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反腐的形勢論文
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核心與重要載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對策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是我們黨對執政規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根本舉措。實踐表明,近年來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制度建設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尚處於薄弱環節,迫切需要在加強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相關法律和規範國家工作人員從政行為的制度,對違紀違法行為的懲處制度,反腐敗領導體制、工作機制。
關鍵詞: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規範化;制度化
中圖分類號:D33/37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206015505
縱觀國外有著成功反腐實踐經驗的國家,都是依賴於健全的法律制度,健全的廉政法制體系是廉政建設的重要依據。依法治腐,是國際反腐敗鬥爭的成功經驗,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共識。黨中央在十四大以來,逐步建立健全了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十六大以後,又作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戰略決策,特別是大力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制定和修訂了廉政準則、黨內監督條例、紀律處分條例和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行政監察法等一批法規制度,這些都為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證。
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核心與重要載體。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制度是規範人們行為的強制性措施,是教育的輔助形式;教育重在倡導和自律,而制度則側重於約束及強調他律;有效的監督必須依託於制度的強制力,沒有制度的保障是蒼白無力的監督。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沒有教育的制度是沒有靈魂和基礎的制度,制度離開了監督就會形同虛設,監督離開了教育和制度就會無所適從。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教中有督,督中寓教,制度與懲治相貫通,使這一科學的治理腐敗體系達到高度統一。
鄧小平同志說過:“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穩定性和長期性。”[1]胡錦濤在中紀委十七屆五次全會上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2]回顧這些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所走過的歷程,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越來越緊迫,將其提上重要日程是當務之急。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是現階段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由於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問題;思想認識不到位也影響了制度的制定、執行和落實。梳理、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對探索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規律,不斷提高制度建設科學化水平,紮實有效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制度建設落後於新形勢、新任務的表現
制度建設既包含著制度設計,也包含著制度的執行、落實。在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構建事前預防、事中抑制、事後嚴懲的反腐倡廉機制的過程中,由於思想認識上不能緊跟新形勢的發展,行動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求,不能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缺乏針對不同時期易於滋生腐敗的領域、環節、人群來加強和改進預防治理機制,導致制度“虛設”“虛位”,甚至“缺位”。
一體系不完善
一是制定制度不嚴肅。當制度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執行落實遇到現實困難時,沒有及時對其進行修改完善;甚至在一些制度已完全不合適宜的情況下,沒有進行有效的清理和廢止。部分制度在制定時調查研究不夠,甚至出現漏洞和盲區,給制度執行造成障礙[3]。
12高等建築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劉蓉昆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對策思考
二是體系不完善。傳統領域的制度建設比較健全,新的重點領域制度建設滯後。對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的制度設計關注不夠、研究不充分,立、改、廢程式不健全。從整體源頭治腐的制度建設來看,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方”問題,未能真正建立起一套全面、科學、嚴密的制度體系,這樣就使制度自身處於低水平迴圈執行狀態。
三是一些制度在整體設計和組織實施上,裁量幅度過大,規定得過於寬泛、籠統、不明確,彈性過大,難以定性量化;實體性規定多,程式性規定滯後,缺少執行標準、檢查或考核措施,導致具體執紀執法中較難掌握尺度,其結果必然是制度規定的變形走樣,甚至形同虛設。
二設計不科學
一是抽象性。一些定性的條文,可操作性不強,規定得過於籠統,雖有些帶有“嚴禁”、“不準”等強制性字眼,但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式規定,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和配套的相關規定,導致在具體實踐中不便操作,其效果停留在宣傳號召上。
二是片面性。一些制度設計者常常根據反腐倡廉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制度,只注重責任性規定而未考慮其他制度規定,忽視利益調節和保障性、激勵性措施,制度仍存在不夠協調、不夠完善、配套未及時跟上等現象。導致在具體執行中容易出現部門之間相互依賴推諉、被動應付等問題,有選擇性地執行某些對自己有利的制度,有意不執行或變相不執行對自己不利的制度。搞彈性操作,搞下不為例,導致制度被架空。
三是滯後性。一些制度已落後於實踐,有的制度規定沒有及時修訂、補充或完善,制度制定的整體性、超前性、預見性少,在反腐倡廉形勢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又不善於作出實時的調整,在所暴露的問題已成共性後,才組織力量制定制度進行治理。反腐倡廉制度的制定趕不上腐敗本身的變化速度,存在明顯的滯後效應。
三執行不通暢
一是執行責任不清,落實不到位,缺乏協調統一。評、查、究主體不明確。任何部門都可以管制度,但又都不專業和系統地管制度。由於制度規則的執行主體以及承擔的責任等不明確,導致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推卸責任,制度被架空。
二是執行控制不力,權力運作缺乏規範。一些決策忽略規則和程式,缺乏監督引導,透明度低,往往處於封閉執行狀態,外部無法監督。制度的考核評價標準不明確,對制度執行落實情況尚無有根本性、有力度的、規範的檢查考核程式,使一些制度流於形式,制度建設得不到有效實施。
三是懲治不力,違規成本低。對違規違紀懲處不到位,避重就輕,對決策失誤糾偏、追究不力,削弱了黨紀國法的威嚴,極大地破壞了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腐敗現象屢禁不止。
四制度執行不到位
一是制度多為虛設。有的制度過於籠統,流於形式,疏於分析研究,照抄照搬的情況比較普遍,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監督的針對性不強,缺乏可操作性,敷衍應付,束之高閣、功能虛化問題比較突出。
二是規則嚴而疲軟。重實體不重效果,有些好的制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有章不循、有規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惡意規避,執法不嚴問題依然存在。硬性規定雖明確,但遇到利益矛盾衝突時,常常出現“踩紅線”或變通現象。
三是制約機制乏力。一些領導幹部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權力,特權思想嚴重,搞“家長制”“一言堂”。法律意識不強,把制度變成教育別人的工具,對自己的制約卻遠遠不夠,在各種不同形式的權位因素作用下,一些潛規則代替了制度。
二、原因分析
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認真探索,積極開展制度創新,反腐倡廉制度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都嚴重影響了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因此,從源頭上尋其原因,以找出我們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當中的不足,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思想認識僵化
社會廉政傳統缺乏,責任感退化,思想認識僵化使制度設計先天不足。受傳統思想觀念的計劃經濟時代思維定勢的影響,設計制度時偏重引導和疏導,把制度的執行更多地寄希望於自律,忽視了新時期各種因素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和衝擊,忽略了制度應有的強制性和對違紀者處罰的必要性,忽略了反腐倡廉各項任務的落實。現實中往往有這樣的現象:制度制定有人抓,制度彙編精美、洋洋大觀,而制度貫徹落實則放任自流、無人負責;制定制度時缺乏系統性、前瞻性思維,制度單件性、現實性的多,整體性、超前性、預見性少;一些制度設計和執行的結果,往往與預期效果出現較大反差,在反腐倡廉形勢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又不善於實時調整,導致制定制度建設存在明顯滯後。
二體制制度漏洞
制度建設重視不夠、流於形式,體制制度漏洞使制度執行困難。反腐倡廉制度的建設既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保障。反腐倡廉的教育機制、監督機制、改革措施和懲處機制,歸根結底都要通過制度來固定、保障和促進反腐倡廉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中國在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是現階段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中國仍然處於推進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分離又相互制約的權力執行機制改革的過程之中,制度建設作為與權力執行機制改革相配套的重要內容,必然受制於當前體制制度方面存在的各種漏洞和缺陷。權力運作缺乏規範,透明度低,制約與監督意識淡漠,制度的制定、執行和監督環節要麼缺乏針對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要麼相互脫節、各自為政;要麼主體不明、責任不清;要麼執行制度不嚴,有章不循,執法不嚴。這些都導致了制度執行處於低效率狀態。
三法紀觀念不強
法紀觀念不強,影響制度執行。反腐倡廉建設需要有社會思想基礎,更需要有強制的法規作保障,法制建設又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在中國,制度立法滯後,重要原因是制度的執行仍然受特權思想幹擾和制度意識缺乏的限制。失去必要的法規體系,就會使反腐倡廉建設猶如一盤散沙,同時讓反腐倡廉建設失去重要的依靠。我們不能不注意到一些地方在約束權力、預防腐敗方面存在的某種傾向:執行制度時,有的有規不依,有的變通規避,有的標準多重,有的獎懲不明,結果導致“雷聲大雨點小”,“制度寫在紙上、貼在牆上、念在嘴上”,“牛欄關貓”等現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巡演”。對“一把手”監督流於形式,當制度的矛頭指向執掌權力的領導幹部時,制度的推行常常會受到特權的抵制;普通幹部群眾制度意識的缺乏也是制度執行難的重要原因。我們黨內有些制度之所以難以得到有效貫徹,致使執紀執法總體上失之以寬、失之以軟,原因之一就在於黨員幹部群眾的法制觀念與制度意識不強,導致制度缺乏權威,難以貫徹執行。
三、對策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在反腐倡廉起步階段,確實對某些問題和領域很少或沒有觸及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在制度設計、制度的貫徹執行、制度的改革創新、違反制度的責任追究等環節不可能非常完善。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和原因,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抓住時機,趁勢而上,加強制度建設,拓展領域,深化源頭反腐倡廉工作。
一強化機制建設
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制度建設要動態地滿足反腐倡廉建設的內在需求,就必須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研究,強化思維審視,構築制度網路[4]。在此基礎上,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根據不同時期腐敗現象的特點不斷加強制度創新,大力拓寬預防腐敗的領域,制定有效的防治腐敗的制度,並適時予以調整,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更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讓制度之網恢恢,疏而不漏。構建科學和完善的制度體系,加強制度的法制化和程式性建設,以更加嚴明和更有剛性的制度來防止制度被歪曲、篡改、濫用,來抑制、弱化制度執行中的主觀隨意性及其利己主義、本位主義傾向。通過建立健全基本涵蓋反腐倡廉所涉及的所有領域和內容的制度,形成系統協調、結構合理、主次分明、配置科學、程式嚴密、制約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反腐倡廉制度建立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礎上,真正發揮制度規範權力行使的根本性作用,實現依靠制度和法制而不是依靠人治來解決腐敗問題。
二強化科技手段
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執行的全過程,建立制度執行的動態監控和評價機制。新形勢、新問題的出現加大了對科技手段的運用。故在實踐中應該樹立廉政新理念,注重運用科技技術新手段、新方法強化監督,提高反腐倡廉的科技含量,築牢反腐倡廉大堤。健全反腐倡廉網路舉報和受理機制、網路資訊收集、反饋和處置機制,完善線索運用和反饋制度。注意分析網路輿情,加強資訊反饋、加強電子監控、加強監督檢查,這樣才能有效避免人情執法,防止制度在執行中變形、變軟[3]。我們工作的一切出發點和根本落腳點,都在於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踐行反腐倡廉的實踐過程中,要把社會反映強烈、群眾敏感的熱點作為第一訊號,及時研究解決制度建設如何及時迴應社會關切的問題,著力以科技手段層面規範執法行為,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健康發展。
三強化科學評估
由於過去在制度建設上長期存在重實體、輕程式的問題,一些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制度實施效果不明顯,除了有的在實質內容上確實存在科學性、可行性不強的問題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式規定,其結果必然是制度規定的變形走樣,甚至形同虛設。這是因為其間有一個制度的異化規律,所以我們要研究解決制度的變異問題。前蘇聯的“療養制度”變為“特供製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中國當今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現象。一些初衷很好的制度,最終卻演變成了“豢養腐敗”的制度;還有些制度則成為特殊利益集團的工具。對此,必須切實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規律,及時對現有與反腐倡廉相關的制度進行梳理,該廢止的廢止,該完善的完善,加強對制度的檢查、反饋與創新。加強制度的程式化建設,認真實施綜合評價,推動制度本身不斷適應形勢和任務的變化而變化,推動權力行使者依制度用權。
四強化責任追究
有效的制度執行力,是樹立制度權威的重要保證。“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5]制度的效用取決於制度執行力。一些消極腐敗問題頻頻在某些領域發生、蔓延,並不是這些領域缺制度,而是缺使制度活起來的機制;並不是缺條文,而是缺使條文具有約束力的辦法。於是有法不依,有制度不執行或者執行不力盛行。特別是部分領導幹部自身執法違法,社會就更“無法無天”。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完善過程中,對一些過於集中又容易滋生腐敗的權力,要嚴格規範,合理配置和科學分解,使權力執行規範化、程式化,達到相互制約、相互平衡。因此,一方面要推進廉政理念教育,另一方面要重點研究獎懲的辦法,建立和完善責任追究制度。誰違反制度就追究誰,上下同等,人人平等。再多的制度不如一個追究,必須讓制度制裁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懲戒效應:一是對執行制度得力者表揚獎勵,對失職、瀆職、執行不力者批評教育乃至責任追究,對違紀、違規者給予嚴肅處理;二是切實加強對變通制度、打“擦邊球”行為的懲處力度和責任追究;三是紀檢監察機關要始終把嚴肅執紀、加強責任追究作為重要職責,做到有紀必依、執紀必嚴、違紀必究。
四、結語
制度建設是反腐倡廉建設最基礎、最核心的環節。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至關重要,就在於反腐倡廉各項任務的落實,必須依靠制度貫穿其中。教育要靠制度來保證,監督要靠制度來落實,改革要靠制度來鞏固,糾風要靠制度來深化,懲治要靠制度來規範。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又是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根本途徑,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具體體現。只有通過反腐倡廉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創新,才能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
主動依靠制度懲治和預防腐敗,是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證。依靠制度反腐是理性而符合法治精神的反腐思維,制度本身具有莊嚴的權威地位、普遍的適用範圍、剛性的約束效力、深邃的人性因素。在一個真正的制度化國家,制度是至高無上的。反腐倡廉制度重在建設,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重在落實。要把制度建設貫穿於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全過程,逐步形成科學、系統、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在重視實體制度建設的同時,也要重視程式制度建設。在制度倫理方面,要以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建設一個科學有力的制度環境;在制度內容方面,要注意制度的前瞻性、超前性,要根據權力內容、適用範圍、適用物件、適用程式以及超越許可權和違規用權應受的處罰等,從制度上加以明確規定;在制度結構方面,要努力規避制度衝突,使各項制度彼此銜接,措施到位,減少“制度真空”和“管理真空”,真正發揮制度的整體合力。中國特色黨風廉政之路就是要建立一套充分發揮民主的科學監督體系,完善對權利分配和制約的法規制度,形成結構合理、程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執行機制。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胡錦濤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0-01-22].http://.
[3]李瑩.讓制度織牢反腐之網[J].瞭望,20116:74-75.
[4]任建明.我國腐敗與反腐敗現狀與趨勢的巨集觀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73:
[4]胡星斗.建立現代反腐敗制度[J].檢察風雲,200511:32-33.
[5]張居正.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C]//張居正集.武漢:荊楚書社,1987:96.
[6]許連純.廉政評價體系及考核機制的創新[J].學習論壇,20093:25-28.
[7]劉劍英.制度反腐的重點問題研究[J].當代社科視野,201012:45-4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