結實驗得到的理論知識,同時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評價,對實驗中的優點和不足給予點評,以使學生在下次實驗中注意,不斷提高實驗技能。高中化學試驗是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對這些要求進行探討之後,掌握了新課程標準下的實驗特點,然後在教學中通過新的教學方法的引入,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三華.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化學實驗特點淺析[J].考試周刊,201494.

  [2]朱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研究[D].四川師範大學,2009.

  [3]呂海平.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及其轉變途徑研究[D].四川師範大學,2010.

  [4]李素霞.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模式構建及其優化[D].西北民族大學,2011.

  [5]史秀娥.新課程背景下農村普通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的對策與研究[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3.

  範文二:生物化學實驗課課程改革

  摘要:實驗課程是醫學生物化學教學內容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如何使實驗課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既符合生物化學教學的要求,又能配合社會發展對醫學人才的期望,是各醫學類高校共同面臨的問題。因此就需要各高校進行實驗課程改革,使它們更好的與現實要求相接軌。本文通過對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課程的重要性、其目前的現狀的論述,旨在證明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關鍵詞:醫學生物化學 實驗課 課程改革

  作為當代醫學和生物學的前沿學科和核心課程之一,以及各生命醫學專業的交匯點,醫學生物化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一門探究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那麼非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驗教學部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很突出。實驗教學具有直觀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的特徵,它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它在加強學生的綜合教育素質和動手能力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課程的現狀

  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是各生命學科中的前沿學科,它既與理論知識關係密切,但又有自己的規律和獨特之處。實驗課程是以現有的理論為前提和基礎,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得出所需要的結論。它不僅是理論知識的補充和延續,更是發現新知識的最佳途徑。但如今的實驗課程卻存在種種弊端,阻礙了其發展。

  1.1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較嚴重

  例如三大技術的應用。分光光度法、電泳法、層析法是醫學生物化學中三大具有獨特性和獨立性的實驗技術,能夠為訓練學生實驗基本技能、幫助學生獲取正確的思維方式和靈活運用知識提供有力的幫助。但由於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嚴重影響,實驗課程的內容包含了較多的理論知識和教師的講解,少了一些創新性、探究性,驗證性實驗課內容安排較多。學生的自主思維受到限制,阻礙了他們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思考能力。

  1.2以教師教授為主,師生交流不夠

  在很多的實驗課堂上,都是教師講授的多,學生討論的少,雙方交流不夠,導致學生所需要的知識教師很可能沒有講到講授不全面。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這一點並未真正體現出來。課堂氣氛呆板,學生思維被束縛,能力無法得到培養。最終致使學生對實驗課失去了探索興趣。

  1.3實驗形式的缺陷

  在傳統的實驗課程中,教師一般已經將所需的儀器和實驗試劑等擺放好,不需要學生多加思考。實驗的基本步驟是教師先講解實驗原理、實驗方法、注意事項,然後才讓學生開始參照實驗步驟按部就班的做實驗。導致很多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實驗為何要如此設計,注意事項所包含的意義等等。實驗課自然無法引起他們的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受到影響。繼而對其他和此有關的知識的理解也會產生障礙。而且此種方式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其實非常地容易,只要按照教師的指導來做,就可以得到比較滿意的實驗結果。毫無疑問,這對學生髮散思維、培養創新意識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來說,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1.4教學觀念的落後

  醫學生物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對它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多數醫學類學校對理論知識的重視遠高於對實驗課程的關注,一些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思維開闊、創新能力強的教師都被委以教學重任,實驗時間相對減少。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實驗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其重視程度欠缺,講課只是走過場或者敷衍了事。要麼理論知識講授過多,束縛了學生;要麼實驗課上對學生完全放任,不對其加以指導。這些都會對實驗課程的效果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生對實驗課不夠重視,行為散漫,不遵守課堂紀律,導致最終結果與最初的期望相差甚遠。

  2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

  實驗課程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其存在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實驗課程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它改革的必要性,其存在的弊端體現了改革的緊迫性。因此對實驗課程進行改革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這對實驗課程來說是一項挑戰。它不僅表現出了對新課改的迴應,也能與社會發展的趨勢相契合。

  2.1新課改對實驗課程提出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就對教育改革做出了指示,指出應該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全面培養高學歷、高素質、高智商的人才。實驗課程的改革正是對這一指示的有力迴應。它能夠從多角度鍛鍊學生的各項素質和能力,使學生達到“高分高能”的水平。

  2.2實驗課程要與時俱進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外許多國家都對改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紛紛進行醫學教學模式的改革,且如今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例如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為使本國的教育模式更加適應國內社會醫療保障體系,而進行了醫學課程的改革。如今美國的醫學教學模式相較當初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近年來,加拿大、日本和法國也進行了醫學課程的改革,其內容和我國的新課改異曲同工,都是主張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起引導作用,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思考能力的培養上。不過多的要求學生背誦知識,重在學生學習和參與的過程,對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進取心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社會和教育的發展狀況日新月異,因此我們也應該根據自身的前景和趨勢,與時俱進,大膽進行改革,使實驗課程與社會發展相接軌,與市場對人才的要求相契合,促進國家醫學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程在醫學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學生自身素質和能力的促進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且如今其存在著種種缺陷,因此對它進行改革尤其有必要。只有通過改革,培養出更加符合國家需要的醫學人才,才能促進我國的醫學事業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鄒丹,吳敏範,等.PBL教學法在醫學機能實驗學設計性實驗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3,30.

  [2]鄭志遠,蔣芸,等.大學創新實驗計劃實施的實踐及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