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論文參考範文大全

  國際投資隨著商品經濟和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而發展,成為推動國際經濟增速最主要的動力。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服務業國際投資問題研究

  摘要: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程序加快,服務業的國際投資同時得到快速發展。本文在回顧了過去30年國際投資發展的歷程的基礎上,對服務業國際投資影響全球經濟的因素進行了分析,並闡述了一些對我國的啟示。

  關鍵詞:服務業;服務貿易;FDI,國際投資

  一、國際投資及服務業國際投資回顧

  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國際投資越來越成為經濟國際化與全球化的主要動力,而FDI作為主要方式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投資的領域內。直接投資的一般含義是指,居民含自然人和法人以一定生產要素投入到另一國並相應獲取管理權的一種跨國投資活動。而關於服務業對外投資的界定比較複雜。一些服務業的跨國投資行為可以使用傳統的股權控制定義進行界定,如跨國銀行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貿易服務公司在國外設立辦事處等。

  1.國際投資發展現狀。

  《2009世界投資報告》顯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在2007年已達到創紀錄的19790億美元,雖然自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發達國家FDI出現明顯下降。據商務部最新資料顯示,進入2010年以來,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但從中長期來看,推動全球FDI進一步復甦的因素依然存在。

  2.服務業國際投資現狀。

  服務領域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與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是相一致的。20世紀70年代初,服務業只佔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1/4,但根據聯合國對外投資報告顯示,到1990年,全球服務產業的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了一、二產業的總和,達50.1%。發達國家服務產業所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1970年僅為23.7%,1990年達到了48.4%。相比較來說,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主要是在第二產業。服務產業領域的投資,從1970年到1990年只從23.5%增加到29.5%。說明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階段的侷限,服務產業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化過程明顯慢於發達國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跨國併購為主要形式的國際投資,更是成為了當前國際投資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服務業跨國投資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1.對服務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首先,促進全球服務產業的資源優化配置與重組,從而擴大服務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服務企業可以在規模經營和國際化經營的基礎上,增加服務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其次,加劇服務業競爭,競爭直接帶來產業效率的提高,促進服務企業的生產和交易成本下降以及消費者福利的增進。同時也促進著服務方式創新、服務質量的提高。航空運輸和某些電信服務的價格大幅度下降就是全球服務市場競爭加劇的直接成果。最後,有利於新技術、新產品、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的擴散。

  2.加劇了全球服務業的市場整合與企業重組,在相當多的領域,大型服務跨國公司的壟斷地位越來越強。

  從行業分析看,金融與資訊業的市場與企業整合尤為激烈。通過跨國投資與兼併,大型或超大型金融壟斷企業不斷在競爭中產生,金融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出現此消彼長的格局。服務領域跨國投資與併購的發展,使服務跨國公司得到快速發展。

  3.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通過服務業的國際投資,在全球範圍形成一個更大的服務交易網路,這有助於跨國公司內部分工和專業化的進一步發展,以提高他們的競爭力。例如,全球化中國際競爭的加劇,使製造業需要更為廉價而又可靠的連結全球的通訊和運輸網路以維持出口業績,同時,由於更短的產品生命週期,國外廠商購買產品對時間的要求日益緊迫,只有高效率的通訊與運輸系統才能滿足這種要求。

  4.進一步調整著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服務業國際化經營促進了國際分工的深化,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首先是強化了它們的垂直分工,即發達國家高新技術製造業和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與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分工;同時,正在強化加工工序與生產服務的分工。這使發展中國家在整個國際分工中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將導致世界財富向服務業競爭力強的發達國家進一步積聚。

  三、對我國的啟示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2010―2012年世界投資前景調查報告》WIPS顯示,世界前15個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中,中國位居第一,是跨國公司首選的投資目的地。抓住機遇利用服務業國際投資將是未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關鍵因素,而研究表明:在服務業中利用外國直接投資最明顯的行業是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和金融保險業;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廣播電視、電影業以及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利用的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的這幾個行業沒有促進作用;在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訊業和社會服務業中利用的外國直接投資對這幾個行業的作用也不是很顯著。

  但是教育、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以及交通運輸和通訊業正是直接服務於生產過程的行業,對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培育要素市場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外國直接投資集中在成熟行業,未能引導新興行業的發展壯大,這對於我國服務業的升級轉變沒有明顯的作用。升級轉變沒有明顯的作用。服務業FDI和我國的服務業存在長期均衡,而對於外國直接投資的吸引,政府的職能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東道國的政策是影響跨國公司投資決策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政府應該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引導跨國公司的在華服務業FDI。

  參考文獻:

  [1]2009世界投資報告聯合國貿發會議.

  [2]2010―2012年世界投資前景調查報告.

  [3]姜健平,趙伊川:SFDI與中國服務業增長關係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7.04.

  [4]鄭怡: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關係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09.30.

  [5]李京:全球直接投資轉向服務業:相關的對策,國際經濟合作,2005.01.

  篇2

  試論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相互關係

  [摘要]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絡,它們在從最初存在分歧到逐漸走向融合的過程中,已經在越來越開放的世界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討論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相互關係,首先明確了開展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相互關係研究的意義,然後對中國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從而可以通過利用國際投資推動國際貿易發展,進一步密切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國際貿易;國際投資;關係

  隨著世界全球化的趨勢在全球範圍內的愈演愈烈,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和普遍,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影響不僅體現在對國家的層面上,還體現在我們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能在一年提供幾萬個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從精神和物質層次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還可以平衡各國之間的市場供求關係,使生產要素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這些都體現了國際貿易的重要性。國際貿易的重要地位使得與其脣齒相依的國際投資也越來越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國際投資隨著商品經濟和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而發展,成為推動國際經濟增速最主要的動力。尤其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幾十年間,伴隨科技革命、金融方面的改革及其跨國公司的發展,國際投資也達到了迅猛發展的高度。規模全球化、結構知識化、地區集中化的國際投資必將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1 開展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相互關係研究的原因和意義

  要開展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相互關係研究,必須首先明確兩者的含義。國際貿易也就是世界範圍的經濟活動,它是由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活動所構成,是世界範圍內各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總和,起源於封建社會,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之後得到空前發展,直至今日,演變成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對於國際投資的定義,主要是指投資主體在海外進行投資擴張,特別是對自身所具有的資金或者產業資本、勞動力以及技術等多個方面的資本,以跨國越洋的投資生產,來實現資本價值的保值增值過程,對於那些急需新市場的跨國公司尤為重要。由此可見,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之間既能相互促進又可以相互影響。而隨著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愈演愈烈,國際投資大有取代國際貿易而成為推動國際經濟發展最主要動力的趨勢。所以結合我國國際貿易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我國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關係是很有必要的。

  2 中國的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關係的分析

  2.1中國進行國際投資的動因

  一個國家對外進行國際投資肯定是在權衡了各方面的利弊基礎上,在很多動因的促使下所作出的決定。中國在國際投資方面的動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尋求國際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最基礎的需求,如果企業有合適並且物美價廉的生產資源,可以大大減少生產成本最大化企業自身的利益,這也是很多以國有企業為主的跨國企業在許多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的主要原因。其次,以尋求擴大市場為目的的投資方式。為了使傳統的貿易合作國家的出口額能進一步提高,避免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選擇了在經濟方面享有優勢的地區進行建廠生產與銷售;另外,自從20世紀末以來,以電子產品等為首的一些行業出現了國內供過於求、銷售不旺,而市場相對飽和的現象,促使這些企業不得不積極尋求海外市場來平衡國內過剩的生產力。最後,戰略資源的地位日益凸顯,這就促使了新的一輪跨國併購以解決戰略資源的短缺。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政府經濟發展政策的傾斜,都促使我國企業逐步壯大,資金雄厚的企業開始了新一輪以尋找戰略資產為目的的國際投資。

  2.2中國進行國際投資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理論和實踐都有力地證明了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之間既存在貿易創造效應又存在貿易替代效應。結合中國的實際而言,自然資源開發、服務業、產品製造業3個不同行業中的國際投資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在資源開發方面的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是相互補充的關係。我國將資源投資的著力點放在了我國稀缺的資源上,以及成本低廉的資源上,有利於我國在外建立資源供應基地,同時帶動了我國生產技術、生產裝置和勞動力的輸出,促進了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第二,服務型企業國際投資的目標和動機非常明確,那就是擴大自身的貿易出口,尤其在現在人們都講求精神層面享受的年代,服務行業的迅速崛起和迅猛發展必將是大勢所趨。所以這些企業的國際投資對國際貿易產生積極的影響,具有很大的創造效應。第三,作為一個對外投資國家,製造業自身的創造效應遠大於貿易替代效應。國際投資會相應的改變輸出國向輸入國輸出的產品構成結構,用半成品取代最終出口的商品,這充分說明了強化國際投資的重要性。

  3 進一步利用國際投資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的分析與思考

  3.1我國在國際投資方面的發展和取得的成績

  根據我國對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關聯性的分析研究,我們不僅巧妙藉助國際投資繞開了外國對我們的貿易壁壘,而且我們也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予以適應和調整。我國在對外投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和不錯的成績。我國設立的境外中國投資的企業2萬家左右,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對外投資的領域和範圍也從最初的服務業拓展到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旅遊餐飲業、貿易金融房地產、建築業等各個行業,除此之外,對外貿易投資的範圍和區域也發生了變化,逐步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延伸。而且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國逐漸擺脫了投資區域選在原進出口市場集中的地區而逐漸擴充套件到其他發達國家和港澳地區。眾所周知,在外國建立公司有很大的風險和缺點,也會面臨額外的困難,比如會被視為外來者,因其國內競爭者和政府官員的憤恨情緒;操作運營總部和實際工作地點較遠,使得公司在管理方面面臨很多困難;外幣交易影響現金流動的不確定性,而且公司在不同的政治環境中運營等這些困難對於我國對外投資來說是不小的考驗。通過以上的分析資料,我們看到過去幾十年我國在對外投資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是很振奮人心的。

  3.2正確認識中國利用國際投資推動國際貿易發展的效用

  根據我國經濟方面專家學者和有關院校的調查研究和分析,我國在對外國際投資方面的主要動因目前是比較複雜的,至少多元化的特徵暫時還是無法擺脫的。比如我國對外公司基於長期經濟戰略和開拓國際市場的需要,繞開或者擺脫已經存在的對我國發展不利的貿易壁壘,轉移和安置在國內閒置的過剩的資源,抑或是解決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等。但是不論是出於何種原因的考慮,在所有的出發動機之中,我們都很少通過增加和擴大直接投資來擺脫貿易壁壘。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國際直接投資在我國的範圍不斷擴大,但是南北地區有很大的差異,沿海和內陸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國政府在縮小國際投資的地區差異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西部大開發、南水北調工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但是這種地區差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外資有效利用率的不樂觀一方面由於在引進國際投資時受到資源、環境、地域、方式等因素的制約,另一方面國際投資也可能給我們帶來例如增加國際收支風險、錯誤配置資源、影響市場機制的完善、增加投資成本等不利影響。如果這些矛盾得不到解決,根本談不上合理利用國際投資來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

  3.3 如何進一步利用國際投資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

  結合國際經濟發展新趨勢,考慮到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現狀,我們不僅要積極鼓勵和提倡在與服務業和自然資源開發相關的領域開展國際投資,也可以將投資的重點放在製造業方面和有機食品方面。製造業的國際投資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較為複雜。首先,在我國製造業的國際投資中,絕大部分用在了初級產品的生產加工上,初級產品的生產附加值很低,在帶動我國相關領域的貿易出口方面的作用很小,但是如果進口初級產品精深加工之後再出口,則能起到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作用。其次就是產品附加值高的製造業,其技術是與原材料、零部件等有很大關聯的,所以這樣的國際投資就能很好地帶動相關生產工藝技術、生產原材料及其相關零部件的出口,具有明顯的國際貿易創造效益。此外,有機食品的國際投資對於我國國際貿易也是很有發展空間的。典型的法國有機食品業的成功迅速發展,給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資本融入機會。生產環節上,大量企業因政府政策傾斜而加入到有機食品生產行列;流通環節上有專門的“有機超市”;消費環節上消費者人數在不斷增加。法國有機食品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我國自身擁有大面積種植能力的優勢都給我國食品企業和資本進入法國提供了機遇。

  4 結論

  相信在今後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國的國際貿易活動一定會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各國在各領域的相互交流一定會更加密切。國際貿易在解決就業問題,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充分利用國際生產要素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尤其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所以我們今後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國際貿易中去,牢牢把握好我們現在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加快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運作國際投資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時候,不僅利用好國際投資全球化的規模、知識化的結構、集中化的地區、聯盟化的形式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國際投資的方式、法律風險、投資風險和挑戰等,只有充分權衡好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的相互關係,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張二震,方勇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相互關係的理論研究述評[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5.

  [2]鄭湘娟中國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發展階段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8

  [3]吳健民從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變化談我國利用外資問題[J].國際貿易,19988.

  [4]劉姝瑤,孟須芹,張寧淺議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相互關係[J].才智,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