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原理課程的論文

  教育學原理就是有關如何通過教育活動促進生命成長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它的起源、發展和變遷,本身就顯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對舞蹈教育中教育學原理的運用意義及方法思考》

  摘要:舞蹈是一門藝術,但是當舞蹈作為一門課程被搬上教育領域時,他又具有一定的教育特徵,要想使舞蹈作為一門藝術或者一種文明傳承下去,就要善於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舞蹈教師除了要具備過硬的舞蹈專業知識外,還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學知識,用教學學思想來研究舞蹈的規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培養出更多的合格的舞蹈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在舞蹈教育中運用教育學原理的意義,然後探究瞭如何在舞蹈教育學中科學地運用教育學原理。

  關鍵詞:舞蹈教育;教育學原理;運用意義;方法思考

  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7—0141—01

  舞蹈教育是教育領域的一個分支,就是從教育學的角度出發,用教育學的原理和方法來探究舞蹈中蘊含的規律,然後將這些規律和動作要領以教育的形式向廣大學生傳播出去的一門學科。舞蹈教育是培養舞蹈人才必須經歷的一個時間環節,只有擁有了先進的舞蹈教育學原理,才能確保舞蹈教育有計劃、有目標地展開,舞蹈教育只有在先進的教育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達到目的。

  一、教育學原理在舞蹈教育中運用的意義

  首先,教育學原理為舞蹈教育提供理論上的支援。舞蹈教育歸根到底也歸屬於教育教學領域,要想做好舞蹈教育工作就必須掌握基本的教育學原理,舞蹈教師在從事舞蹈教育工作之前首先要進行教育學理論學習,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論和規律。舞蹈教育是一項實踐活動,要想確保實踐活動積極有效地進行,就要有一定的先進理論的指導,在先進的教育原理的指導下,才能提高舞蹈教育效率。

  例如:在教育學理論中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論,舞蹈教師要把這一先進的教育原理利用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的這些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育學原則和原理的指導和帶動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舞蹈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其次,舞蹈教育學原理對舞蹈教育的實踐指導意義。一門技術或者藝術都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支援,只有擁有了豐厚的理論基礎,才能確保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達到標準要求,學生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完成實際的動作演練。在某種意義上說,舞蹈教育理論具有特殊的指導意義,是再現完美藝術形式的必經階段,舞蹈教育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舞蹈人才,這些人才源源不斷地支援國家文藝事業的發展,所以說舞蹈教育學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舞蹈教育中,科學地運用教育學原理探究舞蹈的規律,再把這些規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傳播給學生,學生在有效的教育方法與教育規律的作用下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為廣大觀眾呈現出一幅幅生動、活靈活現的舞蹈藝術,為人們帶來了良好的視覺盛宴,人們的身心得到了陶冶,教育學理論發揮了在舞蹈教育中的實踐指導意義。

  二、如何在舞蹈教育中運用教育學原理

  要想實現教育學原理對舞蹈教育的指導作用,首先就要形成科學的教育學原理,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教育學原理是科學的教育學原理,它為教育學理論提供了一套科學的方法,在舞蹈教育中運用教育學原理要以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原理為基礎,因為它符合教育科學的基本規律。

  教育學原理在舞蹈教育中的應用體現為科學的教學法的應用。舞蹈教師要善於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

  方法一:課前複習法,在一般的教育學科領域,都有課前複習的涉入,在舞蹈教學課堂上,課前複習表現為課前的熱身運動,在每一節新課開始前,教師要帶領學生做一遍課前的熱身運動,讓學生充分進入學習的狀態,集中注意力。在這樣一個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的帶動下,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

  方法二:鼓勵激進法。在教育領域,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對他們的學習進步表示讚許,為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朝著一個學習目標積極前進,不斷髮展,在舞蹈教育教學中也是一樣,舞蹈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鼓勵學生不斷邁向前進,對於後進生的點滴進步教師要及時給予積極的評價,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的發展和進步,以達到不斷的進步。

  方法三:實行科學的獎懲制度。一個科學的舞蹈教育學原理離不開科學的獎懲制度,通過建立科學的獎懲制度來約束和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如:對於學習進步較快的學生給予休息的權利,對於學習不認真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懲措施,以此刺激學生不斷進步,擺脫掉懶惰的壞習慣。

  三、總結

  舞蹈教育是舞蹈藝術、教育學、舞蹈學的綜合學科,舞蹈教育必須在教育學原理的指導下完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舞蹈教學要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育學理論水平,善於運用科學的教育學理論為舞蹈教育服務,提高舞蹈教育水平,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舞蹈人才,這些都離不開舞蹈教育學原理的應用,體現出舞蹈教育中教育學原理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壽榮.林笑峰.綜觀《舞蹈原理》、《現代舞蹈教學》、《競技舞蹈學》[J].舞蹈學刊2004,116.

  篇二

  《論教育學原理學習的重要性》

  摘要: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學原理》以教師發展需要為基本立場,為教師提升教育學原理的基本素養,用教育學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讀自己的教育實踐,在解讀中形成對教育學原理的理解,看到教育學原理的存在與意義服務。

  關鍵詞:教育學;理論和實際;前沿性

  中圖分類號:G6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661201105-117-01

  對於“教育學原理”的概念,在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學原理》一書中的解釋:“教育學原理就是有關如何通過教育活動促進生命成長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它的起源、發展和變遷,本身就顯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中國教育學的發展態勢。在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道路之後,中國走出了一條探索——改革——實踐——創新的發展道路。在顧明遠看來,教育學的興起,是很有必要的,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好好參悟。

  《教育學原理》以教師發展需要為基本立場,為教師提升教育學原理的基本素養,用教育學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讀自己的教育實踐,在解讀中形成對教育學原理的理解,看到教育學原理的存在與意義服務。書中主題與內容的選擇以當代中國的學校教育變革為核心,以體現此書時態上的當代性、空間態上的本土性和校本性。此外,在這本書闡述中滲透著編寫者近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持續了十多年,且還在深入進行的“新基礎教育”研究。

  在本書中,對教育學提出了以下幾個重點問題:

  第一,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這套教材是根據在職教師的特點專門編寫的,既重視教育理論的介紹,又重視研究教育實際中的重大理論問題。把教育實際中的問題提升到理論上來闡述,可以提供學員的認識。教師學習理論是十分必要的,老師只有在充分認識教育規律後,才能去創造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論的學習,就是要提高教師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提高教師的理論思維能力,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有所創造。

  這就指出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意義。理論聯絡實際,是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概括表述,其基本精神是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樣也要堅持這一理論。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理論,而忽略了實際,或是隻是注重實際,而忽略了理論知識,都是非常有害的。

  案例分析:如教一年級的學生識字。如果生硬地教給學生那些生字,可能對於剛接觸的他們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如果在理論中聯絡一點實際,那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收效更大。可以播放一點輕音樂,創造一種氛圍,運用多媒體演示“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然後老師講述:由於勞動和生活的需要,他們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是那時候還沒有文字,怎麼辦呢?我們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看見“船”就把“船”記下來。螢幕上以動畫形式依次出現由實物圖變成象形字的過程。然後為了便於書寫,後來,人們就在這個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在的這個“船”字。這樣,就把所要學習的漢字“船”給講出來了,而且也便於學生記住,這樣的理論聯絡實際,可以加深印象。

  第二,重視學科的前沿性。編寫的教材儘量能夠反映學科當前發展的新成果,注意吸收國際上新的教育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使老師學習了這些課程後能夠理解該門學科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瞭解世界各國教育發展新趨勢。這不僅能夠使教師學習到最新的教育理論,而且能夠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有利於創造他們自己的新經驗。

  案例分析:在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列舉磚頭的用處”時,學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倉庫,造學校,鋪路”,學生小明的回答是:“蓋房子,蓋花壇,打狗,敲釘”,面對這樣兩種不同的回答,老師應該在肯定小方回答正確的同時,更要對小明的回答進行讚賞和鼓勵,因為小方回答磚頭的用途都是沿著用作“建築材料”這一方向發散出來的,幾乎沒有變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僅想到了磚頭可作作建築材料,還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這樣的發散思維變通性就很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所以老師應當給對小明的這種創新思維進行鼓勵。

  綜上所述,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學原理》主要以對教育學提出了三個問題:一、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第二、重視學科的前沿性;第三、重視研究。學習《教育學原理》僅僅是學習、消化和吸收,而不是一種明確的操作,套用葉瀾教授說的一句話:“原理不是明確的操作性規定,原理只有滋養了人的心靈才會有真實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夏徵農,陳至立.辭海[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4.

  [2]顧明遠,教育學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7.

  [3]張一兵.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9.

  [4]劉永康.語文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