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旅遊管理碩士畢業論文
當前,在社會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進而為旅遊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與活力。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旅遊業體驗式營銷
摘要:體驗營銷是一種是一種全新的營銷方式,與傳統營銷相比,體驗營銷更加註重旅遊者的參與性、互動性和滿意感,本文首先介紹了體驗式營銷以及其在旅遊業運用的必然性,然後分析了目前我國旅遊業在運用體驗式營銷中存在的問題,並且針對問題提出瞭解決建議。
關鍵詞:旅遊業;體驗式營銷;互動性
一、體驗式營銷簡介
體驗式營銷是指在銷售當中,讓客戶參與其中,親身體驗產品的功能性,在不同產品的對比下,體現銷售產品的優點,從而進行一系列產品的銷售的行為。體驗式營銷,在全面客戶體驗時代,不僅需要對使用者深入和全方位的瞭解,而且還應把對使用者的全方位體驗和尊重凝結在產品層面,讓使用者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體貼。
二、體驗式營銷在旅遊業運用的必然性
一旅遊者需求
1.旅遊者對於新鮮的嚮往
近幾年,北方冬季旅遊市場開始走熱,冰雪旅遊引起了旅遊者的關注,各地新建的滑雪場、鄉村旅遊地無疑是旅遊者嚮往新鮮最好的見證,並且西部旅遊例如青藏高原旅遊、寧甘陝旅遊、新疆旅遊、臺灣旅遊等也已經成為新的熱點。各地紛紛匯聚了大規模的“驢友”進而火熱的探險旅遊業是這方面的體現。
2.自駕遊的興起
自駕車旅遊,既滿足了旅遊者休息旅遊的需求,又帶來了親朋知己聚會和駕車的樂趣,形成潮流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我們為此做好準備的同時,還必須對已經興起的“自駕發燒友”的中長距離的跋涉旅遊給以及時的關注。
3.講究主題與深度
隨著國內旅遊的發展,旅遊者也在消費活動中逐漸成熟起來,加之消費思潮的日新月異,因此旅遊萌芽期的走馬觀花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4.注重遊樂與體驗
早年中國的傳統旅遊,比較注目於清淨與閒適。但是受現代思潮影響的年輕人,卻更喜愛快節奏的遊樂與刺激。
二我國旅遊營銷戰略
我國旅遊業進入大眾化的全面發展階段,面臨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
第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增長方式的調整,民生基礎更加穩固,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更加穩固,這便為旅遊商品市場的繁榮打下了經濟基礎。
第二,近年來我國旅遊法制化程序加快,與時俱進,頒佈實施及修改一些列旅遊法律條文,有效促進了旅遊產業的規範性,為旅遊商品市場的發展打下了法制基礎;
第三,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響下,一些政府和社會各界發展旅遊的積極性將更加高漲,為旅遊商品市場發展打下了堅定的群眾基礎;
第四,資源和要素短缺的矛盾將得到有效的緩解,城市化程序的加快、高速交通體系的完善、資訊化在旅遊業的普及應用等,為旅遊商品市場的發展打下了社會基礎;
第五、“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十二五”規劃對於旅遊業的部署,加之今年新頒佈的“國民旅遊休閒綱要”,這無疑為新時期旅遊商品市場的發展帶來的政策基礎;
三、旅遊業體驗營銷存在的問題
一體驗營銷推廣工具運用不充分
目前,我國旅遊業對於體驗營銷推廣工具的運用不夠充分,體驗營銷推廣工具就是為了順利達到體驗式營銷的目標,所用來創造體驗的工具,雖然廣告是商業企業最常用的的營銷推廣工具,但是旅遊業企業來說要麼就不作廣告,要麼就是廣告沒有創意;忽視公共關係,忽視對於社會重大事件的參與;也忽視了網路這個最有優勢的體驗營銷推廣工具。
二旅遊產品缺乏品牌效應
我國多數的旅遊地都缺乏自己的個性和品牌形象,同時各地的旅遊產品大致相同,在海南看到的旅遊產品在東北也可以看到,沒有創意,沒有特點。我國大部分的旅遊地品牌沒有定位,沒有內涵,一般停留在了“全國旅遊管理碩士畢業論文AA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國際級風景名勝區”等稱號,沒有自己的品牌形象與內涵,沒有給消費者傳達自己的個性特點,不利於識別與傳播。
三旅遊者缺乏參與性與互動性
參與性與互動性是體驗式營銷的重要特點,沒有參與和互動的旅遊往往不能引起遊客情感上的共鳴,不利於提高顧客滿意度,目前我國體驗式營銷在旅遊業中的運用中普遍沒有注意這點,要不就沒有參與,要不就是參與程度很低,手段單一、方法枯燥、商業性太強,沒有吸引力,不能引起有遊客興趣,有的還會引起遊客反感。
四、解決旅遊業體驗式營銷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利用網路營銷手段有效推廣
傳統的推廣工具已經不適合現在旅遊業發展,旅遊業是資訊密集型和資訊依託型產業,旅遊業對資訊的高度依賴和國際網際網路絡在資訊傳播方面的特性決定了旅遊業以網路作為營銷工具和手段是必然的。
“微信公眾平臺”在旅遊景區營銷的作用:個體平臺的作用有效性,針對性極強、綜合平臺的作用。選擇專業資訊的“微信公眾平臺”是網友獲得有價值資訊的便利途徑,是商家做好微信營銷的有效渠道。
二提升旅遊地品牌效應
旅遊地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效應,現在的旅遊不僅僅是要滿足旅遊者的利益要求,必須還有滿足旅遊者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實現的價值,所以,品牌就是旅遊地為遊客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總體體驗。創造一種注重體驗的品牌形象,總體來說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一是要提煉出來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這個形象要具體並且有個性;二是通過品牌創意贏得旅遊者的關注、認可、喜歡;三是吸引旅遊者參與品牌互動。
三提高遊客參與性、互動性
旅遊企業要儘可能去設計一些旅遊者參與程度費用低廉甚至是免費的活動和遊覽專案,遊客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取愉悅的體驗,留下最旅遊地美好的回憶。例如在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遊客遊覽在宋代為主題的公園裡面,還可以親身參與一些活動,“王員外招親”“武大郎賣燒餅”等活動都吸引了遊客的參與和互動。
參考文獻:
[1]馮軍,王寧.論旅遊業的體驗營銷.科教文匯[J].200604.
[2]王雲良.論體驗經濟時代旅遊消費特徵的六大轉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05.
篇2
淺談旅遊業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摘要:旅遊業對自然環境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反面影響包括對水體環境、大氣環境、動物與植物資源和土壤環境的影響。正面影響包括建立自然保護區和產生經濟利益等。目前,蓬勃發展的旅遊業對地理環境破壞也越來越嚴重。為使旅遊業持續、協調發展,有必要分析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方式和所造成的結果,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關鍵詞:旅遊業;環境影響;環境保護;持續發展
一、旅遊業與地理環境概述
1、旅遊區地理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旅遊區地貌、空氣、水和植物等生態因子的總稱,這些生態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旅遊區環境的優美與愉悅。從人類審美的心理需求來看,自然景觀美是基礎,在一個空氣汙濁、水體汙染、四周嘈雜的環境中,遊客是無法去領略、欣賞、體會具體遊覽物件的各種美學特徵的,這樣,旅遊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特別是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閒暇時間逐步增加,城市居民進行旅遊、迴歸自然,借自然環境的捷徑達到鍛鍊和療養身心的願望正日益高漲。由此看來,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旅遊資源。
旅遊區環境狀況的好壞對旅遊者效果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遊客旅遊的滿足程度與旅遊區環境條件息息相關,直接影響旅遊業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到保護旅遊區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2、我國旅遊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相當一部分熱點旅遊區汙染嚴重。
主要表現為水體汙染,空氣質量下降,區域性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遊資源受到損害。
2旅遊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
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汙水、汙物隨處可見。
3旅遊區缺乏科學規劃與適度開發。
一些熱點旅遊區超規模接待遊客,旅遊去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旅遊氣氛喪失,達不到旅遊的目的。
4旅遊開發建設專案與旅遊區整體環境不協調。
二、造成旅遊區環境破壞原因
1、人類經濟行為的不當破壞了旅遊環境
1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生產排放的廢物及產生的噪音汙染了旅遊區的自然環境,擾亂了旅遊區應有的寧靜。結構一方面旅遊區喪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氣、透明的水體、靜謐的氛圍;另一方面,遊客遊覽的興致因環境汙染而降低,影響經濟發展。
2不合理的資源利用與農業生產方式破壞旅遊區的自然生態平衡,旅遊資源直接受到影響,例如森林砍伐、過度開採地下水、開山炸石等活動造成水土流失、遊覽水體水位下降、奇山麗景慘遭破壞等。
3在經濟結果、生產力佈局、城市發展規劃中,忽視旅遊資源的存在,使得區域經濟結構型別、生產力佈局方式、城市發展方向與旅遊業正常、持續發展對環境的要求不相適應。如在雲南的石林旅遊區建設大型水泥廠,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建設灰窯、煤窯等。
2、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影響
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主要在於旅遊過程產生的垃圾對景點環境的汙染以及旅遊活動本身對旅遊景點自然生態平衡及旅遊意境的影響。由於旅遊區本身設施的不完善和遊客素養不高,隨著旅遊活動規模的擴大,景點垃圾遺棄量日益增加。旅遊區內大量垃圾隨意拋灑堆積,破壞了自然景觀,汙染了景點水體,使旅遊區水體富營養化。我國許多旅遊區水體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其中相當一部分旅遊水體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的旅遊水體標準,漂浮物、懸浮物、油汙汙染物已經影響遊客感官,使其旅遊興致降低。
超過景點容納量的超規模接待破壞了旅遊區自然生態平衡。構成自然景觀的生態系統對旅遊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載能力,這種承載能力由生態系統的結構所確定,超過其承載能力的旅遊活動將使旅遊區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旅遊區旅遊功能喪失。主要表現在大量遊人將旅遊區土地踏實,使土壤板結,樹木死亡;大量遊人在山地爬山蹬踏,破壞了自然條件下長期形成的穩定落葉層和腐植層,造成水土流失,樹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從而對旅遊區生態系統帶來危害……
不當的旅遊活動本身所帶來的問題是嚴重的,忽視這種影響,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擴大規模,無限制地接待遊客,將對旅遊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損害。
3、旅遊開發和建設破壞旅遊區環境
在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有關設施建設與旅遊區整體不協調,造成旅遊資源、旅遊區生態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古蹟復原處理的不當,新設專案與旅遊區景觀不協調,改變或破壞了旅遊區所有的且相當保留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和氣氛,利於具體的旅遊物件,其旅遊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本身所蘊含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風及其所蘊含的內涵,盲目開發,只會造成景點的不倫不類,進而喪失其旅遊價值,使遊客的興致減退。
三、旅遊環境保護的對策分析
為使旅遊業持續地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針對旅遊業所存在的環境問題應採取如下措施:
1、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和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長期以來,環境科學的研究只是從人類健康需要出發,很少從人類精神、心理需要進行研究,而這正是人類與環境相互聯絡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並在人類旅遊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從旅遊業對旅遊環境的依賴關係,旅遊區環境對旅遊活動的承載能力,旅遊業發展對旅遊環境的破壞等方面研究旅遊與旅遊業的關係;從確定景觀美學質量標準、自然生態質量標準、滿足特種旅遊活動的環境質量標準、旅遊區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方法論;從美學、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工程方法;還要進行旅遊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為正確的決策奠定基礎。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旅遊環境保護意識,向全體遊人、旅遊從業人員和區附近居民宣傳旅遊環境保護知識。
2、在旅遊區發展建設中做好旅遊環境規劃
旅遊環境問題的產生、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不當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和預見性的旅遊環境規劃。用於組織、管理經濟、旅遊及其他破壞旅遊環境的活動,來解決發展生產、擴大旅遊規模與景點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使其協調一致,以保證經濟發展和旅遊活動持續穩定進行、防止旅遊區環境的破壞。
旅遊區的環境規劃是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旅遊業發展和旅遊區環境保護的綜合性規劃,這個規劃是從維護旅遊區環境美學質量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的角度出發,應用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遵循經濟發展規律與旅遊區環境美學規律,對經濟活動和旅遊活動的結構、規模和佈局實行統籌規劃,達到既發展經濟、擴大旅遊又不破壞旅遊區環境的目的。
3、運用經濟及其他手段,控制熱點旅遊廠的旅遊規模
採取提高熱點旅遊區的門票價格、劃定特殊旅遊景點並控制其旅遊人數等手段;調整旅遊區的旅遊規模,在保證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使旅遊區的環境得到保護。
4、加強旅遊環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遊環境保護工作的保證,通過對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制定行為規範。對破壞行為實行強制性的干涉與懲罰。立法主要內容有:
1旅遊區建設專案的審批辦法和許可權。
2旅遊區保護範圍和保護內容的確定。
3對違法者的處罰辦法等。
參考文獻:
[2] 楊桂華.陶犁:旅遊資源學[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9:7
[3] 楊桂華鍾林生明慶忠:生態旅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 羅明義: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亞太地區部長級會議述評[J].旅遊學刊,20023:75~78
[5] 陳忠曉王仰麟:生態旅遊芻議[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4:56~59
[6] 傅嶽瑛.劉琴:我國西部生態旅遊的現狀和開發建議[J].旅遊管理,2002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