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電子商務技術論文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資訊科技全球化的今天,電子商務技術已經成為企業物資供應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子商務技術論文,供大家參考。
電子商務技術論文範文一:電子商務與人工智慧技術
[摘要] 電子商務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全球科技經濟領域的進步。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髮展和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完善,兩者在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相互融合將更加密切。作為各自的成功因素,電子商務和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必將成為一種關鍵技術。
[關鍵詞] 電子商務 人工智慧 資料探勘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給全球經濟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電子商務將能更好地為其發展帶來良好的基礎,這一過程是電子商務向著良性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人工智慧技術與電子商務的國內外動態、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例子,以及資料探勘技術在Web上的應用等幾個方面對其進行論述。
一、電子商務與人工智慧技術的國內外動態
1.電子商務的國內外動態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全球也掀起了巨大的商業浪潮。電子商務走到今天,其發展模式已經開始轉向BtoB。顯然,相比於BtoC,BtoB電子商務利潤最高,這沒錯,但同時,這也是挑戰最大、難度最強的嶄新模式。根據預測,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在2004年將是去年的50倍,而BtoB市場銷售額會佔7%。祖國大陸企業數量為5000萬家,現有域名22220個,BtoB電子商務市場廣闊,遠遠未達到飽和狀態,大量的服務和贏利渠道還處於空白狀態。電子商務不僅是企業建網站,宣傳企業產品及形象;也不是簡單的網上購物。真正的電子商務應該是以internet為核心的資訊科技進行商務活動和企業資源處理,說穿了就是資訊流的高效管理、增值運用。商務中國在開發的每個欄目力求幫助企業在客戶及供應商之間建立資訊共享、高速流動,改變商貿傳統運作方式,在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虛擬商業網進行交易。
本世紀90年代以來,取得了顯著效果的企業資訊系統模式是外貿部門的edi系統、商業部門的商場資訊系統以及製造業的mrpⅡ系統。這些系統的成功,主要是解決了過去手工作業的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而國外在這一階段比較成功的一些例子是製造業的cals系統、流通業的edi和金融業的電子商務系統。這些系統的最大的特點都是在於企業之間的協作。1996年,日本將三菱汽車、日本電裝等汽車公司和部件公司聯合起來,成立了“v-cals聯合體”。它們的目標不僅是將新車的開發週期縮短一半,而且要將各種部件調撥活動的資訊、cad設計資訊、各種衝突、噪音試驗資訊等構成共享資料庫,從而形成一個多企業的有機聯合體。
2.人工智慧技術的國內外動態
從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慧學科算起,40多年來,人工智慧學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一門廣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學。總的說來,人工智慧的目的就是讓計算機這臺機器能夠像人一樣思考。如果希望做出一臺能夠思考的機器,那就必須知道什麼是思考,更進一步講就是什麼是智慧。什麼樣的機器才是智慧的呢?科學家已經作出了汽車,火車,飛機,收音機等等,它們模仿我們身體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類大腦的功能呢?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僅僅知道這個裝在我們天靈蓋裡面的東西是由數十億個神經細胞組成的器官,我們對這個東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許是天下最困難的事情了。
當計算機出現後,人類開始真正有了一個可以模擬人類思維的工具,在以後的歲月中,無數科學家為這個目標努力著。現在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幾個科學家的專利了,全世界幾乎所有大學的計算機系都有人在研究這門學科,學習計算機的大學生也必須學習這樣一門課程,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現在計算機似乎已經變得十分聰明瞭。例如,1997年5月,IBM公司研製的深藍Deep Blue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洛夫Kasparov。大家或許不會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計算機幫助人進行其它原來只屬於人類的工作,計算機以它的高速和準確為人類發揮著他的作用。人工智慧始終是電腦科學的前沿學科,計算機程式語言和其他計算機軟體都因為有了人工智慧的進展而得以存在。
在大多數學科中存在著幾個不同的研究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其特有的感興趣的研究課題、研究技術和術語。在人工智慧中,這樣的領域包括語言處理、自動定理證明、智慧資料檢索系統、視覺系統、問題求解、人工智慧方法和程式語言以及自動程式設計等。在過去30多年中,已經建立了一些具有人工智慧的計算機系統;例如,能夠求解微分方程的,下棋的,設計分析積體電路的,合成人類自然語言的,檢索情報的,診斷疾病以及控制太空飛行器和水下機器人的具有不同程度人工智慧的計算機系統。
人工智慧理論進入21世紀,正醞釀著新的突破——人工生命的提出,不僅意味著人類試圖從傳統的工程技術途徑,而且將開闢生物工程技術途徑,去發展人工智慧;同時人工智慧的發展,又將作為人工生命科學的重要支柱和推動力量。可以預言: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將能夠創造出更多更高階的智慧“製品”,並使之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越人類智慧;人工智慧將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改善人類生活作出更大貢獻。
二、電子商務中應用人工智慧技術
人工智慧就是設計和開發出各種計算機程式來模擬人的思維結構、推理和求解問題的行為。由於人工智慧的研究範圍十分廣泛,對電子商務也有多方面的影響。
1.資料倉庫
資料倉庫是把分佈在網路中不同資訊孤島上的資料整合到一起,儲存在一個單一的整合關係型資料庫中。利用這種整合資訊,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對資訊進行訪問,還可以使決策人員對一段時間內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以獲得事物發展的趨勢。
資料倉庫有兩大優點:一是不必重新編制輸入事務處理系統就能夠建立一個結構化的環境,將輸出決策支援處理移入新環境資料倉庫中;二是資料倉庫建立概念模式邏輯資料模型、內部模式歷史檔案和外部模式資料倉庫的三模式環境。其中歷史檔案中的“多對多”m﹡n維護關係可以簡化為三模式環境下的多個“一對多”m*n關係。
2.資料探勘與知識發現
資料探勘DM. Data Mining和資料庫知識發現KDD. Kw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是隨著資料庫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而提名的。尤其是隨著電子商務的開展,資訊總量不斷增加,更迫切地需要有效的資訊分析工具,以便能發現大量商業資料間隱藏的依賴關係,從而抽取有用的資訊或知識,指導商業決策。過去只有簡單的資料統計技術,還未達到成為智慧資料分析工具。因此,在資料生成和資料理解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DM和KDD就是一種新型的資料分析技術,旨在從大型資料庫中提取隱藏的預測性資訊,構建高校的資料倉庫,發掘資料間潛在的模式,以便於用理解和觀察的形式反映給使用者,從而為企業做出前瞻的,基於知識的決策參考意見。
DM與KDD需要解決的問題有:超大規模資料庫和高維資料;資料丟失;變化中的資料和知識;模式的易懂性;非標準格式資料;多媒體資料以及面向物件資料的處理;與其他系統的整合;網路與分散式環境下的KDD問題等。
DM與KDD的區別是:KDD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包括實驗記錄,疊代求解,使用者互動以及許多定製要求和決策設計等,而DM只是KDD中的一個具體但又是關鍵的步驟。當然,它們都對資料倉庫進行有效利用的技術手段。
3.生物認證技術
目前,許多磁卡、存單大都是用密碼來進行安全保障的,一旦密碼洩漏,也就不安全了。
在電子商務中,電子貨幣將得到急速的發展,對安全水平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從而帶動了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領域——生物認證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生物認證技術是指利用人體某一具有特徵的部位,或個人的習慣,如指紋、掌紋、手形、網膜、虹膜、臉形、聲紋及筆跡等來識別人們的身份的技術。這種識別技術與磁卡式的靠持有物認證的方法和密碼式的靠知識認證的方法相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它不會丟失、被盜和被偽造。
生物認證技術作為一種準確、快速和高效的身份認證方法,正應用於如銀行、海關、醫療保險、重要通道控制、資訊網路安全等領域。這是一項集現代化生物科技與電腦科學相結合的高科技實用專案。微軟公司宣佈將把生物認證技術新增到自己的視窗作業系統中,這對這項新技術的發展將起到促進作用。
4.智慧資料庫資訊檢索
在電子商務平臺應用實踐中,如何根據使用者的意圖、興趣和特點自適應地和智慧化地從現有的客戶資訊、商品庫存資訊等大量資料資訊中對資訊進行相關性排列,調整匹配機制,以獲得使用者滿意的檢索輸出,成為電子商務今後應用所面臨的一個技術問題。
三、結束語
本文從人工智慧技術和電子商務在國內外的發展動態、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例項,以及資料探勘技術在Web上的應用幾個方面對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進行了概括的論述。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髮展和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完善,兩者在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相互融合將更加密切。作為各自的成功因素,電子商務和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必將成為一種關鍵技術。
參考文獻:
[1]王桂森李向陽楊立東: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J].商業研究,2007,04
[2]加韓家煒堪博著範明孟小峰譯:資料探勘概念與技術原書第2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03
[3] Stuart Russell Peter Norvig:人工智慧:一種現代的方法第2版影印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5
[4]美旋奈德Schneider G.P. 成棟韓婷婷譯: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技術論文範文二:網格技術及其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摘 要] 隨著網格技術和電子商務的不斷深入發展,網格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更加廣泛。文章主要介紹了網格概念、網格技術以及網格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關鍵詞] 網格 網格技術 電子商務
一、引言
電子商務在增加商貿機會、提高生產效益、控制和降低費用、庫存成本,提高企業反應速度,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很多問題,如存在著內容重複、服務被動、誠信缺失、交易風險、系統分析設計費用、實施費用、系統執行費用、管理費用和維護費用等等。資訊科技的發展加劇了網路相關裝置和硬體的折舊速度,使企業的成本支出巨大。資訊資源開發不足和重複開發現象並存,資訊資源利用率較低,資訊孤島較多。如果這些問題無法解決,電子商務將無法像大多數人所預測的那樣對人類社會產生根本的影響。而網格技術的“隨需應變”的設計理念,正是解決目前電子商務問題的關鍵所在。
二、網格技術
網格就是將網路中眾多跨越不同領域,在地理上分佈的異構系統和資源組織起來,並且允許存在於動態變化的虛擬組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共享和協作的平臺,比較著名的系統有Globus、Condor和UNICORE等。網格的目標是將區域上分佈的、結構上異構的多種計算機資源通過高速網路連線起來,進行廣域資訊資源的分佈和共享,最終把整個網路整合成一臺超級虛擬計算機,從而充分利用互連網路中的現有軟硬體資源,支援廣域環境上的計算、資料、儲存、資訊和知識資源的共享、互通與互用,消除資訊孤島和資源孤島。
網格技術利用網際網路,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組織成一個虛擬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每一臺參與計算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節點,而整個計算是由成千上萬個節點組成的一張網格,從而實現即插即用的效果。簡單地講,它是把整個網路整合成一臺巨大的超級計算機,實現各種資源的全面共享。它最初是專門針對複雜科學計算應用的一種新型計算模式。隨著網格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擴充套件,網格逐步進入到商業使用中。人們預言,網格技術及其應用將成為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下一個浪潮,網格將成為具有高效能處理、海量資料儲存和大量儀器裝置等特徵的人類社會的資訊處理基礎設施。
三、網格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電子商務是一種基於網路技術的分散式應用,網格技術影響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電子商務中應用網格技術將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快速精確的計算處理能力。網格技術將充分利用網路上的各種計算資源,提供虛擬超級計算機的高效能運算,從而提供更加強大的計算能力,大大提高電子商務中所涉及的各種計算的速度和精度。
2.系統資料儲存和管理能力。通過應用網格技術,可以將大量的系統資料分佈儲存,從而提供無限的空間並可以對分佈的資料實現有效的管理,能在較短時間內把需要的資料從不同的資料庫中提取出來綜合在一起,省去了多次訪問不同資料庫的問題,為應用系統提供統一的介面。
3.支援分析決策能力。由於網格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分散式計算資源,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從而使得原來難以進行的業務分析與決策成為可能,如資料探勘、聯機分析處理等,往往要使用到大量的資料和複雜的計算,利用網格技術提供的強大的計算能力和資源共享能力來加速資料的訪問、提取,在較短的時間內,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所需的資訊。
4.提高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協同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加快,在一個電子商務應用中將涉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通過使用網格技術,可以將分散的異構的系統整合為一個統一的虛擬組織,組織中的各成員共享資源,大家可在全球不同的地點協同工作,最後完成任務從而大大提高這些企業之間的協同能力。
5.提高企業內部更深層次的融合。企業供應鏈管理、企業資源管理和企業客戶管理等各種企業管理模式在網格技術的支撐下,把技術、知識、人力和管理等多種資源集成於一體,使各生產要素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各種資訊資源的優勢,使其在縮短產品週期、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等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從而使企業更多地融入柔性管理的理念,以便使企業在資源極為豐富的網格中及時對市場做出反應,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6.提高資源利用率,消除企業資訊孤島。企業計算是分散式和異構性的,需要大量的計算和資料服務。在網格環境下,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網路上閒置的各類計算資源進行計算、資料備份和資料恢復,從而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基礎設施的投資。最終實現跨企業、行業或工作組的虛擬共享、管理和資源訪問,動態地管理網路上的資源、服務和應用,在不同的組織中整合應用和交換資料,使企業內外能夠共享資源,從而消除企業資訊化中存在的資訊孤島。
四、總結
傳統的電子商務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得電子商務在企業的推廣遇到了種種阻礙。網格技術的出現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指明瞭發展的方向。網格技術將企業的各種應用系統加以整合、融合,實現網際網路上所有資源的互聯互通,實現網格虛擬環境下的高效能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從而消除企業存在的內部和外部各種資訊孤島,並且進一步改變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環境,改變電子商務模式,為企業高效率、低成本、更全面地應用電子商務服務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電子商務與網格技術的結合不僅將提高企業的效率,增強企業內部以及企業之間的共享和互動能力,還能促進網格技術進一步的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現代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許 磊 武 茜:淺談網格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06,19
[2]程 超 曹 傑:基於網格技術的電子商務平臺研究[J].計算機與現代化,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