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論文代發表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國內外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戰略直接關係到國家和產業競爭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
摘 要 進行資訊化建設是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必須經過四個階段:根據企業發展遠景與內外部條件,確定合適的資訊化目標;以整體考慮,從需求切入,確定合適的資訊化建設內容與方案;制定實施計劃;嚴格專案實施與維護及實施後資訊化持續建設與發展等,而且必須根據不同型別的企業選擇市場模式、效率模式等不同的戰略。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資訊化建設 資訊化目標 資訊化戰略
1 中小企業資訊化前景展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資訊科技產業的逐步完善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貫徹實施,我國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將出現以下發展趨勢:①縱深化。隨著條件的不斷完善和具備,隨著中小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入,企業資訊化的應用深度將進一步拓展;②國際化。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和先進的理念進入到中國,企業資訊化理念與應用也逐漸與國際接軌;③區域化。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城鄉二元結構所反應出來的經濟發展的階梯性,收入結構的層次性都十分明顯;④專業化。隨著資訊科技產業的不斷髮展和中小企業不斷增長,供應商的專業分工將越來越細,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需求的中小企業資訊化產品和服務將越來越豐富,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2 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制定
2.1 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規劃模型
無論如何,中小企業的資訊化建設不能想到哪兒就幹到哪兒,中小企業的決策者對企業的資訊化戰略有一個整體的規劃。一個整體的戰略規劃能夠引導企業進入資訊化程序;幫助中小企業在進行資訊化建設時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不放鬆;使企業知道資訊化建設的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標;便於企業檢驗成果和發現問題;使實施措施與企業資訊化戰略緊密結合。圖1為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規劃模型示意圖。
2.2 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制定步驟
一個完整的資訊化戰略制定和實施大致包含4個步驟。雖然各個企業的資訊化戰略都不同,但是完整的戰略制定步驟基本是相同的。
1根據企業發展遠景與內外部條件,確定合適的資訊化目標。
中小企業資訊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僅指當前的經濟效益,還包括潛在的經濟效益。只有從這點出發,企業才會以自身的經濟出發為基礎做資訊化的效益分析,為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資訊化,而不會出現盲目甚至為圖虛名而搞資訊化這樣的怪事。根據企業發展的遠景和企業的內外部條件確定企業的資訊化戰略目標和內容。對任何中小企業,正確確定其實施資訊化要實現的目標和實施的內容,不僅有利於系統的成功,而且可以節省不必要的浪費。任何企業實施資訊化都要避免盲目,既然不盲目實施,就需要確定正確的目標。
2以整體考慮,從需求切入,確定合適的資訊化建設內容與方案。
有了清晰的戰略目標,就需要將這目標分解為實實在在的建設方案。根據目標才能合理的確定資訊化的內容與方案。企業在確定具體的資訊化內容時,不同的企業根據企業發展規劃,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的資訊化建設內容。
中小企業由於資訊化需求的獨特性和資訊科技人員的缺乏,應聯合資訊化系統供應商、資訊管理諮詢機構成立企業資訊化方案設計小組,並由企業一把手擔任小組負責人,共同進行企業資訊化建設方案的設計。在設計方案時要堅持以上提到的原則,並且應注意:第一,企業資訊化建設應有一個通盤的考慮,使資訊化建設過程有條不紊,企業的資訊化系統由大到小,平穩發展,並能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第二,在設計方案時既要有利於資訊科技發揮作用,也要考慮到員工的接受程度和可執行能力;第三,方案除了要最適合企業之外,還要保證靈活性,可擴充套件性和穩定性,要以未來的眼光和遠見設計方案。
3制定實施計劃。
確定企業資訊化建設內容與方案後,就要制定嚴格的實施計劃。好的實施計劃不僅能保證企業資訊化建設目標的實現,還能幫助企業節約有限的資源,爭取寶貴的時間。相反,一個草率的實施計劃不僅將使企業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將使辛辛苦苦制定的企業資訊化建設目標無法實現,更影響企業的發展。
4嚴格專案實施與維護及實施後資訊化持續建設與發展。
企業應當在專案實施階段嚴格要求並監督系統供應商按照實施方案進行實施。實施資訊化專案時,企業也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在系統實施過程中的作用,決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積極參與。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在各個階段任務完成後要進行考核與評估。此外,要堅持“先培訓,後實施”和“邊培訓,邊實施”相結合的原則,切不可先不管不顧地對系統進行安裝、除錯,然後再去培訓員工。企業在專案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培養企業的技術人員和維護人員,逐步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開發維護隊伍,為資訊化系統在企業的真正使用奠定基礎。
除了這4個步驟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中小企業必須根據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不斷調整資訊化戰略與方案。不變是相對的,只有變化才是絕對的。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在這個階段中,企業的外部環境、企業的內部條件都會發生變化。當環境發生變化後,企業必須實事求是的根據現實情況調整企業的資訊化戰略、方案和實施計劃,以保證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成功和達到企業發展的遠景。
3 我國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模式
3.1 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模式
1市場型模式。
它主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網上展示企業形象、展示優質和特色產品及服務等企業的有形無形資產,吸引客戶,爭取鞏固已有的市場並努力爭取擴大市場份額。同時通過網上客戶服務系統,提高客戶服務的質量。一些企業在已具有穩定的傳統市場渠道和商品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為保住客戶不流失,進一步擴大新產品市場,依靠網路這一新的渠道為客戶提供網上服務。電子商務、電子資料交換EDI是這種模式的顯著代表。
2效率型模式。
它主要通過各種資訊科技手段,提高企業生產與經營效率,加強行政和生產管理,降低成本。同時,通過 Internet網路帶來的廉價通訊平臺為空間廣泛分佈的企業提供資訊傳輸渠道,提高企業內部和企業與外部環境的資訊交流的效率。如生產自動化系統包括CAD、CAM、CAPP、CIMS等、企業內部結算系統、網上辦公自動化系統OA等。
3服務型模式。
它主要是通過各種資訊科技手段,增加客戶滿意度,提高服務質量。很多企業可以通過Internet網路釋出服務資訊或直接通過網路為客戶提供網上技術服務。最主要的是建立客戶資訊系統,可以幫助實現對客戶群的細分,進一步瞭解客戶的行為模式和對服務的期望,以提高客戶滿意度。客戶資訊的分析將直接幫助檢討營銷策略和企業管理。客戶資訊系統也將直接的幫助實現服務任務的管理、服務作業的排程。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是這種模式的典型應用。
4關係型模式。
它主要是通過各種資訊科技手段,使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相互連線依託,使企業成為或維持在某一鏈條的某一節點。企業通過資訊化改造引進大型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並通過建立Extranet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業務關係,提高效率,增加上下游企業的滿意度,協助完成整個鏈條的資訊化建設,如連鎖店型企業網上供銷存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SCM等。
事實上,這幾個模式之間沒有完全清晰的界限,有些資訊化系統即在這種模式中應用,又在那種模式中應用。這4種模式主要是方便中小企業根據企業的核心業務和需求進行戰略規劃與實施,而不是面對林林總總的資訊科技手段無從下手。
3.2 我國中小企業資訊化戰略模式的選擇
1製造業。
製造業與商貿業、服務業的明顯區別是設計開發部門、生產部門、質量控制部門極其重要。CAD、CAM、CIMS、倉庫管理、合同跟蹤等是最重要的資訊系統。全球競爭和經濟發展趨勢將製造業產品生產、分銷、成本、效益推向一個新的境界,也不斷向製造業管理者提出新的挑戰。製造業對資訊化的需求主要是縮短生產週期,提高生產效率;按期交貨提高產品質量;根據多變的市場需求不斷設計開發新的產品;對庫存進行合理控制。MRP物料需求計劃,供應鏈和價值鏈管理是製造業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
如果企業主要活動就是生產,高效、靈活的生產是企業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那麼選擇效率型模式最適合企業的發展。如果企業除了生產之外,開拓市場是目前的當務之急,那麼也可以選擇市場型模式。如果企業有比較雄厚的資金實力與技術人才,那麼,這兩種模式的結合也是可以的。
2商貿業。
商貿業的突出特點是電子通訊手段的極其重要、市場環境的資訊需求比製造業、服務業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建立自己的網上銷售渠道,市場型模式非常適合。
同時,商貿類企業交易的規模較大,頻度也較高,物流的流轉比較密集,以物流為紐帶的業務環節的管理是日常業務管理的核心,商品核算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一環,是價值管理的核心。他們最重要的管理要素是商品流和資金流。從資訊系統的角度來看,各類商貿企業可以簡單的劃分為零售業、批發業和專業貿易企業3大類。對於零售商業企業,資訊化的主體是“商業自動化”系統,如POS銷售點實時管理系統,市場型模式可以是將來這類企業發展的方向;而對於交易量不夠大的大宗批發、專業貿易業和小型零售企業,資訊化的目標應該是建立一個“進銷存管理系統”,關係型模式可能更適合這些企業。對於商貿企業而言,商務軟體對企業的價值最大。商務軟體以商品為主要核算物件,對進貨、銷售、庫存、應收、應付、結算、經營分析等環節進行記錄和分析,可以比人工管理更快速、更準確、更系統化。
3服務業。
服務業的行業特徵就是產品的非實體性,與顧客之間有直接的關係和生產的過程同時就是服務的過程。服務業的特點使得服務業最直接的資訊化需求是建立有效的客戶資訊系統。客戶資訊系統的建立可以幫助實現對客戶群的細分,進一步瞭解客戶的行為模式和對服務的期望,以提高客戶滿意度。客戶資訊的分析將直接幫助檢討營銷策略和企業管理。客戶資訊系統也將直接的幫助實現服務任務的管理、服務作業的排程。
服務業的事務管理、業務的動態的資訊、人力資源資訊是企業的核心業務最重要的管理要素是客流,其次是人力資源流。因此,服務型模式最適合處於服務行業的企業。
4依附型企業。
在中小企業中,有一類企業不可忽視,那就是依附型企業。依附型中小企業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作為大型企業上下游的輔助企業而存在,通過與大型企業長期穩定的合作而獲得穩定回報的中小企業。它們在我國具有相當大的數量,它們的資訊化建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由於它們依附於大型企業,它們的資訊化建設往往是由於大型企業的需要被動推進的,因而資訊化實施的風險比較小,而且資訊化建設主要是在大型企業的幫助下進行的。他們的資訊化建設主要採用關係型模式。
參考文獻
1 劉佩倉.中小企業資訊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 周輝.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3 曹國法,樊勇.中小企業資訊化問題研究[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
4 張永樂,寧宣熙.中小企業資訊化分析與對策[J].商業研究,200317
5 黃曉利,張新偉.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思路探討[J].經濟師,2004 4
篇2
淺析中小企業發展策略
當前,社會已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較好的發展環境,但還需要政府繼續給予有力扶持,特別是在融資、人才等方面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消除發展障礙,培育競爭力。企業自身要充分把握髮展機遇,確定企業發展戰略,推動企業發展駛上快車道,為向大企業發展積蓄力量。同時,中小企業還必須十分重視發展策略問題。
一、權變制勝出奇以絕-善於運用奇正策略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轉換到商戰中,正者,也就是常規產品、傳統款式、已有市場以及通行的營銷方式等;奇者,就是不斷推出新產品、翻換新款式、開拓新市場、變換營銷方式等。中小企業固然要讓有市場的常規產品形成規模,築牢原有的營銷網路,唱好自己的拿手戲。
但是,市場風雲變幻,況且同一領域的中小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檔次往往差異性不大,又在同一市場內搶吃同一個蛋糕。如果只知道守住“正”地,固步自封不創新,“正”地是不可能固若金湯的,不是坐以待斃,就是被拖垮。
因此,必須善於運用奇正策略,學會度勢控變,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以權變來制勝。要設立研發機構,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獲得產品技術上的提高,不斷推出市場需求、款式新穎的新產品,採取別出心裁、出人意外的新舉措,開拓新興的、有潛力的新市場。
當然,“正”與“奇”是相對的、辯證的關係,一件產品最先研發出來時為“奇”,待其他企業相繼模仿後則變為“正”,就需要用更新的產品來開拓市場,使“正”又轉化為“奇”。中小企業只有充分運用好奇正策略,“奇正相生”,不斷創新,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發展壯大。
二、揚長避短乘勢而行-善於運用聚焦策略
每個企業只能在一定的領域、一定的行業形成優勢,不可能在多個方向、多個方面都有競爭力。而且,中小企業往往難以形成規模性生產和銷售,難有較強的研究開發能力,質量、技術、信譽以及市場營銷一般都不及大型企業,形不成成本領先戰略、產品差別戰略所要求的經營優勢。所以,明智的中小企業就要善於“並兵相敵”,堅持“有所不為而後有為”的原則,運用市場聚焦策略,揚長避短,把有限的資源、資金、力量集中到能夠形成自身優勢的領域和目標上來,或者謀求成本領先地位,或者爭取產品差別優勢,如有可能兩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對競爭優勢後,要乘勢而行,努力使聚焦策略不斷取得戰果,使企業在該目標區域內呈鼎立之態,形成核心競爭力。
三、避實擊虛乘虛而入-善於運用虛實策略
中小企業面臨競爭壓力更大、危機感更強,因而也更需要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組織構架精幹,管理層次少,執行機制更為靈活;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適應性和承受力、應變力也較強,在經營上更有彈性。
所以,中小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密切觀察競爭對手,分析研究市場態勢,採取避實擊虛策略,避競爭對手長處之實,擊競爭對手短處之虛;避市場飽和之實,擊市場空缺之虛。注意尋找大企業不願或不能進入的,企業自身有基礎而又能發揮專長的市場空檔;注意抓住當前一代產品開始衰退,後一代產品尚未投入之時而出現的產品空檔;注意捕捉一些大型企業往往求助於社會分工協作,希望其他企業幫助從事加工業務而派生的介入空檔。中小企業要找到自身的發展空間,走“小而專”、“小而特”的發展路子,逐步形成自己的優勢,形成自己的“實”。
四、見縫插針乘隙而進-善於運用穿插策略
同一行業、同一領域,往往分佈著大、中、小不等的企業,它們在同一市場中競爭賽跑,企業之間實力很不均衡,起步又不一致,競爭是相當殘酷的。但是,市場不憐憫弱者,不相信眼淚,它遵循的是適者生存、強勝弱汰的規律。在競爭中,中小企業由於勢單力薄,肯定難以與大型企業相抗衡,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小企業似乎在大型企業的巨大壓力中生長,而小企業更是在大、中型企業的夾縫中生存,時時有被碾碎的危險。
因此,明智的企業應學會運用穿插策略,利用市場競爭的“空隙”,見縫插針,乘“隙”而進,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如在市場競爭中無意與大型企業正面碰撞,應採取迂迴戰術,避開鋒芒,不能硬碰蠻撞。只有這樣,中小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絕處逢生、化險為夷,才能在大型企業包圍圈裡找到生存發展的空間。
五、搶佔先機以快取勝-善於運用快反策略
市場往往是以快取勝的。誰先研發出新產品,誰先滿足需求,誰先搶佔市場,誰就能在市場角逐中掌握主動;同類、同質、同價產品,誰先把它投放市場,誰就能控制市場制高點,其他企業若想拿下這制高點,就得花幾倍、幾十倍的力氣,投入幾倍、幾十倍的費用。先處戰地,捷足先登,靠的是速度,中小企業發展自己,必須運用快反策略,提高快速反應能力。要重視對市場的分析研究,隨時掌握市場脈搏,適時調整經營策略;對市場要有一種特有的嗅覺,增強對市場反應的靈敏度,及時捕捉先機;
要注意發揮其靈活善變、船小好調頭的長處,做到兵貴神速,在搶抓機遇中贏得主動權。只有這樣,企業的潛在優勢才能轉化為現實優勢和競爭優勢。
六、虛擬經營共享資源-善於運用借勢策略
隨著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分工越來越細,企業間協作空間也越來越寬廣,中小企業一定要在整個產業組織鏈中選準自己的位置。由於中小企業資源相對貧乏,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資訊等資源、都不能與大型企業相提並論,應學會運用借勢策略,在重視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的同時,主動與相關企業構建緊密的分工協作關係,通過虛擬經營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資源,並把它經營好,達到雙贏目的。企業通過高起點從國外引進的先進技術要注意消化吸收,並進行技術創新。充分藉助外腦,為企業科技開發服務。
在營銷方面,也不一定非要一個市場一個市場地去建,可以利用國外經銷商現有的網路,合作建立海外營銷網,這樣既可節省駐外機構的大筆開支,又可縮短開拓國際市場的時間,使企業產品通過國外經銷商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借力借勢的目的是通過藉助並經營外部資源的方式,獲得自身所沒有的資源,創造自身不具備的條件,為企業發展服務。市場競爭永無休止,中小企業要不斷運用借勢策略,為企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