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資本運營的內涵和特性

  產權資本運營簡稱產權運營、產權經營,是指企業經營者依據企業的法人財產權經營企業的法人資產,以實現企業法人資產的保值增值目標。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產權資本運營的內涵

  一個層面的含義是指資本所有者及其代理人依據出資者的所有權經營企業的產權資本,以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具體活動有:第一、通過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使投資主體多元化,實現資本擴張,如通過合資實現擴張;第二、通過投資活動形成資本性權益,如企業設立若干家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該企業有權對其所屬的子公司產權進行運作;第三、通過對產權的轉讓或收購,分散風險,保證資本收益的最大化。

  另一層面的含義是指企業經營者依據企業的法人財產權經營企業的法人資產,以實現企業法人資產的保值增值目標。該層面活動包括:第一、通過資產交易使資產從實物形態變為貨幣形態,或者從貨幣形態轉變為實物形態,資產交易的結果是改變了不同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例;第二、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發行企業債券;第三、進入產權交易市場進行兼併、收購、參股、租賃等。

  產權資本運營的特性

  1.產權資本運營是進行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2.產權資本運營可以增強企業實力。

  3.通過對閒置資產的產權處理,可以盤活閒置資產。

  4.產權資本運營可以打破行業進入壁壘,實現部門和行業轉移。

  產權資本運營的前提條件

  ***1***產權的界定。產權界定與運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代價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產權界定明確,運用市場機制的代價就小,反之,將導致交易成本巨大,資源配置困難。人們通過比較交易成本的大小來選擇各自的責、權、利關係,或者說,選擇產權制度。產權制度是指以產權為依託,對財產關係進行合理有效的組合、調節的制度安排,是在對財產佔有、支配、使用、收益和處置過程中所形成的各類產權主體的地位、行為權利、責任、相互關係加以規範的法律制度。在合理的產權制度下,能夠形成有效的約束、激勵與監督機制,保護產權所有者的利益,促使資源優化配置。產權資本運營的制度基礎是公司制。在現代公司制度下,確立了企業的法人財產權,實現了出資者所有權、法人財產權和經營權的三權分離,具有明晰的產權關係。現代公司制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過股東會、董事會和執行機構等公司治理結構的設定和運作,明確劃分責、權、利,形成了調節所有者、公司法人、經營者和職工之間關係的制衡和約束機制。

  ***2***產權交易市場的規範。產權交易市場是產權交易的場所,是企業產權交易關係的總和。產權交易市場是產權交易/頃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它可以使企業生產要素在更廣闊的範圍和更深層次上進行優化配置。同時,交易市場使貨源配置的成本降低。從微觀形態來看,產權市場具有提供交易場所,為交易雙方提供資訊以及各種服務和組織協調等功能。在我國,產權交易市場包括股票交易所、產權交易所***中心***、資產調劑市場、承包市場或租賃市場,以及國有資產經營機構等以企業所有權與使用權的買賣或有償讓渡為內容的交易場所等。

  ***3***完善的法律、法規。產權交易必須規範進行,要通過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解決因產權轉讓市場不發育而造成的存量資產流不動的問題,使產權交易活動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