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論文

  心理健康是人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是一個人全面健康發展的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教師心理健康與休閒治療分析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社會上湧現出一系列有關教師的惡劣事件,這些事件折射出我國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和突出性。本文在對教師心理健康、休閒治療及二者關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認為休閒治療對未來我國教師心理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並提出了我國未來發展休閒治療抑制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教師;心理健康;休閒治療

  近些年,各類虐童圖片在網路上被瘋狂轉載,不斷刺痛著公眾敏感的神經,“太原兒童被老師狂扇七十餘下耳光”“廣東番禺女童被摔”和“溫嶺幼兒園虐童事件”的新聞報道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於幼師師德的大討論。遺憾的是,人們對這些事件的討論更多的是將其定性為當事人個人道德問題和教育機構的監管問題,很少有人認識到當事人的心理問題,以及由此折射出來的相似事件中當事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上述事件表明,我國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然而,目前國內的心理疾病治療方法和心理健康防衛方法仍然在沿用一些傳統的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這些傳統的治療和防衛方法難以有效地治癒心理疾病患者,更難以達到廣泛防衛教師心理健康的效果。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採用休閒方法來對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在大部分的心理諮詢機構都提供休閒治療服務,協助教師保持心理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心理健康

  關於心理健康的確切涵義,國內外並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界定。心理學家English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進行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力,並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是一種積極的、豐富的情況,而不僅僅是免於心理疾病。”K.Menninger認為:“心理健康者應有保持穩定的情緒、敏銳的觀察力、適應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心態。”社會學者Bochm認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面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為自身帶來快樂。”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曾給心理健康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慧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並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為最佳的狀態。”由此可見,雖然人們所站的角度不同,對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處,即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發展的智慧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良好個性、處世能力和自我潛能最大發揮的心理特質結構。

  二、休閒治療

  休閒治療TherapeuticRecreation的定義最早是由Davis1936提出的“以任何自由的、自願的以及表達性的活動,用以成為有益身心的輔助治療”。Davis對休閒治療的定義對後續研究者有廣泛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休閒治療中的休閒活動必須是有目的性的。正如Austin&Crawford2001通過對各學者關於休閒治療的定義的回顧,總結出“休閒治療是一種有目的的介入”,但Austin&Crawford2001的研究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Davis認為休閒治療屬於輔助治療的觀點,他們的研究認為參與休閒治療的患者個人身心健康得以改善是有目的的休閒活動介入的結果;不難看出Austin&Crawford認為休閒治療的關鍵是產出有益的“休閒體驗”,且強調了休閒治療不僅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方法,而且可以作為獨立的病痛治療方法。與此觀點相同的有Frye&Peters1972和O'Morrow&Reynolds1989,他們都認為休閒治療的核心是讓參與休閒治療者達到其所渴望的休閒體驗,並由休閒體驗來促進或恢復健康。與上述研究者所下的定義不同,Iso-Ahola1980認為休閒治療的核心是增加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他認為“休閒治療是透過休閒活動,來增進患者的生活質量”;Malkin&Howe1993進一步擴充套件了Iso-Ahola的觀點,他認為“休閒治療服務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休閒資源和休閒機會以促進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AandelandRobb1995更是把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作為休閒治療的終極目標,他認為“休閒治療是指藉由特殊的休閒和體驗活動或介入以協助有特殊需求的個體維持或增進健康以達到其最佳的生活質量”。此外,Kraus&Shank1992認為“休閒治療服務是指以身心障礙者的特殊需求,設計適合的休閒活動”。Wilhite&Keller1992也認為“患者個人的內在需求是休閒治療的關鍵所在”,他認為休閒治療必須是能夠幫助患者發展、表達和保持自己選擇個人內在所需的休閒生活型態,並在過程中消除或將障礙減到最小。Carter,VanAandel&Robb1995也在其定義中強調了患者個人休閒需求的重要性。Faulkner1991認為“休閒治療是有目的地介入患者的生活,而將休閒活動當作介入的工具,依循休閒治療主要的目標,使病患透過活動而擁有愉悅的休閒體驗”。休閒治療現已被美國社會群眾及醫院肯定與接受,已有的許多理論與實證研究證明休閒生活有益於身心健康與適應生活,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康復及社會適應有積極的貢獻。

  三、休閒治療與教師心理健康的關係

  Wilhite&Keller1992認為休閒治療的目標是能夠幫助患者發展、表達和保持自己選擇個人內在所需的休閒生活型態,並在過程中消除或將心理障礙減到最小。Austin1992亦表示休閒治療的目標主要是透過休閒活動使患者擁有愉悅的休閒體驗,藉此瞭解病患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交的需求,並能夠增強患者的能力與控制力。Malkin&Howe1993認為休閒治療服務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遊憩資源和遊憩機會以促進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AandelandRobb1995認為休閒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將休閒活動運用到病人身上,使其不佳的身體狀態、負面情感、社會偏差行為等方面有所改善。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適當的估價;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揮。對比休閒治療的目標和心理健康標準,不難發現二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一致性:1強調有益的情緒表達;2強調愉悅的生活態度;3強調良好的人際關係;4強調自身能力和控制力;5強調減少負面情感和社會偏差行為;6強調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由此可見,休閒治療的目標和心理健康的標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休閒治療的目標即是讓被治療者達到心理健康的狀態。

  四、休閒治療對我國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一休閒療法對教師不健康心理的良好防治效果

  國外休閒治療的先行研究者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驗證了不同休閒活動對人類心理健康的防治效果。Charlesworth1964認為休閒運動具有增進身體健康、促進發育、調節身心、提升工作效率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休閒運動對於人體病患康復、心理修復、社會制度治療方面的功能;Jetteetal1988對中老年人的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顯著提升自決自覺努力程度的認知,並且對其肌肉組織功能、健全心理與健康狀態等都有正面的影響;Relf在1992年指出進行園藝活動可以是發展個人情感和促進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園藝活動具有減緩壓力、促進身心正向發展的價值;Hassetal1995的研究園藝活動對肯定自我存在價值、拓展人際關係有顯著作用;Levin1998認為利用音樂可讓人的情緒得到發散,從而抒發情緒、淨化心靈,達到心理自助的目的;Kerr,Walsh&Marshall2001在以焦慮症病患為治療物件的研究顯示以音樂作為輔助之再建構介入模式對於降低焦慮、情緒的調整、以及增進自我形象方面的成效。國外學者對於休閒治療的實證研究結論表明,休閒活動對於人類的心理修復、不良情緒的釋放、減少內心焦慮等方面有顯著的作用。在我國,教師尚未認識到休閒活動對於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教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有害情緒沒有通過適當的休閒活動加以釋放,這些有害情緒的不斷積累,最終會導致心理和精神疾病,從這個角度不難發現休閒療法對於我國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二休閒治療在防治教師不健康心理中的優勢

  休閒治療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將近50年的發展歷程,並且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休閒治療在西方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延伸出了運動治療、園藝治療、音樂治療、遊憩治療、戲劇治療、舞蹈治療和遊戲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從休閒治療的形式來看,休閒療法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有傳統醫療所不具備的優勢,這些優勢包括:

  1.休閒治療的參與性更強。

  休閒治療的本質是要求心理和精神病患者參與到有針對性設計的休閒活動中,在休閒的過程中達到改善並修復病患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的一種治療方法。休閒治療本身要求人們參與到具體的休閒活動中來,這些由專業休閒治療師所設計的休閒活動有較強的參與性,心理病患在接受休閒治療過程中能夠獲得美好的休閒體驗,在這種愉悅的休閒體驗中逐漸來矯正自身的心理問題;休閒治療的參與性還體現在心理病患可以參與到休閒治療的休閒活動設計中,心理病患可以在休閒治療師的幫助下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休閒活動,改變了傳統心理疾病療法中的心理病患被動接受治療的缺陷;此外,休閒治療的參與性強還體現在一旦休閒治療師為患者制訂了休閒活動的計劃,心理病患可以自行進行療程中要求的休閒活動,而不需要有專業人員隨時輔助。

  2.休閒治療更有吸引力。

  休閒療法與傳統的心理疾病療法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休閒治療的過程發生在心理病患的休閒體驗中,休閒治療的這一特點促使該治療方法逐漸成為西方社會心理治療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閒治療方法所設計的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使其具有特別的吸引力;此外,休閒治療的吸引力還體現在對那些不願意與人接觸的心理疾病患者有更大的吸引力。事實上,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願意與周圍的人交流和傾訴的特徵,而休閒治療可以通過設計與植物、音樂、單人運動等形式的休閒活動來避免該類病患的心理顧慮,因此休閒治療對該類人有更大的吸引力;部分心理疾病患者和有輕微心理問題的人出於保護個人隱私的考慮,不願意去醫院或者心理診所,休閒治療可以通過線上諮詢的形式為這部分人提供休閒治療建議,且通過休閒活動的形式進行治療更具有隱蔽性,更能達到保護其隱私的目的。

  3.成本更低。

  傳統的心理疾病治療方法往往需要患者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這些傳統的心理疾病治療的成本一般都是很高的,就我國目前的教師人均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數人承擔不起這種負擔,因而大部分有輕微心理問題的人都不會進行心理治療,而大部分深度心理疾病者都是屬於這種由於經濟原因放棄及時治療的人。與傳統心理疾病治療方法不同,休閒治療雖然有較為個別、較為昂貴的治療方法比如馬術治療,但大部分的休閒治療方法運動治療、遊憩治療、音樂治療、園藝治療的成本是較低的,心理疾病患者可以通過線上諮詢的方式,與休閒治療師共同決定其要參與的休閒活動或專案,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來選擇休閒活動方式;另一方面,隨著休閒時代的來臨,休閒成為教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休閒治療可以將教師的休閒需求與心理疾病治療或心理問題疏導合併為一,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達到了節約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JenkinsR,LehtinenV,LahtinenE.Emergingperspectivesonmentalhealth[J].InternationalJournalofMentalHealthPromotion,2001,301:25-43.

  [2]Menninger,K.Whateverbecameofsin?[M].NewYork,.

  [3]JahodaM.Currentconceptsofpositivementalhealth[M].NewYork,BasicBooks,1958:11-21.

  [4]DavisJG.Aprocedureforthe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thelacticacidbacteria[C].Proc.Soc.Agric.Bact,1936.

  [5]FRYEV,PETERSM.TherapeuticRecreation,itsTheory,Philosophy,andPractice[J].AmericanJournalofPhysicalMedicine&Rehabilitation,1974,5303:152.

  [6]O'MorrowGS..

  [7]Iso-AholaSE.Social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nleisureandrecreation[M].CharlesC.Thomas,1980.

  [8]MalkinMJ,HoweCZ..

  [9]CarterMJ,VanAndelGE..

  [10]KrausR,ShankJ.

  範文二: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2014年9月9日,在與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講到,“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但是,研究表明,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存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王金道的研究發現,大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中學教師次之,小學教師最低。菏澤地處山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升學壓力較大,盧和麗等研究發現經濟欠發達地區初中教師、中小學女教師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不容樂觀,本研究就以菏澤市中小學教師為研究物件,調查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

  二、研究物件與工具

  1.研究物件。本研究從菏澤市三所高中、兩所初中、四所小學隨機抽取300名被試,回收問卷268份,有效問卷257份,有效回收率85.67%。

  2.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的症狀自評量表SCL-90,是國內成人群體心理狀況調查使用的最多的工具,有90個專案,包含9個因子和一個其它因子,採用1-5的5級評分制。該問卷在本研究中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0.984,各因子問卷的信度係數介於0.803~0.918之間。資料採用SPSS13.0統計軟體包進行分析。

  三、統計結果

  1.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總分、因子分與全國常模的差異分析。菏澤市中小學教師的SCL-90總均分與全國常模的總均分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在軀體化t=9.388,p<0.001、強迫症狀t=7.860,p<0.001、抑鬱t=5.681,p<0.001、焦慮t=6.534,p<0.001、敵對t=5.791,p<0.001、恐怖t=5.667,p<0.001、偏執t=4.075,p<0.001等因子上,菏澤市中小學教師與全國常模也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在精神病因子t=2.460,p<0.05上,菏澤市中小學教師與全國常模存在顯著差異,且都是前者得分高於後者,在人際關係敏感t=1.486,p>0.05上,菏澤市中小學教師與全國常模沒有顯著差異,所以,總體來看,與全國常模相比,菏澤市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差。

  2.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別上的差異。由T檢驗可知,女教師和男教師除了在偏執t=-1.966,p>0.05和精神病性t=-1.413,p>0.05因子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外,在其他七個因子和總均分上都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女教師和男教師在恐怖t=-4.461,p<0.001因子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在強迫t=-2.902,p<0.01、抑鬱t=-3.204,p<0.01、焦慮t=-3.232,p<0.01、敵對t=-3.528,p<0.01因子和總均分t=-2.958,p<0.01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在軀體化t=-2.281,p<0.05和人際關係敏感t=--2.094,p<0.05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且都是女教師得分高於男教師,可見,總體來看,與男教師相比,女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較差。

  3.不同學段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分析。由F檢驗可知,小學教師、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除了在抑鬱因子F=2.862,p>0.05上沒有顯著差異外,在總均分及其他八個因子上都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小學教師、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在軀體化F=10.584,p<0.001、恐怖F=9.992,p<0.001因子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在總均分F=6.320,p<0.01和強迫症狀F=6.054,p<0.01、焦慮F=5.618,p<0.01、敵對F=5.325,p<0.01等因子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在人際關係敏感F=3.380,p<0.05、偏執F=4.211,p<0.05、精神病性F=3.931,p<0.05等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事後分析發現,小學和初中教師在軀體化因子上得分都顯著高於高中教師,小學教師在強迫、人際關係敏感、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總均分上得分顯著高於高中教師,在恐怖因子上得分小學教師高於初中和高中教師。可見,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最差,高中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最好。

  四、分析與討論

  1.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菏澤市中小學教師在SCL-90上的得分與全國常模除在人際關係敏感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外,在其他各因子及總均分上都有顯著差異,菏澤市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差於全國常模,這一研究結果與王殿春的研究結果一致。之所以出現這一結果,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常模是1987年制定的,而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競爭日益激烈,進入21世紀的所有成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都可能變差;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工作物件的特殊性及工作評價的特殊性,確實造成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比成人的其他群體要差。

  2.教師心理健康在性別上的差異。本研究發現,女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比男教師差,與滕春燕、邊玉芳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女教師的壓力比較大有關,女教師不但要在學校負責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回到家還要照顧孩子和家人,所以女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男教師更差。

  3.不同學段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王金道的研究結果一致,即小學教師的心理問題最大,其次為初中教師,高中教師的心理問題最小。這可能是因為高中教師的收入比小學教師高,高中教師的教育物件相對比較成熟,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強,而小學教師的教育物件小學生身心發展都不成熟,自制力比較差,安全問題也顯得非常重要,小學教師還多是女性,而女性不只有工作中的壓力,還要在家照顧孩子、做家務,這都會加重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所以我們心理健康輔導的重點應該是小學女教師。