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代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現代學習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體的方式或幾種方式的總和,而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由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多維度、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開放系統。認識和把握現代學習方式是我們創造性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的重要保證。自主學習是創造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呢?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徵,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構成了鮮明對比,兩種方式在學生的具體學習生活中分別表現為“我要學”與“要我學”。“要我學”是受強制或者是有外在因素誘因的;“我要學”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對知識具有強烈的學習慾望;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而不是一種負擔。
        例如,在講滑動變阻器時,先把鉛筆芯一段接入電路,看燈泡的亮度,再逐漸加長接入電路中的鉛筆芯長度,觀察燈泡亮度的變化。然後問學生:如果這段導體很長,你可以採用什麼辦法,使實驗更簡單呢?同學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繞起來,這樣學生既學得有興趣,又容易掌握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和作用;如果讓學生死記硬背,過段時間就可能忘記,且枯燥無味。
        二、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
        獨立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徵,它對應於傳統學習方式的依賴性。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麼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獨立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都有一種表現自己獨立學習能力的慾望,他們在學校的整個學習過程也就是一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要求,積極鼓勵並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電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用導線連線電池和小燈泡,可是小燈泡並不亮。此時,教師不要急於解釋原因,而應該讓學生自己去動腦筋解決這個問題,提出各種假設:①可能是燈泡壞了。②也許是由於乾電池用完了。③可能是電池的裝配錯誤。然後通過實驗,他們都找出了原因,解決了這個問題。另外,物理學中還有許多研究問題的方法,如控制變數法、類比法等。用這些方法對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很有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循序漸進地交給學生,最終使學生能獨立使用這些方法。


     三、引領學生積極參與體驗
        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體驗使學習進入生命領域,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不在是僅僅屬於認知、理性範疇,它已擴充套件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徵,在實際的學習活動中表現為:強調身體性參與;重視直接經驗。
        例如,教師多年來講授的知識都是一樣的,所以容易把問題簡單化;在教師看來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對於學生來講可能是第一次接觸,很新鮮,很感興趣,如果我們只是將結論告訴學生,不僅不能使學生完全理解,而且更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們在浮力教學中,關於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教師已經講解的很透徹了,但對學生來講,還是不容易理解的。這時,我們不可以一提而過,應該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體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程度的關係。經歷了實驗的過程,學生不僅能深刻理解這一個知識點,同時還可能在活動中發現新的問題,找出新的知識增長點。
        四、啟發學生髮現問題
        問題是思維的動力、創新的基石。一個學生若能不斷地提出問題,說明該學生對知識充滿了好奇心,富於想象,善於置疑、勇於求異,使學生置於問題的情境中,讓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物件,在明白原有問題的基礎之上產生新的問題,在問題中求知,在問題中發現。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慾;沒有問題,也就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所以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
        總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於把握現代學習方式,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正確、適時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再是學生單方面的事情,而是成為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橋樑與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