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健財政政策從緊貨幣政策應對通脹
摘 要: 由於當前我國的潛在供給能力大於總需求,造成了通貨膨脹現象嚴重,且控制通脹的難度較大,這主要體現在成本推動主導價格上漲、物價上漲滯後影響較大、通脹預期對物價上漲形成支撐等三個方面。目前,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水平是一項艱鉅且緊迫的任務,其措施主要包括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物價方面的作用、實行從緊貨幣政策、適度加快人民幣升值、加強對通貨膨脹的控制、加強國際巨集觀經濟政策的協調等。
關鍵詞: 穩健財政政策,從緊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巨集觀政策
通脹壓力正在加大
當前我國的潛在經濟增長能力和實際經濟增長水平的偏離程度不大,商品市場供求總體基本平衡的格局沒有改變。2008年,我國的潛在供給能力會大於總需求。雖然存在需求拉動型通脹的市場條件,但真正出現需求拉動型通脹的可能性並不大,我們應該高度關注的是成本推動型通脹的壓力。由於去年價格上漲對今年價格的翹尾影響較大,推動價格上漲的國內外因素較多,我們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正在加大。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成本推動主導價格上漲。目前,國際石油和農產品價格維持高位執行,而國內農產品生產成本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推動而上升。 2008年南方出現冰雪災害以及5月的四川大地震都會進一步推動物價上漲。與此同時,我們的資源環境價格改革迫在眉睫,勞動力成本也在上升。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基本建立,部分地區實施農民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制度,勞動合同法實施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
其次是物價上漲滯後影響較大。2008年,物價翹尾影響較大,會影響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4%。也就是說,如果2008年我國物價絕對水平和2007年12月份持平,沒有新的漲價因素,由於去年的物價漲幅不斷加快,統計上仍表現為月同比價格仍在上漲。
第三,通脹預期對物價上漲形成支撐。從需求看,公眾的通脹預期會促使其減少儲蓄,增加即期消費,由此增加總需求,提高價格總水平。從供給看,通脹預期會促使工人要求增加工資,抬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降低總供給,導致工資物價輪番上漲。通脹預期的增大還會使公眾更少地持有貨幣資產,轉而增加持有證券、房地產以及實物資產,進而引發資產價格上漲。當前,我國居民和企業的通貨膨脹預期在不斷上升,這有可能進一步推高價格。
財政貨幣需雙管齊下
由於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大,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慢,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力明顯減弱。為維護經濟社會穩定,防止個別產品的結構性物價上漲演變成全面的通貨膨脹,是今年巨集觀調控的重大任務。我們必須從增加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降低進口產品價格、穩定物價預期等多方面採取有力措施。
第一,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物價方面的作用。穩健的財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分發揮財政在促進結構調整、發展生產、增加供給、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我們一方面要增加農業補貼,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遏制農資價格過快上漲,發展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的生產。另一方面要通過關稅手段嚴格控制工業用糧和糧食出口,適當增加國內緊缺的重要消費品的進口。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完善和落實對低收入群眾的補助辦法,特別是要增加對生活困難群眾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貼,確保他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下降。
第二,實行從緊貨幣政策,穩定通脹預期。這輪價格上漲不是需求拉動型的,主要是成本推動型和結構型的,而貨幣政策主要是調控短期需求,對抑制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有很大的作用,對成本推動型和結構型通貨膨脹的直接抑制作用非常小。但從緊貨幣政策將通過遏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抑制投資膨脹,防止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轉變為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穩定全社會通貨膨脹預期。在加強對公眾通貨膨脹預期的引導方面,許多國家通過建立通貨膨脹目標制或提出明確的通貨膨脹目標作為名義錨來穩定公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雖然我國還不會採取通貨膨脹目標制,但可以通過確定通貨膨脹目標區間或預告通貨膨脹水平,適時引導預期。同時,一旦通貨膨脹偏離物價目標值過大,應及時說明偏離原因和可能採取的措施,增加巨集觀調控政策的透明度和預見性。
第三,適度加快人民幣升值,減輕輸入型通脹壓力。自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對世界經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不包括加工貿易的進口依存度由2001年的10%提高到2007年的18%左右,進口產品價格對我國的物價影響越來越大。人民幣匯率變動可通過直接和間接兩個渠道影響進口商品對國內價格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後,國產貨相對昂貴,進口品相對便宜,導致進口增加、出口減少,從而國內總需求減少、總供給增加,物價上漲壓力減小。當前我國股市下跌、房地產市場低迷,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大一點應該不會帶來熱錢的大量流入,是加快人民幣升值的較好時機。當然,由於國際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美元不斷貶值,中美利差不斷擴大,人民幣升值過大,會導致熱錢不斷流入,加大貨幣政策操作的難度,同時也會影響我國出口增長。因此,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宜適度,不宜過大。
第四,加強對通貨膨脹的控制。要控制好國內的通脹,一是要把握好政府調價的時機和力度,必須調整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和公共服務收費要從嚴控制,防止出現輪番漲價。二是加強市場和價格監管,抓好教育收費、醫藥價格、農資價格及涉農收費的監督檢查。依法打擊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
第五,加強國際巨集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從目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看,我國的通脹壓力有著極強的輸入型特徵,這與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美元貶值引發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密切相關,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週期性變化的結果,並不是我國國內政策失誤造成的,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我國自身的巨集觀調控政策及時和完全根治。因此,我們應利用國際上各種多邊和雙邊經濟合作機制,協調各國經濟政策和發展戰略,穩定全球匯率水平和價格水平。同時,應及時研究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做好應對國際環境變動的各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