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國際經驗借鑑
摘 要:自2013年起,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明顯提速,政府和相關監管機構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佈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2013年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釋出機制正式開始執行;2013年12月8日,央行釋出了大額可轉讓存單的發行和交易細則。我國將近20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如何進行最後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至關重要。本文期望通過借鑑國外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功經驗,順利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改革;國外經驗;存款利率市場化
對於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研究,近兩年開始增加,眾多學者集思廣益,得出了很多有價值的觀點與建議。盛方富2013認為要通過市場的創新動力,探索、發展替代存款的金融產品,為存款利率市場化提供條件。王於鶴、韋欣2014認為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應“先易後難;先區域性,後總體;先易控制,後難控制;先衝擊小,後衝擊大。”
研究發現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目標,以及改革的主要路徑一致,就是維護巨集觀經濟與金融環境穩定的基礎上,加強銀行經營管理,提出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因此,比較多國存款利率市場化經驗,得到更有效的改革路徑與方法,為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提供借鑑。
一、各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成功經驗
一美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經驗。70年代初,由於滯漲,美國銀行存款需求下降,理財產品需求上升。銀行開始不斷金融創新以規避利率限制,也呼籲政府放開利率管制。
1970年6月美聯儲釋出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市場化,開始利率市場化改革。8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頒佈一系列政策法規,開始分階段取消1933年實施的“Q條例”。至1986年4月,所有存款利率基本被取消,美國徹底廢除“Q條例”,實現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完成之前,美國的實際利率長期明顯低於GDP增速,但利率市場化之後,實際利率與GDP增速基本趨近。銀行存貸利差在利率市場化期間波動劇烈,但利率市場化之後,較之前明顯上升,並保持穩定。
二日本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經驗。1973年的石油危機,結束了日本長達30年的增長,開始進入平穩增長階段。而存款利率管制,使大量資本流出銀行,流向高利率金融產品市場。銀行存款量大幅下降,要求政府廢除利率限制的呼聲不斷高漲。
日本首個利率市場化的存款品種是1979年商業銀行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由發行機構和購買者自主協商。1984年,日本大藏省明文規定廢除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之後日本利率市場化逐步實現了從長期到短期,交易金額由大額交易品種擴充到小額的過程。
利率市場化後使得銀行等各種金融機構競爭激烈,最後出現“存貸款利率倒掛”現象。銀行經營開始入不敷出,中小銀行破產、被兼併等時常發生。
三德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經驗。20世紀60年代後,西方各國開始取消外匯管制,國際間資本流動加快。而德國的資本賬戶自由化,使德國國內利率受到國際利率的影響,還激勵德國商人到海外投資。資本的大量流出,降低了德國銀行的存款收入。德國各銀行為爭取存款採取一切手段避開利率管制,利率市場化需求加深。
1962年,德國修改《信用制度法》,開始利率市場化程序。1965年3月解除對2.5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管制;1967年2月,由於經濟不景氣,金融形勢緩和,德國政府認為即使放開利率管制,金融機構也不會競相提高存款利率,因此趁勢廢除利率管制,基本實現了利率市場化。
德國完成利率市場化後,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盈利略有減少,倒閉、兼併現象略有增加,但總體來看貸款利率與市場利率的變化相吻合,儲蓄存款利率也比較穩定,金融創新更加活躍。此外,由於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仍為銀行主導,使得德國在利率市場化後M2增速和經濟增速走勢依然高度相關;相反,美國和日本由於“金融脫媒”和直接融資的高度發展,導致其利率市場化後M2與經濟的相關性逐漸消失。
四美、日、德三國改革經驗對比。綜上所述,美、日、德三國的存款利率市場化基本上順利完成,但由於改革背景以及各國之間的巨集觀經濟金融環境差異,最後的利率市場化效果也有所區別,如表1所示。
表1 美、日、德三國利率市場化對比
國家 美國 日本 德國
改革背景 經濟衰退+高通脹 經濟放緩+高通脹 經濟、通脹穩定
匯率水平 波動劇烈 波動劇烈 平穩
實際利率 大幅上升 大幅上升 平穩
改革期存款增速 下降 下降 穩定
利率曲線斜率 變陡為主 變平 平穩
存款利率剛性 否 否 是
融資結構 直接融資迅速發展 直接融資一度發展 貸款主導地位穩固
M2有效性 逐步消失 逐步消失 仍有效
存貸款利差 保持穩定 急劇下降 基本平穩
銀行業危機 出現 出現 未出現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通過三個國家的而利率市場化效果對比,可以發現德國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對金融市場衝擊最小,這與其混業經營的金融體系,即全能銀行制度有關。
二、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路徑選擇
上文對美、日、德三國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進行了深入的對比分析,接下來就要通過借鑑三國的成功經驗,選擇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路徑,以及避免利率市場化後相同的風險再次發生。
首先,由日本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經驗發現,利率市場化後存貸利差會急劇下降,但美國和德國未出現此現象。那麼我國是否會重蹈日本覆轍。分析巨集觀金融市場環境,會發現現在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不足,且資金處於供小於求的局面,那麼利率市場化後存貸利差一定會下降。而利息收入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利率市場化後對商業銀行的衝擊會很大。這就很可能會導致美國和日本出現的銀行業危機。
對於存貸利差問題,可以學習德國的銀行業混業經營模式,當然也可以增加銀行業金融創新。利率市場化讓本來不合理的存貸利差變得合理,這會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而網際網路金融就是其最好的推動力與催化劑。
其次,利率的市場化,使資本逐利的本性顯現無疑:從農村、經濟不發達地區向城市、經濟發達地區轉移,在扭曲資金有效配置的前提下使窮者更窮、富者更富,不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而拉大區域差異、破壞社會穩定。
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正確引導,當市場出現失靈時,政府就要做好正確的引導。美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期間頒佈的《1980年銀行法》及《高恩――聖傑曼吸收存款機構法》,都值得我們借鑑。而且政府要加強金融監管,德國的統一監管模式值得借鑑。銀行業混業經營有助於金融市場穩定發展,但當它發展到一定階段,分業監管的侷限性就會凸顯,成立統一監管組織成為必然之選。
參考文獻:
[1] 陳娜.印度央行關於儲蓄存款利率市場化的討論[J].金融發展評論,2012,06:6-21.
[2] 曹誠,王彥東,朱琳.美國利率市場化路徑選擇及對我國的啟示[J].西部金融,2012,12:38-40.
[3] 陳晨.利率市場化對金融體系影響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金融教育研究,2013,05:41-44.
[4] 陳立剛,潘立敏.存款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14,03:59-62.
[5] 番絲東.新時期推進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策略探析[J].時代金融,2014,17:48-49+57.
- 關於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國際經驗借鑑
- 老是想睡覺的原因和治療方法是什麼
- 有關大學生實習介紹信範文
- 走進初三作文精選
- 戲曲練聲方法收集
- 腦筋急轉彎鬧鬼的廁所的答案
- 羽毛球步法練習方法
- 生肖蛇配對生肖馬合不合適
- 憑藉興趣成功的名人事例
- 南方有喬木電視劇什麼時候開機
- 適合三年級的成語故事_歷史故事
- 哈薩克族婚俗儀式有哪些
- 實習協議書範本
- 福爾摩斯英語故事閱讀
- 鐵路安全管理心得體會
- 我想你的說說個性簽名
- 酒桌上的禮儀技巧
- 與服務有關的市場營銷論文
- 外國平面設計_外國平面設計模板
- 短的英語名言帶翻譯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