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運營的目標是什麼

  資本運營是在利潤最大化原則下使資本在再生產過程中實現保值和增值,使資本更有效率,並能不斷地實現資本擴張的過程。企業內部的資產重組、企業間的兼併、收購和重組,都是資本運營的重要內容。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資本運營的基本介紹,希望你喜歡。

  資本運營的目標

  資本運營的目標,就是實現資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法。資本最大限度增值對於企業來說,可表現為:

  資本運營的目標:利潤最大化

  企業將資本投入生產經營後,將所得收入與耗費相比,如果收入大於耗費,企業實現利潤,如果收入小於耗費,則發生虧損法。在資本運營中,企業為實現資本,最大限度的增值,就必須降低成本。因此,企業在資本運營中不僅:

  1要注重增加當期利潤,更要注重增加長期利潤;

  2不僅要注重增加利潤額,同時要注重提高利潤率;

  3不僅要考察自有資本利潤率,而且要考察全部資本包括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利潤率法。

  資本運營的目標:股東權益最大化

  股東權益,是指投資者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金﹑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法。企業實現的利潤越多,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盈餘公積金和分配就越多法。盈餘公積金既可用於彌補企業虧損,也可用於轉增資本,使投入企業的資本增多法。將企業期末股東權益總額與期初股東權益總額對比,如果前者大於後者,則企業的自有資本發生增值法。兩者之差即為本期股東權益增加額,本期股東權益增加額除以期初股東權益總額,即為本期股東權益增加率法。

  資本運營的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在資本運營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利潤和股東權益的最大化,更要重視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法。企業價值的評估,是指企業在連續經營的情況下,將未來經營期間每年的預期收益,用適當的折現率體現﹑累加得出某一估值,據以估算出企業價值法。如果企業價值大於企業全部資產的帳面價值,那麼企業資本增值,反之,企業就貶值了法。將企業價值減去企業負債後得出的數值與企業股東權益的帳面價值相比較,如果前者大於後者,表明企業的自有資本增值法。企業資本運營的三個“最大化”是相輔相成的法。只有實現利潤最大化,才能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進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資本運營的三個層面

  資本運營,是指通過以貨幣化的資產為主要物件的購買﹑出售﹑轉讓﹑兼併﹑託管等活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資本運營可以從政府層面﹑企業層面﹑中介層面三方面具體分析。

  一﹑從政府層面來說,是指資本運營是指資本的配置重置問題。

  根據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資本配置的方式是以市場為導向,政府有限干預的體制。市場經濟體制中的資本配置,是通過外部資本市場與內部資本結構來進行的。因此,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資本配置機制,需要建立以下兩個制度:

  1.有限責任制,即投資者在其投資額的限度之內承擔企業的風險法。這種制度限制和分散了投資者的風險,也實現了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分工:投資者承擔有限的投資風險,取得相應的投資收益;經營者承擔經營風險,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

  2.兼併破產機制。兼併破產機制分為兼併和破產兩種實施方式。兼併,是指通過企業股權或資本收購﹑轉讓,實現資本增值目標。破產是指對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企業,根據債務人或債權人的申請,通過法院將其財產強制拍賣﹑變價歸還債權人。兼併破產機制可以激勵經營者盡最大努力,高效率地使用所支配的資本;迫使經營者帶領整個企業發揮其全部潛能,提高效率,在優勝劣汰中立足於市場經濟的浪潮之中。

  二﹑從企業層面來說,企業的資本運營就是對企業內部管理型戰略和外部交易型戰略的有效運用。

  建立和培育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是企業資本運營的核心。企業通過兼併﹑收購或者重組,迅速鞏固或擴大自身的競爭實力,並建立起持續發展的企業核心能力。企

  業資本運營的規則如下:1實現資本運營與核心能力的有機結合。資本運營是在企業內部形成的以資本效率和效益為核心的,實現資本有效增值的一種經營方式法。資本運營必須以企業核心能力為基礎,只有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實現企業規模擴大和效益提高的同步執行。

  2.實現企業經濟實力與品牌優勢的有機結合。品牌是一個企業成功進行生產經營的重要標誌。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在資本運營中,既可作為一種資本入股,從而減少企業有形資本的流出,又可通過冠名權支援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

  3.實現低成本擴張和資本收益的有機結合。企業在資本運營過程中,應該計算﹑分析投入和產出的比例,最大限度地降低單位產品的勞動生產率,尋求效益的最大化法。

  4.實現企業內部完善管理與外部規模經濟的有機結合。企業要搞好資本運營,必須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明確決策﹑執行﹑監督三者間各自獨立﹑權責明確﹑互相制約的關係。

  三﹑從中介層面來說,資本運營主要是針對銀行而言的。

  銀行是資本市場的靈魂。銀行作為企業資本運營所需專業化服務的提供者,熟悉資本如何通過最優配置才能達到最大效益。

  資本運營的內涵

  以資本最大限度增值為目的,對資本及其運動所進行的運籌和經營活動。它有兩層意思:第一,資本運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配置資源的一種重要方式,它通過資本層次上的資源流動來優化社會的資源配置結構。第二,從微觀上講,資本運營是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實現資本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2]

  1.資本運營的主體可以是資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是資本所有者委託或聘任的經營者,由他們承擔資本運營的責任。

  2.資本運營的物件,或是一種形態的資本,如金融資本,或者是兩種形態以上的資本,如運營生產資本、商品資本、房地產資本等。

  3.資本的各種形態必須投入到某一經營領域之中或投入多個經營領域之中,即投入到某一產業或多個產業之中。才能發揮資本的功能,有效利用資本的使用價值。

  4.資本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必須同其他生產要素相互組合,優化配置,才能發揮資本的使用價值,才能創造價值。

  5.資本運營的目的是要獲取理想的利潤,並使資本增值。

  6.資本運營,也叫資本運作。是我國西部大開發專案中人力資源開發的一種運營模式。其目的是撬動民間資本投入到西部的經濟建設,為西部大開發做出新的貢獻。發展和培育一批中產階級,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資本運營的理論

  產權理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科斯發表的《企業的性質》這篇論文。在1960年他又發表了另一篇《社會成本問題》的論文,由此逐漸形成了一個新制度經濟學派,並提出了產權、交易費用、代理成本等概念。該理論的出現加深了經濟學對企業的認識和研究,由此也促進了人們對資本運營問題的深入研究,以後資訊經濟學和博弈論的出現更是豐富了人們對企業的認識。因此形成了林林總總的資本運營理論:

  一、效率理論

  效率理論的基本假定:承認兼併等資本運營活動對整個經濟存在著潛在收益。

  二、價值低估理論

  價值低估理論認為。發生企業購併的原因在於目標企業的價值被低估了。

  三、資訊與訊號理論

  在實際發生的企業購併活動中,被收購企業的股票價值幾乎都要被抬高,只不過程度上不一致而已。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就形成了所謂的資訊和訊號理論。

  四、委託代理理論

  在現代企業組織中,企業的最終所有者與企業的實際管理者實際上已發生了分離。由於企業的管理者不擁有企業的全部產權,因此其無論是經營良好。還是經營不善。都會對企業所有者產生正的或負的外部效應。從經濟學對人都是自私的這個假定出發。企業管理者更多的帶給所有者的是負的外部效應,如何克服這個負的外部效應的問題就引出了委託代理理論。

  五、稅收節約理論

  為了減少稅收方面的支出。用對策論的語言來表述:通過企業購併活動而減少稅收支出是在和財政部門進行“零和博弈”。

  六、市場壟斷理論

  從對社會經濟有益的一面來看,購併帶來的好處也許是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從對社會經濟不利的一面來看,購併活動有可能帶來壟斷。但是現在關於壟斷也有人認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可避免的一面。因為壟斷集中本身是競爭的產物。在現代經濟中。由於競爭已從簡單的價格競爭發展成為質量、技術、服務、產品類別等諸多方面立體的競爭。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間也很難就壟斷達成什麼共謀。此外,大公司和大企業在現代科技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這也是購併等資本運營活動對現代經濟發展的貢獻之一。

  七、公司分立理論、再分配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