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城市建築形態的公共藝術化
摘要:建築通過對空間形態的藝術化塑造,來滿足公眾對空間的藝術化生活的精神需求,建築形態的城市公共藝術化是一種獨特的公共藝術,它是建築藝術面向公眾表達的一種形式,通過運用多種建築造型語言,
把建築空間作為公共藝術表達的載體,積極利用建築空間中各種可以利用的元素,並採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法,把公共藝術的象徵語意、審美意識和文化精神融入到建築空間環境之中,從而使公眾對城市建築空間環境產生更為深刻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
關鍵詞: 藝術化,公共藝術,城市建築,建築形態
在現代建築的發展中,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潮流,在討論建築生產與審美接受中往往傾向於後者,在討論建築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時偏重於精神功能,在討論建築的技術文明與人類文化對建築的作用時更強調人類文化等,在城市建築形態中這種傾向更是明顯,這些現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築活動對人的生活需求,不僅包括物質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審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築形態的公共藝術化表達主要是把建築形態的藝術表現作為公共藝術的一種形式,去尋求公共藝術與建築形態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則,並探究公共藝術如何使其象徵語意、審美意識和文化精神,通過建築形態的藝術化表達出來,從而使公眾對城市空間形態產生更為深刻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
1.建築與公共藝術的關係
1.1 建築藝術的公共性
建築,作為功能的實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同時,建築作為一門藝術,體現了一種獨特的公共性,是藝術介入生活的體現。生活的經歷離不開建築,建築的審美是帶“強制性”的,人們不可能對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築視而不見。因為它是物質存在,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不管你自覺還是不自覺,有興趣還是無興趣,都會經常面臨著各種型別、不同形式的建築物,無論建築材料是石塊、磚瓦、混凝土或鋼筋,這些建築都會“逼迫”人們提出自己的審美評價。與其他藝術和工藝品相比,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建築師們所採取的設計理念對我們的影響更為直接。所以建築藝術是一種特殊的公共藝術,它總是試圖達到觀賞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
建築藝術是一種獨特的公共藝術,它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築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建築是一門技術,但終究是一門藝術,它有著自己的歷史責任,它承載著歷史、文化、藝術,它寄寓了公眾美好的記憶、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種偉大的公共藝術。
1.2 建築的載體性
建築藝術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建築不僅要有實用功能,還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還要講究藝術性。比如,住宅建築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適、親切、順眼;園林建築講究清新、自然、雅緻;遊樂場所的建築則應輕快、活潑;而紀念性的建築則應崇高、莊嚴。實用功能性與審美功能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和諧的統一。同時,建築的審美功能和文化價值,往往可以藉助於其它藝術門類或藝術表現形式給予加強,甚至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回顧歷史和傳統,公共藝術的生存和發展從沒有脫離與城市、建築、環境的互動和融合,例如傳統公共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託或是附著建築內外空間的如壁畫、雕塑、工藝美術品等裝飾藝術。這些裝飾藝術與建築空間有機而系統的融合在一起,強化了建築的實用功能和審美意義,使整個建築空間傳達著特定的意義,實現了實用功能和精神表達的統一(圖1)。看到獅身人面像,我們必然聯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倫伊什塔爾門則與華麗的釉面裝飾相聯絡;兵馬俑、石馬石虎是秦漢陵墓建築的藝術符號;哥特建築樣式同樣籠罩在拱頂和玻璃鑲嵌的精美裝飾下。這些藝術形式附著於建築實體或以獨立的形式出現,與建築形成有機的整體,並凸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成為建築歷史的閃亮標誌。
建築藝術不僅是諸多藝術作品重要的物質載體,而且有實際的物化功能,時代的審美取向和藝術思潮在建築藝術創作中也有多方面的體現,建築以其特有的物質功能和藝術表現力,成為新時代有力的註腳,並逐漸發展成為當代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積極地影響了當代公共藝術的創作,完善著公共藝術的審美意義。
1.3 百分比藝術建築
在公共藝術融入城市建築空間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歐美國家已有相當長時間的成熟運作,在發展公共藝術的巨集觀規劃機制上摸索並建立了“百分比藝術建築”的作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百分比藝術建築”的基本涵義是:用藝術來從事環境建設,使藝術與周圍環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種新型的公眾藝術。“百分比藝術建築”的基本作法是: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規定在建設新建築的時候,從公共工程建設總經費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為藝術基金,它僅限於用作公共藝術品建設與創作的開支。這種作法好處在於,依靠長期立法和政策的強制性保障,使公共藝術的建設實施資金有了非常穩定的保證,從而使得城市公共藝術順利健康的發展。
法國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並在1960年後普遍施行,美國的公共藝術就是在“百分比藝術計劃”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動下逐步走向興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主要城市的建築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築裝飾的磚石低層建築發展至國際風格的玻璃、鋼結構的高層建築,建築往上發展的同時建築間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藝術計劃”的援助下,在州、市、社會團體的大力支援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藝術作品得以產生,創造出美國現代城市新景觀。美國各大城市裡費城最早將“百分比藝術計劃”法律化,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更於1967年成立。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裡,由國家藝術基金會配合國家綜合服務部開展公共藝術推廣工作,在政府建設工程預算中撥出低額百份比用作公共藝術基金,通常是建築預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後美國現代城市公共藝術如雨後春筍般成長。
“百分比藝術建築”可以說明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和發展在具體推廣實施過程中,是與建築密切相連的,利用建築工程的部分預算,通過政策和法律來保障公共藝術與城市建築空間環境的融合。
2.城市建築公共藝術化的建築形態選擇
2.1 純幾何體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築》中說:“所謂建築就是集中在陽光下的三維形式的蘊蓄,是一出精美的、壯麗的舞臺劇。我們可以在陽光下看見物體,明暗對比浮現出它們的形狀。立方體、圓錐、球體、圓柱以及稜錐等都是原始形狀,光使其形狀突顯出來。其形象是明確的、可觸控的,沒有模糊之處。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狀’,無論誰都無疑會同意這個看法,既使是兒童、粗人與哲學家。這也是造型藝術的本質條件。”
建築空間形態利用純幾何形體來藝術表達,就是要利用準確規範的幾何形體,通過一定的數學法則,形成簡潔純淨的建築空間。幾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長髮形、圓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幾何體通過重複、連線、分散、加減、分割、聚合、切削等設計手法,進而組合衍生出更為複雜的建築空間形態。純幾何體構建的“建築化”的公共藝術空間的平面、立面的形態都很規則,並且強調形體大面積的視覺效果,不作過多的細部造型處理,主張體現材料本來的色彩、質感和肌理。
2.2 雕塑體
強調體積組合,塊面凹凸與面積關係,特別注重光影對形體的調節效果。通常對形體進行加減處理,採用切角、削邊、凹進、凸起等手法、使建築形態在光與影、明與暗、虛與實的作用下顯得新奇、獨特,達到驚人的效果。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圖2)為英國建築師彼得庫克的作品,以藍色的塑料玻璃拼貼而成,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友善的外星人”。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現實主義建築與紅頂尖塔的古堡、鐘樓所形成的強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經典的標誌景觀。格拉茨現代美術館的整體形態是一種超現實的仿生式的雕塑體。格拉茨現代美術館是彼得庫克“生物存在式建築”理念的體現和詮釋,與周圍傳統建築的視覺反差和突兀也使該館被形容為“城市怪獸”、“外星人入侵”,而不規則的前衛造型又被人們稱為是“有鰓的巨獸”、“巨型膀胱”、“毛毛蟲”等。建築分五部分:中間凸起的部分稱為“Belly”胃;屋頂貌似心臟血管的稱為“Nozzles”管口;屋頂的柱狀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閒吧Sushi-Bar既“Needle”針管;地面支撐部分稱為“Pin”栓腳;最後則是、售票處,只有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築基礎上休整而來的,上面仍可看到當時精美的鑄鋼雕花。電梯美術館地面展覽廳共三層,主要展覽空間在屋頂層,整個大廳為無柱型設計;大廳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頂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廳中有一個移動式斜坡道,參觀者可以緩緩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廳,營造一種被藝術吞沒的劇院效果,十分新穎獨特。
2.3 象徵體
很多公共建築的整體形態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性,象徵著某一種文化、某一種精神、某一種理想,並試圖通過形態的象徵意義引起公眾的思考和共鳴。哲學家黑格爾把象徵性藝術列為藝術的最初階段,並認為建築最符合象徵性藝術原則。設計師也常常採用象徵性手法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亞阿格巴摩天樓(圖3)的設計中,建築師讓•努維爾最終選擇了一種“文化迴音”的方式讓阿格巴摩天樓融入了巴塞羅那的城市意象,這種方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種割裂,而是一種延續,實現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與“普世文明”的並存,阿格巴摩天樓象徵著加泰隆尼亞傳統文化的遙遠迴音。正如努維爾所說:“建築不再是一個獨立的行為;它是不斷變化著的文脈連續系統中的一個事件,一個給建築師帶來額外責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樓建築整體形態為圓錐形、彈殼式的輪廓,聳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亞人致敬,這種形態的精神來源為精神源泉蒙薩拉特山的奇石。在外牆處理上,阿格巴摩天樓外牆所用的波形鋁板有紅、橙、藍等25種色彩,每塊波形鋁板均正方形,與同樣大小的4400個方窗一起隨機組合,這種排列方式像當地傳統建築中的馬賽克拼圖,和加泰隆尼亞的傳統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為高技派的建築大師,在利用最先進的建造技術同時,建築師讓•努維爾善於利用建築的立面來傳送資訊,設計營造富有氣氛的“螢幕建築”。這種建築立面是結構、圖案肌理、光線、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等多種影像對映的疊加。在摩天樓的設計中,馬賽克式的內層表皮傳遞了加泰隆尼亞地域文化的迴音,玻璃百葉的外層表皮通過對地面,周圍環境的天空的折射,體現著巴塞羅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題。
3.城市建築形態公共藝術化的價值意義
3.1 城市印象和文化標識
一座城市的興起和滄桑演變,無不銘記著它的住民們在悠長的歲月中,在共同的經驗與交流中所達成共識的那些思想、習俗、情感,以及動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這些,鑄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歷史”文脈和精神氣質,並且將通過一代一代的傳承而長遠地影響著一座城市。城市的這種文脈和氣質,常常可以被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為他對一座城市的識別和情感記憶的重要部分。具體的看,當人們來到一座從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見慣的城市,它的車站、機場、碼頭、主要街道、廣場、核心建築群、劇院、商場及文化娛樂中心等公共空間,必然是引起重點關注和形象記憶的中心。那些充滿藝術氣質且形態突出的地標建築,以及附著在城市建築環境中的各種裝飾藝術等公共藝術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築和純功能性的公共設施更為直接和鮮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們一提到上海,腦海中就立刻呈現出一個相容幷包的大都市的形象,東方明珠、金貿大廈……
3.2 藝術化空間的塑造
人們的生活需求不僅包括物質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審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築化”的城市公共藝術通過對空間環境的藝術化塑造,從而滿足公眾對空間的藝術化生活的需求。
在現代建築的發展中,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潮流,在討論建築生產與審美接受中往往傾向於後者,在討論建築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時偏重於精神功能,在討論建築的技術文明與人類文化對建築的作用時更強調人類文化等,在公共建築空間中這種傾向更是明顯,這些現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築活動對人的生活需求——不僅包括物質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審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實踐中,建築師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築的功能價值,而造成虛構的“藝術理想”。
建築形態的城市公共藝術是一種獨特的公共藝術,它是建築藝術面向公眾表達的一種形式,它在關注藝術表達的同時,更加關注公眾,除了滿足公眾對建築公共空間的實用功能的需要,還要滿足公眾的審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築空間不僅僅是由建築物構成的物質空間,同時也是公眾工作與生活的社會、精神空間。換句話說,城市公共建築空間還是公眾精神與文化的載體空間。因此,建築形態的城市公共藝術是設計不僅要考慮建築空間藝術形態的表達,還應以人為本,從精神文化的層次去設計以滿足城市多元、多層次的社會、文化活動與交往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楊曉,建築化的當代公共藝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第10頁
潘紹棠,公共藝術與百分比藝術建設[J],雕塑,1997.8
勒•柯布西耶 著,陳志華譯,走向新建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
百度百科,;
程翌,加泰隆尼亞傳統文化的遙遠迴音——解讀巴塞羅那阿格巴摩天樓[J],時代建築,2005.7
關鍵詞: 藝術化,公共藝術,城市建築,建築形態
在現代建築的發展中,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潮流,在討論建築生產與審美接受中往往傾向於後者,在討論建築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時偏重於精神功能,在討論建築的技術文明與人類文化對建築的作用時更強調人類文化等,在城市建築形態中這種傾向更是明顯,這些現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築活動對人的生活需求,不僅包括物質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審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築形態的公共藝術化表達主要是把建築形態的藝術表現作為公共藝術的一種形式,去尋求公共藝術與建築形態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則,並探究公共藝術如何使其象徵語意、審美意識和文化精神,通過建築形態的藝術化表達出來,從而使公眾對城市空間形態產生更為深刻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
1.1 建築藝術的公共性
建築,作為功能的實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同時,建築作為一門藝術,體現了一種獨特的公共性,是藝術介入生活的體現。生活的經歷離不開建築,建築的審美是帶“強制性”的,人們不可能對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築視而不見。因為它是物質存在,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不管你自覺還是不自覺,有興趣還是無興趣,都會經常面臨著各種型別、不同形式的建築物,無論建築材料是石塊、磚瓦、混凝土或鋼筋,這些建築都會“逼迫”人們提出自己的審美評價。與其他藝術和工藝品相比,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建築師們所採取的設計理念對我們的影響更為直接。所以建築藝術是一種特殊的公共藝術,它總是試圖達到觀賞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
1.2 建築的載體性
建築藝術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建築不僅要有實用功能,還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還要講究藝術性。比如,住宅建築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適、親切、順眼;園林建築講究清新、自然、雅緻;遊樂場所的建築則應輕快、活潑;而紀念性的建築則應崇高、莊嚴。實用功能性與審美功能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和諧的統一。同時,建築的審美功能和文化價值,往往可以藉助於其它藝術門類或藝術表現形式給予加強,甚至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回顧歷史和傳統,公共藝術的生存和發展從沒有脫離與城市、建築、環境的互動和融合,例如傳統公共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託或是附著建築內外空間的如壁畫、雕塑、工藝美術品等裝飾藝術。這些裝飾藝術與建築空間有機而系統的融合在一起,強化了建築的實用功能和審美意義,使整個建築空間傳達著特定的意義,實現了實用功能和精神表達的統一(圖1)。看到獅身人面像,我們必然聯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倫伊什塔爾門則與華麗的釉面裝飾相聯絡;兵馬俑、石馬石虎是秦漢陵墓建築的藝術符號;哥特建築樣式同樣籠罩在拱頂和玻璃鑲嵌的精美裝飾下。這些藝術形式附著於建築實體或以獨立的形式出現,與建築形成有機的整體,並凸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成為建築歷史的閃亮標誌。
建築藝術不僅是諸多藝術作品重要的物質載體,而且有實際的物化功能,時代的審美取向和藝術思潮在建築藝術創作中也有多方面的體現,建築以其特有的物質功能和藝術表現力,成為新時代有力的註腳,並逐漸發展成為當代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積極地影響了當代公共藝術的創作,完善著公共藝術的審美意義。
1.3 百分比藝術建築
在公共藝術融入城市建築空間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歐美國家已有相當長時間的成熟運作,在發展公共藝術的巨集觀規劃機制上摸索並建立了“百分比藝術建築”的作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百分比藝術建築”的基本涵義是:用藝術來從事環境建設,使藝術與周圍環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種新型的公眾藝術。“百分比藝術建築”的基本作法是: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規定在建設新建築的時候,從公共工程建設總經費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為藝術基金,它僅限於用作公共藝術品建設與創作的開支。這種作法好處在於,依靠長期立法和政策的強制性保障,使公共藝術的建設實施資金有了非常穩定的保證,從而使得城市公共藝術順利健康的發展。
法國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並在1960年後普遍施行,美國的公共藝術就是在“百分比藝術計劃”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動下逐步走向興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主要城市的建築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築裝飾的磚石低層建築發展至國際風格的玻璃、鋼結構的高層建築,建築往上發展的同時建築間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藝術計劃”的援助下,在州、市、社會團體的大力支援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藝術作品得以產生,創造出美國現代城市新景觀。美國各大城市裡費城最早將“百分比藝術計劃”法律化,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更於1967年成立。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裡,由國家藝術基金會配合國家綜合服務部開展公共藝術推廣工作,在政府建設工程預算中撥出低額百份比用作公共藝術基金,通常是建築預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後美國現代城市公共藝術如雨後春筍般成長。
“百分比藝術建築”可以說明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和發展在具體推廣實施過程中,是與建築密切相連的,利用建築工程的部分預算,通過政策和法律來保障公共藝術與城市建築空間環境的融合。
2.城市建築公共藝術化的建築形態選擇
2.1 純幾何體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築》中說:“所謂建築就是集中在陽光下的三維形式的蘊蓄,是一出精美的、壯麗的舞臺劇。我們可以在陽光下看見物體,明暗對比浮現出它們的形狀。立方體、圓錐、球體、圓柱以及稜錐等都是原始形狀,光使其形狀突顯出來。其形象是明確的、可觸控的,沒有模糊之處。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狀’,無論誰都無疑會同意這個看法,既使是兒童、粗人與哲學家。這也是造型藝術的本質條件。”
建築空間形態利用純幾何形體來藝術表達,就是要利用準確規範的幾何形體,通過一定的數學法則,形成簡潔純淨的建築空間。幾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長髮形、圓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幾何體通過重複、連線、分散、加減、分割、聚合、切削等設計手法,進而組合衍生出更為複雜的建築空間形態。純幾何體構建的“建築化”的公共藝術空間的平面、立面的形態都很規則,並且強調形體大面積的視覺效果,不作過多的細部造型處理,主張體現材料本來的色彩、質感和肌理。
2.2 雕塑體
強調體積組合,塊面凹凸與面積關係,特別注重光影對形體的調節效果。通常對形體進行加減處理,採用切角、削邊、凹進、凸起等手法、使建築形態在光與影、明與暗、虛與實的作用下顯得新奇、獨特,達到驚人的效果。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圖2)為英國建築師彼得庫克的作品,以藍色的塑料玻璃拼貼而成,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友善的外星人”。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現實主義建築與紅頂尖塔的古堡、鐘樓所形成的強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經典的標誌景觀。格拉茨現代美術館的整體形態是一種超現實的仿生式的雕塑體。格拉茨現代美術館是彼得庫克“生物存在式建築”理念的體現和詮釋,與周圍傳統建築的視覺反差和突兀也使該館被形容為“城市怪獸”、“外星人入侵”,而不規則的前衛造型又被人們稱為是“有鰓的巨獸”、“巨型膀胱”、“毛毛蟲”等。建築分五部分:中間凸起的部分稱為“Belly”胃;屋頂貌似心臟血管的稱為“Nozzles”管口;屋頂的柱狀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閒吧Sushi-Bar既“Needle”針管;地面支撐部分稱為“Pin”栓腳;最後則是、售票處,只有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築基礎上休整而來的,上面仍可看到當時精美的鑄鋼雕花。電梯美術館地面展覽廳共三層,主要展覽空間在屋頂層,整個大廳為無柱型設計;大廳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頂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廳中有一個移動式斜坡道,參觀者可以緩緩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廳,營造一種被藝術吞沒的劇院效果,十分新穎獨特。
2.3 象徵體
很多公共建築的整體形態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性,象徵著某一種文化、某一種精神、某一種理想,並試圖通過形態的象徵意義引起公眾的思考和共鳴。哲學家黑格爾把象徵性藝術列為藝術的最初階段,並認為建築最符合象徵性藝術原則。設計師也常常採用象徵性手法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亞阿格巴摩天樓(圖3)的設計中,建築師讓•努維爾最終選擇了一種“文化迴音”的方式讓阿格巴摩天樓融入了巴塞羅那的城市意象,這種方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種割裂,而是一種延續,實現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與“普世文明”的並存,阿格巴摩天樓象徵著加泰隆尼亞傳統文化的遙遠迴音。正如努維爾所說:“建築不再是一個獨立的行為;它是不斷變化著的文脈連續系統中的一個事件,一個給建築師帶來額外責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樓建築整體形態為圓錐形、彈殼式的輪廓,聳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亞人致敬,這種形態的精神來源為精神源泉蒙薩拉特山的奇石。在外牆處理上,阿格巴摩天樓外牆所用的波形鋁板有紅、橙、藍等25種色彩,每塊波形鋁板均正方形,與同樣大小的4400個方窗一起隨機組合,這種排列方式像當地傳統建築中的馬賽克拼圖,和加泰隆尼亞的傳統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為高技派的建築大師,在利用最先進的建造技術同時,建築師讓•努維爾善於利用建築的立面來傳送資訊,設計營造富有氣氛的“螢幕建築”。這種建築立面是結構、圖案肌理、光線、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等多種影像對映的疊加。在摩天樓的設計中,馬賽克式的內層表皮傳遞了加泰隆尼亞地域文化的迴音,玻璃百葉的外層表皮通過對地面,周圍環境的天空的折射,體現著巴塞羅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題。
3.城市建築形態公共藝術化的價值意義
3.1 城市印象和文化標識
一座城市的興起和滄桑演變,無不銘記著它的住民們在悠長的歲月中,在共同的經驗與交流中所達成共識的那些思想、習俗、情感,以及動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這些,鑄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歷史”文脈和精神氣質,並且將通過一代一代的傳承而長遠地影響著一座城市。城市的這種文脈和氣質,常常可以被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為他對一座城市的識別和情感記憶的重要部分。具體的看,當人們來到一座從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見慣的城市,它的車站、機場、碼頭、主要街道、廣場、核心建築群、劇院、商場及文化娛樂中心等公共空間,必然是引起重點關注和形象記憶的中心。那些充滿藝術氣質且形態突出的地標建築,以及附著在城市建築環境中的各種裝飾藝術等公共藝術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築和純功能性的公共設施更為直接和鮮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們一提到上海,腦海中就立刻呈現出一個相容幷包的大都市的形象,東方明珠、金貿大廈……
3.2 藝術化空間的塑造
人們的生活需求不僅包括物質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審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築化”的城市公共藝術通過對空間環境的藝術化塑造,從而滿足公眾對空間的藝術化生活的需求。
在現代建築的發展中,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潮流,在討論建築生產與審美接受中往往傾向於後者,在討論建築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時偏重於精神功能,在討論建築的技術文明與人類文化對建築的作用時更強調人類文化等,在公共建築空間中這種傾向更是明顯,這些現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築活動對人的生活需求——不僅包括物質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審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實踐中,建築師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築的功能價值,而造成虛構的“藝術理想”。
建築形態的城市公共藝術是一種獨特的公共藝術,它是建築藝術面向公眾表達的一種形式,它在關注藝術表達的同時,更加關注公眾,除了滿足公眾對建築公共空間的實用功能的需要,還要滿足公眾的審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築空間不僅僅是由建築物構成的物質空間,同時也是公眾工作與生活的社會、精神空間。換句話說,城市公共建築空間還是公眾精神與文化的載體空間。因此,建築形態的城市公共藝術是設計不僅要考慮建築空間藝術形態的表達,還應以人為本,從精神文化的層次去設計以滿足城市多元、多層次的社會、文化活動與交往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楊曉,建築化的當代公共藝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第10頁
潘紹棠,公共藝術與百分比藝術建設[J],雕塑,1997.8
勒•柯布西耶 著,陳志華譯,走向新建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
百度百科,;
程翌,加泰隆尼亞傳統文化的遙遠迴音——解讀巴塞羅那阿格巴摩天樓[J],時代建築,2005.7
▸ 城市建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