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骨科病人心理護理論文

  骨科疾病病因複雜,病人有著不同的心理反應,針對病人的心理特徵,採用以疏導為主的心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骨科病人心理護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骨科病人心理護理論文範文一:心理護理在骨科病人中的應用

  【摘要】 探討 心理護理在骨科病人中的 應用,研究心理護 理學 在骨科 臨床上的不同特點,增強護理 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通過良好的心理護理有效的緩解病人的各種不良情緒,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充分重視其心理狀態,並採取針對性護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緒調解到最佳狀態,以利於病人早日康復。

  【關鍵詞】 心理護理 骨科

  心理護理作為一種重要的護理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它貫穿於病人住院的全過程,能較好的解決病人的負性情緒心理問題,起到藥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骨科患者多為意外損傷所致,突然使其強迫性臥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難以接受,傳統的護理有時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除了滿足患者的 治療 和生理需要外,加強心理護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時調節患者的心理狀態,有利於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全過程,儘快得到康復。

  1 心理護理的目的

  骨科患者入院後,一方面是外傷和疾病造成的身體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最好、最及時的治療和最佳護理。

  1.1調節病人的心理狀態:心理因素是影響疾病轉歸的重要因素之一。骨科臨床病人多伴有部分的功能障礙和疼痛,多需要採取手術治療。病人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療,另一方面最擔心手術能不能恢復功能和解除疼痛等。對手術疑慮重重,擔心麻醉意外,手術失敗,術中大出血,神經損傷等,病人處於緊張、焦慮之中,會造成治療上的不配合,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的紊亂、食慾減退、睡眠質量下降,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和機體的康復。此時,護理人員要及時發現病人的心理變化,採取適當的護理措施,給與全面、細緻的健康指導,恰當的勸說和解釋,以改變病人的認識方式。美好的 語言、友善的態度,可以改變病人的情緒狀態,巧妙的積極暗示又可使病人按照治療方案行事,從而使病人在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

  1.2幫助病人適應新的生活 環境:病人從家庭到 醫院 ,周圍的人和事物都是陌生的,難免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影響飲食和睡眠。因此,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每一位新入院病人,主動介紹醫院環境、規章制度,盡最大努力滿足病人的需要,讓病人感到溫暖。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其生活,使病人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增進健康。指導病人 科學 有效的功能鍛鍊,健康指導,分散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1.3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保證完成各項工作重要基礎,病人在住院期間這一點也顯得十分重要。護理人員與病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基礎上的人際關係,而且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護理人員的儀表、氣質、行為、情緒,潛移默化的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護士與病人交談時準確感受病人的情感,理解病人的處境和他們的要求,促進相互間信任與理解,拉近護患間的距離,幫助病人儘快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良好的護患關係是一種極有效的鼓舞力量,是醫治疾病的良藥。病人間的溝通比護患溝通更有效,也是一種較好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方法。因此,病人入院後護士除了向病人介紹病區環境外也要介紹同室病友,以儘快使病人適應環境。

  2 心理護理的技巧和 藝術

  2.1善於使用美好語言:語言是人們進行情感交流的橋樑,護士在與病人交談時能否達到相互理解,除交流的內容、環境、交談雙方的知識 經驗外,應用語言的技巧和藝術是很重要的。護理人員在接觸病人時首先應有禮貌,主動向病人問好,根據病人的年齡進行稱呼或稱其職務,使用語言親切溫暖、通俗易懂,對不同 職業的人採用不同的口吻,使溝通恰到好處,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要耐心傾聽病人的敘述,要善於使用安慰性和鼓勵性語言,使病人感到心理上的支援,精神愉快,增強治療信心。在病人情緒不佳時,更應注意關心體貼病人,要有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理解與合作,積極地使病人投入到整個治療過程中。

  2.2避免傷害性語言:傷害性語言不僅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帶來消極的情緒,而且通過大腦皮層與內臟相關的機制擾亂內臟與身體的生理平衡。如隨意訓斥、指責病人,會挫傷其自尊心,給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後果。

  2.3積極的暗示性語言:暗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產生的心理現象。暗示既能影響病人的心理活動,又能影響人的生理活動,所以積極地暗示可使病人得到良好的資訊刺激,從而心情愉快,情緒高漲,精神振奮,促使病人積極地配合治療,使疾病向積極的方向轉化。避免使用消極的暗示性語言。

  3 手術前的心理護理

  其心理變化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對手術的害怕,二是擔心手術的結果。怕的是疼痛與死亡,擔心是否出現意外及致殘等。大量的臨床觀察和研究證明:病人術前的恐懼和焦慮,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如出血量大,刀口癒合遲緩等。因此,術前應進行充分的心理諮詢,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闡明手術的必要性和生要性,根據不同的病人,用恰當的語言交待術前注意事項,術中必須承受的痛苦,術後注意事項及鍛鍊方法等。如頸椎後路手術的病人,術前練習俯臥位以適應手術需要,並重點說明他本人在術中的有利因素,使病人深信醫護人員對其的病情十分了解,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盡最大努力地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使其順利渡過這一關。 4 手術後的 心理護理

  手術後病人最渴望的就是了解疾病的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由於身體 組織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傷,都會經歷刀口疼痛,身體不能自主活動,病人多有焦躁不安心理。因此,對術後病人要注意以下環節:

  4.1讓病人瞭解手術效果:病人回病室後,醫生和護士應以親切和藹的 語言進行安慰鼓勵,告訴病人手術進行得順利,只要忍耐幾天刀口疼痛就會恢復健康。多數病人擔心意外發生,此時護士應及時的向病人提供有利的 治療 資訊,以減少病人術後過度痛苦和焦慮。

  4.2幫助病人緩解疼痛:病人術後刀口疼痛是普遍現象,與手術部位、刀口方式、個人疼痛閾值、耐受能力有密切關係。病人如果過度敏感,情緒過度緊張,會加劇疼痛。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理解病人的心情,注意從各個具體細節來減輕病人的疼痛,如術後6小時給予藥物止痛。也可同時 應用鎮靜劑,以加強上痛效果。

  4.3鼓勵病人積極配合治療、正確對待人生:骨科病人大都要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恢復過程,如果術後恢復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補償的希望;如果術後效果不好或者術後帶來部分生活功能破壞或殘疾,將會給病人心理上造成嚴重挫傷,尤其是突然殘疾,會使病人的理想破滅,病人的需要和動機不能滿足而產生一些過激行為,如挑剔、罵人,蠻橫無理。在護理 工作中要同情關心病人,對治療不合作的病人要耐心解釋勸說,使病人勇敢承認現實。

  5 心理護理的意義

  5.1有利於推動護 理學 的 發展 :隨著 醫學的進步與發展,護理模式也發生了轉變,護理工作不僅要為病人提供身體、生理需要的服務,還要做好心理 社會的服務。護理的物件不僅是疾病,而是一個有意識、有思想、有情感和各種心理活動的人,即為病人提供整體護理。

  5.2有利於提高護理質量:在 臨床 實踐工作中,由於病人來自不同的社會 環境,從事不同的 職業,個人的性格、愛好、生活習慣、 經濟 地位和心理需求都不同,對疾病的認識也不同。他們既有一般健康人的心理特點,又有病人的特殊表現,因此,護理人員運用掌握的心理護理知識,瞭解、分析、掌握種類病人不同心理狀態,有目的、有 計劃的制定護理措施,通過干預病人的心理活動,使千差萬別的病人都能達到治療和康復所需要的最佳心理狀態,起到藥物起不到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權陽順,鄒曉華.心理護理的療效評價與影響因素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誌.2006,2511:933.

  [2] 蘇秀菊,胡素芬,牛素梅,等.創傷骨折病人的不良情緒及護理對策.國際護理學雜誌.2006,2512:1016—1018.

  骨科病人心理護理論文範文二:骨科病人康復期的心理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病人康復期心理護理的有效措施及臨床效果。方法:將76例患者平均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的患者僅接受基礎護理措施,觀察組的患者除接受基礎護理外,還接受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功能恢復狀況進行評價。結果:觀察組功能恢復狀況良好的患者36例,所佔比例為94.74%。對照組功能恢復狀況良好的患者31例,所佔比例81.58%。兩組患者的功能恢復狀況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遠優於對照組。結論:心理護理對改善骨科康復期患者心理狀態,促進患者功能恢復,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實施意義。

  【關鍵詞】骨科;康復期;心理護理;基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273-01

  隨著現代醫學的蓬勃發展,醫療環境和技術水平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治療與護理理念也在不斷湧現,社會對護理服務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服務中不僅要體現過硬的專業技術,同時也要融合人性化的關懷理念,讓患者的身心健康在護理過程中均得以改善。因此在這一發展趨勢和大背景下,心理護理日益為護理工作者所重視,並將之引入到臨床的實際應用。骨科是臨床上的重要科室,收治患者通常較為複雜,而且病情也相對嚴重,因此護理工作量也非常繁重。骨科護士如不重視護理細節和患者的心理感受,常易引發相應的護患矛盾,既影響科室形象,同時也不利於患者的治療與康復。因此,如何在做好基礎護理工作的同時,有效地開展心理護理措施,一直是臨床護理工作的熱點話題。我院通過對骨科處於康復期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發現收效顯著。現將相關心理護理經驗和實施效果彙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6例患者,其中包括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33例,四肢多發性骨折22例。依據隨機原則,將這76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38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為14~73歲,平均52.6±3.2歲。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齡為16~71歲,平均53.1±2.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疾病型別等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基礎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基礎護理措施基礎上,並接受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功能恢復狀況加以評價。

  1.3基礎護理措施

  基礎護理措施主要包括生活護理、功能鍛鍊和健康教育等3個方面。生活護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指導患者合理搭配飲食,多進食蛋白和維生素含量高,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清水。對有吸菸飲酒習慣的患者,要及時戒除糾正。對需要長期臥床恢復的患者,要確保床鋪乾淨衛生,被褥要保持輕柔乾燥,經常換洗晾晒,以避免潮溼。經常幫助臥床患者翻身和拍背,以防止壓瘡和肺部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並儘量避免超負荷運動[1]。此外,功能鍛鍊也是十分必要的護理內容。護士應正確指導患者功能鍛鍊的方式、強度和頻率等。如股骨頸骨折多發於老年人,進行功能鍛鍊時,應以舒縮股四頭肌,進行跖屈和足趾活動為主,並輔以髕骨被動活動。健康教育的物件既包括患者,也包括家屬,涉及的內容包括疾病知識、鍛鍊活動注意事項、飲食習慣和併發症的防治等。

  1.4心理護理措施

  針對康復期的骨科患者,多已接受長期治療,並對功能鍛鍊存有顧慮,對疾病的康復和後遺症有較大思想負擔,並擔心疾病再次復發,護士應將之與發病初期及恢復期患者的心理護理相區別,並制定專門完善的心理護理方案加以實施。對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是實施心理護理的首要步驟。護士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在和諧的護患關係基礎上,深入瞭解患者的思想包袱,並認真剖析,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如有些患者心情急切,並急於求成,超負荷地進行功能鍛鍊,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和心理,不僅無助於康復,甚至會適得其反。護士應及時與患者溝通,緩解患者的焦躁心理,並叮囑其不可操之過急。此外,有很多老年患者,突然遭受疾病打擊,通常會存有悲觀和抑鬱心理[2]。護士應在護理過程中,向患者有效傳遞相應的疾病知識和正向內容,可通過介紹成功案例,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來樹立戰勝病魔的決心。針對關節周圍骨折、脫位術後患者,由於受到突發事件衝擊,通常存有焦慮、驚懼和害怕疼痛等心理。護士應針對不同心理問題,採取適宜策略,盡最大努力安撫患者。如制動休養對類患者而言十分關鍵,但是大部分患者會因害怕疼痛,進而不願活動,難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還有些患者對鍛鍊恢復缺乏認識,並擔心活動會對關節造成損害。面對這一現象,護士應採取鼓勵和暗示策略。通過詳細介紹治療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安慰和鼓勵的語言,期望的眼神和動作,來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並讓患者看到每日恢復的實際效果,使患者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治療康復中來。

  2結果

  對實施護理後,兩組患者的功能恢復狀況進行觀察評價,觀察組功能恢復狀況良好的患者36例,所佔比例為94.74%。對照組功能恢復狀況良好的患者31例,所佔比例為81.58%。兩組患者的功能恢復狀況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遠優於對照組。

  3討論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過程中,護士通過語言、態度、表情、姿勢、行為和氣質等,來影響和改善患者的情緒,減輕、消除其顧慮和煩惱,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及由此產生的軀體症狀,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以達到早期康復地目的[3]。我院通過對處於康復期的骨科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發現臨床效果十分明顯,該措施有利於患者功能恢復,加速患者痊癒,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進一步深入推廣。

  參考文獻

  [1]陳興貴,劉貴芳,胡豔娣等. 骨科患者出院指導在康復期中的意義[J]. 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2:177.

  [2]葉花蓮. 淺談骨科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 12:436-437.

  [3]劉雪梅,孟紅旗. 心理護理的進展[J].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9 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