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畢業論文

  農村水利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礎,是農民生存和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是農村生態健康和環境良好的重要依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農村水利設施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一、小型農村水利設施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1.1農田水利建設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問題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首要任務,儘管與大型水利設施相比,小型水利設施大多規模較小、形態也各不相同,分佈比較廣泛,但對農村糧食生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大部分都是水資源缺乏的地區,洪災、旱災比較頻繁,年均洪澇乾旱災害面積達3333.33多萬hm2,佔耕地面積的近30%。在某種程度上,旱災的破壞性超過水災,糧食生產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如果沒有農村水利設施作保障,糧食生產將十分不穩定。然而,相關調研顯示,目前全國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灌溉設施,灌區普遍存在標準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等問題,抗禦旱澇災害能力較低成為影響農業穩定發展的最大軟肋,對農村糧食生產帶來極大威脅,加快農田水利建設刻不容緩。因此,中央決定需大力發展農村水利事業,夯實水利基礎,其中建設重點就是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徹底改變農村靠天吃飯的現狀。

  1.2農田水利建設是擴大土地資源利用的有效途徑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為了保障我國經濟生活發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耕地,不僅在數量上要達到一定標準,耕地質量同樣是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國人均耕地明顯不足,大量糧食需要通過進口來保障國內生產生活的需要,世界糧農組織在研究報告中稱,我國需要人均有433.33m2的水澆地才能保證正常的糧食供給,國務院也明確規定12000萬hm2基本農田紅線制度。然而,近幾年來,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農村大量土地變更為建設用地,農村耕地面積急劇減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此情況下,如何提高農村耕地的數量和質量成為三農發展的重要工作,而這離不開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農村有大量的荒山、荒地可以用來開發建設成小型水利工程設施,反過來,建成的水利工程設施可以促使更多的非耕地轉化為耕地。另外,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可以改善原來的耕地條件,提高耕地產量,尤其原來缺水的鹽鹼地等,通過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可以改善生產條件、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

  1.3農田水利建設是應用農業科技的前提條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田水利建設同農業生產的關係緊密不可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農田水利建設的跟進,而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又能夠促進農業生產中技術的應用,兩者之間的良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農田水利技術進步力度顯著加大,培育現代農產品品種、噴灌、滴灌和管灌等先進適用節水灌溉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這一切的前提是發展農村水利設施,由於新技術相比原有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新種子和新肥料對用水的及時性和水質有較強的依賴性、敏感度,新技術的使用效果只有灌溉效率充分的情況下表現較為明顯,否則施肥效果減弱會影響農業生產產量,防蟲效果減弱會影響抵禦病蟲害的能力,灌溉效率不足也會影響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因此,在全國廣泛引進先進灌排技術的同時,良好的灌溉系統是引進新技術的基礎,也為引入新技術提供了可能性。

  二、結語

  總之,小型農村水利設施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為此,我們要加快建設一批規模合理、標準適度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夯實農村水利基礎,這在今天顯得尤為迫切。

  範文二:農村水利水電論文

  1水利水電工程對於三農問題的必要性

  雖然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村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新農村建設也日新月異,但是在農村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完善管理制度,積極解決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推動農村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對推進城市化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農村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經過數十年的水利專案建設,不斷總結各個歷史時期的水利工程管理經驗,不斷完善農村水利水電專案的管理制度,我國農村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2.1工程建設與工程管理相互重疊

  容易埋下工程質量隱患。在農村大規模水利水電建設過程中,水利部門承擔著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設的雙重艱鉅任務。農村水利水電專案根據當地自身特點和執行要求,只需滿足當地的能源需求,本身工程規模較小,當地政府僅制定針對當地的能源計劃和旱澇設防即可。但同時特殊時期又要滿足整個水系的抗旱防汛要求,這又對工程提高了質量要求。這種矛盾導致了管理與建設的重疊。

  2.2責、權、利分離

  建設程式不嚴。地方政府為了充業績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向國家申請資金,資金到位後,因為當地環境與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制約,無法正常施工,不履行正常的施工程式,對一些審批手續不能及時辦理,最後導致工程驗收無法正常進行,工程質量無法保證。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由於利益驅使,將施工專案交給與自己有關係的企業,對企業的資質與施工技術沒有實際考察,最後造成工程質量不過關,嚴重影響了工程效果。

  2.3工程建設市場無序競爭

  農村水利水電工程專案對施工單位的門檻較低,對企業資質的把關不嚴格,這就容易出現企業無證施工,違規操作、競爭混亂等現象。

  2.4工程資金監控的政策法規相對滯後

  資金監管的執法力度弱,農村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專案的地方配套資金到位情況不理想。由於地方政府財政的財力有限,部分地方政府的自籌資金到位率不到50%,甚至個別地方根本沒有配套資金,這種局面一直沒有在政策層面上得到解決,從而導致“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被動的資金管理情況比較普遍,影響了農村水利水電工程整體效益的發揮。

  2.5施工隊伍人員素質偏低

  影響了工程的內在質量。農村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人員,普遍技術水平差,缺乏法律意識,綜合素質低,缺乏先進的裝置和檢測手段,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了工程質量。

  3我國農村水利水電工程有效管理的相關對策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關係著我國農業農村的健康發展,同時也與農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在新形勢下,隨著社會現代化以及資訊化程度的加快,國際農業設施建設的水平不斷提升,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再加上近年來氣候環境的多變,我國農業旱澇問題頻發,這也為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改變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管理狀況,推動現代農業設施的資訊化水平以及健康快速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農業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部門必須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3.1加強對於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及完工後全過程的管理

  目前我國農村水利水電的建設管理仍然留存於比較落後的狀況,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新的建設管理,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要保證達到對於水利水電工程設施建設的有效管理,首先應當在工程設施建設的全過程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管。建設單位在進行施工建設前一定要明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建設程式,然後再進行施工建設;還要嚴格地落實招投標的問題,保證這項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還應當發揮好監理人員的作用,管理好工程的質量。除此之外,工程建設人員必須加強員工的安全管理意識,通過安全培訓等方式使施工人員達到施工建設的安全進行,保證建成之後問題出現的機率降低到最小。同時,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完成之後的管理也是極為重要的。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完成之後,國家必須組織專門人員在農村建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定期對水利水電工程的使用狀況進行檢查,及時解決已出現問題,避免重大水利水電工程問題的出現。

  3.2優化農村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管理流程及管理模式

  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是一項較為複雜的工程,其工作的各個環節必須達到良好的配合,才能保證整個管理工作的順利執行。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門必須優化管理的流程,將整個大的管理工作部門劃歸為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下分設子系統,保證系統的每一個環境都有精確的工作任務,還要避免任務的重疊,使每一個工作環節都能夠達到各司其職,又與其他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狀態,構成一個環環分明又連環鉤索的一個良好的管理系統。同時,管理部門還要在資訊化的大環境下優化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形成以政府指令為指導,以投資方作為主體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在水利水電工程專案建設中既要保持政企分開,使政府和企業權責分立,同時還要保持政府與企業良好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政府對於公益性設施的主導作用,使企業在遵循政府指令的前提下,針對市場做一些變革,這樣以來既能保證管理的公益性,又能保持管理與市場的連結。

  3.3創新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技術水平

  不斷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水平,在國內外多年的工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政府首先要給予大力支援。不斷加大技術管理創新的投資力度,加大研發投入,對管理人員定期培訓,使管理人員之間可以有效溝通,分享管理經驗。管理人員必須對水利水電工程全面瞭解,能夠達到實時管理,如發現問題需及時處理,定期總結問題,深入思考,理論結合實際,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在農村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當地政府必須積極作為,加大創新科研投入,相關部門制定完善的管理規範,保障管理的規範性和有效性;規範市場導向,嚴格考察施工企業資質及施工能力,防止農村水利水電施工市場門檻低,競爭混亂的局面,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大力推進城市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