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市場化研究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市場化
論文摘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市場需求密切相關,而專業設定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專業設定和市場要求的有效結合能夠極大促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探討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特點和原則,並且提出專業合理配置的相關要求。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培養生產一線高素質勞動者的教育,它的發展與就業市場狀況密切相關,按勞動力市場需求來設定專業和課程,用市場運作的理念來經營職業學校,把握市場的要求,就抓住了辦學的主動權。如果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脫離了與市場,離開了行業和企業的支援和幫助,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也就脫離了生存的基礎。因此,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工作者應當從地區和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在對人才需求合理預測的前提下,在行業和企業的參與下,經過反覆認真地論證後,對專業設定作出理性決策。
1、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基本特徵
從世界各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較為成熟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情況來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設定主要呈現以下特徵:
1.1專業設定與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需要相吻合
綜觀各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現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一種地方性教育,紮根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實際,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生存的基礎。相反,如果沒有就業市場,不能為當地服務,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依託。
1.2專業設定直接面向特定職業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是把教育和培訓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畢業後能夠無障礙地從事一個行業的工作,這就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技術性和實用性。把企業的培訓提前到學校裡,讓學生得到系統的訓練,相關技能更加完備。
1.3學科交差類專業成為發展趨勢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培養生產一線員工的教育,但是這些人才也可以升遷,升遷的方向是一線主管或者中層管理人員,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執行公司的戰略決策,這需要相關的技術技能保證公司戰略的實施。而這些崗位需要的是複合交叉型人才,所以對相關學科進行整合,形成新的專業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一大趨勢,也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相關技能的關鍵,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2、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基本原則
近幾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在專業設定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不顧自身條件開設新專業,盲目攀比,造成熱門專業重複建設;降低人才培養標準,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自身聲譽;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穩定可靠的行業依託,導致部分院校急功近利,專業建設難以形成特色。因此,職業院校設定專業時必須適時調整,按照傳統與改革創新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專業建設發揮自身辦學優勢,增強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的功能,在專業化設定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有足夠的超前意識,主動適時地調整舊專業,增設新專業。具體來講,專業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2.1真正體現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
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和行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對同一職業領域的人才規格、專業目標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的設定和開發必須緊緊圍繞和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產業發展趨勢,通過市場調查和實際論證來進行。
2.2培養目標為技術應用能力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培養方案要正確處理知識、能力、素質的關係,在專業開發和設定過程中,應從實際出發,構建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的專業體系,突出以關鍵能力、創造性思維和創業能力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為合格的高階技術應用型人才。
2.3專業設定要體現前瞻性
由於社會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適時調整原有專業,以成熟專業作為基礎,適時調整和修正,設定新專業;同時基於地方經濟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的發展需要,未雨綢繆,增設新專業。
2.4條件成熟、裝置相容
學校在專業設定時,必須考慮自身的辦學條件,同時要儘可能地與現有教學裝置相相容,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資源的規模效應。
2.5傳承優勢和創新相結合
職業學校既要有穩定的優勢專業,顯示特色和實力,又要有適應社會急需的創新專業。專業創新是利用新技術、新裝置對常規專業進行改造或者是根據高新技術發展,不斷更新和調整原有專業的教育內涵,拓寬知識面,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及時設定新專業。總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崗位適應能力為目標、以技能訓練為核心、以專業交叉整合來設定和建設專業學科。
3、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基本對策
由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是工藝型、執行型人才,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服務的,所以專業的合理配置顯得比較重要。要達到專業的合理配置,必須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
3.1專業定位要準確、合理
高職學校應充分考慮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成才願望,應為當地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以當地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水平為基礎,兼顧其他需要;要考慮當地的教育基礎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考慮學生就業能力、就業需求和就業趨向;也要考慮學校具備的辦學層次,切不可盲目攀比,不顧自身條件而任意拔高或盲目趕潮流。
3.2充分考慮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職業定向性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不強調以學科為中心,無須追求專業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重要的是教育的職業定向性,就是學生學習了這個專業,今後能夠無障礙地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以職業崗位為依據設定專業。對於就業相對穩定、需求量大的崗位,每個行業崗位可以設定一個專業,而對於變動性較大,需求量不大的崗位,可設定不同的專業方向供學生選擇。
3.3專業設定要適度超前
借鑑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特點,準確把握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科技發展走向,特別是現代支柱產業、第三產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掌握人才需求變化規律,科學預測人才需求遠景,做好專業的調整預測研究,確保新開設的專業具有適度的超前。適度超前設定的專業經過一定時期的建設和完善,其成熟期可與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專業設定和建設適度超前,還容易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把握學校辦學主動權,不斷提升學校自身的聲譽。
3.4冷、熱專業相互搭配
熱門專業需求量大,就業形勢好。因此,要在主客觀條件和軟硬體設施比較完備的情況下,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設定熱門專業,社會有需求就設定,不需要就及時調整,適應市場發展,滿足企業需要;冷門專業條件比較艱苦,社會需求量不大,學生不願選報。但今天的冷門,明天可能就是熱門,這與政府的政策導向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專業設定時,不應當頭腦發熱,而是高瞻遠矚,合理配置冷熱專業。
3.5突出特色品牌專業
特色就是我有他無、他有我優,而品牌是一個產品的文化內涵。專業建設應當建立在特色品牌這個高度上,沒有特色不會被人記住,沒有品牌就沒有文化內涵和品位。要形成特色品牌專業,必須投入極大的工作熱情和努力,積澱學校的校園文化,開發相關的技術,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圍和學習習慣等。一個專業成了一個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才達到一個高度,專業的文化內涵才得以詮釋。
3.6學歷教育為主,兼顧在職培訓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使不同專業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滿足崗位變化和從業人員的轉崗及再就業要求。除設定學歷教育專業外,還應積極開辦短期培訓專業,當然,這種培訓與學歷教育相輔相成,是對學歷教育的一種補充,讓學生在學歷教育中,通過培訓,學得一技之長。
3.7校企共同建設專業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具有較強的職業針對性,校企共同研究具體專業設定,共同參與教學工作有利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於學校開設社會急需、相對超前的新專業。校企合作進行專業建設還有利於建設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學校可選派教師定期到企業工作,掌握新工藝、新技術;另一方面,學校也可從企業聘請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校企合作還能增加學校的經費來源,改善辦學條件。
參考文獻:
[1]黃日強,德國職業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J],職業與成人教育,2006,10:37-39
[2]張國生,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特點[J],職教通訊,2007,7:47-48
[3]華南,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實踐經驗及其啟示[J],商場現代化,2007,12:387-388
[4]楊婷勻,徐輝,技能立國——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培訓發展的新理念[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56-60
論文摘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市場需求密切相關,而專業設定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專業設定和市場要求的有效結合能夠極大促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探討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特點和原則,並且提出專業合理配置的相關要求。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培養生產一線高素質勞動者的教育,它的發展與就業市場狀況密切相關,按勞動力市場需求來設定專業和課程,用市場運作的理念來經營職業學校,把握市場的要求,就抓住了辦學的主動權。如果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脫離了與市場,離開了行業和企業的支援和幫助,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也就脫離了生存的基礎。因此,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工作者應當從地區和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在對人才需求合理預測的前提下,在行業和企業的參與下,經過反覆認真地論證後,對專業設定作出理性決策。
1、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基本特徵
從世界各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較為成熟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情況來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設定主要呈現以下特徵:
1.1專業設定與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需要相吻合
綜觀各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現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一種地方性教育,紮根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實際,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生存的基礎。相反,如果沒有就業市場,不能為當地服務,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依託。
1.2專業設定直接面向特定職業
1.3學科交差類專業成為發展趨勢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培養生產一線員工的教育,但是這些人才也可以升遷,升遷的方向是一線主管或者中層管理人員,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執行公司的戰略決策,這需要相關的技術技能保證公司戰略的實施。而這些崗位需要的是複合交叉型人才,所以對相關學科進行整合,形成新的專業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一大趨勢,也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相關技能的關鍵,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2、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基本原則
近幾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在專業設定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不顧自身條件開設新專業,盲目攀比,造成熱門專業重複建設;降低人才培養標準,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自身聲譽;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穩定可靠的行業依託,導致部分院校急功近利,專業建設難以形成特色。因此,職業院校設定專業時必須適時調整,按照傳統與改革創新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專業建設發揮自身辦學優勢,增強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的功能,在專業化設定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有足夠的超前意識,主動適時地調整舊專業,增設新專業。具體來講,專業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2.1真正體現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
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和行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對同一職業領域的人才規格、專業目標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的設定和開發必須緊緊圍繞和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產業發展趨勢,通過市場調查和實際論證來進行。
2.2培養目標為技術應用能力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培養方案要正確處理知識、能力、素質的關係,在專業開發和設定過程中,應從實際出發,構建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的專業體系,突出以關鍵能力、創造性思維和創業能力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為合格的高階技術應用型人才。
2.3專業設定要體現前瞻性
由於社會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適時調整原有專業,以成熟專業作為基礎,適時調整和修正,設定新專業;同時基於地方經濟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的發展需要,未雨綢繆,增設新專業。
2.4條件成熟、裝置相容
學校在專業設定時,必須考慮自身的辦學條件,同時要儘可能地與現有教學裝置相相容,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資源的規模效應。
2.5傳承優勢和創新相結合
職業學校既要有穩定的優勢專業,顯示特色和實力,又要有適應社會急需的創新專業。專業創新是利用新技術、新裝置對常規專業進行改造或者是根據高新技術發展,不斷更新和調整原有專業的教育內涵,拓寬知識面,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及時設定新專業。總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崗位適應能力為目標、以技能訓練為核心、以專業交叉整合來設定和建設專業學科。
3、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定的基本對策
由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是工藝型、執行型人才,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服務的,所以專業的合理配置顯得比較重要。要達到專業的合理配置,必須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
3.1專業定位要準確、合理
高職學校應充分考慮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成才願望,應為當地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以當地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水平為基礎,兼顧其他需要;要考慮當地的教育基礎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考慮學生就業能力、就業需求和就業趨向;也要考慮學校具備的辦學層次,切不可盲目攀比,不顧自身條件而任意拔高或盲目趕潮流。
3.2充分考慮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職業定向性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不強調以學科為中心,無須追求專業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重要的是教育的職業定向性,就是學生學習了這個專業,今後能夠無障礙地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以職業崗位為依據設定專業。對於就業相對穩定、需求量大的崗位,每個行業崗位可以設定一個專業,而對於變動性較大,需求量不大的崗位,可設定不同的專業方向供學生選擇。
3.3專業設定要適度超前
借鑑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特點,準確把握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科技發展走向,特別是現代支柱產業、第三產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掌握人才需求變化規律,科學預測人才需求遠景,做好專業的調整預測研究,確保新開設的專業具有適度的超前。適度超前設定的專業經過一定時期的建設和完善,其成熟期可與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專業設定和建設適度超前,還容易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把握學校辦學主動權,不斷提升學校自身的聲譽。
3.4冷、熱專業相互搭配
熱門專業需求量大,就業形勢好。因此,要在主客觀條件和軟硬體設施比較完備的情況下,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設定熱門專業,社會有需求就設定,不需要就及時調整,適應市場發展,滿足企業需要;冷門專業條件比較艱苦,社會需求量不大,學生不願選報。但今天的冷門,明天可能就是熱門,這與政府的政策導向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專業設定時,不應當頭腦發熱,而是高瞻遠矚,合理配置冷熱專業。
3.5突出特色品牌專業
特色就是我有他無、他有我優,而品牌是一個產品的文化內涵。專業建設應當建立在特色品牌這個高度上,沒有特色不會被人記住,沒有品牌就沒有文化內涵和品位。要形成特色品牌專業,必須投入極大的工作熱情和努力,積澱學校的校園文化,開發相關的技術,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圍和學習習慣等。一個專業成了一個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才達到一個高度,專業的文化內涵才得以詮釋。
3.6學歷教育為主,兼顧在職培訓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使不同專業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滿足崗位變化和從業人員的轉崗及再就業要求。除設定學歷教育專業外,還應積極開辦短期培訓專業,當然,這種培訓與學歷教育相輔相成,是對學歷教育的一種補充,讓學生在學歷教育中,通過培訓,學得一技之長。
3.7校企共同建設專業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具有較強的職業針對性,校企共同研究具體專業設定,共同參與教學工作有利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於學校開設社會急需、相對超前的新專業。校企合作進行專業建設還有利於建設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學校可選派教師定期到企業工作,掌握新工藝、新技術;另一方面,學校也可從企業聘請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校企合作還能增加學校的經費來源,改善辦學條件。
參考文獻:
[1]黃日強,德國職業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J],職業與成人教育,2006,10:37-39
[2]張國生,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特點[J],職教通訊,2007,7:47-48
[3]華南,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實踐經驗及其啟示[J],商場現代化,2007,12:387-388
[4]楊婷勻,徐輝,技能立國——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培訓發展的新理念[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